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 培养探究能力 .doc_第1页
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 培养探究能力 .doc_第2页
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 培养探究能力 .doc_第3页
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 培养探究能力 .doc_第4页
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 培养探究能力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教育论文-挖掘实验内涵培养探究能力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主要指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的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1实验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它是有目的的使自然界中的现象在特定条件下再现,能简单、明了的突出主要因素,给人以直观、生动的感受,它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并驱使他们积极思考,探究其中的奥妙。2做一个探究型的教师是新教材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教师真正的探究起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探究能力。本文就此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挖掘实验内涵,切实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一)充分准备,做好演示实验演示实验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媒介。那么一个演示实验是否成功,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多学习,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参等其它教学辅导材料;如: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节中有两个演示实验,在我们备课组认真分析讨论后将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装置由烧杯改成塑料袋(如下图)在上课时解开中间的绳子传给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深切的感受到热量的变化,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上)(结合教材兴趣实验改进)2.多改进,对环境有污染且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加以改进,尽量做到无污染、无浪费;如:蔗糖与浓硫酸反应(高一教材p134,人教版)我做了如下改进:改进后既可以避免SO2对环境的污染,又可以检验产生的SO2,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3.多实验,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通过实验验证一些自己或他人的想法,从而提高探究能力;4.多总结,及时把自己的一些想法记录下来,可以是成功的经验,也可以是失败的教训和心得体会;(二)变分组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分组实验是为加强学生的操作规范、加深学生对某些实验现象、实验原理的理解而设置的。一般情况下都放在一个章节之后,验证学过的一些结论,他的好处在于规范了实验的基本操作,强化了知识点的记忆。但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神秘感。因此有些分组实验我们不妨放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就直接做,比如学习元素周期律一节时,我在平行班中进行了对比教学,两个班级在新课时做实验,先让学生亲自做镁、铝分别与水、盐酸的反应,然后对比反应的现象、分析反应的产物及其原因,虽然纪律是乱了一些,但学生的兴趣高涨,在每位同学的参与下很自然的比较出镁和铝金属性的强弱,并总结出金属性强弱的判定方法,过后学生对实验的现象都能记忆犹新。对照班中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讲解,但学生兴趣明显减弱,过后对实验现象和原理的分析多数同学都只能靠死记硬背,很难回想起当时的实验现象来。(三)重视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激发探究欲望实验生活化、简单化、微型化,是21世纪绿色化学的发展要求。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和趣味实验如果能在课前布置下去,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但多数教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课后去完成,而课后完成往往是去验证实验结果,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如:家用“冰袋”的制作、“检验发酵粉加水或加热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白纸显字”、“酸雨的检验”、“吹气生火”、“指纹检验”等,如果将它们改为课前实验,在学生不知到其原理的情况下去讨论、探究,不仅为课堂提供更好的实验素材,而且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增强其学习能力。二、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探究性实验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一个好的问题对整个教学都相当重要。在讲述二氧化硫的性质一课时,我做了如下尝试: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初步了解SO2的性质,然后提出如下问题:(1)SO2与CO2有那些相同点?(2)SO2与CO2有哪些不同点?(3)请你用尽可能多的方法鉴别SO2和CO2,并指出哪些方法较好?学生能很快对(1)(2)两问进行回答,回答问题(3)时则多数人局限在化学性质中的品红溶液褪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以及物理法中的密度比较上,这时我进行了适时引导,让学生结合问题(1)(2),思考时尽量从二者的不同点出发,并动员学生查阅资料、相互讨论等,最后总结得出如下方法:化学法编号药品或操作现象及理论依据结论A品红溶液或湿润的有色布条观察品红、布条是否褪色(SO2具有漂白性,CO2则无漂白性)褪色的是SO2BPH试纸PH值的大小(H2SO3是中强酸,H2CO3是弱酸)PH值小的SO2C酸性高锰酸钾等强氧化性溶液颜色是否明显变化(SO2容易被氧化,CO2不易被氧化)颜色明显变化的是SO2D让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与它们反应,再冷却到16.8以下看是否有晶体生成(SO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氧化生成SO3,而SO3熔点较低)有晶体生成的是SO2E将两种气体分别通入氢硫酸看看是否有混浊出现(SO2能与氢硫酸反应)有混浊出现的是SO2F分别将两种气体通入到灼热的炭层,再通入到灼热的氧化铜看氧化铜的颜色是否变化(CO2与C反应生成CO,CO能还原氧化铜)氧化铜变红的是CO2上述方法中A、B、C、E虽然都较简单,但由于E中用到硫化氢是剧毒气体,因此该方法不用;B方法中二者PH值相差不大,故现象不够明显,所以我们在实验室中常用的是A、C。物理法编号操做现象及理论依据结论溶解法收集等试管的两种气体,分别倒扣在水槽中看液面上升的快慢情况(VSO2:VH2O=40:1,VCO2:VH2O=1:1)液面上升快的是SO2称重法称量相同体积两种气体的质量大小SO2密度大于CO2质量大的是SO2嗅闻法闻气味是否有刺激性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SO2降温法降温、加压看哪一种先液化先液化的是SO2从简便和可行性上实验室中常用嗅闻法生物法编号操作现象及理论依据结论动物试验法将两只小白鼠置于两个密闭透明装置内,并将两种气体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