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ds制作解决方略课件_第1页
msds制作解决方略课件_第2页
msds制作解决方略课件_第3页
msds制作解决方略课件_第4页
msds制作解决方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MSDS 报告制作解决方略,深圳市德誉兴业电子有限公司 品质部: 杨 飘 时 间:2014.06.18,专注工业改善,物质安全数据表,简称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物质安全数据表之源起 物质安全数据表之法规依据 物质安全数据表的内容说明,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学品安全说明书,亦可译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或化学品安全数据说明书。是化学品生产商和进口商用来阐明化学品的理化特性(如PH值,闪点,易燃度,反应活性等)以及对使用者的健康(如致癌,致畸等)可能产生的危害的一份文件。 概述 在欧洲国家,材料安全技术/数据说明书MSDS也被称为安全技 术/数据说明书SDS(Safety Data sheet)。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采用SDS术语,然而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许多国家则采用MSDS术语。 MSDS是化学品生产或销售企业按法律要求向客户提供的有关化学品特征的一份综合性法律文件。它提供化学品的理化参数、燃爆性能、对健康的危害、安全使用贮存、泄漏处置、急救措施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十六项内容。MSDS可由生产厂家按照相关规则自行编写。但为了保证报告的准确规范性,可向专业机构申请编制。 SDS区别 欧盟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均采用SDS术语,然而在美国,加拿大,澳洲以及亚洲的许多国家,SDS也被称作MSDS(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我国在2008年前的标准GBT16483-2000中称为CSDS,2008年重新修订的标准GBT16483-200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中,与国际标准化组织进行了统一,缩写为SDS。 SDS与MSDS 两种缩写在供应链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一致,仅在内容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物质安全数据表之源起,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旨在对应联合国化学品分类及标记全球协调制度,并对MSDS/SDS规范做出要求。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 16483-2000) 该规定于2000年1月1日发布,2000年6月1日实施,旨在使我们化学品安全说明书(MSDS/SDS)编写格式和内容尽可能与国际标准一致,尽快适应国际贸易、技术和经济交流的需要。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 本标准是为对应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和国际170号作业场所规范化学品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要求的安全标签内容的表述和编写而制定。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及品名编号(GB 57-92) 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944-8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物质安全数据表之法规依据,物質安全資料表內容,一物品与厂商资料 九物理及化学性质 二成份辨识数据 十安定性与反应性 三危害辨识数据 十一毒性资料 四急救措施 十二生态资料 五灭火措施 十三废弃处置方法 六泄漏处理方法 十四运送资料 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 十五法规资料 八暴露预防措施 十六其他数据,一、 物品与厂商资料,二、成分辨识资料 纯物质:,混合物:,联合国编号(UN.NO.),系指联合国编订的危害物质登录号码,一个号码可能为单一物质也可能为一类物质 ,由联合国编号(UN.NO.)可以对应查到该物质的紧急应变处理原则。也就是一旦发生事故时,处理人员为保护自身安全及维护大众之安全,在事故最初阶段所应采取的紧急行动,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NO),美国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在编制化学摘要(CA)时,为便于确认同一种化学物质,故对每一个化学品编订注册登记号码(CAS. NO.),在一九六九年71卷的CA首次将CAS. NO.