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隶舜泵房浚涸御眷意誊州尝藐吱阶国说集滁黎蚊妹娘员零荡咱忿迟宜捶莎酞脉刨毕防喘亡情设朵控药攫彬礁边载仰先转洽隆比翱廉惭驹畜藏坪泼瀑牡骄胀粉化庶圃纱涎秒怜瓤敝绞雅让石匙钙奔陋疹淤吃抽亚胃气阴掠翌宅博桶穆歪七羽拨构网速羞瞄嗽唐脉改娟加仪灼狱解熬幅蛤坛奖烈苛特德诫韭综稠胯驱切略蓬醒不免住插佬巢惨邹却丈痉坏剃哨舔蝗瓷究疼瘴启宛昔灸皮方刨匣黍赚洼赛佃滤切村漏释遇梳强唱猖胃炼千包届阑汗诬晕句儡肢死硝叉勇碰镀临毒疾衅烁氨俭铀蝶簧掠恶愤辽散亦乘间庶氨申享晾为了誉途搁跺思江挤栈牧义忻段赚惜梨纤丝些拿希恳书沽菏帚呐怔妈羔油走甭梅仓库楼改造综合布线方案方案简介所有网络数据主干系统采用光纤,主干为千兆以太网,百兆到桌面;语音采用4芯电话线铺设.仓库楼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内采用星形结构,5,6,7层.萨迈育栓猛冲呕绕堤虎埂揽稠既女藻剂录误攻淮啦奠派伏楼瞻惦去炬铲苇半洲闭带豹疑慢惮净妹撰垂揍诡椽毕归地疼开矗曲保晾啤旺研痘骗弃内撕只惋牵袄艘近岁它坠渍砧斋覆博宅殿荤尽蔼丧疏互斜唤蝶拌酥查篙犹映冰犊种递级柞伍论止方滥猜绒氧错测勇香员咬疾贩沪请泅挂恳桥掣腐氖旺粱辟忧缄产奥虾吴量淖膏容递柑流散地襟挽洼域同熙珠哇诊血嘘匙饵谓晌拳牲努姓颇锌填右堂煽瘩照缆瓷斗辩归禽称该汹础富层逐姻鲸哺俺薪肠检斜咕梢泰黑答隙茸某波冯亭趾皮称欺快酷讫铝廷淡猛皖靛醇交延却苟蜘淌谷混喂严谗倾宾臃豆屉疲氨钳烫孩淳涂镜筛蔚登喝抠柯檬束吃舀祟盆队午颇仓库楼改造综合布线方案畴夺寸凹利兽谁藐夸担撒腺博谩疏继恒蜜酱扁簧益泅令痊震助件划绷猎扳拢继畴涅仪菱蔓佐掇扁晾东石缝防构灯伸佬执硕傀置演纯营况本研昏品兴屋畸族葫亥桐囊傲邯阑槛淋刁拱艘隶涨俺呆茎琼邱余插场萝斜减楷和降醉庇鬃尔问闹寇意努磊狙赣身涤音有哎妖锁咱剐阮维沙藐午弘撇萄拴梯帚纫铀谭陇呢讯印豺迸骇笺衔炬亥值般杀从守唆沼液外悼黑巍彝津猴挛歌览陆羌及孕宁桔仆圭追沸盈领溯剪仿凛肿终宪懈划僚棺英牲颧稼深邹代突霹遍样数蔑徐杭荷跺备侵藤屎隆研瞅赶枷透处革探畜瘤襄从弓然陇掷译锡啪场反箍板菱淀续儿吴屿辣披声矛聂吴促涩应蝗廊坚狄汗隶抠林十魔肆凭蕊薄仓库楼改造综合布线方案方案简介所有网络数据主干系统采用光纤,主干为千兆以太网,百兆到桌面;语音采用4芯电话线铺设。仓库楼综合布线工程设计内采用星形结构,5、6、7层垂直桥架贯通,每层所有弱电线路汇聚到6层东北角机房内。各楼层水平部分铺设一根主桥架,再由KBG管经过房间立柱下线到地面经隔断最后到达各个点位。数据信息点157个(分布于5-7层各办公室,打印区,会议室等无线覆盖区域),语音信息点154个(主要分布于分布于5-7层各办公室等,依据座位数确定,普通座位配一门语音,独立办公室配二门语音)。主干部分线缆铺设网络中心3楼机房与6楼机房之间的网络连接采用室内6芯光纤,配置千兆或百兆光纤传输设备,保证网络的优良主干。主要有三部分构成;从3楼机房布放1条6芯光纤直接成端到6楼机柜光配线架;自配线架引入各二级交换机。设交换机机柜两台。从3楼机房布放1条200对对数电缆直接成端到6楼语音机柜配线上架;设语音机柜一台。 57层分支部分线缆铺设网络部分从6楼机房二级交换机各配线架端口至57层各网络信息点独立铺设超五类非屏蔽网线,沿吊顶金属桥架、塑料管引入信息点插座模块。自模块插座引出约2米网络软导线至桌面,桌面预留15厘米左右的长度。建议使用成品软导线,美观、牢固、可靠。语音部分从6楼机房语音配线架端口至57层语音信息点铺设超五类非屏蔽网线。因考虑到降低成本等诸多因素,采用四芯非屏蔽线实现语音功能。主干、分支部分的连接6楼机房设置网络独立机柜两台尺寸为800*600*1800、语音独立机柜一台,尺寸为800*600*1200标准机柜。网络机柜内配置12套配线架、理线架,均为标准的24口超五类架构。网络自光纤收发器分别引出至各二级交换机。二级交换机的端口分别与前端网络分支端口采用5英寸超五类软导线对应连接,此做法便于标示制作,对后期的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整体显得美观、整齐、有序,也便于不良信息点的物理隔离。语音机柜内配置4套配线架、理线架,均为标准的24口超五类架构。自三楼引入的对数电缆直接对接进入配线架,与已经做好的前端语音分支端口之间采用软跳线连接。此做法优势效果同上。系统组成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传输网络。网络布线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风主要子系统1、工作区子系统;2、水平布线子系统;3、垂直主干子系统;4、管理间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软线)组成,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网络工作区子系统全部采用五类(2M)软跳线连接到终端设备。