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1页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2页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3页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4页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调研汇报材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勐腊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情况汇报按照州残联关于开展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调研工作的通知(西残发201133号)要求,勐腊县残联通过召开残疾人座谈会、走访调查等形式,对我县2008年以来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了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我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调研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勐腊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云南省最南端,西北接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北邻普洱市江城县,东南与老挝山水相连,西与缅甸隔江相望,国境线长740.8公里。全县土地面积7081.2平方公里,辖7镇3乡和4个居民委员会,52个村委会,518个村民小组,2010年末全县总人口为22.3万人,辖区居住着傣、哈尼、彝、瑶、壮、苗等13种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4%。全县共有15116名残疾人,占总人口的6.46%,其中:城镇残疾人为2464人,占残疾人总数的16.3%;农村残疾人12652人,占残疾人总数的83.7%。据西双版纳州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自查评估报告(2001-2010年)测算,我县农村贫困残疾人约5390人,占农村残疾人总数的42.6%。由于我县地处边疆,受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残疾人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残疾人在贫困人口中贫困程度最重,扶持难度最大,做好残疾人各项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二、调研内容工作开展情况(一)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开展情况自实施残疾人康复扶贫贴息贷款项目以来,我县先后申贷款了3笔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220万元,扶持残疾人发展 项目,所贷款项于2005年底前全部还清,为残疾人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08年康复扶贫贷款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到户贷款数额小、贷款期限短、贴息低、无贷款大户、手续繁琐等原因,我县至今已没有再申报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对康复扶贫贴息贷款工作的建议:一是提高贴息及贷款额度及贷款年限。将到户贷款额度由5万元提高到510万元,贴息期限由1年改为35年,贴息金额由年息5%改为全额贴息。二是简化贴息贷款申报程序。各市、县所需的贴息资金由各市县残联协商财政部门后上报省、州残联和财政部门。贴息指标由省级残联和财政部门下达到县级财政,由县财政直接拨付给放贷银行。三是简化农户申报手续。申请贴息的农户凭贷款协议向县残联及县财政部门申报,由残联、财政部门审核确定贴息对象。四是规范抵押及担保。金融机构凭农户的信用证或林权证直接给农户办理贷款手续。(二)残疾人扶贫基地和设施农业生产情况1、残疾人扶贫基地建设情况。结合勐腊县残疾人扶贫工作实际,在州残联的关心支持下,我县在尚勇镇东洋村小组建立了第一个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该村小组是一个克木人村寨,是国家扶持较少民族对象之一,全村有34户170 人,其中残疾户16户16人,占全村总户数地47%。从2009年始,林业、科技部门对该村小组扶持种植石斛,以扶持每户种植石斛100的方式帮助该村小组脱贫致富并取得成功。在项目优惠政策的帮扶下,有劳动能力的11户残疾人家庭已种植了不低于100的庭院式石斛棚。鉴于种植石斛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项目可操作性,州、县残联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决定在该村小组成立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在发挥残疾人扶贫示范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解决多数残疾户购买种苗困难和种植面积过小的问题。目前对已种植的11户每户给予补助5000元(州残联3000元、县残联2000元),共投入扶持资金7.5万元。对往后种植石斛的残疾家庭户也同样给予补助。在2010年底第一次收割石斛时就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种植100的石斛平均收益达到8000元,当年就收回了石斛种植户的投资(不计各部门的扶持补助)。在往后可收割的6年时间里,石斛产量将增加,经济效益也更加明显。同时,扶贫示范基地的示范福射作用也逐渐民发挥,在此影响带动下,我县已有40户残疾人种植了石斛。扶贫基地存在的问题:一是石斛种植为新兴的生物产业,效益好、见效快、收益期长,市场前景广阔,适合残疾人家庭以庭院经济的形势发展。但是户种植技术含量高,投资成本大,并且市场行情难认把握,大规模发展有一定的风险。必须以公司+农户的方式进行扶持。二是要求扶持的残疾人家庭较多,但扶持资金非常有限,无法满足广大残疾人需求。2、设施施农业生产情况。目前,勐腊县的设施农业一是蔬菜种植大棚,主要种植瓜果蔬菜,面积不大,加上我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大棚种植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应用。由于投资大,故很难在残疾人家庭中推广。二是目前种植石斛所采用的钢驾式遮荫棚,面积约1000余亩。