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物进口贸易(讲义).ppt_第1页
中国货物进口贸易(讲义).ppt_第2页
中国货物进口贸易(讲义).ppt_第3页
中国货物进口贸易(讲义).ppt_第4页
中国货物进口贸易(讲义).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货物进口贸易,1、进口商品战略的含义 进口商品战略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作的战略性规划。进口发展战略是以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为依据的,具体又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2、进口商品战略的内容,第一节 进口商品战略,第一节 进口商品战略1、进口商品战略的含义 进口商品战略指根据国内生产、消费的需要,对一定时期进口商品的构成所作的战略性规划。进口发展战略是以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为依据的,具体又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 2、进口商品战略的内容,“六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19811985) 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生产和建设所需要的短缺物资的进口,组织好国内市场所需要的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对本国能够制造和供应的设备,特别是日用消费品不要盲目进口,以保护和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确保生产和建设所需要的短缺物资的进口,组织好国内市场所需要的物资和“以进养出”物资的进口;对本国能够制造和供应的设备,特别是日用消费品不要盲目进口,以保护和促进国内民族工业的发展。,“七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19861990)进口重点是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必要的、国内急需的短缺物资。,进口重点是引进软件、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以及必要的、国内急需的短缺物资。,“八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1991-1995)按照有利于技术进步,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和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口,把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用于国家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农用物资的进口;防止盲目引进和不必要的引进;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争取少进口或不进口;严格控制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和烟酒等产品的进口。,按照有利于技术进步,增加出口创汇能力和节约使用外汇的原则合理安排进口,把有限的外汇集中用于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用于国家重点生产建设所需物资以及农用物资的进口;防止盲目引进和不必要的引进;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国内能够生产供应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争取少进口或不进口;严格控制奢侈品、高档消费品和烟酒等产品的进口。,“九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1996-2000)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科技、设备及原材料的进口比例,努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积极引进先进技术,适当提高高科技、设备及原材料的进口比例,努力发展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十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2001-2005)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重要能源、资源和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按照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市场开放的需要,扩大消费品的进口。,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保证重要能源、资源和加工贸易物资的进口;按照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市场开放的需要,扩大消费品的进口。,“十一五”计划期间的进口商品战略(2001-2005)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展服务贸易,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开放。,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完善大宗商品进出口协调机制,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展服务贸易,积极稳妥地扩大服务业开放。,十二五 提升进口综合效应,优化进口结构,积极扩大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和节能环保产品进口,适度扩大消费品进口,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衡和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发挥我国巨大市场规模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进口来源地多元化。完善重要农产品进出口调控机制,有效利用国际资源。,第二节 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状况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贸易额看,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与上年持平,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全球第二。