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xxx公司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2 xxx公司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实施细则273 xxx公司电能质量(谐波)技术监督实施细则384 xxx公司电测技术监督实施细则455 xxx公司电网规划技术监督实施细则596 xxx公司化学技术监督实施细则667 xxx公司热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868 xxx公司金属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039 xxx公司环境保护监督实施细则11810 xxx公司水机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3211 xxx公司水工技术监督实施细则1611 xxx公司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电网生产技术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开展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重要保障。为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电气设备技术监督工作,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规定、xxx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订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坚持贯彻电力生产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技术监督责任制,按照依法监督、分级管理、专业归口的原则,对电气设备的设计选型和审查、监造和出厂验收、安装和投产验收、运行、检修、技术改造、设备退役实行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 第三条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标准为依据,状态评价为手段开展工作,以确保设备运行过程中状态良好,防止设备损坏和设备事故的发生。第四条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必须坚持专业技术监督与单一设备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全方位技术监督与专项技术监督相结合,xxx公司系统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本细则要求开展工作。第五条 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统直属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实施办法。第六条 其它企业接入电网的涉网设备技术监督也应遵照本细则执行。第二章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机构和职责第七条 xx省技术监督机构设置见xxx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各级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岗位及职责如下:第八条 公司生产技术部是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设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专责,在公司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全省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1 贯彻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有关的标准、规程、规定、技术措施,负责部署落实上级部门及领导小组有关技术监督指示和要求。2 组织制定技术监督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考核制度。3 组织协调新建、扩建、改建电网工程的设计审查,主要设备的制造质量、电网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工作。4 组织或参加系统内重大设备和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制定。5 掌握系统内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开展情况,对各单位的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督查和考核。6 组织或参加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会议和专业活动。第九条 xxx公司试验研究院(以下简称试研院)是技术监督工作执行单位,设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负责全省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日常工作。试研院技术监督工作职责:1 贯彻执行有关电气设备标准、规程、规定及上级有关要求。2 对各单位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比。3 组织各项技术监督制度、规定和重大技术措施的修编和制订。4 组织开展电气设备入网技术鉴定及质量抽检。电气设备挂网试运行技术条件审查。5 参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重要电力工程设计审查、设备监造、生产验收等工作。6 指导各发、供电单位开展设备状态评价,参与审核各单位上报的状态检修综合报告,提出专业审核意见。7 参与重大设备事故的现场调查、分析和处理,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并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对基层单位一般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进行指导。8 负责系统内各单位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计划、设备事故、设备缺陷、设备运行损坏、线路跳闸等情况统计和各项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考核。