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 I/O接口和I/O通道,常用I/O控制方式: 无条件I/O方式、查询式I/O方式、中断方式,查询式I/O方式满足实时控制要求的使用条件是:“所有外围设备的服务时间的总和必须小于或等于任一外围设备的最短响应时间(也称危险时间)”。,复习,复习,复习,复习,DAC0832复习,注:R f =15千欧,复习,ADC0808/0809复习,复习,复习,第三章 数字控制器的模拟化设计,3.1 引言 3.2 离散化方法 3.3 PID数字控制器的设计 3.4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 3.5 PID数字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和 设计举例,第一节 引言,在数字控制系统中,用数字控制器替代模拟调节器。计算机执行按某种算法编写的程序,实现对被控对象的控制和调节,称为数字控制器。,设计方法一: 把计算机控制系统近似看成模拟系统,用连续系统的理论来进行动态分析和设计,再将设计结果转变成数字计算机的控制算法,该方法称为模拟化设计方法,又称间接设计法。,设计方法二: 把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过适当变换,变成纯粹的离散系统,用Z变换等工具进行分析设计,直接设计出控制算法,该方法为离散化设计方法,又叫直接设计法。,模拟化设计方法基本思路:当系统的采样频率足够高时,采样系统的特性接近于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因而可以忽略采样开关和保持器,将整个系统看成是连续变化的模拟系统。 设计实质是:将一个模拟调节器离散化,用数字控制器取代模拟调节器。 设计基本步骤: 用连续系统设计方法确定D(S) 采用适当的离散化方法求出相应的D(Z) 检查系统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将D(z)化为差分控制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 必要时进行数模混合仿真,检验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制是否正确,一差分变换法 模拟调节器若用微分方程的形式来表示,其导数可用差分近似。常用的差分方法:后向差分和前向差分。 (1)一阶后向差分:一阶导数采用近似式: (31) (2)二阶后向差分:二阶导数采用近似式: (32),特点:变换公式简单,应用方便;D(Z)与D(S)的等效精度差。 应用场合:很少使用,一般只用于微分环节的离散化中,如PID控制器的离散化。,例1: 求惯性环节 的差分方程。 解:由 有 化成微分方程: 以采样周期T离散上述微分方程得: 即,用一阶后向差分近似代替微分得 代入上式得 整理得,例2: 求环节 的差分方程。 解:由 有 即 化成微分方程 代入式(31)和(32)得 最后得到,二零阶保持器法(阶跃响应不变法) 基本思想:离散近似后的数字控制器的阶跃响应序列,必须与模拟调节器的阶跃响应的采样值相等。 (37) 其中 H(s)称为零阶保持器,T为采样周期。 零阶保持器法的物理解释如教材P89图34所示。,阶跃响应不变法特点: D(Z)能保持D(S)的阶跃响应采样值,但不能保证脉冲响应采样值不变。 若D(S)稳定,D(Z)也一定稳定 未改变Z变换所产生的频率混叠现象。 使用场合: 通常只适用于低通网络的离散变换,另外,当采样频率较低时,应注意补偿零阶保持器带来的相移,例3:用零阶保持器法求惯性环节 的差分方程。 解:由式(37),有,所以 整理得,三双线性变换法 又称突斯丁(Tustin)法,它是将s域函数与Z域函数进行转换的一种近似方法。 由Z变换定义,有 (38) 将 和 展开成泰勒级数: (39) (310),对式(3-9)、(3-10),若只取其前两项作为近似式代入(38)有 (312) 当已知连续传函D(s)时,可计算D(z) 特点: D(S)稳定,D(Z)也稳定;低频特性保存很好,高频特性失真,但无频率混叠现象;稳态增益不变,具有串联特性;计算机计算简单。 适用场合:应用最广泛,即适用于离散有限带宽环节,也适用于离散高频段幅值较平坦的环节。,例4:已知某连续控制器的传函 ,试用双线性变换法求出相应的数字控制器的脉冲传函D(z),其中T=1s。 解:由式(312),有 T=1,得,各离散化方法比较: 双线性变换法精度最高,其次是零点匹配法,差分变换和阶跃响应不变法较差,冲击响应不变法最差。 当采样周期小到一定程度时,区别不大。 一般讲,要在离散域中设计一个D(Z)与确定的D(S)完全等价是不可能的,我们只能选一个D(Z)去“逼近”D(S),逼近的程度取决于系统工作的频段和采样频率的大小。各离散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合,不能一般的确定各种方法性能优劣的顺序表。实际表明,在各种离散化方法中,双线性变换法适应性强,使用效果好,工程应用中可以首先考虑。,第三节 PID数字控制器的设计,PID调节器优点: 1. 不需要建立模型 2. 结构简单,参数易于调整 3. 技术成熟,易被人们熟习和掌握 4. 