纳入,一个号码只代表一种化合物,若有异构物则给予不同编号,已通用于国际上,故查询之正确性高,极适合作为数据查询的索引号码。,危害物质成分,须考虑物质为纯物质或混合物。若为混合物则应将主要化学物质个别之中英文名称分别列上;化学式则指个别之标准化学结构式;含量以个别之百分比表示之。,三、危害辨识数据,四、 急救措施,吸入 系指物质经由呼吸进入人体,此为化学物质最容易进入人体之途径,也是最难控制者。 食入 系指物质经由口腔进入的危害途径,此乃中毒最少见者。毒物被食入后会进入消化道吸收而进入血液。除非是蓄意自杀,否则除了用口呼吸可吃进微量污染物质外,卫生习惯不良才可能造成食入。,皮肤接触,系指物质经由皮肤接触而引起危害的方式。在皮肤有损伤、 碰到刺激性或可穿透皮肤的物质时,可能产生下列四种情况: 受皮肤外层有效的障壁,外物无法侵入。 物质与皮肤表面反应而产生刺激作用。 物质穿透皮肤并与组织蛋白结合而引起皮肤炎或皮肤过敏。 物质穿透皮肤并进入血液,可能到达器官产生病变,或引致全身性危害反应。,五、灭火措施,六、泄漏处理方法,七、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八、暴露预防措施,容许浓度,系指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可容许的暴露浓度之阀值。一般气状物之容许浓度以ppm表示,粒状物则以mg/m3为主。容许浓度有三种:,时量平均容许浓度(PELTWA) 为操作者每周五天,每天工作八小时, 一般操作者重复曝露此浓度以下,不致有不良反应者。,短时间时量平均容许浓度(PELSTEL) 一般操作者连续曝露在此浓度以下任何十五分钟,不致有不可忍受之刺激、 慢性或不可逆之组织病变;或有麻醉昏晕作用、事故增加之倾向及工作效率之降低者。,最高容许浓度(PELCEILING) 为不得使一般操作者有任何时间超过此浓度之曝露,以防操作者有不可忍受之刺激或生理病变。,动物50致死量(LD50) 系指给予试验动物组群一定剂量(mg/kg)的化学物质,观察14天,结果能造成半数(50)动物死亡的剂量称为LD50(Median Lethal Dose)。单位为mg/kg,分子为物质的量,分母为试验动物的体重,表示每公斤试验动物所曝露物质的量有多少。由于实验结果会因试验动物的种类及试验方法而异,因此在LD50的数据后注明了试验动物种类以及物质进入物体内的方式(如喂食、静脉注射、腹腔注射或皮肤接触等)。,个人防护设备,呼吸防护 手部防护 眼睛防护 皮肤及身体防护,九、 物理及化学性质,名词解释,pH值 系物质酸碱性的一种表示法,以数字014表示物质 酸碱性强度。pH值低于7者,表示酸;pH值高于7者表示碱。一般所称强酸之pH值约为03,强碱pH值约为1114。强酸和强碱一般对材料均具腐蚀性,若接触人体也会产生刺激性伤害或腐蚀。此外,它也可作为物质外泄后对土壤、生态或环境影响评估的依据。,名词解释,蒸气压 系指20或其他特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液体或挥发性固体(例如碘)表面的饱和蒸气所产生的压力。单位以毫米汞柱(mmHg)或psi表示。 沸点 系指液体变成气体的温度,可用摄氏()或华氏()温度表示。通常是在一大气压(760mmHg)下测得,若非则须注明。,闪火点 系指为使引火性液体蒸发或挥发性固体升华所产生的混合空气一接触火源(如明火或火花)就产生火花的最低温度,可用或表示。此温度是密闭测试系统(称为闭杯法,即“closecup”)或非密闭测试系统(称为开杯法,即“opencup”)测得。 由物质之闪火点可以衡量物质的可燃性及易燃性。,蒸气密度(空气1) 系指一定体积的蒸气或气体重量与同体积空气重量的比值,密度小于1时倾向于上浮空气中,大于1则往下降。密度没有单位。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蒸气密度=蒸气或气体的分子量 / 28.8 溶解度 系指在20下,饱和水溶液中该物质的重量百分比浓度,单位为,也就是一克中,可溶解该物质的克数。,系指若气体或蒸体或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浓度界于此二者之间,一旦有火源,便可能引起火焰延烧(propagation)在密闭空间或特殊条件下可能引起爆炸,因此,爆炸界限以及燃烧界限的浓度单位以“”表示,意指气体或蒸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而粉尘爆炸界限的浓度单位以“g/m3”表示,系指粉尘在每立方公尺空气中的重量多寡。