(三)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情况2008年以来,勐腊县残联在乡镇开展农村残疾人适用技术培训班8期,参训残疾人及亲属488人次,投入培训资金 8.5万元。培训内容包括茶叶生产管理加工技术、橡胶种植及管理技术、家畜科学饲养及疾病防治等内容。大部分残疾人及亲属通过培训后,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中,收到一定的效果。由于培训时间段,相关材料跟不上,所以,一些新技术在生产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要使残疾人真正掌握12门适用技术,必须采用技能培训的方式,精心选择项目,延长培训时间,加强培训班的针对性,如理发、厨艺、烤酒、盲人按摩、编织、特种动物养殖、石斛种植等。采取用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贷款贴息的方式,对自谋职业、自食其力的残疾人给予扶持,以鼓励残疾人贷款创业、发展经济。3年来,县残联在为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的基础上,共扶持35户残疾人在裁缝、畜禽养殖、盲人按摩、烤酒、蔬菜种植、饮食服务、商铺、石斛种植等方面创业发展,投入扶持资金8万余元,使一部分残疾人走上创业之路。(四)关于县、乡残疾人服务社工作勐腊县、乡两级残联至今还没有成立残疾人服务社,目前,各项工作都由残联部门来完成。所以,没有开展残疾人服务社此项工作。(五)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措施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效果勐腊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进一步解决贫困残疾人的温饱,缩小残疾人生活水平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致使我县农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残疾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我县以政府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对农村残疾人扶贫工作的领导,把残疾人纳入扶持范围,加大扶持力度和扶持资金投入,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通过“帮、包、带、扶”等多种方式,扶持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2008年来,通过实施安居工程、危房改造、抗震民居工程等项目,投入资金191万元,使212户农村贫困残疾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有1037人次的残疾人得到不同方式的救助,救助金额达32.6万元。每年约有250名残疾人纳入城镇低保,2300名残疾人纳入农村低保,2600人免费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319名重度农村残疾人免费参加新农保。三、农村残疾人扶贫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农村残疾人扶贫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扶持资金投入相对不足。扶持工作是多方面的,但必需的资金投入是不可缺少的,没有一定的资金保障,扶持工作就是句空话。目前,在全县扶贫工作中,残疾人扶贫只是正常人扶贫中的带动扶贫,没有针对农村残疾人制定的扶贫政策,也没有安排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这就很难保证残疾人特殊而困难群体的脱贫致富,残疾人扶贫效果也不明显。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操作困难,贷款到户率低,对残疾人扶贫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二是各项社会保障和优惠政策不能够完全落实,广大残疾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三是残疾人工作社会化程度不足,社会各界对残疾人的帮扶氛围有待进一步加强,残联部门服务残疾人的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四、对往后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工作的几点建议和意见(一)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政府在扶持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扶助残疾人脱贫奔康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政策性强,涉及面广,操作难度大,要实现残疾人扶贫攻坚计划的总目标,政府必须在扶助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成立以各级政府领导挂帅,各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残疾人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并把此项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日程,使持扶工作纳入社会发展计划,统筹安排,落实责任,抓到实处;同时,解决配套资金问题,保障残疾人扶贫效果。(二)认真落实社会保障和残疾人的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在扶持工作中的保障作用。各项优惠政策为切实解决残疾人温饱问题,扶持残疾人脱贫奔康提供了有效保护,因此,认真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优惠政策,是开展扶助残疾人脱贫奔康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落实针对残疾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重残专项补助金政策、“五保”供养制度及就医、就学、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保障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三)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扶持工作中的帮扶作用。一是大力倡导机关城乡组织及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困难户进行“帮、包、带、扶”活动,开展部门挂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