9 结合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需要,积极开展专题攻关,开展新技术开发、研究、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开展设备状态的离线、在线和带电检测方法研究。10 开展技术监督人员技术培训,并组织上岗考核发证。11 定期开展电气设备性能检测仪器设备入网选型。12 组织各种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设备生产厂家的考察和调研等专业活动。13 组织召开技术监督工作年度会议,总结当年技术监督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工作安排。第十条 各发、供电单位是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的实施单位,生产技术部设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归口管理本单位的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各发、供电单位技术监督工作职责:1 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措施。2 建立健全本单位技术监督组织体系,落实设备运行、检修等部门的技术监督人员配置,落实技术监督人员责任和考核制度。3 组织开展本单位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设备制造、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改造、设备退役全过程中的技术监督。4 组织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帐,督促设备技术资料和设备状态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登录和管理,保证各种设备状态信息的真实、完整。5 组织开展设备状态评价,上报状态检修综合报告,并根据审批意见制定本单位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计划,安排、组织检修试验计划的实施,检查检修试验工作进度,对检修质量情况进行现场检查,督促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6 负责及督促电气设备性能检测仪器、安全工器具等设备配置和验收。7 落实检修、试验等技术监督工作必要的场地。8 负责本单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重大设备事故要注意保留事故现场,收集事故情况,在第一时间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试研院。9 按时报送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关报表、监督工作总结,确保监督数据真实、可靠。10 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本单位技术讲座、设备生产厂家的考察和调研。组织开展班组技术问答,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第十一条 各发、供电单位检修、运行部门设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专责,其职责:1 贯彻执行上级关于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措施。2 负责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帐,设备技术资料和设备状态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登录和管理,保证各种设备状态信息的真实、完整。3 开展设备状态评价,上报状态评价初评报告,执行本单位电气设备检修试验计划,督促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管理。4 负责电气设备性能检测仪器设备、安全工器具及场地维护管理。5 参加本单位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6 参加技术培训及其它技术监督网活动,开展班组技术问答,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第十二条 电网工程建设、安装等单位应在技术管理部门设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归口管理本单位的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工作,贯彻执行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措施。第三章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内容第十三条 技术监督设备范围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包括电气设备的绝缘强度(包括外绝缘污闪)、通流能力、过电压保护及接地系统等。电气设备主要指变压器、电抗器、组合电器、断路器、互感器、避雷器、消弧线圈、耦合电容器、串、并联电容器、输电线路、电力电缆、接地装置、发电机、柔性输电设备、电动机、母线、套管、高压直流输电换流设备、晶闸管等电气设备。第十四条 全过程设备技术监督的主要工作内容1 设计选型和审查1.1 各级技术监督人员在电力工程的规划、可行性论证、设计、招标采购阶段,应根据相关技术标准、运行经验、反事故措施、设备实际运行条件以及各设备间的参数合理配合等提出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的意见和要求。1.2 对入网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应提出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的具体要求,并对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高压电气设备设计选型应优先考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应注意技术是否先进、工艺是否成熟、运行业绩是否良好,其技术性能应能适应本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的需要。对存在较严重缺陷的产品要根据改进情况,重新通过技术审查后方可选用。在设备采购合同中,明确制造和出厂验收过程中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的要求。1.3 为保证设备性能,必要时应进行设计联络,重要设备的技术条件的确定应有生产、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和技术监督人员参加。设计选型和设计联络的结果应形成文件并归档。