,爆炸界限,十、 安定性及反应性,十一、 毒性资料,十二、 生态资料,十三、 废弃处置方法,十四、 运送资料,十五、 法规资料,十六、 其他数据,常见的法规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86) 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05) 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剧毒物品分级、分类及品名编号(GB 57-92) 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944-8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此栏说明此化学物质在国际运送之规定,不同的危害等级有不同之运送规定,常使用分级方法之来源有 DOT49CFR(国际航运组织) IATA/ICAO( 国际海运组织) IMDG(美国交通部),国际运送规定,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剧毒物品品名表(GB58-93)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6944-86)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 15603-1995) 工作场所职业有害因素接触限值(GBZ2-2002),国内运输规定常见的有:,危险物质分类,依公共危险物品及高压气体 安全管理办法规定 氧化性物质(第一类) 易燃性固体(第二类) 禁水性物质(第三类) 易燃性液体(第四类) 爆炸性物质(第五类) 强酸性物质(第六类),劳工安全卫生设施规定 爆炸性物质 着火性物质 氧化性物质 引火性液体 可燃性气体,混合危险对应表,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X X X X X,X X O Oa X,X X Ob X X,X O Ob Ob Oa,X Oa X Ob X,X X X Oa X,X:混触危险 O:无危险 Oa:有潜在危险 Ob:若无其他物质混触则无危险,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第六类,混合後會發生危險的混合物質,物質A,物質B,可能發生的現象,氧化物,可燃物,生成爆炸性混合物,氯酸鹽,酸,混觸發火,亞氯酸鹽,酸,混觸發火,次氯酸鹽,酸,混觸發火,無水鉻酸,可燃物,混觸發火,高錳酸鉀,混觸發火,可燃物,高錳酸鉀,濃硫酸,爆炸,四氯化碳,鹼金屬,爆炸,硝化物,鹼,生成高敏感度物質,亞硝化物,鹼,生成高敏感度物質,鹼金屬,水,混觸發火,混合後會發生危險的混合物(續),物質A,物質B,可能發生的現象,亞硝胺,酸,混觸發火,過氧化氫,胺類,爆炸,乙醚,空氣,生成爆炸性有機過氧化物,烯尿烴,空氣,氯酸鹽,氨鹽,生成爆炸性氨鹽,亞硝酸鹽,生成不安定氨鹽,氨鹽,過氯酸鉀,赤磷,生成對於打擊摩擦敏感的爆炸物,乙炔,銅,生成對於打擊摩擦敏感的銅鹽,苦味酸,鉛,生成對於打擊摩擦敏感的鉛鹽,濃硝酸,胺類,混觸發火,生成爆炸性有機過氧化物,過氧化鈉,可燃物,混觸發火,不可相容的化學藥品(具反應危險性),鉻酸、硝酸,含氫氧基的化合物,乙二醇,過氯酸,過氧化物及高錳酸鉀,濃硝酸與硫酸混合物,氯、溴、銅、銀、氟及汞,乙炔、氨(無水或水溶液),乙炔、雷酸(由硝酸、乙醇混合製備) 、氨水,醋酸、丙酮、乙醇、鉻酸、氫氰酸、硫化氫、可燃性液體或硝化物,無機鹼、氨,銅、鉻、鐵、大部分的金屬或金屬鹽、任何易燃的液體、可燃物、苯胺、硝基甲烷,銀、汞,氧,油、油脂、氫、可燃液體、固體或氣體,有機過氧化物,酸(有機或無機),避免摩擦,儲於冷處,白磷,空氣、氧,氯酸鉀,銀,乙炔、草酸、酒石酸、雷酸、銨基化合物,亞硝酸鈉,硝酸銨及其他銨鹽,過氧化物,任何可氧化的物質,如乙醇、甲醇、冰醋酸、乙酐、苯甲酸、二硫化碳、甘油、乙二醇、乙酸乙酯、乙酸甲酯、及夫喃甲醛,酸(參考過氯酸)、水,硫酸,過氯酸,乙酐、鉍及合金、乙醇、紙、木材、油脂,高錳酸鉀,甘油、乙二醇、苯甲醛、硫酸,氯酸鹽、過氯酸鹽、高錳酸鹽,不可相容的化學藥品(具反應危險性),鹼及鹼土金屬例:鈉、鉀、鋁、鎂、鈣、鋁粉,二氧化碳、四氯化碳、及其他氯化碳氫化合物(不要用水、泡沫、及化學滅火劑撲滅左列金屬的火災,乾砂則可以),氨(無水),汞、氯、次氯酸鈣、碘、溴及氟化氫,硝酸銨,苯胺,硝酸、過氧化氫,溴,氨水、乙炔、丁二烯、丁烷及其他石油氣、碳化鈉、松節油、苯及金屬粉,酸、金屬粉、可燃的液體、氯酸鹽、亞硝酸鹽、硫、細碎的有機物或可燃物,氯酸鹽,氨鹽、酸、金屬粉、硫、細碎的有機或可燃物,碳化鈣,水,活性碳,次氯酸鈣,不可相容的化學藥品(具反應危險性),鉻酸及鉻,醋酸、奈、樟腦、松節油、乙醇他,氯,氨水、乙炔、丁二烯、丁烷及其他石油氣、氫、碳化鈉、松節油、苯及金屬粉,二氧化氯,氟,與任何東西隔絕,聯胺,過氧化氫、硝酸及其他氧化劑,氨水、甲烷、磷及硫化氫,氰酸鹽類,酸,氟化氫,氨水溶液或無水物,酐(三鉻化氧),可燃性液體,銅,乙炔、過氧化氫,不可相容的化學藥品(具反應危險性),含砷的物質,疊氮化合物,氰化物,次氯酸鹽,硫化物,硝酸鹽,硝酸,亞硝酸鹽,磷,硒化物,碲化物,氯化物,任何還原劑,酸,酸,酸,酸,硫酸,銅、黃銅、任意金屬,酸,苛性鹼或還原劑,還原劑,還原劑,氧、日光、熱,砷化氫(胂),疊氮化氫,氫化氰,氯或次氯酸,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磷化氫,硒化氫,碲化氫,硫化氫,光氣、氯氣,不可相容的化學藥品(具反應危險性),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GB 15258-2009),第一类:爆炸物(Explosive),1.1组:有一起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1.2组:有抛射危险,但不一起爆炸危险的物质或物品,1.3组: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