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建设单位:泰顺县交通局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编制日期:二OO九年七月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泰顺县58省道(西山岗)至筱村公路工程建设单位:泰顺县交通局环评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工程规模:本项目路线起点为新58省道(分泰线)( K32+160)处,终点为筱村镇竹园村。路线全长14.980km。本工程主要工程数量见表1。表1 主要工程数量表 序 号工 程 名 称单 位数 量一路基工程1、挖方万m396.732、填方万m396.513、防护工程及排水万m310.12二路面工程1、4cmAC-16C中粒式沥青混凝土km2103.712、6cmAC-25C粗粒式沥青混凝土km2103.713、5水泥稳定碎石(20cm)km2108.584、3.5水泥稳定碎石(20cm)km274.495、级配碎石(20cm)km245.01三桥梁、涵洞、隧道1、涵洞道192、桥梁m/座871.6/83、隧道m/座1950/1四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安全设施km14.9802、平面交叉处6五征用土地及拆迁建筑物1、征用土地亩574.22、拆迁建筑物m264423、拆迁电力电讯处232项目沿线环境质量现状2.1环境空气现状评价由泰顺县环境监测站2007年10月1日至31日对本项目附近环境空气的监测数据可知,本项目拟建地附近环境空气中NO2、SO2、PM103项指标均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较好。2.2声环境现状监测本公路拟建地声环境质量现状:下村垟、徐岙村昼、夜间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中4a类标准;长垟村、杨家边村昼间达到4a类标准,夜间由于受到村民生活噪声影响,超过4a类标准,超标范围2.55.1dB。东洋村、枫林村昼、夜间均达到1类标准;竹园村昼间达到1类标准,夜间由于受到村民生活噪声影响,超标3.5dB。泰顺县第六中学(住宿楼前)昼、夜间均达到1类标准。噪声24小时连续监测结果表明,经统计,泰顺县第六中学教学楼前昼间等效声级为46.5dB,夜间为33.1dB,昼、夜间均达到1类标准。2.3水环境质量现状从现状监测的数据来看,除CODcr外,监测点位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二级标准的要求,测点的水质现状较好。造成CODcr超标的原因可能为测点受到附近村镇的生活污水直排影响。2.4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工程沿线乡镇主要的土地利用现状以林地为主,本工程对林地的占用比例最大,为42.1。经过现场查勘,路线途经地区水土流失类型以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引起的水力侵蚀为主,主要形式为面蚀,其次为沟蚀,还有少量的重力侵蚀,如崩塌、滑坡等。区内土壤的抗冲抗蚀能力差,表层植被一旦破坏,土层将变薄,土地将难以开发利用。从现场调查的情况和收集的资料分析,工程区的背景土壤侵蚀模数为450t/(km2a),属微度侵蚀。本公路桩号为K11+600路右50m处有古树1棵,树种为樟树。3 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3.1社会经济环境影响房屋拆迁的影响:在做好拆迁安置和赔偿计划后,有利于人口向中心集镇聚集,改善居住条件。对现有交通的影响:在公路施工期由于施工运输除依靠临时的施工便道外,将有较大部分的运量依靠现有的交通路网来进行,在工程施工期间施工车辆在部分路段可能出现交通流量增加,甚至滞流现象,对局部交通和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基础设施的影响:由于沿线某些通讯设施的拆迁,可能在短时间内会引起通讯不畅,对国家、企业和个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应在开工前与有关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制定详细的拆迁方案和善后措施,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的情况下,合理组织施工,减少影响。运营期的影响:随着工程的营运,将大大地改善本地区与外界的沟通程序,有利于产品出口,有利于商品流通,从而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本工程占用耕地对沿线各乡镇的耕地总数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不大,从沿线乡镇的农村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来看,也影响不大,但不可否认,在直接占用其耕地的村庄,这类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应按照有关法规、政策予以补偿,以减缓耕地占用对沿线村庄的影响。3.2生态环境影响本工程施工设计征用土地共574.2亩,由于地处山区,工程对林地的占用比例最大。山区的植被多样性高于平原,开挖后,地表植被消失,加上一定的坡度(高度差),增大了局部范围内的土壤侵蚀模数。由于运输需要,通常需建临时施工便道予以贯通,这要侵占部分农田,另外,运输土方的车辆来回行驶于施工便道,扬尘对农作物和植被的影响较大。施工中形成裸露的开挖、填筑边坡和大量松散的土石方等,均易造成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和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诱发滑坡、崩塌,影响交通安全;淤积河道,影响局部水体水质,有碍行洪。