1.4 电力变压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GB/T17468、GB/T13499、GB1094.1、GB1094.2、GB1094.3和GB1094.5等电力变压器标准和相关反事故措施的要求。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应满足GB/T6451等相关标准的规定;电抗器的性能应满足GB/T10229等标准的相关规定;干式变压器的技术参数和要求应满足GB6450和GB/T10228等标准的规定。1.5 变压器(电抗器)的设计联络除讨论变压器(电抗器)外部接口、内部结构配置、试验、运输、生产进度等问题外,还应着重讨论设计中的电磁场、电动力、温升和负荷能力等计算分析报告,保证设备有足够的抗短路能力、绝缘裕度和负荷能力。1.6 互感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DL/T725、DL/T726等标准和相关反事故措施的有关规定。电压互感器的技术参数和性能应满足GB1207的要求;电流互感器应满足GB1208的要求;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应满足GB/T4703的要求,当分压电容有套管引出时应注意对内部场强的影响,电磁单元应填充变压器油,宜设置取油阀和注油孔;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暂态特性应满足GB16847的要求。1.7 高压开关类设备的设计选型应符合DL/T402、 DL/T486、 DL/T615、 DL/T593、 GB1984等标准和相关反事故措施的规定,对220kV500kV高压进口断路器和隔离开关设备应满足DL/T405的要求。高压开关设备有关参数选择应考虑电网发展需要,留有适当裕度,特别是额定电流、开断电流、外绝缘配置等技术指标。1.8 对GIS的选用,应符合DL/T617、DL/T728和GB7674等标准和相关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对GIS外壳内部元件的选择应满足其各自的标准要求。1.9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的设计、选型应符合GB11032、DL/T815和DL/T804中的有关规定和相关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对进口设备还应满足DL/T613的相关要求,避雷器有关参数选择应考虑电网发展需要,留有适当裕度,特别是要考虑变电站的工频短路电流。1.10 防污设计应遵循xxx公司最新版污区图及使用导则的有关要求。外绝缘的配置,应满足相应污秽等级对爬电比距的要求,并宜取该等级爬电比距的上限。1.11 在输变电工程防雷设计审查中,应依据DL/T620及xx省输电线路防雷保护重点实施措施有关规程,结合地区的雷电定位系统、雷害特点以及防雷经验,审查接地装置、避雷器、避雷针、避雷线等设备的参数选择、配合以及布设的合理性。1.12 变电站接地装置的设计选型应依据DL/T621和xx省电网变电站接地网建设改造工程技术规定及其他设计规程进行,审查地表电位梯度分布、跨步电势、接触电势、接地阻抗等指标的安全性和合理性,以及防腐、防盗措施的有效性。1.13 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选型应根据GB50217、 GB/T12706、 GB/T11017、 GB/T12976、 GB9326、 GB11033、 GB/Z18890和GB14049等各相应电压等级电缆产品标准进行,审查电缆绝缘、截面积、金属护套、外护套、敷设方式等以及电缆附件的选择是否安全、经济、合理;审查电缆敷设路径设计是否合理,包括运行条件是否良好,运行维护是否方便,防火、防水、防盗、防外力破坏、防虫害的措施是否有效等。1.14 新建线路的设计应执行DL/T5092等标准的有关规定。线路设计时尽量避开导地线易覆冰区、舞动多发区、采空区、雷电多发区和鸟害故障多发区。当必须经过上述区域时,应充分调查、搜集该区域微地形、地貌、气象资料和已运行线路发生的上述故障情况,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大跨越工程勘测设计还应满足DL/T5049等相关标准的要求。2 入厂监造和验收加强对设备进行入厂监造和验收。监造工作应依据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2.1 对下列高压电气设备,各设备运行维护单位应安排技术监督人员参加监造验收工作,其它设备视情况安排。1)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压器、电抗器;2)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开关设备和GIS设备;3)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电力电缆及附件;4) 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互感器;5) 批量购入设备或有特殊要求的设备;6) 首次进入电网运行的重要电气设备。2.2 监造工作应符合DL/T586的要求,并全面落实订货技术要求和联络设计文件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消除。2.3 重点监造的关键工序和主要过程应依据监造对象区别对待。2.4 出厂验收试验应符合订货技术要求和联络设计文件要求,重点监督以下内容:1) 试验项目是否齐全;2) 试验方法是否正确;3) 环境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4) 仪器、仪表及试验设备是否满足试验要求并受控,计量仪器、仪表是否溯源;5) 试验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质;6) 试验报告是否规范,试验结论是否正确。2.5 监造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出具监造报告,内容应详实,应包括产品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的方法和结果等。2.6 重大设备的出厂验收应由具备相当技术力量和资质的单位参与。3 安装和生产验收3.1 高压电气设备运输至现场后,应按照订货合同和相关标准进行外观检查,并形成检查记录。重点检查可能影响设备绝缘性能的冲击记录、密封(渗漏油或压力变化等)等情况。3.2 应严格按照GBJ147、GBJ148、GBJ149、GB50233、GB50168、GB50169和GB50170等有关标准、规程、反事故措施和制造厂的相关要求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安装,确保设备安装质量。3.3 对于竣工后质量无法验证的项目和重要工艺环节应进行现场监督和抽查。3.4 生产验收时应进行现场实地查看,并对订货相关文件、设计联络文件、监造报告、出厂试验报告、设计图纸资料、开箱验收记录、安装记录、缺陷处理报告、监理报告、交接试验报告、调试报告等全部技术资料进行详细检查,审查其完整性、正确性和适用性。3.5 生产验收应按相关要求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生产验收试验,对不宜重复进行的试验,应在安装调试单位开展该试验时旁站确认。