,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从贸易额看,2011年中国货物出口额占全球比重10.4%,与上年持平,连续三年居全球之首;进口额占9.5%,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连续三年全球第二。,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状况 从贸易量看,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9.3%,全球第二,高出全球增速4.3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9.7%,全球第一,高出全球增速4.8个百分点,从贸易量看,2011年中国货物贸易出口量增长9.3%,全球第二,高出全球增速4.3个百分点;进口量增长9.7%,全球第一,高出全球增速4.8个百分点。,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状况 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使得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一直大于出口的增速,增加了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进口比重。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平衡状况的持续改善。,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使得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一直大于出口的增速,增加了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进口比重。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平衡状况的持续改善。,中国进口贸易发展状况 进口贸易规模 进口商品结构 进口市场结构 进口贸易方式,进口贸易规模 进口商品结构 进口市场结构 进口贸易方式,进口贸易规模 2002-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其中进口年均增长27.3%。2007年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6.7%,位居世界第3位。,2002-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以年均28.5%的速度增长,其中进口年均增长27.3%。2007年进口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提高到6.7%,位居世界第3位。,进口贸易规模,进口贸易规模 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使得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一直大于出口的增速,增加了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进口比重。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平衡状况的持续改善。,中国扩大进口的政策使得中国进口的同比增速一直大于出口的增速,增加了能源原材料、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以及消费品的进口比重。这也直接导致了中国对外贸易平衡状况的持续改善。,进口贸易规模,进口商品结构,从进口商品结构看,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需要,进口商品结构中,资源、基础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明显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快速增长。,进口商品结构,1985年初级产品在进口商品中所占比重仅为12.5%,2007年这一比重提高到25.4%。其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和非食用原料占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由1985年的0.4%、7.6%提高到2007年的11.0%、12.4%。近几年,大豆、铁矿砂、石油等基础原材料的进口量呈持续大幅增长之势。,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进口市场结构,2011年,欧盟超越日本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我自欧进口2111.7亿美元,增长25.4%,高出同期我国进口总体增速0.5个百分点。 进口汽车251.8亿美元,大幅增长48.7%;金属加工机床41亿美元,增长40.2%。今年1月份,我自欧进口144.5亿美元,下降13.9%,小于同期我国进口总体降幅1.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汽车25.2亿美元,仍大幅增长43.1%。,进口市场结构,欧盟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地。2011年,双边贸易额5671.9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18.3%。受欧债危机影响,2011年我对欧出口3560.2亿美元,增长14.4%,较同期我国出口总体增速低5.9个百分点。,进口市场结构,进口贸易方式,2006年,一般贸易进口额占进口总额的比例为42.06%,此后也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到2011年,这一比例增加到57.79%,增加了15.70个百分点;来料加工装配贸易进口和进料加工贸易进口所占的比例也是逐年减小,二者的比例分别从2006年的9.33%和31.29%下降到2011年的5.37%和21.58%,别分下降了3.96和9.7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方式,保护农民的利益、提升农民的种粮积极性、确保我国粮食体系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三大大豆生产国,产量占世界产量的80% 中国是第四大大豆生产国 印度是第五大大豆生产国 中国与印度合起来占世界10%的产量。 剩余的国家生产了世界10%的大豆。,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东北地区的黑土地,一直以来是大豆赖以生存的条件。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特别是黑龙江省作为世界大豆的原产地,每年生产的大豆占国内大豆产量的50%左右。,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大豆进口贸易,黑龙江农业科学院的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只有7%左右,2005年已经上升到60%-70%。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达到3744万吨,自产大豆约1650万吨,进口大豆占总供应量的比例达到69%。