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探究.ppt_第1页
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探究.ppt_第2页
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探究.ppt_第3页
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探究.ppt_第4页
中职语文教学设计创新探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职语文 教学设计创新 探究,创新要素,新理念 新内容 新整合 新方法 新评价,一、教学内容的处理,二、学习活动的开展 三、评价方式的创建 分析 定位 案例展示 阅读课型 应用写作课型 口语交际课型,一、学习内容的处理,分析,学习内容处理常见创新要素 深挖文本内容 发掘个人探究 强化解题能力 猜题、押题、偏题、怪题 覆盖式训练(题海战术),定位 创新小贴士,一、界定 从内容和能力二个视角界定教学内容 二、契机 以中职特点的视点切入教材,形成教学契机,而不能只满足于以文本内容为契机。 三、原则 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四、资源 利用、整合多种职教资源,而不能只满足于语文教材自身资源 创新小办法 1.变 2.合 3.分 4.补,1.变,变视角 变目标,林黛玉进贾府,借鉴人物语言技巧,训练根据交流对象得体表达的能力 人物服饰与人物性格 职场新人的行为准则,古典诗文诵读卜算子咏梅,1、从“寂寞开无主”的孤独和执着切入思考:我们的人生大多都是这样,而我们的职业生涯也大多是这样,在物欲横流的现实中你耐得住寂寞吗? 2、从“无意苦争春”的淡泊和坚持切入思考:在职场激烈竞争的现实中, “苦争春”的坚持能否得到“香如故”的结果? 3、从“一任群芳妒”的无奈和洒脱切入思考:职场上“群芳妒”是普遍存在的,如果你也深陷其中,你将如何面对?,现代文阅读擦鞋合同,1、从“诚信” 的角度引出讨论:“成功源自诚信”的说法有没有道理? 2、从“面子”的角度切入思考:“面子”对于我们真的很重要吗?怎样在工作中、职场上“挣面子”?,写作训练 应用写作总结,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总结的结构要素及写法。 2.能力目标:通过归纳、概括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的得失体会,学会写作“个人总结”。 3.情感目标:营造互学互助的学习氛围,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学习。 教学重点 在归纳概括专业技能训练方面得失体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概括性语言表达的能力。,口语表达介绍,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自我介绍”的表达内容和语句形式,了解“他人介绍”的常见形式。 2、能力目标:训练不同情境中,尤其是职场情景中流畅、得体地介绍自己的能力。 3、情感目标:克服自卑、自傲等不良情绪;理解礼仪在交流中的作用。,2.合,组合内容 整合资源,组合内容,1.相关内容的组合 阅读我们是一家人 履痕 诗歌朗诵:致橡树我愿是激流 口语交际:学会倾听 交谈 2.跨界内容的组合 在综合实践活动讲故事比赛中强调口语交际复述中的内容 口语交际介绍 写作写说明文,整合资源,1.课程资源整合 能力应用 普通话朗读学会倾听复述:能力 现代诗文阅读:应用 2.其他资源整合 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设计演讲应聘擦鞋合同 专业技能训练写说明文计划总结,3.分,能力分散 训练分层,能力分散,同一能力,分散在教学中反复训练 文本+(朗读、 复述、 演讲、 辩论) 训练分层 内容分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目标分层:有难有易,承认差异。 普通话朗读复述,4.补,补充情景 补充练习,补充情景,补充职业情景 昨天和今天 结合课后探究中的问题,创设“明天”的情景,以“X年后,我将_”为题构思一段口语表达或写一个情景片段。 口语表达:劝说 一位顾客用餐时发现自己点的一道高档菜并不合自己的口味,便向服务员发起了牢骚,并要求退掉这道菜。作为餐厅的服务员,你将如何劝说这位顾客呢?,补充练习,做个唐朝少年郎 分组分主题唐诗集句PK 现代诗文阅读:致橡树表达: 以橡树的身份,写一首致木棉。不拘诗句长短多少,能表达你的感悟就好。写完后在同学面前朗读。 现代诗文阅读:善良探究: 以“老实人吃亏”为题,分为正反两方进行辩论。,二、学习活动的开展,分析,常见学习活动创新要素 前提:将学习活动当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 举一反三的提问 分组讨论、评选最佳答案 分组分析考试结果 师生换位,定位 创新小贴士,前提:将学习活动当作一个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 一、分组合作学习是效率较高的活动方式,要计划地组织、指导学生积极参与。 二、活动内容要大胆积极地引入、创设职场情景,促成课堂与职场接轨。 三、活动目的要落实在口语和书面的表达上,可提供一些易于把握的表达形式(套路),利于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四、展示、点评要有明确的标准,便于活动的展开和评价。,创新小办法,1.定目标 德育目标 能力目标 活动主题目标 2.理过程 (一)课文掌握及主题理解 (二)活动步骤(三)组织与实施 3.立标准 (一)评价的准备(二)评价的实施(三)评价的认定 4.拓延伸,毛泽东词二首 沁园春长沙 水调歌头游泳,学习活动方案一 导游新秀大赛撰写导游词活动 学习活动方案二 头脑风暴 情景再现情景讨论活动 学习活动方案三 指点江山展宏图诵读活动,指点江山展宏图 沁园春长沙 水调歌头游泳诵读活动方案,一、活动目标 德育目标:通过梳理诗歌意象,理解毛泽东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宏伟的经济构想;感受祖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解读词中内涵,提高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朗读现代诗词的能力。 