3.6 生产验收中发现安装施工及调试不规范、交接试验方法不正确、项目不全或结果不合格、设备达不到相关技术要求、基础资料不全等不符合技术监督要求的问题时应立即整改,直至验收合格。4 生产运行4.1 运行维护4.1.1 各单位应根据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及其它相关运行、检修规范和规程及反事故措施的要求,分别组织运行和检修人员对高压电气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发现异常时,应及时进行处理,对存在的问题需按相关规定加强运行监视。对运行中设备发生的事故,应组织事故分析工作,制定反事故措施,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4.1.2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运行应依据DL/T572执行,日常巡视注意检查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呼吸干燥剂的颜色、上层油温、绕组油温、本体油位、套管油位和噪声有无异常。4.1.3 高压电气设备的外绝缘表面不得有严重积污;瓷套、复合外套、法兰不应出现裂纹、破损或放电烧伤痕迹;涂敷PRTV(RTV)涂料的瓷外套憎水性应良好,涂层不应有缺损、起皮、龟裂现象。高压支柱绝缘子应定期进行检查,以防断裂。4.1.4 GIS设备的运行应依据DL/T603执行。对于SF6气体绝缘的高压电气设备,压力表指示值应在正常范围内,压力降低一定要查清原因,不得以随时补气代替查找泄漏点;定期进行SF6微水测量和密度继电器校验,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必要时开展SO2、H2S等分解物含量的测定。4.1.5 电力电缆不应浸泡在水中(海底电缆等除外),单芯电缆不应有外护套破损,油纸绝缘电缆不应有漏油、压力箱失压现象。4.1.6 互感器运行应依据DL/T727执行,设备不得有渗漏油现象,油浸式互感器膨胀器顶端突起膨胀时,应查明原因。4.1.7 应依据DL/T475及xx电网接地网连通电阻检测技术导则定期进行大型接地装置电气完整性的测试工作。日常巡视注意检查接地装置有无锈蚀、断开、被盗、外露等现象。4.1.8 应利用雷电定位系统做好雷电活动的监测和统计工作,注意输变电工程防雷经验的总结和积累。4.1.9 应开展带电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全电流、阻性电流的工作。4.1.10 运行中注意干式电抗器的噪声变化,并定期进行红外监测,监视接头、表面及包封表面温度是否存在局部过热异常点。4.1.11 绝缘子的运行维护应按照DL/T741、DL/T864执行,日常巡视时,应注意玻璃绝缘子自爆、复合绝缘子伞裙破损、均压环倾斜等异常情况。定期统计绝缘子劣化率,并对绝缘子运行情况做出评估分析。4.1.12 线路绝缘子要按照DL/T626要求,做好绝缘子低、零值检测工作,并及时更换自爆及低零值绝缘子。对运行时间6年以上的复合绝缘子要按照DL/T864及xxx公司绝缘子管理规定要求进行运行性能抽样检测,要特别注意复合绝缘子憎水性和机械性能的变化情况。4.1.13 应在不同污秽地区合理设立现场污秽度监测点,定期进行盐密及灰密测量,掌握不同地区各类绝缘子的饱和盐密值及灰密值。饱和盐密及灰密可通过较长时间(通常3年以上)的连续积污测量获得。4.1.14 污秽等级划分要充分考虑大环境的变化情况;污区分布图的绘制应根据污源变化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滚动修订。4.1.15 依据DL/T664,积极开展红外测温工作,尤其是在负荷高峰期、新设备投运期和电气设备缺陷监视期。4.1.16 在线监测装置的选用应遵循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原则。在线监测装置使用过程中应明确职责,做好装置的维护和试验数据的下载、更新工作。4.1.17 积极开展带电检测和在线监测工作,并重视带电检测及在线监测数据分析。当测试数据与停电(或离线)试验结果不一致时,以停电(或离线)试验结果为准。4.2 架空输电线路专项技术监督4.2.1 架空输电线路专项技术监督工作包括防雷监督、防污闪监督、大跨越段监督、防覆冰舞动监督、防风偏监督、防鸟害监督。这六大专项技术监督工作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的要求开展工作。4.2.2 架空输电线路线路防雷技术专项监督的目的是采取有效防雷措施,降低线路雷击跳闸率,要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中防雷专项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开展工作。做到110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查找率100%。4.2.3 防污闪监督工作按照xxx公司防污闪工作管理规定要求执行,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停电事故,避免主网架重要线路特别是500kV线路污闪停电事故,降低输电设备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4.2.4 大跨越段的专项技术监督工作要根据环境、设备特点和运行经验制定专项维护制度,大跨越段应定期对基础、杆塔、导地线、绝缘子、金具、防振防舞器及其它设备进行检测和维护,并做好长期的气象、覆冰、雷电和水文的观测记录和分析工作,具体要求按照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输电线路技术监督规定中大跨越段专项技术监督工作的要求执行。4.2.5 防覆冰舞动监督按照重冰区和舞动多发区的特殊要求,加强对线路的巡视,随时了解冰情,当覆冰可能超过设计冰厚时,应及时采取除冰措施;覆冰季节前应对线路做全面检查,落实除冰、融冰、防舞动的措施,检查各种观测、记录设施。处于重冰区的线路,运行单位要进行覆冰观测,做好覆冰和气象观测记录及分析(必要时可建立覆冰、舞动观测站)。4.2.6 防风偏技术监督工作要求定期对各类强风区进行观测,总结强风形成的原因,积累防风经验;恶劣天气要加强强风区线路的巡视检查。线路风偏故障过后,应仔细检查导线、金具、铁塔等受损情况,及时消除缺陷,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做好故障分析,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4.2.7 防鸟害技术监督工作要求调查本地区鸟类活动习性,掌握鸟类活动规律,合理划定鸟害活动区域;在鸟害故障较多的线路上采取长效的防鸟、驱鸟、惊鸟等措施,减少鸟类对设施的适应性;防鸟措施要因地制宜,综合防范,并随鸟类活动习性改变而及时改进;在鸟类筑巢季节,加强巡线工作,及时拆除杆塔上位于绝缘子串上方的鸟巢。4.3 设备状态评价4.3.1为准确掌握高压电气设备的健康状况,为状态检修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应适时开展高压电气设备状态评价工作。4.3.2 110kV500kV输变电设备每年进行一次定期评价。