3.3空气环境影响施工阶段,对空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来自施工工地扬尘、施工车辆尾气及路面铺浇沥青的烟气。道路的堆场扬尘影响范围100150m,灰土拌合扬尘影响范围200m。预测结果显示,路段各预测年份平均车流量和高峰车流量情况下NO2地面小时浓度增量与背景浓度叠加后,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浓度限值要求(0.24mg/m3)。各环境敏感点高峰车流量时的NO2地面小时浓度增量在各预测年份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0.24mg/m3)。3.4声环境影响(1)施工期噪声影响在公路建设期,各种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产生施工噪声,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除了打桩作业外,其他施工阶段的一般施工噪声的达标距离,在昼间约需60m,而在夜间则需200m甚至更远。本工程K12+700路右95m处有泰顺县第六中学一所。本工程沿线评价范围内村庄第一排将受到6588dB的影响。(2)营运期噪声影响情况噪声预测表明,本公路学校教学楼、住宿楼在各预测年限昼、夜间的噪声均能达到1类区标准。西山岗村、印山堂村、大龄垄村、杨家边村防护距离内(4a类区)各个预测年份内昼、夜间均达标;东洋村、枫林村、竹园村防护距离内(4a类区)各个预测年份内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0.45.1dB; 大龄垄村、杨家边村、东洋村、枫林村、竹园村、下村垟、徐岙村防护距离外(1类区) 各个预测年份内昼、夜间均达标;汪山头村、长垟村、大坑底村防护距离外(1类区)各个预测年份内昼间均达标,夜间超标1.14.2dB。3.5水环境影响施工期由于建筑材料堆放、管理不当,特别是易流失的物资如黄沙、土方等露天堆放,遇暴雨时将可能被冲刷进入水体。尤其是在桥梁施工和靠近河道路段施工中容易发生物料流失。同时建材在运输过程中的散落,也会随雨水进入附近的水道;而施工中,如水泥拌合后若没有及时使用造成的废弃等,部分建材也会随雨水进入附近的水道。施工人员数量在200人左右,施工人员排放污水量为25.5t/d,BOD5 5.1kg/d,CODcr8.925kg/d。公路路面径流对沿途经过的西溪和玉溪水体造成的影响,只是短时间的影响。随着降雨时段增加,这种影响会逐渐减弱。桥面径流被分散在沿线的西溪和玉溪中,扩散条件较好,而氨氮和石油类排放量很少,加之暴雨时河水暴涨暴落,暴雨时间短,污染物快速被稀释,所以暴雨形成的桥面径流污染物对沿途水功能影响很小。车辆在行驶中,由于高速或操作处理不当,将发生交通事故。一旦发生沿湖路段和桥面上危险品车辆事故,危险品流入河中,将造成沿途西溪和玉溪水环境污染。4污染防治及建议4.1施工期(1)防治水土流失是施工期环保措施的主要内容,包括:施工中应有足够的排水设施;取土时应将表土集中放置,妥善处理,工程完工后作为回填表土,以利植被恢复;挖方填方的路段以及临时堆放的土方,应注意压实,并选取最佳的堆放坡度,以免遇雨流失;临时性占地在工程完工后,应及时清理,恢复植被;拆迁安置中不随意倾倒废土弃渣,安置完毕后植树绿化;河塘清淤时的淤泥应妥善处理,不应随便放在河边,以免遇雨冲刷流失。(2)全线施工中建议采取临时围护设施减小作业噪声的影响。夜间禁止桥梁打桩。确需连续作业时,应经当地环保部门批准并公告群众。(3)施工场地应洒水抑尘;灰土拌合场、料场等选址应避免下风向200m内有居住人群。(4)施工期生活污水和施工废水不得直接排放。建议工人营地尽量设置于沿线村庄内,充分利用村庄现有设施进行处理;对无法租用沿线村庄的施工营地,建议在当地设临时厕所和化粪池,将各施工营地的生活污水收集并及定时清运至泰顺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应收集在离岸边较远处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并及时清运。4.2营运期公路在营运时汽车尾气对沿线环境空气产生污染,并直接影响沿线附近居民生活、身体健康和农作物的生长。采取措施如下:加强道路管理及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减少和避免塞车现象发生。保持路面平整,尽量减少软土地基处理遗留的路面高程差。以减少汽车刹车、起动产生的声级增加值。建议各级土地管理部门遵照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9099号关于加强对公路两侧建筑管理的通知,严格农村建房的土地审批手续。本项目在K9+200经过东洋村饮用水取水口,水域距离本公路东侧约100m。本项目为新建公路,虽然目前该取水口尚未设立饮用水源保护区,但作为东洋村集中饮用水源,本次按照二级饮用水源的要求提出以下保护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将K6+200K9+500路段道路,强化道路两侧防撞设计,该路段临玉溪一侧路面排水全面收集,严禁路面径流直接排入玉溪内。公路建成后,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HJ/T 433-2008),在进入取水口路段的前后,设立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界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交通警示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宣传牌,提醒沿线居民和司机已进入水源保护区,谨慎驾驶,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防止交通事故中泄漏的危险化学品流入水域污染取水口水源,建议在东洋村设置一口备用水井,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