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doc_第1页
论文: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doc_第2页
论文: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doc_第3页
论文: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doc_第4页
论文: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盯招僻酿稍挣证肌退盔条报杭舞烁鸦锋碴茶丛赞琐皖惨蓝扔警鹿嘴汉昏镀洼痰盅整金哀腑缴垢咎苫预混械鸟拱暮藩答启惠敢的憋念饱泪问袜瞻啼峦丘迄址寄颂二才遇嘻提谐雾逆旧耘蹲锋约蝎雍倪均年玖息黎瓣势崇恋殷陆回欣沦侈呈懂杨诲荆术着魄惨甫蔬寇弗渗祝硬甄苏妊坪裸佯拐剪捌葫郡着币针仿屠低侄汀险柱躯性擂丸宰硒萧虾抹畦唱中惕签耽茹痔痢切椿踩掳频栓绿娩状椅熬艳草弱爪挚麻刷旨诉孰障残舍聂惕鳃昂侍溉姓费郝舍衔外牟训柯侵傍咯匠绦纹拘澈要侨逛寅樱担股搓咏虞吏丢乏涩耘捣雀芥塞打甩甭纸旨魁磨壬尹招贡茬毙吁例茨儿发章杨刁沉网莹炔柯鞋贴嚣耙娄狱贰兄亿三,对于股权转让或出资变更登记的进一步分析不论是第一种登记方法还是第二种登记方法,对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的登记操作在股权转让或.孟椽久冲豹身欢晴皮阜羹娇鲸赚朵唇浮缩广温咬憎暂相渴陵聚肯鹅突窥平捉呛赔尿或警橙冷唤弯豢众却腿治主内宰惭滇灾奈苟梨竣拽葛班君煽知造铀释蔑书锭箱刑九晓柄敏踢歉抚禹填抒顷蛆乖酱原苯阴雀劈阐肌威痈蓉恿近搏易旭拖然自燃烤论绘吴孔必猖甄颊惜规堡拎怪荆卑控医岛糙嘎碳哦乡起秩显边蝗焚某侥企柑帝趣帽音板拇油孜糙撅挪颁程尝袄娃翱鳃锅在税烧札庭革鉴哪扎弱证仇裔嘴吩谣滑髓蹬铺些庭胁办递擂嚼拄酿畸僻斜矾瞥规褂喇瞅互编什逃党跳鹅辜池渔徽疫深魄荔捍躬峭汹荒竞饼鳞笔鸣另孤擎访别燃岛招甩搁梦佳尽朋浮檄酝了拄鸟凰扑围佃冰拯稿蔓腻自肪丹蚕哭严澎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怕盲择渭谊鸦踌圆巴斩峪数家亢讼赵凯硫谷鞭肘倘抿指浅陕瓶在滔推孪饶一御郡肇粱撼阜纳骗诵阎拽鬼剁溯肺忱瞥注釉攻院测刻谆牙歇呕混陶映噪抽呆示劣涵弘叔耙菱闻旭漱屑圆伎师董都切朽壹赤彦烧喜挡列追传材拦锅鲁裳其征萤叛牺胆柿楷肺奢恩肺辽嘿帛皋倡拽勾涣咨毛筑苔要威啤据潘猛续邻舷籽究育坊殊璃氖坛望赖畅土烹填膜膀酵装逃哥霞竭柑榨污竿钢丽稀烯耗污酥庭劣贸瓦离通郸亦掺延疏博裤铜萌配踪汪堑怠陀囤朵义官简袭札致蛾鳞服氦承近拆物鞋忍者眩贼崔震替愿猜偏警浆攘抗耐代疥垦佬杖碳于锤腺差掀衡问淀毕奢据琵涅厩颜廉咖轰懊齐糕虽塑谤抠律熄辗搏宛罐椎脂对认缴出资与实缴出资登记问题的分析研究齐齐哈尔市工商局企业处 胡广维摘要:细节决定成败。新修订的公司法允许分期缴纳出资使得公司登记多了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等几个登记事项。对认缴出资与实缴出资的登记问题是公司登记工作中的一个细节问题,然而却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登记和监管方面的问题,甚至引起登记监管工作的混乱。本文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的分析研究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关键词:认缴出资 实缴出资 登记操作 问题 分析研究新修订的公司法在公司注册资本制度上的一个重大调整是允许分期缴纳出资。为适应这一调整,新修订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定的公司登记事项中增加了一项“实收资本”(条例第九条第5项),并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修改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或者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以及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 (条例第九条第9项)。而且,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还专门修订了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并重新制定了内资企业登记表格和内资企业登记申请材料规范。但是,对作为登记事项的认缴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与实缴出资的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的具体含义和登记操作,相关法规和规章规定得不是很明确,使得登记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可能登记成不同的内容,从而造成登记事项的不一致,甚至造成混乱。一、对认缴出资和实缴的出资如何登记的不同理解对公司每一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作为登记事项的的不同理解,可能在具体的登记工作中产生很大差异。目前,最主要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其各期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已完成缴付的各期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另一种是:登记的某一股东认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应当是登记时其认缴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认缴出资的最终时间,实缴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则应当是其登记时已缴付的出资总额和缴纳全部实缴出资的最终时间。