35kV输变电设备和110kV500kV变电站内10(6)kV20kV变电设备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定期评价。实施状态检修的设备在检修后、发现缺陷或经受异常运行工况等情况下应开展动态评价。4.3.3 状态评价结果应结合制造及投运日期、运输、安装、交接验收、运行方式、历次检修和试验情况、在线监测情况、运行情况、缺陷、故障以及必要的诊断性试验情况等信息综合得出。4.3.4 运行维护单位应定期向公司生产技术部、试研院上报超周期设备、危急、严重缺陷及故障设备情况。4.3.5 公司生产技术部、试研院对各单位上报的超周期设备、危急、严重缺陷及故障设备进行必要的汇总分析,并及时提出分析意见和合适的预防事故、缺陷的技术措施。4.4 设备检修及试验4.4.1 依据设备状态评价结果、实际运行状况、绝缘状况和相关规程、规范、反事故措施等编写本单位状态检修综合报告, 综合报告应包含状态评价结果、风险评估结果、检修分类等级(A、B、C、D、E)、检修周期的推迟或提前等内容。4.4.2 根据综合报告的审批意见,编制完成三年滚动检修计划和年度检修计划。4.4.3 各类输变电设备检修关键工序必须指定人员签字验收。检修后应按照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等相关规程和各项反事故措施的要求进行验收试验。上述试验结果合格、设备达到检修预计目标后方可投入运行。4.4.4 及时编写检修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有关检修资料应归档。4.5 设备试验要求4.5.1 各单位应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完成设备试验。4.5.2 对于试验中使用的有准确度要求的仪器仪表须定期送到有检验资质的单位溯源,保证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满足相应要求;新购置仪器仪表溯源合格后方可使用。4.5.3 对每项试验应编制规范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对试验内容、危险点分析及预控等有详细的编写。4.5.4 应明确记录高压试验的环境条件和被试品相关状态参数以及使用的高压测试仪器编号。4.5.5 应重视现场试验数据的分析工作,排除其他因素造成的试验数据偏差。4.5.6 对试验结果的判断不但应与规程规定值比较,还应进行该设备历史试验数据的纵向比较和与其他同类设备试验数据的横向比较,全面分析其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4.5.7 对于变压器等充油(或气体绝缘)电气设备,应将试验结果和变压器油(或气体绝缘)相关试验结果结合分析,综合评估设备的绝缘状况。4.5.8 当试验数据出现异常时,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分析,必要时要对设备进行进一步检查和试验,当检查表明可能存在缺陷时,应开展设备动态评价,确定设备检修策略。4.5.9 试验方法应正确,数据应准确,结论应明确。4.5.10 试验报告应严格按相关要求履行审批手续。4.6 技术改造4.6.1 依据相关规程、反事故措施和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状况、制定年度技改计划,包括技改的性质(改造性检修或更换)、原因、依据、项目、改造目标等。4.6.2 重大技改项目应经省电力公司组织对改造必要性、改造内容、改造效果进行评价。改造后应及时对设备台帐等技术资料同步更新。4.6.3 通常情况下,高压电气设备出现下述情况,从技术经济性角度分析继续运行不再合理时,宜考虑退出运行或报废处理。1) 设备绝缘严重老化、故障损坏严重无修复价值;2) 超过预期运行寿命;3) 设备参数或接线不再满足运行的要求;4) 设备损耗过大、零部件缺陷较多;5) 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4.6.4 设备报废后要及时完成设备台帐等技术资料的更新工作。4.6.5 退出运行后需易地安装的设备,要确保资料移交的完整性(同时也要完成设备台帐等技术资料的及时更新),并应采取措施防止移交过程中的损坏。4.6.6 电气设备性能检测仪器设备超过使用寿命或检定不合格时,应进行报废处理,并及时补充。5 异常预警制度 5.1 建立异常预警制度。异常一般包括设计、施工、验收中的重大质量问题、运行维护中的严重、危急缺陷以及设备故障等。对巡视、检修、例行试验、诊断性试验、在线监测、带电检测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当发生下列情况时,应对发生问题的单位发出技术监督重大问题整改通知单或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1) 设备设计、选型和制造存在影响系统或设备安全运行问题或隐患,投运后影响安全生产的;2) 电气设备已处在事故边缘,但仍在运行的;3) 设备状态信息和设备试验数据等资料失真的;4)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电气设备,未按设备检修计划进行检修的;5) 检修中安排的检修、试验项目,有漏项,并且隐瞒不报的;6) 发生重大设备事故未及时上报,或未对事故情况进行调查、未对原因进行分析及改变事故现场状态,影响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的;7) 对监督检查发现的重大问题未及时整改的。5.2 技术监督重大问题整改通知单、技术监督预警通知单由上级技术监督单位提出,接到通知单的单位应认真研究有关问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解决,并将通知单回执返回发放单位。6 技术资料档案各单位应根据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资料与信息管理办法及时规范建立健全档案资料。第四章 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管理第十五条 监督指标管理1 检修完成率检修完成率指按计划完成检修的设备数量占应完成检修的设备总数量的百分比。检修完成率每年统计一次,A类、B类、C类检修应分别统计。2 状态评价完成率状态评价完成率指已完成状态评价设备数量占应完成状态评价设备总数量的百分比。每年统计一次全年设备状态评价完成率。3 缺陷设备消除率缺陷设备消除率指已消除的设备缺陷数量占所有设备缺陷总数量的百分比。缺陷设备消除率每年统计一次,一类、二类、三类缺陷应分别统计。4 线路雷击跳闸率(归算到40个雷暴日)5 线路污闪跳闸率第十六条 考核和奖惩管理技术监督领导小组和技术监督办公室对电气性能监督的责任部门、技术监督的执行部门以及其他被涉及监督的所有单位和部门工作实行年度考核,对状态评价完成率、巡检完成率、检修完成率、缺陷设备消除率等指标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考核。技术监督的考核结果由公司技术监督办公室归口管理。