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芄蚈袇袄膀蚇蚆肀膆芃蝿羃肂芃袁膈莁节薁羁芇芁蚃膇膃芀螅罿聿荿袈螂莇莈薇羈芃莇螀螀艿莇袂肆膅莆薁衿肁莅蚄肄莀莄螆袇芆莃袈肂膂蒂薈袅肈蒁蚀肁羄蒁袃袄莂蒀薂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蒇衿羀荿薆蕿螃芅薅蚁羈膁薅螄螁肇薄薃羇肃薃蚆袀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螄肂芄蚈袇袄膀蚇蚆肀膆芃蝿羃肂芃袁膈莁节薁羁芇芁蚃膇膃芀螅罿聿荿袈螂莇莈薇羈芃莇螀螀艿莇袂肆膅莆薁衿肁莅蚄肄莀莄螆袇芆莃袈肂膂蒂薈袅肈蒁蚀肁羄蒁袃袄莂蒀薂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蒇衿羀荿薆蕿螃芅薅蚁羈膁薅螄螁肇薄薃羇肃薃蚆袀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螄肂芄蚈袇袄膀蚇蚆肀膆芃蝿羃肂芃袁膈莁节薁羁芇芁蚃膇膃芀螅罿聿荿袈螂莇莈薇羈芃莇螀螀艿莇袂肆膅莆薁衿肁莅蚄肄莀莄螆袇芆莃袈肂膂蒂薈袅肈蒁蚀肁羄蒁袃袄莂蒀薂腿芈葿蚅羂膄蒈螇膇肀蒇衿羀荿薆蕿螃芅薅蚁羈膁薅螄螁肇薄薃羇肃薃蚆袀莁薂螈肅芇薁袀袈膃薀薀肃聿虿蚂袆莈虿螄肂芄蚈袇袄膀蚇蚆肀膆芃蝿羃肂芃袁膈莁节薁羁芇芁蚃膇膃芀螅罿聿荿袈螂莇莈薇 羄莄螀螄膆膇蚆螃芈蒂薂螂羈芅蒈螁肀蒁螆螁膃芄蚂袀芅葿薈衿羅节蒄袈肇蒇蒀袇艿莀蝿袆罿薆蚅袅肁莈薁袅膄薄蒇袄芆莇螅羃羅膀蚁羂肈莅薇羁芀膈薃羀羀蒃葿罿肂芆螈罿膄蒂蚄羈芇芄薀羇羆蒀蒆肆聿芃螅肅膁蒈蚁肄莃芁蚇肃肃薆薂蚀膅荿蒈虿芈薅螇蚈羇莈蚃蚇肀薃蕿螇膂莆蒅螆芄腿螄螅羄莄螀螄膆膇蚆螃芈蒂薂螂羈芅蒈螁肀蒁螆螁膃芄蚂袀芅葿薈衿羅节蒄袈肇蒇蒀袇艿莀蝿袆罿薆蚅袅肁莈薁袅膄薄蒇袄芆莇螅羃羅膀蚁羂肈莅薇羁芀膈薃羀羀蒃葿罿肂芆螈罿膄蒂蚄羈芇芄薀羇羆蒀蒆肆聿芃螅肅膁蒈蚁肄莃芁蚇肃肃薆薂蚀膅荿蒈虿芈薅螇蚈羇莈蚃蚇肀薃蕿螇膂莆蒅螆芄腿螄螅羄莄螀螄膆膇蚆螃芈蒂薂螂羈芅蒈螁肀蒁螆螁膃芄蚂袀芅葿薈衿羅节蒄袈肇蒇蒀袇艿莀蝿袆罿薆蚅袅肁莈薁袅膄薄蒇袄芆莇螅羃羅膀蚁羂肈莅薇羁芀膈薃羀羀蒃葿罿肂芆螈罿膄蒂蚄羈芇芄薀羇羆蒀蒆肆聿芃螅肅膁蒈蚁肄莃芁蚇肃肃薆薂蚀膅荿蒈虿芈薅螇蚈羇莈蚃蚇肀薃蕿螇膂莆蒅螆芄腿螄螅羄莄螀螄膆膇蚆螃芈蒂薂螂羈芅蒈螁肀蒁螆螁膃芄蚂袀芅葿薈衿羅节蒄袈肇蒇蒀 芀蚀羆羀莂蒃袂罿蒄蚈螈羈膄蒁蚄肇芆蚇羂肆荿葿袈肆蒁蚅袄肅芁蒈螀肄莃螃蚆肃蒅薆羅肂膅螂袁肁芇薄螇膀荿螀蚃膀蒂薃羁腿膁莅羇膈莄薁袃膇蒆蒄蝿膆膆虿蚅膅芈蒂羄膄莀蚇袀芄蒃蒀螆芃膂蚆蚂节芅葿肀芁蒇蚄羆芀蕿薇袂艿艿螂螈袆莁薅蚄袅蒃螁羃羄膃薃衿羃芅蝿螅羂莈薂蚁羂薀莅肀羁芀蚀羆羀莂蒃袂罿蒄蚈螈羈膄蒁蚄肇芆蚇羂肆荿葿袈肆蒁蚅袄肅芁蒈螀肄莃螃蚆肃蒅薆羅肂膅螂袁肁芇薄螇膀荿螀蚃膀蒂薃羁腿膁莅羇膈莄薁袃膇蒆蒄蝿膆膆虿蚅膅芈蒂羄膄莀蚇袀芄蒃蒀螆芃膂蚆蚂节芅葿肀芁蒇蚄羆芀蕿薇袂艿艿螂螈袆莁薅蚄袅蒃螁羃羄膃薃衿羃芅蝿螅羂莈薂蚁羂薀莅肀羁芀蚀羆羀莂蒃袂罿蒄蚈螈羈膄蒁蚄肇芆蚇羂肆荿葿袈肆蒁蚅袄肅芁蒈螀肄莃螃蚆肃蒅薆羅肂膅螂袁肁芇薄螇膀荿螀蚃膀蒂薃羁腿膁莅羇膈莄薁袃膇蒆蒄蝿膆膆虿蚅膅芈蒂羄膄莀蚇袀芄蒃蒀螆芃膂蚆蚂节芅葿肀芁蒇蚄羆芀蕿薇袂艿艿螂螈袆莁薅蚄袅蒃螁羃羄膃薃衿羃芅蝿螅羂莈薂蚁羂薀莅肀羁芀蚀羆羀莂蒃袂罿蒄蚈螈羈膄蒁蚄肇芆蚇羂肆荿葿袈肆蒁蚅袄肅芁蒈螀肄莃螃蚆 不同冬小麦品种旗叶光能转化特性研究姓名:高华杰 指导教师:魏爱丽 唐朝晖(农科院)(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系 太原030031)摘要: 对山西农科院选育的18个冬小麦新品种和已知高产小麦品种太原10604的旗叶叶绿素a 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绿素a 荧光参数(Fv/FmPSIINPQETR) 及光合作用效率存在较大差异(P0.05)。 太原4706、太原4906、太原13606等品种光能利用率高、光合热耗散能低, 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就其光合特性来说是首选的推广品种。 关键词: 冬小麦; 叶绿素a 荧光参数; 光合特性 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和作物群体的扩大,进一步提高单产的难度增加,高产生理的研究开始转向在合理群体下个体光合潜力的挖掘。光呼吸与C4代谢类型的发现导致了光合速率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热潮,继而在不同品种间光合功能的差异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1】,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和仪器。Kautsky 于1931 年发现叶绿素荧光诱导现象以后, 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迅速在作物高产生理、作物育种栽培、植物生态、甚至植物遥感等不同植物学分支和农学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 28 , 在作物高光合效率鉴定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 8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是以光合作用理论为基础, 以体内叶绿素a 荧光为天然探针, 研究和探测植物光合生理状况及各种外界因子对其细微影响的新型植物活体测定和诊断技术。它具有快速、对环境变化十分灵敏和非破坏性等优点。许多研究表明, 植物体内发出的叶绿素荧光信号含有丰富的光合作用信息, 且极易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可以快速、灵敏和非破坏性地分析逆境因子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9 。目前, 该技术主要应用在干旱 10, 11 、强光 12, 13 、低温 14 、高温 15, 16 等植物抗逆性生理研究中, 而利用其辅助筛选高光效冬小麦品种方面研究尚少。近年来,山西农业科学院选育出大量的冬小麦新品种,然而其光合特性如何,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如何均没有做过评价。