控制效果好 模拟调节系统中,PID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为 (313),用离散的差分方程代替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 连续的时间离散化,即 t=KT (K=0,1,2,n) 积分用累加求和近似得 (314) 微分用一阶后向差分近似得 (315),将式(314)和(315)代入式(313),可得到离散的PID表达式 (316) 式(316)表示的控制算法提供了执行机构的位置u(k),即其输出值与阀门开度的位置一一对应,所以,把式(316)称为PID的位置式控制算式或位置式PID控制算法。其控制原理图如图36所示。,令 则 (317) 此即为离散化位置式PID控制算法的编程表示。 考虑到第k-1次采样时有 (318) 使式(317)两边对应减去式(318),并整理得 (319) 其中, , , 式(319)就是PID位置式算式的递推形式,是编程时常用的形式之一。,位置式数字控制器的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数据段开始 CONS0 DB 13 ;存放系数a0 CONS1 DB 2 ;存放系数a1 CONS2 DB 0 ;存放系数a2 GEC1 DB ? ;存放给定值 GEC2 DB ? ;存放输出反馈值 SUB1 DB ? ;存放偏差值e(k) SUB2 DB 0 ;存放偏差值e(k-1) SUB3 DB 0 ;存放偏差值e(k-2) MID1 DW ? ;存放乘积a0 e(k) MID2 DW ? ;存放乘积a1 e(k-1) OUTP1 DW 0 ;存放U(k-1) DATA ENDS ;数据段结束,CODE SEGMENT ;代码段开始 ASSUME CS:CODE,DS:DATA MAIN: MOV AX,DATA MOV DS,AX ;装填数据段 BACK: CALL RECEIVE ;接收数据到GEC2,获取GEC1 MOV AL,GEC2 SUB AL,GEC1 ;计算e(k) MOV SUB1,AL MOV DL,CONS0 ;取a0 IMUL DL ; a0 e(k)放入AX MOV MID1,AX ; a0 e(k)存入暂存单元 MOV AL,SUB2 ;取e(k-1) MOV DL,CONS1 ;取a1 IMUL DL ; a1 e(k-1)放入AX MOV MID2,AX ; a1 e(k-1)存入暂存单元 MOV AL,SUB3 ;取e(k-2) MOV DL,CONS2 ;取a2 IMUL DL ; a2 e(k-2)放入AX,ADD AX,MID1 ; a0 e(k) + a2 e(k-2) 放入AX SUB AX,MID2 ; a0 e(k)- a1 e(k-1)+ a2 e(k-2) 放入AX ADD AX,OUTP1;u(k-1 )+ a0 e(k)- a1 e(k-1) +a2 e(k-2) 放入AX OUT PORT,AL ;输出u(k) MOV OUTP1,AX MOV AL,SUB2 MOV SUB3,AL ;由e(k-1)得到e(k-2) MOV AL,SUB1 MOV SUB2,AL ;由e(k)得到e(k-1) JMP BACK MOV AH,4CH INT 21H ;返回DOS RECEIVE PROC ;接收反馈值子程序 . RECEIVE ENDP CODE ENDS ;代码段结束 END MAIN ;源程序结束,若令 u(k)=u(k)-u(k-1) 则 u(k)=a0e(k)-a1e(k-1)+a2e(k-2) (320) 式中 a0、a1、a2同式(319)中一样。 由于其控制输出对应于执行机构的位置的增量,故式(320)被称为PID控制的增量式算式。,增量式PID控制算法与位置式PID算法相比较的优点: 1不需累加,控制效果好 2可靠性高,计算机造成的误动作小 3手动自动切换时冲击比较小。,还有一种称为速度式的控制算法,它采用位置式的导数形式,也就是 即 PID数字控制各种算式形式的选择视执行器的形式、被控对象的特性而定。若执行机构不带积分部件,其位置和计算机输出的数字量是一一对应的话,就采用位置式算式。若执行机构带积分部件,就选用增量式算式。,复习,位置式控制算式或位置式PID控制算法,PID位置式算式的递推形式,PID控制的增量式算式 u(k)=u(k)-u(k-1) =a0e(k)-a1e(k-1)+a2e(k-2),PID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复习,第四节 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一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方法 在PID增量式算法中,积分项为e(k) KPT/TI,即当采样周期T较小,而积分时间TI较大时,KIe(k)项很可能小于计算机输出的最低有效位,在运算时被取整而舍掉,从而产生积分整量化误差。 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扩大计算机运算的字长,提高计算精度。这种方法的实质是使处理机最低有效位对应的数值量相应减小,提高了计算的分辨率,使得整量化中可能丢掉的部分得以保留。 2当积分项KIe(k)时,积分项单独累加,直到产生溢出。将溢出值作为积分项的偏差值进行运算,余数仍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步累加的基数值。 U(k)=m(k)+e(k),二积分饱和及其防止方法 (一)积分饱和的原因和影响 实际系统中,控制变量及其变化率因受执行元件的物理和机械性能的约束限制在一个有限范围内,当计算机输出的控制量或其变化率在该范围内时,控制正常进行。