第十七条 检查评比管理1 试研院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根据xxx公司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检查标准对各单位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2 各单位应按细则要求,定期向试研院上报设备事故(障碍)、设备缺陷和缺陷处理、设备运行损坏、线路跳闸、设备检修试验计划完成等设备运行和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3 技术监督办公室将根据各单位技术监督工作开展情况开展评比竞赛活动。评比分技术监督优胜单位、技术监督先进班组、技术监督先进个人、优秀生产项目。第五章 附 则第十八条 本细则由xxx公司技术监督办公室负责解释、修订和监督执行。第十九条 本实施细则从颁布之日起施行。第 72 页 共 173 页附:电气设备性能技术监督相关标准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备注1DL/T1054-2006高压电气设备绝缘技术监督规程2GB50150-200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3DL/T474.1DL/T474.5-2005现场绝缘试验实施导则4GB311.1-1996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5(DL/T 620-1996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和绝缘配合6 GB/T16927.1-1996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7GB/T16927.2-1996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8B/T1029-2004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9GB1032-1984三相异步电机试验方法10DL/T 417-2005电力设备局部放电现场测量导则11GB/T17468-1997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12GB1094.1-1995电力变压器 第一部分 总则13GB1094.2-1995电力变压器 第二部分 温升14GB1094.3-2002电力变压器 第三部分 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15GB1094.5-2002电力变压器 第四部分 承受短路的能力16GB/T6451-1998三相油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17DL/T 573-94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18GB4703-2000电容式电压互感器19GB1208-2005电流互感器20DL/T 595-199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21 GB11032-1999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22GB50217-93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23GB/T164341995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24GBJ147-8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25GBJ148-8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26GB5016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27GB5017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28GB50168-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9GB5016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及验收规范30DL/T621-1996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31 DL/T618-199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范32DL/T555-1993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电器现场耐压试验导则33DL/T603-1995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运行及维护规程34 DL/T735-1999大型汽轮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动态特性的测量及评定35DL/T664-199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36GB/T 5582-92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37生产输电200394 号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38国家电网安监2006363号国家电网公司反事故斗争二十五条重点措施(修订版)39国家电网生技2005399 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40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技术监督规定41国家电网生2005681号国家电网公司专业技术监督工作管理规定42xxx公司技术监督工作管理办法43Q/GDW168-2007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及编制说明44Q/GDW169-2007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则及编制说明45Q/GDW170-2007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导则及编制说明46Q/GDW171-2007SF6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则及编制说明47Q/GDW172-2007SF6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导则及编制说明48Q/GDW173-2007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导则及编制说明49Q/GDW174-2007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导则及编制说明50输变电设备风险评估导则(试行)51(51) 