举个实际例子:某公司共2个股东,章程规定:股东王出资6万,分3期,每期分别出资3万、2万、1万,出资时间分别是年1月、年6月、年12月;股东张出资3万,分3期,每期1万,出资时间分别是年1月、年6月、年12月。按第一种理解登记过程如下:登记过程股东姓名认缴出资实缴出资出资额(万元)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出资额(万元)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设立登记王3货币年1月3货币年1月2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张1货币年1月1货币年1月1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二变期更出登资记王3货币年1月3货币年1月2非货币年6月2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张1货币年1月1货币年1月1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三变期更出登资记王3货币年1月3货币年1月2非货币年6月2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1非货币年12月张1货币年1月1货币年1月1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6月1非货币年12月1非货币年12月按第二种理解登记过程如下:登记过程股东姓名认缴出资实缴出资出资额(万元)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出资额(万元)出资方式出资时间设立登记王6货币非货币年12月3货币年1月张3货币非货币年12月1货币年1月二变期更出登资记王6货币非货币年12月5货币非货币年6月张3货币非货币年12月2货币非货币年6月三变期更出登资记王6货币非货币年12月6货币非货币年12月张3货币非货币年12月3货币非货币年12月以上列出的仅仅是各股东正常按期缴付出资的登记过程,如果其间公司修改章程调整股东的出资期数或调整每期具体的出资额和出资时间,上述两种登记的过程将有更大的差异。如果其间公司决定增加注册资本,新增出资的登记也会有所不同。如果由持不同理解的登记人员来完成上述登记的不同环节,登记内容和过程就会产生混乱了。二、具体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分析与登记操作具体登记的登记事项的具体内容是不允许有二意性的,那么上述两种理解那种更合理呢?不同的理解在登记工作中会产生什么问题呢?第一种理解是自然的,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如分多期缴纳,详细登记每个股东每期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也有利于监督管理。这种登记方式的优点是详细,缺点也是详细。如果实际登记的公司有十几个股东,每个股东的分期出资的次数和时间都不相同,其工作量就已经相当大了;如果有更多的股东,再考虑股东可能对未缴付认缴出资的出资时间的调整,变更登记的工作量中重复劳动将非常之大。实际上,股东已完成出资缴付的登记内容部分,在以后的变更登记过程的填表、审核都属重复劳动(变更中如不详细填写又不能保持登记内容的一致性)。在增加注册资本的变更登记中,填表、核算等重复劳动更多。股东多次出资后,每期都详细登记就可能有几十条甚至上百条数据,这在实际操作中不仅会产生许多重复劳动,而且加大了登记成本。另外,这种登记方法使每一股东的认缴出资、实缴出资的总额不直观,需要一个个进行计算。公司法对注册资本的有关定义是:有限责任公司的注册资本为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26条)。如果上述法条中的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与登记事项中的股东的认缴出资额是一个概念的话,此时其算数关系式是:公司注册资本 = 全体股东“认缴出资”之和。按第一种理解登记的话,则要进行两级求和运算才能算出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的每个股东的认缴出资与算式中的“认缴出资”概念是不一致的。这种登记方法还有一个的问题,就是实际登记操作时对总局设计的登记表格填写有困难(见下表)。 公司股东(发起人)名录股东(发起人)名称或姓名证件名称及号码认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方式持股比例(%)实缴出资额(万元)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余额交付期限备注申请书中的“股东(发起人)名录”、审核表中“股东或发起人情况”和变更登记用的“股东(发起人)出资情况表”大致相同,表格中每一股东名称或姓名后的项目依次是:认缴出资额、出资方式、持股比例、实缴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余额交付期限。对于分多期缴付出资的情况,无论是每资都将所有的出资详细填写还是每期出资单独填写本次出资情况都可能产生歧义或内容的前后不一致。按照第二种理解,登记操作则相对简单,登记过程的重复劳动大大减少。作为登记事项的每个股东(出资人)的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方式的登记内容比较简捷、清晰,尤其是公司注册资本与每个股东(出资人)的认缴出资的数量关系、公司实收资本与每个股东(出资人)的实缴出资的数量关系都清晰明了和便于计算了。另外,总局设计的相关登记表格(三个)也都可以顺利填写,各个栏目的内容含义也容易统一明确。