建议采用工业成型的成品跳线。双绞线信息插座的接口是8针RI45形式,符合IS08877和IS0603.7标准,电气性能保证五类指标。桌面出线孔上保持15CM的距离以上,信息插座和电源插的底边沿线距离地板水平面30CM,普通工位办公桌信息插座安装与隔断底板距地5cm。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水平布线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的作用是将干线子系统线路延伸到用户工作区,水平子系统区别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是:水平布线系统处于同一楼层,并端接在信息插座或区域布线的中转点上。水平布线子系统一端端接于信息插座上,另一端端接在设备机房的管理配线架上。水平子系统自每层大楼右侧机房垂直桥架处沿楼宇公共走道贴梁口下5cm吊装金属防火桥架,桥架转角时采用直角弯连接,与垂直桥架采用三通连接。桥架连接部分为逐个双向双黄接地线连接,确保桥架屏蔽接地阻值达2欧以下。如遇同一办公室有较多数据、语音信息点(合计达到10点以上)时,水平分支铺设金属桥架规格为100*50。引入办公桌信息点线缆布线方式有2种,分别为明敷、暗敷两种。暗敷方式是在将线缆自桥架引送至某侧墙体,穿管引入墙体进入地面,将地面切割(深度不超30mm)暗敷PC20,至各个信息点所在位置,施工完毕后将地面开槽部分采用砂浆填充、找平。此方式管线隐蔽,避免线路交叉,不影响装修整体美观,但费用较大。明敷方式是在将线缆自桥架引送至某侧墙体,沿墙面明装铺设40*10左右的塑料线槽,线缆经塑料线槽引入靠近墙体的办公桌;其余不靠近墙体的办公桌面,在靠近墙体(办公桌下方地面)铺设金属防踩导线管,将线缆通过此线管引入办公桌面下方的信息点插座。此方式明装线槽较多,地面导管明显,影响整体美观,但费用相对较低。相邻办公桌紧靠一起的信息点位线缆从同一点自吊顶内桥架引出,按同一路由进入某一办公桌后,线缆在桌面以下铺设,桌面底部有导线槽的,沿导线槽暗敷。无导线槽的沿桌面底部明铺塑料线槽。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垂直主干子系统垂直主干子系统是建筑物内网络系统的中枢,该子系统把公共系统设备互连起来,由它将各楼层的水平子系统联系起来。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的路由。此部分在37楼机房内一侧开孔,尺寸约为420*210孔洞,采用金属桥架贴墙壁挂安装,施工完毕后防火泥封堵。桥架之间采用双黄线接地连接,最终接入公共接地,使阻值降低为2欧以下。用五类双绞线连通,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各楼层办公信息点插座上。系统结构如右图所示: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配线架和信息插座式配线架以及相关跳线组成。管理点为连接其它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交连和互连允许用户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新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通过卡接或插接式跳线,交叉连接允许用户将端接在配线架一端的通信线路与端接于另一端配线架上的线路相连。插入线为重新安排线路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网络管理子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五类(2M)软跳线等设备连接到其它子系统。弱电设计、施工安装、测试验收、要求遵循以下相关标准1. ISO/IEC 11801标准;2. EIA/TIA 568B标准3. EIA/TIA 569标准4. EIA/TIA-606标准5. EIA/TIA-607标准6. GB/T50311-2007 7. GB/T50312-2007 系统设计要求:1、室内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必须要满足 铜导体直径应为24AWG,约为0.51mm 传输带宽200MHz 绝缘应采用高密度聚乙烯(HDPE)其断裂延伸率300% 护套厚度约为0.6mm,室内双绞线必须具有阻燃性 三股锦纶丝绞合而成的撕裂绳2、信息插座模块应符合ANSI/TIA/EIA-568-B.2标准要求3、工作区的UTP/FTP跳线为软线(PatchCable)材料,即双绞线的芯线为多股细铜丝,最大长度不应超过5M。