,自2009年年初以来,进口转基因大豆在黑龙江已经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当地产非转基因大豆市场占有率不足20%,并且还在持续下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08年10月国家在东北启动大豆国家收储以后,收储价格为3700元/吨,豆农为了增加收益,没有纳入国储范围的大豆价格,也不会低于每吨3700元的价格。,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全球经济陷入中长期衰退,包括农产品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一度从峰顶跌入谷底。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严重地损害了国内农民的利益。,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以往大豆市场收购价格在2.5元/斤左右,最差也是2.3元/斤,最好的达到3元/斤,但自危机爆发以来市场收购价格不断下调,2008年底已经调降至1.6元/斤,跌幅超过40。 按照产区平均亩产300斤,一亩地平均亏损最大为450元,而产区农民种植大豆面积平均为10亩/户,每户亏损达4500元。,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08年10月开始了大规模连续的大豆收储行动,按照1.85元/斤的价格,收储计划总量725万吨。 大豆现货价格出现强劲反弹,从低点反弹至1.71.8元/斤,涨幅超过17。,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美国大豆的到港价格(加上运费并按照当时的汇率计算)只有3000元/吨3200元/吨,本地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差价每吨在500元700元左右。,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吉林省天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主要业务是加工大豆油,以往用的均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国产非转基因大豆。 自从2009年1月份以来,公司不得不选用进口的转基因大豆。 主要考虑到国产大豆的成本比较高,采用进口大豆,降低成本,才有跟同行竞争的机会。,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黑龙江省2010年大豆有望获得丰收,亩产比2009年大为增加,但在黑龙江,即便是产量增加、收入提高,农民也纷纷表示,将放弃种植大豆。,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即使付出每亩三百块钱的改造成本,农民仍然决定要改种水稻 大豆价太低了,290多块钱一袋,水稻现在能够达到一块四。一亩地(大豆)也就能剩两百多块钱,还是好地,次的也就是一百多块钱,水稻一亩地能挣四百。,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农业部称2011年粮食意向种植面积将增长1.2%,但是大豆意向种植面积却减少11.2%,也是唯一一种种植面积波动超过10%的农作物。 根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的资料显示,同样是一晌地,种玉米能赚7000多元,而种大豆只能赚3000多元。,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在90年代中期,中国还是豆油净出口国。国外转基因大豆因其价格低廉,出油率高,使得东北大豆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国内榨油厂家对国产大豆的使用量都在下降。,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11年中国进口大豆量为5263.4万吨,是05年以来首次全年进口量下降,其对外依赖度仍然维持在74.6%的高位。(2010年达到83.1% ) 从进口国家来看,美国和巴西占据主导地位,其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2.1% 从进口企业性质来看,外商独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总量占总进口量的59.4%。,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11年,黄大豆进口价格集中在0.50-0.58美元/kg之间,其进口量占92.5%。其中,美国大豆价格集中在0.53-0.59美元/kg之间;阿根廷集中在0.52-0.57美元/kg之间;巴西集中在0.47-0.60美元/kg之间;加拿大集中在0.26-0.58美元/kg之间;乌拉圭集中在0.53-0.57美元/kg之间。,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12年8月份,进口大豆出现了大幅萎缩的情况,其主要原因是进口大豆成本价升至历史高位。未来几个月大豆进口量依然会下降,预计2012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在5400万吨左右。,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12年18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3934万吨,同比增长17.4%。 2012年8月中国进口大豆442万吨,较7月下降24.7%,较去年同期减少2.03%。,中国大豆进口贸易,据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8月我国进口大豆到港平均价格为615美元/吨,较7月上升24美元/吨,连续6个月环比上升,折合到港完税成本约4630元/吨,较目前国内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低600元/吨左右。,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的进口国,美国大豆产量约25%都出口到中国。美农业部最新周度出口销售报告也显示,8月30日当周中国共采购1.64万吨旧作大豆和45.3万吨新作大豆,总计46.94万吨,占美国当周销售量的89.31%。,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美国农业部称,2012作物年度开始至今,美国共有33个州的1628个县被定为受灾区,其中1496个县是干旱受灾区,并将大豆产量预期调降8%,国内库存减至32年来最低点。受市场预期美国大豆产量将下降等因素的推动,国际市场大豆价格今年以来出现连续上升。,中国大豆进口贸易,2012年8月,黑龙江牡丹江地区国储开始陆续拍卖大豆,拍卖价格节节上涨。早先拍价为3960元/吨,但一个月内,企业拍到的价格已从4200元涨到了4700元。 这个价格仍然低于进口大豆。以9月18日为例,国际进口到岸的转基因大豆价格普遍在5100元/吨左右,比年初的3800元/吨提高了30%。,中国大豆进口贸易,进入2012年8月,受美国天气干旱的影响,芝加哥大豆及豆粕期货价格创历史新高,我国大豆和豆粕期货现货市场也随之上扬。 原料上涨迅速传导到食用油和豆粕上,这给大豆压榨企业提供了利润空间。