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药典 2010版,郑晓丽 2010年5月,国外药典简介,一,中国药典简介,二,2010版药典简介,三,2010版药典三部简介,四,国外药典简介,一,中国药典简介,二,2010版药典简介,三,2010版药典三部简介,四,国外 药典,1、国际药典,2、欧洲药典,3、美国药典,4、英国药典,5、日本药典,1、国际药典(PhInt) 国际药典(International Pharmacopoeia,PhInt)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编纂的出版物,收载原料药、辅料和制剂的质量标准及其检验方法,供WHO成员国参考和应用。PhInt中采用的信息是综合了各国实践经验并广泛协商后整理出的,但它对各国无法律约束力,仅作为各国编纂药典时的参考标准。,国际药典,国际药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4年,由于当时需要将术语标准化以及明确药物的剂量和成分,从而产生了制订一部国际药典纲要的尝试。 国际药典1951年出第一版, 1967年出第二版, 1979年出第三版第一部,其第二、三、四部分于1981年、1988年和1994年出版,2003年出第五部。 2006年出第四版。,国际药典,欧洲药典出版历程 1977年出版第一版欧洲药典。 从1980年到1996年期间,每年将增修订的项目与新增品种出一本活页本,汇集为第二版欧洲药典各分册,未经修订的仍按照第一版执行。 1997年出版第三版欧洲药典合订本,并在随后的每一年出版一部增补本。 2001年7月,第四版欧洲药典出版,并于2002年1月生效。第四版欧洲药典除了主册之外,还出版了8个增补版。 2004年7月,第五版欧洲药典出版,即EP5.0,EP5.0于2005年1月生效。 2007年6月,第六版欧洲药典出版,即EP6.0,EP6.0于2008年1月生效。,欧洲药典,欧洲药典的法定性质 1、申请上市许可证(MA)的药品必须符合欧洲药典标准; 2、所有药品、药用物质生产厂在欧洲销售或使用其产品时,都必须遵循欧洲药典标准; 3、欧洲药典条文具法定约束力, 各国行政或司法机关强制执行欧洲药典; 4、各成员国国家机关有义务遵循欧洲药典, 必要时, 欧洲药典各论可替代本国同品种的药典各论。,欧洲药典,欧洲药典最大的特点是其各论中只收载原料药质量标准,不收载制剂质量标准。除此以外,欧洲药典的附录也独具特色,欧洲药典收载的附录,不仅包括各论中通用的检测方法,而且凡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项目和内容在附录中都有规定。另外,在收载的附录中,除了采用通用的检测方法外,收载的先进技术也比较多,如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质谱、核磁共振谱和拉曼光谱测定法等,对色谱法还专门设立一项色谱分离技术附录。从整体上看,欧洲药典的附录是至今世界药典中最全面、最完善,也是最先进的。,欧洲药典,近几年来,欧洲药典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正 在不断扩大,参与制定和执行欧洲药典的国家 在不断增加。欧洲药典委员会在ICH 中与美国、 日本等国药典委员会协调统一药典标准进程中也起 着积极主导作用。中国药典委员会于1994年成为 欧洲药典委员会的观察员之一,进一步加强与欧洲 药典会的联系,了解和研究欧洲药典发展动 态,对搞好中国药典与国际先进标准接轨,是 值得重视的一项重要工作。,欧洲药典,3、美国药典(USP),美国药典/国家处方集 (简称USP/NF) U.S. Pharmacopeia / National Formulary。由美国政府所属的美国药典委员会(The 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 Convention)编辑出版。USP于1820年出第一版,1950年以后每5年出一次修订版,到2005年已出至第28版。NF1883年第一版,1980年15版起并入USP,但仍分两部分,前面为USP,后面为NF。NF收载了美国药典(USP)尚未收入的新药和新制剂。 美国药典是美国政府对药品质量标准和检定方法作出的技术规定,也是药品生产、使用、管理、检验的法律依据。,美国药典,美国药典由凡例(General Notice)、正文(Monographs)、附录(General Chapter,Reagents,Tables)、索引(Index)等内容组成。正文部分各品种按英文字母的顺序先后排列。根据品种和剂型的不同,每一品种项下分别列有:品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化学文摘(CA)登录号、含量或效价规定、包装和贮藏、参比物质要求、鉴别、物理常数、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等。,美国药典,USP-NF 的作用是: 1、确保遵守法定标准 2、达到全球公认的精度和准确度标准 3、对照经证实的标准来验证测试结果 4、建立和验证内部标准操作程序、流程和规范 5、加快新产品开发和批准程序,美国药典,USP-NF 的适用对象: 1、制药 - 处方和非处方药 2、生物和生物技术产品 3、血液和血液产品 4、化妆品 5、食物补充剂 6、辅料/其它药物成份 7、医疗器械 8、医疗气体 9、兽药,美国药典,近几年来,USP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2005年,USP与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签订了谅解备忘录。2006年底,USP在中国上海建立了分支机构,这将成为USP在海外设置的第二个具备实验室功能的分支机构。此前,USP已于2006年2月在印度成立分公司。除印度分公司(海得拉巴,印度)外,USP还在欧洲建立了一个客户管理办事处(巴塞尔,瑞士)。此次在上海设立USP中国分支机构将进一步提升USP在全球的影响力,以推广到世界上那些有赖于USP标准的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药典,4、英国药典(BP),英国药典(British Pharmacopoeia,简称BP)是英国药品委员会正式出版的英国官方医学标准集,是英国制药标准的重要出处,也是药品质量控制、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重要依据。英国药典不仅为读者提供了药用和成药配方标准以及公式配药标准,而且也向读者展示了许多明确分类并可参照的欧洲药典专著。 英国药典于1864年初版,以后共改版12次。1948年以前是根据当时腈况不定期改版,1948年以后为每5年改版一次。,英国药典,英国The Stationary Office出版社于2006年8月出版发行的英国药典2007(British Pharmacopoeia 2007)是英国药典的最新版本,法定生效时间为2007年1月1日。 