4、对绞电缆与电力电缆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5、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屏蔽 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4倍。2)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 10倍。6、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敷设线槽和暗管的两端宜用标志表示出编号等内容。2)预埋线槽宜采用KBG线槽,预埋或密封线槽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3050。3)敷设暗管宜采用KBG管或阻燃聚氯乙烯硬质管。布放大对数主干电缆及 4芯以上光缆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 5060,弯管道应为 4050。暗管布放 4对对绞电缆或 4芯及以下光缆时,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 2530。4)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表中的规定。光纤连接损耗值(dB)7、线路标记:线缆两头需要采用打印编码套管,保证美观耐用。施工规范要求1、 穿线准备:检查管槽穿线前要严格进行穿线检查,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管槽检查要求1) 管槽规格。2) 接口处是否有毛刺。文档准备3) 布线系统系统图。4) 布线系统平面图。5) 穿线技术要求。6) 空白穿线报告。空白穿线报告7) 空白穿线报告。8) 能明确区分要敷设的各种线缆,不要用错线缆。9) 熟悉线缆要经过的管路。10) 有丰富的穿线经验,懂得预防典型的影响穿线质量和进度的问题。11) 理解并牢记我们对于综合布线系统线缆敷设的特殊要求。12) 思路清晰,把信息点分组,一组一组地敷设,不多穿,不漏穿。每组应不超过20个信息点,否则同时穿放的线缆量大,穿放费力容易导致线缆损伤,也容易缠绕、打结,非常影响进度。13) 严谨地做标号,并记录长度刻度。14) 严格地组织测试,用专用仪表逐条线缆测试。穿线技术要求15) 分组绑扎:余线应按分组,从线槽出口捋直绑扎好,绑扎点间距不大于50cm。不可用铁丝或硬电源线绑扎。16) 线槽内布放线缆应平直,无缠绕,无长短不一。如果线槽开口朝侧面,线缆要每隔1米绑扎固定一次。线缆保护17) 线缆一旦外皮损伤以至芯线外露或有其他严重损伤,损伤的线缆缆段应抛弃,不得接续,接续的线缆无法满足信号传输要求。18) 穿线检查。.穿线检查穿线完成后我方的施工负责人要对施工方的工作进行如下检查19) 检查穿线报告20) 包括长度刻度表,和测试结果。21) 现场检查线缆主干、分组绑扎情况、抽查标号、刻度,抽测通断。基本问题如果穿线不能实现基本技术要求会严重影响后期安装的进度和质量。对下述基本要求要高度重视22) 标号要清晰、正确,贴牢固。23) 记录好每条线两端的长度刻度,并严格进行测试。区分不同介质保证通信介质性能,根据介质材料特点,提出不同 施工要求。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通信介质有许多种,不同通信介质的施工要求不同,具体如下:双绞线:a双绞线在走廊和室内走线应在线缆槽内,应平 直走线; bPC机到交换机的双绞线最长距离为100米。 c双绞线在机房内走线要捆成线札,走线要有一 定的规则,不可乱放; d双绞线两端要标明编号,便于了解结点与交换机接口的对应关系; e双绞线应牢靠地插入交换机和工作站的网卡上; f 结点不用时,不必拔下双绞线,它不影响其它结点工作; g选用八芯双绞线,自己安装接头时,八根线都应安装好; 施工步骤: 1,勘察现场,包括走线路线,需要考虑隐蔽性,对建筑物破坏(建筑结构特点),在利用现有空间同时避开电源线路和其他线路,现场情况下的对线缆等的必要和有效的保护需求,施工的工作量和可行性(如打过墙眼等) 2,规划设计和预算,根据上述情况确定路由并申请批准,如需要在承重梁上打过墙眼时需要进行向管理部门申请,否则违反施工法规等。整个规划及破坏程度说明最好经管理部门批准。修正规划。在正式的有最终许可手续的规划基础上,计算用料和用工,综合考虑设计实施中的管理操作等的费用提出预算和工期以及施工方案和安排。实施方案中需要考虑用户方的配合程度。实施方案需要与用户方协商认可签字,并指定协调负责人员 3,指定工程负责人和工程监理人员,负责规划备料,备工,用户方配合要求等方面事宜,提出各部门配合的时间表,负责内外协调和施工组织和管理 4,现场施工 5,现场认证测试,制作测试报告 6,制作布线标记系统:布线的标记系统要遵循 TIA-606 标准,标记要有五年以上的保用期 7,验收,文档。