故本研究选用山西省近年来育出的一些新品种对山西农科院选育的18个冬小麦新品种和已知高产小麦品种太原10604的旗叶叶绿素a 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对不同冬小麦品种从孕穗起到开花期旗叶叶绿素荧光的变化以及光合作用机理的分析, 辅助筛选适宜山西省种植的高光效冬小麦品种。1材料与方法1. 1试验材料.试验于2007年4月到2007年5月在山西省农科院小麦试验大田中进行。供试冬小麦品种(系) 为:太原13606 太原3906太原4006太原3706太原4706太原4906太原4506太原10604、太原406太原506太原606太原14006太原14106太原11206太原11406 太原10506太原10706太原9906太原14406。 1. 2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1.2.1 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利用FMS-2便携式荧光测定仪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前先夹上叶片夹,在光照条件下测得:光下最大荧光产量Fm稳定荧光产量FSPSII实际的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Fv/Fm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然后推上叶片夹(让叶片暗适应),20 min 后测定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PSII光化学效率Fv/Fm 等。每个品种重复10次。1.2.2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的测定利用英国PPsystems公司生产的TPS-1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于晴朗天气时测定,测定时选用开放式气路测定,测定光强在100050mol.s-2s-1 ,进气口CO2浓度控制在38020LL-1,每个品种测57株。单叶水分利用效率(WUE)由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的比值计算。1.2.3 统计分析采集的数据用SPSS10.0软件进行。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以及同一品种不同时期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18个新品种与对照材料太原10604之间比较用LSD法。2结果与分析2.1小麦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差异2.1.1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Fv/Fm的差异由图1可以看出:所有数据都在0.80上下,大多数品种三个时期中抽穗期的Fv/Fm高于其他两个时期;方差分析显示: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及同一品种不同时期间差异不显著;LSD法结果显示:太原10604与18个新品种间差异也不显著。 2.1.2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PSII的差异 由图2可以看出,各品种三个时期的线性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PSII)大多呈从孕穗期到抽穗期到开花期逐渐增高的趋势,太原10604各个时期都高于其它品种;方差分析表明:孕穗期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5),抽穗期不显著,开花期显著(P0.05);LSD分析表明,孕穗期PSII显著低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506、太原606、太原4006、太原4906、太原11206;开花期太原10604的PSII值显著高于别的品种(P0.05)。图1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Fv/FmFig .1 Fv/Fm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图2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PSIIFig.2 PSII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图3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NPQFig.3 NPQ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2.1.3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NPQ值的差异由图3可以看出,孕穗期太原10604的NPQ值比较低,每个品种三个时期的NPQ值大都是孕穗期最高,最低的则是有的品种是开花期最低,有的是抽穗期最低,情况不等,而太原10604则出现少有的逐渐增高的趋势。方差分析表明:孕穗期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抽穗期不显著,开花期差异显著;LSD分析表明,与太原10604差异不显著的有太原13606、太原4006、太原4906、太原4706;开花期NPQ值显著低于太原10604的有太原13606、太原11406、太原506、太原11206。2.1.4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ETR的差异从图4可以看出,各个品种三个时期的ETR值均是开花期最高,且以太原406为代表的几个品种开花期ETR值较前两个时期增幅极显著(P0.01)。方差分析表明各时期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孕穗期以太原10604最高,与之差异比较小的品种有太原13606、太原14106、太原14406、太原10506、太原10706、太原3706、太原4506、太原406、太原11406、太原9906;抽穗期ETR值比太原10604显著高的品种有太原3906、太原3706、太原4906、太原4706、太原4006;开花期显著高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3906、太原4506、太原406、太原606、太原11206等。