BP 2007由6卷组成:第1卷为原料药;第卷为制剂、血液制品、免疫制品、放射药制剂、外科材料以及顺势疗法制剂,在卷首是制剂通则;第卷为红外图谱、附录、补充章节(Supplementary Chapter)和索引;第V卷为英国药典(兽药)缩写BP(Vet);第卷为与BP 2007和BP(Vet)2007配套光盘版及英国通用名称。,英国药典,英国药典与欧洲药典的关系 英国药典与欧洲药典有密切的关系。 按照惯例,欧洲药典中的全部各论与附录都收 录在相应版本的英国药典中。这些内容一般不 作任何编辑修改,只在必要的情况下,增加英国 药典相应的用法要求。,英国药典,5、日本药典 (JP) 日本药典(The Japanese Pharmacopoeia)又名:日本药局方。由日本药局方编辑委员会编纂,日本厚生省颁布执行。分两部出版,第一部收载原料药及其基础制剂,第二部主要收载生药,家庭药制剂和制剂原料。日本药典有日文版和英文版两种。与其它药典不同的是,日本药典英文版可以在网上免费查询和下载。 日本药典1886年初版,至今已出版15版,现行版是2006年出版的第十五改正版。该版药典收载药品1483种,其中新收载102种,删除8种。,日本药典,国外药典简介,一,中国药典简介,二,2010版药典简介,三,2010版药典三部简介,四,国家药典委员会(原名称为卫生部药典委员会)成立于195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负责组织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制定、修订国家药品标准,是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专业管理机构。 药典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实行秘书长负责制,下设办公室、人事处、业务综合处、药品信息处、中药处、化学药品处、生物制品处等处室,以及卫标发展中心、中国药品标准杂志社等分支机构,国家药典委员会常设机构人员编制50人,现有工作人员(包括聘用人员和下属机构)约90余人。,中国药典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可控、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依法制定的药品法典,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都必须严格遵守的法定依据,是国家药品标准体系的核心,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内容。,第一版中国药典 1950年4月在上海召开药典工作座谈会,提出新中国药典要结合国情,编出一部具有民族化、科学化、大众化的药典。随后,卫生部聘请药典委员49人,分设名词、化学药、制剂、植物药、动物药、药理、剂量8个小组,另聘请通讯委员35人,成立了第一届中国药典编纂委员会。卫生部部长李德全任主任委员。 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1953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531种,其中化学药215种,植物药与油脂类65种,动物药13种,抗生素2种,各类制剂211种。药典出版后,于1957年出版中国药典1953年版第一增补本。,第二版中国药典 1955年卫生部成立第二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49人,通讯委员68人,但这届委员会因故未能进行工作。1957年成立第三届药典委员会,聘请委员80人,药学专家汤腾汉教授为这届委员会主任委员(不设通讯委员), 1963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310种,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一部收载中医常用的中药材446种和中药成方制剂197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667种。此外,一部记载药品的“功能与主治”,二部增加了药品的“作用与用途”。,第三版中国药典 1966年由于“文革”动乱影响,药典委员会工作陷于停顿。1972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复卫生部“同意恢复药典委员会” 1973年4月,在北京召开全国药典工作会议,讨论制订药典的一些原则要求,以及中西药品的标准样稿和起草说明书,并根据药材主产地和药品生产情况,调整了起草任务。1979年10月4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77年版自1980年1月1日起执行。 1977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925种。一部收载中草药材(包括少数民族药材)、中草药提取物、植物油脂以及一些单味药材制剂等882种,成方制剂(包括少数民族药成方)270种,共1152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等773种。,第四版中国药典 1979年,由卫生部聘请委员112人组建第四届药典委员会,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兼任主任委员。委员会分设:中医、中药、医学与药理、化学药、生化药、药剂、抗生素、放射性药品及名词10个专业组。 中国药典1985年版于1985年9月出版。1986年4月1日起执行。该版药典共收载药品1489种。一部收载中药材、植物油脂及单味制剂506种,中药成方207种,共713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等776种。,第五版中国药典 1986年卫生部根据药典委员会章程聘请委员150人组建第五届药典委员会,由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常设办事机构改为秘书长制。1990年12月3日卫生部颁布中国药典1990年版自1991年7月1日起执行。 这版药典分一、二两部,共收载品种1751种。一部收载784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09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275种;二部收载化学药品等967种。与1985年版药典收载品种相比,一部新增80种,二部新增213种(含1985年版药典一部移入5种);删去25种(一部3种,二部22种);对药品名称,根据实际情况作了适当修订。