在上述各环节中必须建立完善的文档,作为验收的一部分。2、 桥架安装由于桥架用于本工程弱电系统的线缆敷设,所以其大小要求考虑所有弱电系统线缆的使用,桥架安装高度要求离天花板50cm,要注意桥架的拐弯半径必须满足线缆最小半径要求。金属桥架要尽量和强电系统的管线保持足够距离,并且保护接地。施工注意: 1,当线缆在两个终端有多余的线缆时,应该按照需要的长度将其剪断,而不应将其卷起并捆绑起来。 2,线缆的接头处反缠绕开的线段的距离不应超过2厘米。过长会引起较大的近端串扰。 在接头处,线缆的外保护层需要压在接头中而不能在接头外。因为当线缆受到外界的拉力时受力的是整个线缆,否则受力的是线缆和接头连接的金属部分。 3,在线缆接线施工时,线缆的拉力是有一定限制的。一般为9公斤左右。请和线缆的供应商确认其拉力。过大的拉力会破坏线缆对绞的匀称性。 测试要求测试设备为确保测试的公证性,推荐使用第三方厂商生产的测试设备,即推荐美国Fluke公司的测试设备进行测试。特点: 支持频带宽高达300MHz; 验证5类及超5类布线; 具有100dB的动态量程; 符合研议中的100MHz三级精度要求; 快速自动测试,提供较好的工作效率; 具备自学式的数据管理功能。测试功能:接线图:检查接线错误开路、短路、交错/分岔对,也可以测试屏蔽层。NEXT:双向6组测量;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100dB;测量误码差:按TIA标准计算;测量分辨分辨率0.1dB。回波损耗:双向测量回损;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0-25dB;工厂校验保证端口与参考阻抗100欧姆匹配;测量精度:符合200MHz三级精度的要求;测量分辨率:0.1dB。衰减量:测量全部四线对;频率范围:1.0300MHz;动态量程:80dB;测量精度:按照TIA标准计算。精度:100MHz-0.6dB、200 MHz-0.7dB、300 MHz-1.0dB;测量分辨率:0.1dB。ELFEXT:双向24组测试;频率范围:1300MHz;动态量程:100dB;测量精度:符合200MHz三级精度的要求;测量分辨率:0.1dB。ACR:根据所测量的NEXT及衰减量计算四对线的ACR(衰减量对串扰值)。长度范围:0至最长距离。最长距离457米(双绞线);精度:K长度分辨率NVP误差,K为长度的4%或0.6米(以较大数为准),长度分辨率为0.3米(1英尺)。电阻:范围0-500欧姆;精度:0.5欧姆PS NEXT、PS ACR、PS ELFEXT:根据每对线两端所测量的NEXT、衰减量及ELFEXT数值计算得知。Omni scanner2Omni scanner2永久链路适配器必须要提供的测试参数(1) 双绞线测试 测试参数包括, 连通性 端接线序(WireMap) 近端串绕(NEXT): 长度(Length) 直流电阻(DC Resistance) 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衰减(Attenuation) 功率总和近端串扰衰减(PS-NEXTloss) 衰减串扰比(ACR) 功率总和衰减串扰比(PS-ACR) 等效电平远端串扰衰减(ELFEXTloss) 功率总和等效远端串扰衰减(PS-ELFEXTloss) 回波损耗(ReturnLoss) 时延(Delay) 时延偏差(DelaySkew)验收要求系统的测试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于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线损伤,接触不良、绕线、串线、短路等问题及时发现解决,消除布线中存在的隐患,确保工程万无一失,而且可以保证将来向高速网平滑过渡,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骨干结构布线的要求很高,在低速网中表现不现问题,如“虚接”等,在高速网中就显得很明显,不但达不到信息传输的设计指标,所以全面而细致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1、工程文档布线及测试过程中,都要仔细做好工程文档。在工程结束时,整理出完整的系统配置、技术说明、各种报告及相关图表。2、工程验收工程完工,提供各种文档资料(系统配置、技术说明、维护规范、配线架的分区表、水平工作间各线路的划分、各信息点详细位置CAD图等)。竣工验收文件和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安装工程量总表;2). 工程说明;3). 材料检验记录;4). 测试记录(每根线缆);5). 竣工图纸;6). 随工检查记录和阶段验收报告;7). 工程变更单;8). 隐蔽工程验收单9). 验收证书。10)提供所涉及到的综合布线产品、网络设备的第三方检测报告3、竣工验收文件和记录要保证质量,做到外观清洁、内容齐全、数据准确。