2.2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参数的差异2.2.1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Pn的差异从图5可以看出,各品种在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大多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在开花期增幅最大的是太原4006、太原606、太原4906。方差分析表明,各个时期内品种间差异都显著(P0.05),同一品种不同时期间差异也显著(P0.05)。LSD分析表明,孕穗期光合速率值显著大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4006、太原4906、太原11206、太原4706;抽穗期光合速率值显著大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11206、太原14406、太原14106、太原506、太原3706;开花期光合速率值显著高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4006、太原4906、太原606、太原4706、太原14106、太原14406。2.2.2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EVAP差异由图6可以看出,除太原13606外,其他品种蒸腾速率都呈升高趋势,尤其是开花期较前两个时期增幅比较大;方差分析表明,各时期不同品种间都达到显著差异(P0.05),各品种不同时期间,开花期与其它两个时期的差异也显著(P0.05)。LSD分析表明,孕穗期蒸腾速率值显著低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506、太原14006、太原13606 (P0.05);抽穗期蒸腾速率值显著低于太原10604的品种有太原3906、太原10706、太原4706(P0.05),开花期蒸腾速率值低于太原10604的品种只有太原13606,且差异不显著(P0.05)。2.2.3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差异方差分析表明各时期水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由图7结合LSD法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孕穗期18个新品种的水分利用率都低于太原10604,与太原10604水分利用率差异不显著的品种有太原3906、太原13606、太原4706、太原4506、太原4906、太原14006;抽穗期水分利用率品种间差异显著,除太原13606、太原3906、太原4006外其他品种都不低于太原10604,其中太原3706水分利用率达到最高值;开花期水分利用率较之前两个时期有所下降,太原14406太原10706显著(P0.05)低于太原10604,其他品种与太原10604差异不显著。图4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ETRFig.4 ETR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图5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PnFig.5 Pn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图6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EVAPFig.6 Evapration rate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图7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水分利用率Fig.7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varieties of winter wheat in different periods3讨论光能转化特性,是光合作用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选择光能转化特性优良的品种,是育种工作的首要任务。小麦籽粒碳水化合物有一半来自旗叶包括叶鞘穗下节间和穗的光合作用【19】许多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品种的不同叶位叶片中,其叶绿体的光合效率是不同的【19】植物体有机物运转的基本规律是:就近供应和同侧运输。所以对于小麦来说旗叶在其穗部物质积累中的贡献应该最大。基于此,本文研究的对象是19种冬小麦植株的旗叶。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是指经过暗适应的绿色植物材料, 当转到光下时其体内的叶绿素荧光强度会有规律地随时间变化。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技术在测定叶片光合作用过程中, 表达光系统对光能的吸收、传递、耗散、分配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叶绿素荧光参数具有反映植物光合作用“内在性”的特点, 因而在植物生态、作物抗性生理和育种栽培中得到广泛应用, 显示出多方面的应用前景 17 。有研究表明, 作物不同品种间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型差异造成的, 因此, 可以利用叶绿素荧光分析系统, 测定作物叶片的光合作用效率,作为选育和鉴定优良品种的重要指标【18】。Fv/Fm表示经过暗适应的叶片, 所吸收的光量子中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值。没有遭受环境胁迫并经过充分暗适应的植物叶片PS最大的或潜在的量子效率指标,是比较接近的,都在0.8-0.85之间。本研究的小麦品种各个时期的Fv/Fm值都在这一范围内,表明同一时期各个小麦品种,以及同一品种不同时期 叶片对受光抑制反应程度近似, 在外界条件适宜时, 品种间光合电子由PSII反应中心向原初电子受体QA、QB 和质体醌PQ 库传递效率相近。 