其它相关标准52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管理实施细则53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实施细则54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资料与信息管理办法55xxx公司输变电设备家族性缺陷界定及管理规定56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绩效评估标准(试行)57xxx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58GIS设备状态评价细则59少油断路器状态评价细则60真空断路器状态评价细则61高压开关柜状态评价细则62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状态评价细则63避雷器状态评价细则64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细则65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状态评价细则66电流互感器状态评价细则67耦合电容器状态评价细则68电力电缆状态评价细则69无功补偿设备状态评价细则70高压开关设备状态检修导则71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状态检修导则72避雷器状态检修导则、73电磁式电压互感器状态检修导则74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状态检修导则75电流互感器状态检修导则76耦合电容器状态检修导则77电力电缆状态检修导则78无功补偿设备状态检修导则79xx省电力系统技术监督基础管理规范化验收细则80xx省电力系统发供电单位技术监督考核办法81xx电网基层试验班组仪器仪表设备配置暂行标准2 xxx公司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是保证电网安全、可靠、经济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为了加强xxx公司保护与控制系统(以下简称保护)的技术监督工作,提高保护的运行可靠性,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继电保护技术监督规定、华中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及xxx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xx省电网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第二条 保护技术监督应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协同工作”原则,对保护的设计选型和审查、出厂验收、安装和投产验收、状态检修、技术改造、设备退役实行全过程技术监督管理。第三条 保护技术监督以安全和质量为中心,以标准为依据,以状态评价为手段开展工作,在发、输、变、配、用电工程的系统规划、设计审查、设备选型、安装调试和验收、状态检修、技术改造等阶段实施技术监督,及时发现保护隐患,及时消除缺陷,防止保护事故发生,提高xx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第四条 保护技术监督必须坚持专业技术监督与单一设备技术监督相结合;坚持全方位技术监督与专项技术监督相结合,xxx公司系统各单位应严格按照本细则要求开展工作。第五条 本细则适用于x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司所属各市(州)电业局、超高压管理局、水电厂和从事继电保护专业的调度管理、科研、试验、设计、施工、检修和运行等工作的有关单位。公司系统所属各单位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本单位的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第六条 并入电网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第二章 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机构与职责第七条 公司及所属各市(州)电业局、超高压管理局、水电厂和施工单位均应设立技术监督领导小组,由分管生产的领导任组长负责开展技术监督工作。第八条 公司生产技术部是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调通局为保护技术监督责任管理部门,在技术监督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全省保护技术监督的管理及组织协调工作。1 贯彻国家及国家电网公司关于保护技术监督有关的标准、规程、规定、技术措施,负责部署落实上级部门及领导小组有关技术监督指示和要求;2 组织制定保护技术监督部门和人员的责任和考核制度;3 组织协调新建、扩建、改建电网工程的保护设计审查、设备选型、生产验收、运行维护、退役等全过程的技术监督工作;4 组织或参加公司系统以及并网发电企业、用户的重大保护和系统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反事故技术措施制定;5 掌握公司系统以及并网发电企业、用户的保护技术监督开展情况;6 组织或参加保护技术监督会议和专业活动。第九条 xxx公司试验研究院(下简称试研院)是技术监督的执行单位,应设保护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负责保护技术监督日常工作。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有关保护的标准、规程、规范及上级有关反措要求;2 对各单位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考核和评比。监督各单位保护技术监督的执行情况,对各单位的技术监督工作进行指导,发现重大问题应及时向技术监督领导小组汇报;3 组织各项技术监督制度、规定和重大技术措施的修编和制订;4 组织开展对首次进入xx电网的35kV及以上电压等级保护的技术检测和挂网试运行技术条件审查,开展电网内运行保护装置的定期抽检工作;5 对在xx电网中使用的保护测试仪器进行不定期抽检,并发布检测结果;6 参与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重要电力工程的保护设计审查、保护选型、生产验收等工作;7 指导公司所属各单位开展保护状态检修评价,参与审核各单位上报的状态检修综合报告,提出专业审核意见;8 参与重大保护事故的现场调查、分析和处理,针对存在问题,研究并提出反事故技术措施,并督促反事故措施、重大技术措施与技术改造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基层单位一般设备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进行指导;9 负责对公司所属各单位保护的状态检修计划、保护事故、保护缺陷消除等情况进行统计,各项技术监督指标完成情况的检查和考核;10 负责监督并网的各发电企业、用户等非公司所属单位的保护技术监督执行情况,发现重大问题应督促其整改;11 参加对并网各发电企业、用户等非公司所属单位的保护设备中对电网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的规划、设计、选型、技术改造等工作的审查;12 积极研究和推广新技术,开展对新入网产品的调查研究、技术评估分析、动模和数模试验及运行跟踪监督工作,积极开展专题攻关,开展新技术开发、研究、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13 开展技术监督人员技术培训,组织上岗考核发证;14 定期发布公司所属各单位保护专业工作情况、设备运行状况等信息,提交技术监督工作总结报告,组织开展保护技术监督的经验交流工作,如各种专题讲座、专题研讨会、设备生产厂家的考察和调研等专业活动;15 组织召开技术监督工作年度会议,总结当年技术监督工作,部署下一年度工作安排。