药典二部品种项下规定的“作用与用途”和“用法与用量”,分别改为“类别”和“剂量”,另组织编著临床用药须知一书,以指导临床用药。有关品种的红外光吸收图谱,收入药品红外光谱集另行出版,该版药典附录内不再刊印。,第六版中国药典 1991年组建第六届药典委员会,由卫生部聘请委员共168人,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兼任主任委员。并成立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专家共11人组成的常务委员会。分设13个专业组。 卫生部批准颁布中国药典1995年版自1996年4月1日起执行。这版药典收载品种共计2375种。一部收载920种,其中中药材、植物油脂等522种,中药成方及单味制剂398种;二部收载1455种,包括化学药、抗生素、生化药、放射性药品、及辅料等。一部新增品种142种,二部新增品种499种。二部药品外文名称改用英文名,取消拉丁名;中文名称只收载药品法定通用名称,不再列副名。,第七版中国药典 1996年5月经卫生部批准,第七届药典委员会成立,由卫生部聘请204位委员组成,其中名誉委员18人,卫生部陈敏章部长兼任主任委员。设专业委员会16个。 中国药典2000年版于2000年1月出版发行,2000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2000年版药典共收载药品2691种,其中一部收载992种,二部收载1699种。一、二两部共新增品种399种,修订品种562种。这版药典的附录作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和提高,一部新增附录10个,修订附录31个;二部新增附录27个,修订附录32个。二部附录中首次收载了药品标准分析方法验证要求等六项指导原则,对统一、规范药品标准试验方法起指导作用。现代分析技术在这版药典中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第八版中国药典 2002年10月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第八届药典委员会成立。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聘请312位委员组成,不再设立名誉委员。原常务委员会更名为执行委员会,由全体委员大会授权审定中国药典及国家药品标准的重大事项。本届委员会设专业委员会共24个。 2002年11月起,各专业委员会先后召开会议,安排设计方案提出的任务并分别进行工作。2003年7月,首先完成了附录草案,并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2004年初药典附录与品种初稿基本完成,增修订内容陆续在国家药典委员会网站上公示3个月,征求全国各有关方面的意见。6月至8月,各专业委员会相继召开了审定稿会议。9月,中国药典2005年版经过第八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议审议通过,12月报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颁布,于2005年1月出版发行,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第八版中国药典结构,第八版中国药典三部 本版药典三部源于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自1951年以来,该规程已有六版颁布执行,分别为1951年及1952年修订版、1959年版、1979年版、1990年版及1993年版(诊断制品类)、1995年版、2000年版及2002年增补版。2002年翻译出版了第一部英文版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国外药典简介,一,中国药典简介,二,2010版药典简介,三,2010版药典三部简介,四,200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本届新增的委员遴选首次向社会公开选拔,采取差额选举、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新增委员。本届委员会共有323名委员组成,其中续聘委员163名,新增委员160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兼任主任委员。本届委员会下设执行委员会和25个专业委员会。,指导思想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以下简称中国药典2010年版)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根据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任务,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相关的法规制定。与时俱进,广泛吸纳先进技术与成果;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进药品标准化战略,提高我国药品标准总体水平,着力提升中国药典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综合竞争力,促进医药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基本原则,(一)坚持保障药品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的原则 (二)坚持继承、发展、创新的原则 (三)坚持科学、实用、规范的原则 (四)坚持质量可控性原则 (五)坚持标准先进性原则 (六)坚持标准发展的国际化原则,总体目标 (1)更新与淘汰并举,收载范围覆盖国家基本药物品种; (2) 进一步提高对高风险品种的标准要求,促进人民用药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药品市场的总体要求,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部署,要进一步加强中药、生化药品注射剂等高风险品种的标准提高工作,促进人民用药安全; (3) 扩大收载常用辅料。促进当前药用辅料品种存在的标准少、质量差等突出问题的解决; (4)做好药典增补本的编制工作; (5)中国药典一、二、三部的统一规范; (6)编译好中国药典英文版,扩大中国药典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7)完成配套丛书的编制工作。,编制过程,2007年11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建第九届药典委员会。 