PSII= (Fm- Fs)/Fm,即线性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 PSII实际的电子传递的量子效率,常用来反映电子在PSI与PSII的传递情况,不仅与碳同化有关,也与光呼吸及依赖O2 的电子流有关。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高产的品种太原10604各个时期的PSII都比较高,说明这一指标高可能是高产品种的一个特征,基于此推想太原406太原13606太原3706太原14406也可能是高产品种。非光化学淬灭NPQ反映的是PSII天线色素吸收的光能不能用于光合电子传递而以热的形式耗散掉的光能部分. 当PSII反应中心天线色素吸收了过量的光能时,如不能及时地耗散将对光合机构造成失活或破坏,所以非光化学淬灭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对光合机构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太原10604各时期的在一般水平上,三个时期NPQ值的平均数最低的几个品种是太原13606太原4006太原11206,表明这几个品种叶片非辐射能的耗散程度相对较低有助于将获得的光能较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 光能利用效率高。ETR代表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太原3906、太原3706、太原406、ETR值最高,说明这些品种可以将PS和PSI的高能电子经过电子传递链进行高效传递, 促进光合作用快速进行。光合作用是作物水分利用的一个综合指标, 而旗叶光合速率(Pn) 是鉴定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大小的一个光合指标。本研究中各材料的旗叶在生长的不同时期, 孕穗期至开花期其光合速率不同, 开花期PN值大于前两个时期,这符合周竹青等的研究结果: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为单峰曲线,大多数品种Pn 高峰出现在乳熟期。许多作物来说,水分是产量的限制因素之一。一般认为,气孔是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控制水分蒸发进化而来的,植株在进行光合作用的时候不可避免要进行蒸腾作用。本研究表明开花期的蒸腾速率在各品种中都是显著增高的,这是因为开花期小麦植株发育成熟功能完善,气孔开度和气孔导度随之增大,此外开花期测定前两天刚给小麦浇过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叶片水平水分利用效率是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的基础, 群体水平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关系更为密切。在目前水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培育水分利用率较高的小麦品种,显得意义更加重大。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太原10604为标准大多数品种的水分利用率都与之相差不大有的品种如太原4006较低。综上所述,本文从旗叶光能吸收、传递、转化特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内在机理方面的差异, 综合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作用参数可以对几个冬小麦品种(系)作出初步评价:太原4706光能利用率高、光合热耗散能低, 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较高;太原14006光能利用率一般,光合热耗散却是最高,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在19个品种的平均数以下。结合各个指标参数对19个品种进行加权平均得出优良程度的顺序是:太原4706太原4906太原406太原10604太原3706太原13606太原4506太原14106太原4006太原11206太原11406太原14406太原3906太原9906太原606太原506太原10506太原10706太原14006。依据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得出, 冬小麦旗叶光合功能强, 可以提高的活性和光化学最大效率, 增加开放部分的比例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和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额, 降低非辐射能耗散, 把叶片吸收的光能充分地用于光合作用, 从而有利于冬小麦灌浆期籽粒获得充足的光合产物。冬小麦不同品种本身利用光能的效率的不同, 导致光合作用的程度不同, 然后在产量和生物量上表现出来。本研究仅选取了一年内小麦生长的三个时期的试验结果, 由于同一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特性在不同年份会存在一定差异,另据陈友军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开花至灌浆前期高起点Fv/Fm和Fv/Fo,qP 及开花期较高的PSII, 是奠定小麦产量、籽粒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的基础,而本文只研究了孕穗期抽穗期开花期。实验在小麦大田中进行有许多难以控制的随机因素干扰试验结果。因而试验数据需要重复和进一步充实,此技术在筛选作物品种中的应用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1 林先明, 顿得银, 谢玲玲. 甘薯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特性研究J . 国外农学杂粮作物, 1999, 19 (2) : 1317. 2 梁颖, 李加纳, 唐章林. 油菜光合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联分析J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 21 (3) : 244247. 