但若超出该范围,实际执行的控制量或其变化率就不是计算值,而是系统执行机构的饱和临界值,引起了不希望的效应。 在数字PID控制系统中,当系统开、停或大幅度变动时,系统会出现较大的偏差,经过积分项累积后,可能使控制量u(k)umax或u(k)umin,即超过执行机构由机械或物理性能所决定的极限。此时,控制量并不能真正取得计算值,而只能取umax或umin,从而影响控制效果。由于主要是积分项的存在,引起了PID运算的“饱和”,因此,这种饱和称为积分饱和。它会增加了系统的调整时间和超调量,称“饱和效应”。,(二)积分饱和的防止方法 1积分分离法 将式(317)改写为下面的形式 (322) 式中, 为e(k)的门限值。 式(322)称为积分分离PID算式。其基本思想是:当偏差大于某个规定的门限值时,删除积分作用,以使 不至过大。只有当e(k)较小时,方引入积分作用,以消除静差。这样,控制量不易进入饱和区了;即使进入了,也能较快退出,所以系统的输出特性得到了改善。,2遇限削弱积分法 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控制量进入饱和区后,只执行削弱积分项的累加,而不进行增大积分项的累加。即计算u(k)时,先判断u(k-1)是否超过限制范围,若已超过umax,则只累计负偏差;若小于umin,就只累计正偏差。该方法也可避免控制量长时间停留在饱和区。其算法的程序框图如图312所示。,第五节 PID数字控制器的参数整定和设计举例,一PID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一)比例系数KP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KP太小,调节缓慢; KP增大,速度加快,KP过大时,会引起系统的超调过大,振荡次数增多,系统不稳定。 2对稳态特性的影响 增大KP,在稳定情况下,可减小稳态误差ess,提高控制精度,但不能消除稳态误差。,(二)积分时间常数TI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1对动态特性的影响 TI增大,减弱积分环节的作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减少; TI减小会加强积分的作用,TI太小时,会引起系统振荡。 TI合适时,过渡过程较理想。 2对稳态误差的影响 积分控制能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但TI太大时积分作用太弱,不能减小稳态误差。,(三)微分时间常数TD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微分控制能对系统的瞬间的波动进行补偿控制,主要改善系统的动态特性,减小超调,调节时间缩短,允许加大比例控制,减小稳态误差,提高控制精度。 增大TD,可增加微分作用。 但TD太大或太小,都会引起系统超调增大,调节时间变长;TD合适时,可有满意的过渡过程。,二采样周期T的选择原则 采样周期的选取应通过实验来确定: 响应快、波动大、易受干扰影响的过程,应取较小的采样周期。 如果过程的纯滞后时间比较明显时,T可与纯滞后时间大致相等。 1必须满足采样定理的要求:s2max,max是被采样信号的最高角频率,采样周期的上限值T ,根据经验公式s10c,c为开环截止频率。 2从控制性能角度来看,T小些好。对随动系统(如天线跟踪飞行器的随动系统)和抗干扰的性能来看,T应小些,以实现快速跟随和快速抑制干扰,T太大会丢失许多信息。 3根据被控对象的特性,快速系统(如高速线材轧制系统)的T应取小,反之,T可取大些。 4根据执行机构的类型,执行机构动作惯性大时,T应取大些。否则,执行机构来不及反应控制器输出值的变化。,表3-3 采样周期T的经验数据,5从计算机的工作量及每个调节回路的计算成本来看,T选大些,T大可增加控制的回路数。 6从计算机能精确执行控制算式来看,T选大些。T过小,偏差值e(k)可能很小,甚至为0,调节作用减弱,微分、积分作用不明显。,在编程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 1.执行机构的极限保护:防止执行机构过开或过关;可检查输出余量 2.防止极限环:对于很小的输出,使执行机构频繁动作,易引起振荡;可对计算机输出设一个不灵敏区。,三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稳定边界法)选择PID参数 1选择一个合适的采样周期T控制器作纯比例KP控制; 2调整KP的值,使系统出现临界振荡(等幅振荡),记下相应的临界振荡周期Ts和临界振荡增益Ks; 3选择合适的控制度,它是数字控制器和模拟调节器所对应的过渡过程的误差平方的积分比,即 控制度=,通常,控制度为1.05时,数字控制器和模拟控制器的效果相当。当控制度为2.0时,数字控制器比模拟调节器的控制质量差一倍。 4 根据控制度查表34(见书P105),即可求出T、KP、TI和TD。 (适用于被控对象是一阶滞后惯性环节),表3-4 扩充临界比例度法整定参数表,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简单方便,容易掌握和判断,但是实验时系统要闭环进行,要产生短时间的系统振荡,若系统不允许反复振荡(如锅炉给水系统和燃烧控制系统),则禁用,防止产生重大事故。,四用扩充响应曲线法选择PID参数 若已知系统的动态特性曲线,数字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也可用类似模拟调节器的响应曲线法来进行,称为扩充响应曲线法。