2007年12月召开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成立暨全体委员大会。 2008年12月首次在编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召开全体委员参加的药典工作会议。 2009年8月27日提交第九届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会扩大会议讨论审议,获得原则通过。 2010年1月中国药典2010版出版发行。 2010年10月1日中国药典2010版正式执行。,结构内容 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三部出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各部内容主要包括凡例、标准正文和附录三部分,其中附录由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指导原则及索引等内容构成。 本版药典共收载品种4567种,新增1386种。其中: 一部 收载品种2165种,其中新增1019种、修订634种; 二部 收载品种2271种,其中新增330种、修订1500种; 三部 收载品种131种, 其中新增37种、修订94种。 附录 其中药典一部新增14个、修订47个; 药典二部新增15个、修订69个; 药典三部新增18个、修订39个。,主要变化 1、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2、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3、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4、对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5、药品标准内容更趋科学规范合理 6、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协调,1、收载品种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本版药典积极扩大了收载品种范围,基本覆盖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范围。此次收载品种的新增幅度和修订幅度均为历版最高。,主要变化,2、现代分析技术得到进一步扩大应用 除在附录中扩大收载成熟的新技术方法外,品种正文中进一步扩大了对新技术的应用。如附录中新增离子色谱法、核磁共振波谱法、拉曼光谱法指导原则等。中药品种中采用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DNA分子鉴定、薄层-生物自显影技术等方法,以提高分析灵敏度和专属性,解决常规分析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生物制品部分品种采用体外方法替代动物试验用于生物制品活性/效价测定,采用灵敏度更高的病毒灭活验证方法等。,主要变化,3、药品的安全性保障得到进一步加强 除在附录中加强安全性检查总体要求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也大幅度增加或完善安全性检查项目。 药典三部严格控制了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对添加防腐剂进行了限制,并加强对残留溶剂、杂质、内毒素残留等控制要求。,主要变化,4、对药品质量可控性、有效性的技术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 除在附录中新增和修订相关的检查方法和指导原则外,在品种正文标准中增加或完善有效性检查项目。药典三部对原材料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对检测项目及方法的确定更加科学合理。,主要变化,5、药品标准内容更趋科学规范合理。 为适应药品监督管理的需要,制剂通则中新增了药用辅料总体要求;可见异物检查法中进一步规定抽样要求、检测次数和时限等。,主要变化,6、鼓励技术创新,积极参与国际协调。 本版药典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同时积极引入了国际协调组织在药品杂质控制、无菌检查法等方面的要求和限度。,主要变化,2010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组织编制的第九版药典,新版药典在总结历版药典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近年来国内外药品标准资源,注重创新与发展,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我国医药产业和临床用药水平的发展现状,为进一步加强药品监督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总 结,国外药典简介,一,中国药典简介,二,2010版药典简介,三,2010版药典三部简介,四,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质量标准的控制范围,增强质量标准的可控性。,结合我国生物制品的生产实际,引入先进的生产工艺和分析检测技术,增强质量标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坚持生物制品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特点,进一步实现中国药典共性方面内容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生物制品安全性的质量控制,建立相应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标准。,Vision 01,Vision 03,Vision 02,Vision 04,编制目标,编制目标,各论分为预防类、治疗类以及诊断类制品三个部分。,各论分类,中国药典三部收载的生物制品应为工艺合理、质量可控、标准完善的品种,其临床使用安全、疗效可靠。 主要包括: 1 2005年版中国药典三部收载的预防类、治疗类以及体内诊断类制品; 2 2000年版、2002年中国生物制品规程及2004年局颁单行本(国食药监注2004122号)中符合中国药典收载原则的品种; 3 符合药典收载原则的新生物制品转正品种; 4 市场暂无需求,但属国家战略储备的品种; 5 已经明确纳入药品管理的体外诊断类制品。,收载品种,1 在安全性、有效性及质量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