3 KitajmaM , W L Bulter. Q uench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primary photochemistry in the chloroplasts by dibromothymoqyinoneJ .Biochimicaet Biophysica Acta, 2000, 376: 105115. 4 林世青, 许春辉, 张其德.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在植物抗性生理学、生态学和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J . 植物学通报, 1992, 9 (1) : 116. 5 Zhang Q D, Zhang S P, Zhang Q F. Photosynthetic functions of rice improved by 2 3 epoxy propionateJ . Acta Botanica Sinica,1997, 30: 5461. 6 司宗兴, 王纪华, 韩德元. CAU 9901 浸种对小麦和水稻生理功能的影响J . 现代农药, 2002, (5) : 1214.7 Genty B E, M J Briantais, N R Bak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um yield of photosynthetic electron transport and quenching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J . Biochimicaet Biophysica Acta, 1989, 990: 8792. 8 赵会杰, 邹琦, 于振文. 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在植物光合机理研究中的应用J .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34 (3) : 248251. 9 Van Kooten. The use of fluorescence nomenclature in plant stress physiologyJ .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0, 25: 147150. 10 张其德, 刘合芹, 张建华, 等. 限水灌溉对冬小麦旗叶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J . 作物学报, 2000, 26 (6) : 869873. 11 Sharky T D. Water tress effects on photosynthesisJ . Photosynthetica, 1990, 24: 6570. 12 Wang Q , Zhang Q D, Zhu X G, et al. PSII photochemistry and xanthophyll cycle in two superhigh - yield rice hybrids, Liangyoupeijiu and Hua-an 3 during photoinhibition and subsequent restoration J . A cta Botanica Sinica, 2002, 44 (11) : 12971302. 13 Long S P, Humphries S. Photoinhibition of photosynthesis in natureJ . Ann. Rev. Plant Mo l. Bio l. , 1994, 45: 633662. 14 Rizza F, PaganiD, Stanca A M , et al. U 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to evaluate the cold acclimation and freezing tolerance of winter and spring oatsJ . Plant Breeding, 2001, 120 (5) : 389396. 15 Snel J F H. The u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and other non-invasive spectroscopic techniques in plant stress physiology J .Photosynthesis Reseach, 1990, 125: 146332. 16 Dusan L , Petr I. H igh2temperature induce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changes in barely leavesJ . Plant Science, 1997, 124: 159164. 17 黄有总, 张国平. 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在麦类作物耐盐性中的应用J . 麦类作学报, 2004, 24 (3) : 114116. 18 梁新华, 许兴, 徐兆桢, 等. 干旱对春小麦旗叶叶绿素a 荧光动力学特征及产量间关系的影响J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19(3) : 7277. 19 左宝玉 ,匡廷云. 一些高等植物功能叶光合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植物学集刊J . 