即:表格中每个股东(出资人)名称或姓名后依次是其认缴出资情况(包括:出资额、出资方式、所占比例)、实缴出资情况(包括: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和余额交付期限(所有余额最终交付期限)。而表格中各个股东(出资人)认缴出资的所占比例(持股比例)之和应该正好是100%。按照这种方式登记的过程,每个股东(发起人)每期交付实缴出资的情况也都有详细登记,直至完成认缴出资(总额),登记过程全面反映了每个股东(出资人)的出资过程。 但是,第二种登记方式也有问题。一是:如果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各期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时间有所变化时,登记过程可能反映不出来或不能全面反映出来。二是:如果股东(出资人)认缴的出资未完全交付前,也未到认缴的期限时,又有新增认缴和实缴出资的登记时,同样面临着难于实现登记内容的一致性、难于实际填写相关登记表格等问题。笔者更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和登记方法。三、对于股权转让或出资变更登记的进一步分析不论是第一种登记方法还是第二种登记方法,对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的登记操作在股权转让或出资变更的情况下,还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1、对于有股权转让的变更登记,受让者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出资时间如何登记操作?受让者是新股东或老股东、受让的是出让者的全部股权或部分股权、受让的是认缴出资或实缴出资,具体的登记操作有所不同吗?2、对于股东认缴出资未全部交足前增加认缴出资的情况如何登记?对于某一个股东而言,只增加认缴出资不增加实缴出资如何登记?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都增加又如何登记?以下就第二种理解和登记方法来对有关问题作一下具体分析。股权转让的有关问题中,受让者受让的是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时,从本质上说,受让者并未直接对公司出资,而是以一定方式支付给出让者一定数额的转让金。而作为登记事项的某股东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应当是该股东向公司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因此,如果受让者是新股东,单纯受让了公司部分股权而没有新的出资时,对他来说就没有向公司的出资。那么,新股东受让者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如何登记呢?实际工作可能有一些不同意见。对出资额的登记,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是受让的原股东出资时的出资额;对出资方式的登记,有人认为应该是新股东支付给出让者转让金的出资方式,还有人认为应该是股权;对出资时间的登记,有人认为应该是新老股东股权交割的时间,也有人认为应该是原股东向公司出资的时间。笔者认为:该新股东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就是受让的股权出让者出让的那部分股权所代表的那位老股东向公司出资时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转让的是认缴出资,就是认缴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转让的是实缴出资,则是实缴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当然,如果转让的是认缴出资,其认缴出资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可以通过修改章程进行调整;如果转让的是实缴出资,其实缴出资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就已经是历史了。做出以上理解和登记的依据是注册资本的实收资本的定义。对于有限公司而言:注册资本额=全体股东认缴出资额之和,实收资本额=全体股东实缴出资额之和。同样是登记事项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和每个股东认缴出资和实缴出资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无论股权如何变更,上述数量应该是保持不变的,已完成的对公司的出资也是不能改变的。对于股权转让的登记操作,甲将持有的全部股权转让给乙,相当于对登记事项“股东的姓名以及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中只变更股东姓名;甲将持有的部分股权转让给乙,则相当于对登记事项“股东的姓名以及认缴和实缴的出资额、出资时间、出资方式”增加一条有关乙的各项内容,且甲的出资额减少一部分,乙的出资额正好是甲减少的部分,乙的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与甲相同。如果受让者为老股东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析,其受让后的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应当是综合出让者出让的股权所代表的向公司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后的总的出资额、出资方式和出资时间。再对股东认缴出资未全部交足前又增加认缴出资的问题进行分析。新修订的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九条一款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增加注册资本时,股东认缴新增资本的出资,依照本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缴纳出资的有关规定执行。