步骤如下: 1断开数字控制器,系统在手动状态下工作。当系统在给定值处于平衡后,给一阶跃输入(如图325a所示)。 2用仪表记录被调参数在阶跃作用下的变化过程曲线,如图b所示。 3在曲线最大斜率处做切线,求得滞后时间,对象时间常数Tm,以及它们的比值Tm/。,4根据求得的Tm、和Tm/的值,查表35即可求得控制器的T、KP、TI和TD。表中控制度的求法与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相同。,表3-5 扩充响应曲线法整定参数表,五PID归一参数整定法 设PID增量算式为,对式(342)作Z变换,可得PID数字控制器的Z传函为:,为简化参数的整定,提出人为的约束条件,取:,将式(344)代入式(342)和(343),得,差分方程为,试凑法 在试凑时,根据各参数对控制过程的影响,对参数进行先比例,后积分,再微分的整定步骤。步骤如下: (1)整定比例部分。 (2)如果仅调节比例调节器参数,系统的静差还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则需加入积分环节。 (3)若使用比例积分器,能消除静差,但动态过程经反复调整后仍达不到要求,这时可加入微分环节。,表3-6 常见被调量PID参数经验选择范围,六按二阶工程设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 二阶系统是工业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系统,实际的高阶系统可简化为二阶系统来进行设计,二阶系统闭环传函形式为 (347) 当s=j,代入上式得: 求出闭环传递函数的幅频特性为 (348),要使二阶系统的输出获得理想的动态品质,即该系统的输出量完全跟随给定量,应满足:,把式(348)代入式(349),得,在低频范围内,T2240,可有T12-2T2=0,得到理想情况下二阶系统闭环传函形式为:,设G(s)为该系统的开环传函,根据 推导出 把式(351)代入得 此即二阶品质最佳的系统开环传函基本公式。 二阶工程设计法简单的整定原则:即只要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整定为:“积分与惯性相串联的形式,并且是二者的系数相差二倍即可”。,离散化设计方法:第四章 模拟化设计方法设计基本步骤: 用连续系统设计方法确定D(S) 采用适当的离散化方法求出相应的D(Z) 检查系统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将D(z)化为差分控制算法,编制计算机程序 必要时进行数模混合仿真,检验系统设计与程序编制是否正确,复习,复习,一阶后向差分变换法:,二阶后向差分变换法:,零阶保持器法(阶跃响应不变法):,双线性变换法(突斯汀变换法):,位置式控制算式或位置式PID控制算法,PID位置式算式的递推形式,PID控制的增量式算式 u(k)=u(k)-u(k-1) =a0e(k)-a1e(k-1)+a2e(k-2),PID控制算法的模拟表达式:,复习,数字PID控制算法的改进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方法 U(k)=m(k)+kpTe(k)/TI,PID数字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扩充临界比例度法(稳定边界法)、扩充响应曲线法、试凑法 (1)整定比例部分。 (2)如果仅调节比例调节器参数,系统的静差还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则需加入积分环节。 (3)若使用比例积分器,能消除静差,但动态过程经反复调整后仍达不到要求,这时可加入微分环节。,复习,按二阶工程设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 二阶品质最佳的系统开环传函基本公式: 二阶工程设计法简单的整定原则:即只要将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整定为:“积分与惯性相串联的形式,并且是二者的系数相差二倍即可”。,复习,七PID数字控制器设计举例 用模拟调节规律离散化的方法设计一个轧机位置控制系统的数字控制器。 (一)轧机系统的数学模型及数字控制器算式 该系统的主回路主要由电液伺服阀、液压缸及作位移检测的差动变压器等组成。,简化框图如图326所示。,不考虑外来干扰,轧机位置反馈系统原理框图如图327所示。不考虑D(s)(校正环节传函),轧机系统的开环传函原为6阶,从中找出影响系统动态性能的主要环节和参数,对其进行简化,得到系统开环传函:,(353) 令 将其代入式(353),得 (354) 且 Ts1Ts2,从快速性和稳定性角度来看,用微机实现对轧机系统的动态校正,就要求包含有微机的轧机系统具有二阶最佳设计的基本形式,整个系统的开环传函为 (355) 为把式(355)化成(352),应选择D(s)为PI调节器, 即 (356) 为使调节器能抵消轧机系统中较大的时间常数Ts1,可选择 : =Ts1 (357) 式(355)化成 (358),比较式(358)与(352)的系数得到 解得 Ti=2KTs2 (359) 由式(357)和( 359)得到调节器的传函为: (360) 其中, , 把式(360)离散化,得到数字控制器的差分方程为,其中, ,,由式(361)得到防止积分整量化误差的算式,其中, ,,图3-28 