1994,NO.7Research on Flag Leaf Energy of Light Trans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for Different Winter Wheat VarietiesStudent Gao Huajie Supervisor Wei Aili Tang ChaohuiAbstract: The changes of flag leaf fluorescence in the 19 winter wheat varieties(TaiYuan13606Tai Yuan 3906Tai Yuan 4006Tai Yuan 3706Tai Yuan 4706Tai Yuan 4906Tai Yuan 4506Tai Yuan 406Tai Yuan 506Tai Yuan 606 Tai Yuan 4006Tai Yuan 14106Tai Yuan 14406Tai Yuan 11206Tai Yuan 11406Tai Yuan 10506Tai Yuan 10706Tai Yuan 9906Tai Yuan 10604) were measured by theTPS-1 Portable Photosynthesis System and FMS-2 Portable fluorescence System during the grain-filling period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ght energy use efficiency of Tai Yuan 4706 Tai Yuan 4906 TaiYuan13606 were higher than other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 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Fv/Fm , qN , PSII , etc. ) had greater differences among different varieties, which caused difference of the wheat leaf and crop colonys light energy utilization ratio, speed of photosynthesis and yield. These varieties containing Taiyuan 4706, Taiyuan 4906 and Taiyuan 13,606 are the preferred varieties for its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olar energy utilization, and high photosynthetic energy and low heat dissipation,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high water use efficiency Key words: Winter wheat;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s; Photosyn- thesis characteristics后记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助。笔者在本研究过程中以及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指导老师魏老师悉心教导、指点我们做实验,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指导我们修改论文,她对学生严格要求,对学问一丝不苟,对工作兢兢业业的精神和作风将使我们终生受益;同组的同学的团结合作密切配合是我能顺利完成实验的又一保障。 信息时代人借助外界工具的能力不断加强,电脑以及各式新型仪器给我们的学习、研究带来极大的便利。在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使用一些常用办公软件,还了解了一下目前应用较广的SPSS统计分析软件。更重要的是我对学习新事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了信心。摘要1关键词11材料与方法11. 1试验材料.11.2测定项目及测定方法11.2.1 叶片荧光动力学参数测定21.2.2 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等的测定21.2.3 统计分析22结果与分析22.1小麦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差异22.1.1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Fv/Fm的差异22.1.2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PSII的差异22.1.3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NPQ值的差异32.1.4 不同品种不同时期的ETR的差异32.2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参数的差异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购粮食行业知识培训课件
- 收获真正的友谊
-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2025年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支部应急知识培训课件稿
- 支气管扩张并咯血课件
- 攀枝花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6届沧州市高三语文上学期开学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 播音主持课件自我介绍
- 2024年电梯维修检测员资格基础知识考试题与答案
- 2024年高速道路清障与协作交通顺畅人员安全技能知识试题库及答案
- 2022年3月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 2024山东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化工总控工)试题库-下(判断、简答题)
- 医学课件气管插管术2
-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 DL-T-1878-2018燃煤电厂储煤场盘点导则
- 在线网课知慧《咖啡学概论(华南理工大学)》单元测试考核答案
- 2024届高考80个二级核心实词详解
- 茶叶工艺学第七章青茶
- GB/T 20936.2-2024爆炸性环境用气体探测器第2部分:可燃气体和氧气探测器的选型、安装、使用和维护
- 网络安全技术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标注安全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