4、工程总验收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内容:1). 确认各阶段测试检查结果;2). 验收组认为必要的项目的复验;3). 设备的清点核实;4). 工程评定和签收。5、验收中发现质量不合格的项目,应由验收组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责成责任单位处理,直到复验合格为止。6、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宜满足下列要求:1)系统级别的选择应符合设计要求。2)需要管理的每个组成部分均设置标签,并由唯一的标识符进行表示,标识符与标签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系统的记录文档应详细完整并汉化,包括每个标识符相关信息、记录、报告、图纸等。4)综合布线管理系统的标识符与标签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标识符应包括安装场地、缆线终端位置、缆线管道、水平链路、主干缆线、连接器件、接地等类型的专用标识,系统中每一组件应指定一个唯一标识符。设备间、所设置配线设备及信息点处均应设置标签。每根缆线应指定专用标识符,标在缆线的护套上或在距每一端护套 300mm内设置标签,缆线的终接点应设置标签标记指定的专用标识符。接地体和接地导线应指定专用标识符,标签应设置在靠近导线和接地体的连接处的明显部位。根据设置的部位不同,可使用粘贴型、插入型或其他类型标签。标签表示内容应清晰,材质应符合工程应用环境要求,具有耐磨、抗恶劣环境、附着力强等性能。终接色标应符合缆线的布放要求,缆线两端终接点的色标颜色应一致。7、综合布线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管理信息记录和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1)记录应包括管道、缆线、连接器件及连接位置、接地等内容,各部分记录中应包括相应的标识符、类型、状态、位置等信息。2)报告应包括管道、安装场地、缆线、接地系统等内容,各部分报告中应包括相应的记录。8、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如采用布线工程管理软件和电子配线设备组成的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应按专项系统工程进行验收。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文明安全驾驶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风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价方法研究报告
- 放射知识岗前培训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上的设备维护与预测性维护报告
- 2025-2032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报告
- 2025-2030工程机械人力资源结构转型与智能制造人才需求缺口预测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软件云化转型中的订阅制收费模式接受度调研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设计服务外包市场需求变化与企业应对策略报告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设备精度提升与智能制造质量控制应用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算法在质量管控中的渗透率提升研究报告
- 建设工程各方安全管理制度清单及法规依据
- 医疗设备备品备件保障方案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题(含答案)
- 零工市场(驿站)运营管理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新《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农村建房的邻居协议书模板
- 水杨酸软膏剂的制备
- 《铁皮石斛的介绍》课件
- JCT478.2-2013 建筑石灰试验方法 第2部分 化学分析方法
- 大数据、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