第十条 公司所属各市(州)电业局、超高压管理局、各发电厂和施工单位是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实施单位,应在生产管理部门(或调度部门)设立保护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归口管理本单位的保护技术监督工作,职责如下:1 负责本单位管辖范围内保护技术监督工作。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制定的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标准、规程、规定(条例)、制度等;2 建立健全本单位技术监督组织体系,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实施细则及考核办法,落实人员配置;3 督查本单位技术监督的执行情况,开展本单位电力工程的保护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改造、保护退役全过程中的技术监督,及时向上级部门及本部门分管领导反映存在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对威胁系统和电力设备安全的保护装置应及时制订整改措施和实施方案;4 监督试验仪器仪表和安全工器具的配置、检验及使用管理情况。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仪器仪表及安全工器具应督促立即整改;5 监督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和施工作业票是否满足安全和技术要求;6 监督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帐,监督保护技术资料和保护状态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登录和管理,保证各种保护状态信息的真实、完整;7 组织本单位保护专业人员开展状态评价,制定检修计划,并指导状态检修的实施。发现状态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协调和解决;8 负责本单位保护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重大的保护事故要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的原状,收集保护事故的相关情况,在第一时间上报试研院和上级主管部门;9 按时报送保护技术监督工作的有关报表、监督工作总结,确保监督数据真实、可靠;10 加强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组织本单位技术讲座、设备生产厂家的考察和调研。第十一条 公司所属三级单位(专业所及县局、水电厂检修部门、超高压管理局各分局、基建安装单位内从事保护专业工作的部门)应配置专(兼)职的保护技术监督工程师,职责如下:1 贯彻执行上级部门关于保护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规程、标准及技术措施;2 负责建立、健全设备技术台帐,保护技术资料和保护状态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登录和管理,保证各种保护状态信息的真实、完整;3 开展保护状态检修评价,上报状态评价初评报告,执行本单位保护的检修试验计划;4 督促保护测试仪器仪表的检验及维护管理;5 参加本单位保护的事故调查、分析和处理;6 参加技术培训及其它技术监督网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技术素质;7 督促反事故措施、状态检修工作、报表报送等工作的执行和标准化作业、试验报告的审核。第三章 保护与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内容第十二条 保护入网及质量监督1 新入网的保护及试验仪器仪表应坚持先试用,取得经验再逐步推广应用的方针。2 对保护设备及试验仪器的入网管理规定如下:1)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主变保护、母差失灵保护、线路保护、稳控装置等设备必须经有部级及以上资质的质检部门进行相关试验确认其性能、指标等能够满足国家行业标准,否则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活动板房租赁与环保涂料应用合同
- 2025版国际贸易合同管理与汇率风险控制协议
- 2025年节能环保设备委托制造合同
- 2025年车辆贷款反担保执行细则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荒地开发项目承包管理合同
- 2025版商业照明灯具采购安装合同(含照明设计及节能改造)
- 法务合同管理第七弹-归档服务与档案管理培训合同
- 房车托管运营与目的地服务提供协议
- 2025版地磅采购及绿色制造标准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房买卖补充协议合同
- 2025年四川高考物理试卷真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
- 陕西渭南高新区招聘城镇社区专职工作人员考试真题2024
- 2025年新《安全生产法》应知应会法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高中完形填空课件
- 2025枣庄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1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版
- 部队行车安全课件
- 清洁照护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无人机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丁香酚(CAS97530)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民警心理健康辅导讲座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