活动主题目标:在诵读过程中感受祖国历史的前进步伐,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通过诵读活动,培养对词的音律美的鉴赏与领悟。,二、活动过程,(一)课文掌握及主题理解 1.搜集资料,了解背景。 (1)分组:按照二首词的内容特点,将全班学生分为“长沙组”和“武汉组”两个学习活动组。 (2)分组搜集与下面的关键词相关的信息。(本活动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完成。) 长沙组:农民运动 橘子洲 湘江评论 武汉组:横渡长江活动 武汉长江大桥 三峡工程,2.讨论探究:理解词作,体会情感,(1)各小组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对两首词的背景进行介绍。 (2)教师给各小组下达任务单,通过任务单的完成,解读作品。 请长沙组完成沁园春长沙的任务单:,3.分组讨论,进一步把握两首词的意境与内涵,具体议题包括: 两首词中哪些当年的设想已经成为事实? 这些事实说明了什么? 提示:长沙组:谁主沉浮 当年万户侯 武汉组:长江一桥 三峡工程 4.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教师点评。,(二)活动步骤,1.结合作品的解读进行第一次朗读训练。 训练重点: (1)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两首词; (2)读准节奏、读准语调,读出语言气势; (3)把握朗读的速度; (4)进入语境,读出两首词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2.结合朗读的形式及特点,进行第二次朗读训练。 (1)配乐朗读。 (2)诵读,即背诵。,(三)组织与实施,1.集体诵读活动 (1)按照分组进行集体诵读,长沙组诵读沁园春长沙,武汉组诵读水调歌头游泳,必须全员参加。 (2)配乐诵读,进一步领会词中美好意境。与不配乐诵读相比较,感受词的语言美和音乐美。 2.个人诵读比赛 每组选派5人参加比赛。个人诵读的要求要高于集体朗诵,音准、节奏、重音、语气语调以及表情、动作、整体情感都要进行处理。配乐可根据选手个人风格选用不同的乐曲,如钢琴、小提琴独奏曲等。有条件的,还要配上多媒体背景画面,如“万山红遍”“一桥飞架”等,随着朗诵的进程变换。,四、拓展延伸,“中华儿女情”诗歌朗诵会 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用生命与热血谱写出一篇篇动人的诗篇。请以爱国主义为主题,搜集表现该主题的优秀诗词,在全班诵读 。 每位同学挑选出最适合自己诵读的作品,运用学到的诵读知识,对自己进行诵读训练。参加班上的“中华儿女情”诗歌朗诵会, 锻炼自己的诵读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提示:,策略 “协商”、“竞争”、“会话”、“讨论”等协作学习方式 要素 有内容 有要求 有成果形式 有评价标准,分组活动的定势,一、分工明确组织 任务 过程 成果形式 二、活动到位个体思考 合作互动 三、培育产权意识集中汇报-发现者-成功 四、着眼综合能力组织-沟通-分享-融合 五、教师的活动到位,分组活动的变式,一、竞比式 二、互动式 三、互补式 四、对抗式 五、答辩式,三、评价方式的创建,分析,常见评价方式创新要素 前提:取决于应试的评价多为形成性评价。 师生共同研究评分标准(采分点),定位 创新小贴士,前提:过程评价 1.原则:活动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每一项活动在策划阶段,就应包括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 2.构成:(一)评价的准备 (二)评价的实施 (三)评价的认定 3.方式:生评 师评 师生共评,沁园春长沙水调歌头游泳诵读活动方案,三、活动评价 (一)评价的准备 师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并在活动前在各小组进行展示。 1.集体诵读评分表 语言准确2分 情感真实3分 效果明显3分 精神面貌2分 2.个人诵读评分表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20 形式创新,富有意蕴20 感情真挚、起伏有致20 配乐恰当,有音乐美 20 衣着整齐、大方得体10 整体效果好 10,(二)评价的实施,活动评价要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每一项活动进行时,就要进行及时的评价。 1.集体诵读的评价:教师将两个组的评分表写于黑板上,每一组诵读结束后,由教师现场与学生讨论,现场给出分数并陈述理由,如有异议可现场解决。根据评分表评选出“优秀诵读组”。 2.个人诵读的评价:由评委团根据评分表进行打分,要求现场亮分,力求客观公正。 3.教师进行整体点评。,(三)评价的认定,推选“优秀诵读组”及个人诵读比赛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小组发言人评价表,态势语(1分),“书山有路勤为径”手抄报设计 劝学课内活动,1.从课文中寻找手抄报主题。如: (1)主题一:学习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2)主题二:学习应该持什么态度? (3)主题三:我所知道的学习故事。 (4)主题四:我所知道的名人学习的故事。 (5)主题五:与学习有关的名言、格言。 2从课文中寻找可以引用的名句。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活动评价,(一)评价的准备 1.每个小组推选两名代表,构成评委会。 2.师生讨论,共同制定评价标准。 (二)评价的实施 1.评委根据评分表进行打分,根据得分排序。,评分表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