轧机系统数字控制器程序框图,IN AL,PORT2 ;反馈值采样 MOV DL,AL IN AL,PORT1 ;给定值采样 SUB AL,DL ;计算e(k) MOV EK,AL ;存放e(k)到EK单元 MOV DL,AOP ;取a0 IMUL DL ;a0e(k) AX MOV BX,AX ; MOV AL, EK1 ;取e(k-1) AL MOV DL,A1 ;a1DL IMUL DL ; a1 e(k-1) AX SUB BX,AX ;a0e(k) - a1 e(k-1) BX ADD BX,UK1 ;u(k-1)+ a0e(k) - a1 e(k-1) BX MOV AL,ICON ;取 MOV DL,EK ;e(k) DL IMUL DL ; e(k) AX,ADD AX,MIDR ;积分项累加 JNO IT2 ;无溢出则转输出 CMP DL,0 ;比较e(k)和0 JGE IT1 ;e(k)大于等于0,则转IT1 DEC BX ;e(k)小于0,则将u(k)减1 JMP IT2 IT1: INC BX ;u(k)加1 IT2: MOV MIDR,AX ;累加和放入MIDR MOV AL,BL ;输出u(k) OUT PORT3,AL MOV UK1,BX ;u(k) u(k-1) MOV EK1,DL e(k) e(k-1),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 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 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 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 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 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 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 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 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比1 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三不完全微分的PID算法 在标准PID算式中,当有阶跃信号输入时,微分项输出急剧增加,易引起调节过程的振荡,导致调节品质下降。为克服这一点,又要使微分作用有效,可采用不完全微分的PID算法。基本思想是:仿照模拟调节器的实际微分调节器,加入惯性环节,以克服完全微分的缺点。该算法的传函为 (323) 式中,KD为微分增益。,推导出不完全微分的PID位置算式为,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完全微分与不完全微分输出特性的差异如图313所示。可以看出: (1) 完全微分项对阶跃信号产生很大的微分输出信号,该信号急剧下降为0,易引起振荡。 (2) 不完全微分系统的微分作用是逐渐下降的,微分输出信号按指数规律逐渐衰减到0,因而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工业视觉检测云基础设施服务图像处理加速方案报告
- 2025-2030工业自动化浪潮中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与商业模式研究
- 2025-2030工业网关安全防护能力升级与边缘计算融合趋势
- 2025-2030工业级3D打印设备金属材料适配性突破与批量生产可行性报告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技术在pH值远程监控领域应用场景拓展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物联网中指纹设备身份鉴权解决方案分析
-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与工期安全管理
- 技术研发项目进展报告模板与范文
- 制造车间设备故障处理流程
- 初中历史教案检查结果反馈报告
- 劳动课冰箱清洁课件
- 2025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
- 建筑设计数字化协同工作方案
- 新入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原生家庭探索课件
- 人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学习项目二探索旋律结构的规律》-课堂教学设计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 (共50张)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 中国企业供应链金融白皮书(2025)-清华五道口
- 医院常用消毒液的使用及配置方法
- 2022英威腾MH600交流伺服驱动说明书手册
- 分期支付欠薪协议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