在压榨企业中,豆油占企业收入的30,豆粕则占60多。,中国大豆进口贸易,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得到的一种副产品 豆粕是制作牲畜与家禽饲料的主要原料,还可以用于制作糕点食品,健康食品以及化妆品和抗菌素原料。 大约85%的豆粕被用于家禽和猪的饲养,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商务部对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监测结果显示,大豆主产大国巴西和美国豆粕价格从6月份开始便一路高涨,其中巴西豆粕现货价格643美元元/吨,相对于6月份之前价格,涨幅达187美元/吨。,中国大豆进口贸易,国际大豆上涨,对油脂企业有利有弊 弊的一面是加工成本高。 原料上涨会带动豆油和豆粕跟涨,在原料走高的同时,产品价格也有提升。,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传统大豆消费主要是获得豆腐制品,现在也主要以获得豆油为主。 中国的饮食特点导致中国食用油消耗较多。中国国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导致中国人均食用油消耗增多,今后还会在增加许多,豆油会占重要比例,中国消耗的大豆还会增多。,中国大豆进口贸易,中国发展进口贸易的意义,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好处 遏制了中国国内大豆价格的上涨,遏制了食用油价格的上涨,增大了国民对大豆或食用油的购买力,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好处,大量进口大豆导致中国大豆播种面积大幅度减少,导致粮食等作物播种面积增多,导致粮食等产量增加,遏制了粮食等农产品的价格上涨,增加了国民食物购买力,提高了国民生活质量。,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好处,增加了中国在世界农产品销售市场的重要程度,增大了美国、巴西、阿根廷农民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也提高了这三国的农民收入。增大了中国与这三国的贸易联系,提高了相互依赖程度。,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好处,进口大豆还可以征收一点进口关税,如果大豆是国内生产的,就没有这个税收了。如果这几亿亩大豆种植耕地在中国,中国还需要付出大量的粮食种植补贴。这个补贴可以达到几百亿人民币。,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好处,大量进口大豆,豆粕宝贵的蛋白质来源,几千万吨可以饲养很多牲畜,对提高中国人均的肉食量很有帮助。,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缺陷,中国对外国食物依赖增大,似乎存在食物供应安全风险。,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缺陷,转基因食品就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缺陷,转基因大豆大都抗除草剂、抗病虫。如抗病虫,在大豆中植入目的基因,使大豆叶或大豆体内产生有害物质,将虫子毒死,这从抗病抗虫角度是有利的。,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缺陷,对环境污染,转基因生物具有自然生物所不具备的优势,若被释放到环境中,可造成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转基因大豆花粉一旦漂移了,漂移到非转基因大豆上,便产生杂交,对非转基因大豆种源造成污染。,中国大量进口大豆的主要缺陷,以丰益国际、嘉吉、邦基、ADM和路易达孚为代表的跨国资本,通过资本运作消灭对手,垄断市场,从而实现操控价格。 2004年,利用期货把大豆价格一路拉到了每吨4300元的历史高价,诱使国内榨油企业集中采购了约300万吨的美国大豆,随后又一路把价格打压到每吨3100元,导致中国油脂企业半数破产,跨国粮商趁机利用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控制了近60%的国内油脂企业。,铁矿石进口,房地产行业、机械制造业、汽车行业 导致对钢铁产品的需求大增 强劲的需求推动了钢铁工业的发展。 铁矿石作为钢铁最重要的基础原料 我国铁矿石需求量迅速增大。 2003年,超过日本成为铁矿石第一进口大国。 炼一吨钢需要1.6吨含铁60%的铁精矿。,2011年,累计进口铁矿石6.86亿吨,同比增长10.9。,2011年上半年中国铁矿石进口来源国分析,澳、巴、印三国铁矿石在中国占比75.4%,仍左右着中国进口矿市场的供需杠杆 从2011年1-6月中国进口铁矿石的分国别统计来看,澳大利亚、巴西、印度三国仍是我国进口矿的主要来源国,其它份额占比稍微大的来源国还有南非、伊朗、俄罗斯联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墨西哥等。 上半年中国从澳、巴、印三国进口的矿石占总进口的75.4%,而去年同期为81.7%,尽管下降了6.3个百分点,但澳、巴、印三国铁矿石占据七成多的分量,仍然能够左右着中国进口矿市场的供需如何变化。,印矿占比明显下降,5月份一度下降至12.8% 分析澳、巴、印三国各自出口至中国的矿石量,发现2011年1-6月份印矿出口至中国市场占比为14.9%,较去年同期的20.9%下降6个百分点,绝对量减少1503万吨,呈明显下降趋势。甚至在5月份,印矿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一度下降至12.8%。当然,这跟近1-2年印度政府不断出台新政抑制该国矿石出口有很大的关联。,铁矿石进口,印度 从2011年3月1日起将铁矿石块矿与粉矿出口关税分别从15和5统一提高至20。 印度2011年底再次宣布自2011年12月30日起将粉矿和块矿出口关税上调10个百分点,即从20提高至30%。,铁矿石进口,印度 直接实施铁矿石开采和出口禁令,最大的几个产地卡纳塔克邦、奥里萨邦和果阿邦先后禁止铁矿石开采出口。 提高铁路运费等国内费用。,铁矿石进口,南非是中国第四大进口国,南非矿均价最高 上半年,南非是中国的第4大铁矿石进口国,2011年1-6月南非矿在中国进口矿市场占比5.3%,较去年同期增加0.5个百分点,绝对量增加293万吨。不容忽视,南非矿增加量是澳矿增加量的50%强,并且南非矿占比在2011年6月份升至6.34%。另外,在6月份出口铁矿石在中国市场占比超过2%的国家有:俄罗斯联邦2.8%、伊朗2.46%、印度尼西亚2.14%等。,铁矿石进口,2011年1-6月,我国进口南非矿、巴西矿、澳矿、印矿的均价分别为183.2美元/t,174美元/t,168美元/t,129.1美元/t。从印、巴、澳、南非主要来源国出口至中国的铁矿石价格来看,在中国市场,印矿价格相对来说低廉一些,表明印矿在品位略低一些,成分等方面稳定性要差一些;价格最高的是南非矿,其次是巴西矿,因为南非和巴西都拥有很优质的矿源;澳矿价格跟每月海关统计的铁矿石进口均价最接近,主因是澳矿份额占比最大。,铁矿石进口,澳大利亚 2011年先后通过了矿产资源租赁税法和碳税法。 根据矿产资源租赁税法,从2012 年7 月1 日起,将对年利润超过7500万澳元的铁矿和煤矿企业征收矿产资源租赁税,税率为利润的30%。,铁矿石进口,澳大利亚 根据碳税法,澳政府从2012 年7 月1 日起, 对全国500家碳排量最大的企业征收碳排放税,征税标准是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