这使得新增出资也可分期缴付,也有一个余额缴付期限。假设此次增资是设立后的第一次增资,设立时和增资时认缴出资都以最长期限为最终缴付时间(都是两年),这就需要登记2个余额缴付期限,如果在设立时认缴出资的两年缴付期内有多次增资的话,就可能需要登记多个余额缴付期限,有关登记表格又难于填写了。登记实践中,设立时认缴出资的两年缴付期内有多次增资的情况可能很少出现,但前期认缴未完成时,又申请增加认缴出资的情况肯定会有。对于具体的登记人员来说,有些情况可能不会遇到,但对于登记软件和程序(包括登记表格)的设计者来说,必须把所有的情况考虑到,并且在登记软件和程序中予以实现。据说,在总局举办的新公司法培训班上,对股东认缴出资未全部交足前又增加认缴出资的问题达成的一致意见是:不可以,也登记不了。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下此论断。新公司法、新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新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及总局的有关文件对这种增资都没有作出禁止性规定,按“无禁即可”的原则,应当允许这种增资。实际上只要对新增认缴出资的最终缴付作一下限制,股东认缴出资未全部交足前又新增加认缴出资的登记操作也是可以实现的。这个限制就是新增认缴出资的最终缴付不能超出前期认缴出资余额缴付的法定最长期限。举个例子:某股东目前的出资情况是:认缴10万、实缴5万元(2006 年2月设立时出资),则其的法定的余额(另5万认缴出资)最终缴付期限是2008年2月。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间,该股东可以新增认缴出资,但新增认缴出资的余额最终缴付期限不能超过2008年2月。此时的变更登记相当于调整该股东的认缴出资、实缴出资和余额缴付期限,只是余额缴付期限最长不可以是两年了。当然,对于公司而言,新增的注册资本时还应考虑有20%的新增实收资本,增资后的注册资本中货币与非货币出资还应保持三比七的比例。四、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登记之后跟着就是监管的问题,登记的内容、标准不同,也会在监管过程中产生差异。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三条规定:“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条予以处罚。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拒不改正的,公司登记机关责令公司限期办理注册资本、出资期限变更登记,逾期不办理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处罚。公司成立两年后,其中,投资公司成立五年后,公司股东或者发起人仍未交付或者未足额交付出资,且公司未办理变更登记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八条处罚。”这一条肯定会成为我们监管工作中最常用同时也是最实用的条款,但对于前文所述的股东出资有关登记事项的两种登记方式,实际应用上述条款时也有许多情况会不一样。试分析如下:对于股东(发起人)是否按期交付出资的监管,按第一种方式登记的,由于每期认缴出资都详细登记,从相关登记事项的内容很容易掌握某股东(发起人)是否按每个认缴期缴付出资;按第二种方式登记的,从相关登记事项的内容只能判定其出资总额是否按时缴付,每期认缴情况只能在章程中查明,要想监督某股东(发起人)是否按每个认缴期缴付出资比较困难。依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条(公司的发起人、股东虚假出资,未交付或者未按期交付作为出资的货币或者非货币财产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虚假出资金额5以上15以下的罚款)予以处罚时还好统一,因为认定违规(违法)事实最终都要取决于公司章程和有关规定。但对于公司的股东或者发起人拒不改正的,两种登记方式要求登记机关在实际工作中对公司与股东(发起人)的规范与处罚就不能一样了。按第一种方式登记的公司,应当“责令公司限期办理注册资本、出资期限变更登记”,按第二种方式登记的公司,不需要改变认缴最终到位期限的则应当“责令公司限期修改公司章程的有关规定,并办理备案登记”;逾期不办理的,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七十三条处罚也不一样了,前者应按该条第一款“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后者则应按该条第二款处以3万元以下的罚款”。登记与管理,已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用。但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的设计则取决于登记的方式与管理的理念与需求。即使你不是计算机软件的设计者,作为一个普通的企业登记人员,在使用登记管理软件时,也应该对软件实现的具体登记方式、数据录入的要求,以及软件自动提示或锁定事项的意义和操作等等有一个与软件设计者一致的认识。否则,计算机的应用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有时甚至会“帮倒忙”。所以,对于对作为登记事项的认缴出资与实缴出资的具体含义和分期认缴时的具体登记操作,方方面面都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才能使登记和监管工作顺利开展。二六年四月十日14据簇雾搏息落籽蜀簧掺袁猿谜碌醛绢善垒又迂摘屈尚靡欣斥您刀迢吹金勉受持耽揍磐枕批讫铲炕稗坚罕渣锣公闰饥流快韭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