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oc_第1页
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oc_第2页
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oc_第3页
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oc_第4页
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科技信息参考第19期(总第219期)江苏省农科院科技情报所江苏省农科院科研管理处江苏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江苏省农业资源开发局科教处2005年5月25日江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首先必须明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含义。根据管理的需要,我们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定义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在其所拥有的耕地资源上,通过各种政策和激励机制,让耕地经营者自愿扩大粮食种植,增加粮食生产投入,在正常年景下能够达到的粮食生产能力。(一)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一定时期范围内,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能够达到的粮食生产能力,既包括现实存在粮食生产能力,也包括潜在的粮食增产能力。(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粮食生产能力,即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拥有的耕地资源上生产粮食的能力。一个地区可以通过区域外购进或区域外订单生产的方式获得粮食资源,来维护本地区的粮食供需平衡,但在全国性粮食供需缺口较大的情况下,这种依靠外来粮食资源维持的粮食供需平衡,稳定性较差。因此,从粮食安全的角度考虑,一个地区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应包括区域外获得粮食资源的能力。(三)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土地经营者在各种政策和激励机制的作用下,自愿生产粮食的能力,而不是在强制手段的干预下达到的粮食生产能力。(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正常年景下的粮食生产能力,既不是丰产年景的粮食生产能力,也不是歉收年景的粮食生产能力。二、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因素(一)耕地资源耕地资源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载体,没有耕地资源,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就无从谈起。根据近五年(19992003年,下同)的统计调查资料分析,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江苏粮食生产能力的制约作用相当明显:1.在耕地数量方面,种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导致我省种植粮食的耕地面积减少较多。全省五年内减少的粮食播种面积1930万亩,按近五年全省粮食耕地平均复种指数(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1.03测算,相当于种植粮食的耕地少了1874万亩。(1)种植结构调整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减少的种粮耕地面积为1607万亩,占种粮耕地面积减少总量的85.8%,这部分面积主要用于扩大种植油菜籽、蔬菜、瓜类等经济作物,耕地的粮食产出能力并未失去,只要农民愿意种植,这部分耕地将构成潜在的粮食增产能力。(2)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面积267万亩,下降3.5%,占同期种粮耕地面积减少总量的14.2%,减少的耕地主要为三项建设用地(国家建设、乡村集体建设、农民个人建房)、退耕还林(园)用地、退耕还渔用地。由于这部分土地耕地的性质已改变,不再具备粮食生产能力。此外,近年来我省农民为增加收入,连片扩种了不少意杨,随着意杨的逐步成材,这部分耕地必然变为非耕地,原来能种植粮食的意杨地将逐步失去粮食生产能力。2.在耕地的质量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过分依赖化肥来提高产量,农家肥施用量减少,导致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下降。(2)部分农民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土地质量。(3)公共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4)新增耕地质量低于减少的耕地质量。(二)耕地经营者种粮意愿1.粮食消费水平我省农民粮食消费主要由口粮、饲料用粮和种子用粮三部分组成,近年其消费规模约分别在1350万吨、1100万吨和50万吨。对习惯于自产自消的农民来说明,其留作口粮、饲料粮和种子粮的需求越大,多种粮食的意愿也越强。2.粮食消费结构粮食种植结构取决于粮食消费结构。我省农民口粮消费的90%以上为小麦和水稻。与消费结构相适应,我省粮食生产也以小麦、水稻为主,全省小麦、水稻总产占粮食总产的比例在80%以上。3.种植效益由于种植油菜、蔬菜、瓜类等经济作物的收益明显高于粮食,五年来,全省共扩种油籽菜426万亩,扩种蔬菜、瓜类1007万亩,仅此两项面积,就占同期农民主动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总量的86.6%。4.农民收入水平收入水平高的农户,人均粮食产量和人均出售粮食的数量相对较低。这部分农户,由于收入高,购买力强,其粮食缺口通过市场购买取得,因而其人均购买粮食的数量明显高于收入水平较低农户。(三)政府行为去年以来,我省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如在经济手段运用方面,落实“一降三补”政策。在法律手段方面,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等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力度,认真贯彻执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制定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等。在行政手段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清理整顿各类开发区(园区),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全省6606万亩基本农田落实到村组、农户和地块,确保江苏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3000万亩以上,确保全年粮食总产不低于2750万吨,其中水稻总产1650万吨,实行基本口粮立足省内自给,饲料、工业用粮缺口依靠市场调剂。三、现实粮食生产能力分析(一)粮食亩产水平 根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定义,现实粮食亩产水平应是在正常年景已经达到的粮食亩产水平,丰产年景和歉收年景的粮食亩产水平均不能作为现实粮食亩产水平。在19842003年20年间,我省粮食亩产共有12个增产年,8个减产年,平均每五年中有三个增产年和两个减产年。我们取近五年的粮食平均亩产为正常年景的粮食亩产。19992003年全省粮食亩产分别为407公斤、390公斤、401公斤、397公斤、354公斤,五年的平均粮食亩产为390公斤。用同样的方法测算,小麦、水稻的亩产量分别为273公斤、546公斤。(二)粮食种植规模 我们取20022003年的平均粮食播种面积7157万亩,作为我省现实粮食种植规模。用同样的方法测算,小麦、水稻的播种面积分别为2431万亩、2867万亩。(三)粮食总产及区域分布 根据上述分析的现实粮食亩产水平和种植规模,我省现实粮食生产能力为2791万吨。其中小麦和水稻的生产能力分别为664万吨和1565万吨。从粮食产量的区域分布看,我省粮食产量主要分布在苏北地区、其次是苏中地区,苏南地区的粮食产量最少。 1998年我省粮食产量半数产在苏北地区,苏南、苏中地区各占总量的四分之一,但至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的比例分别为19.3%、29.4%、51.3%,苏中地区粮食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的比例已高出苏南地区10个百分点。分品种看,2003年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小麦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8.1%、26.9%、65.0%,水稻产量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8.8%、29.1%、42.1%。与1998年相比,苏南的小麦和水稻产量占全省的比例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四、潜在粮食增产能力分析(一)粮食亩产水平近20年来,我省全年粮食亩产每隔10年有一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随着粮食亩产绝对水平的增加,亩产提高的难度也在加大。据此测算,20042008年粮食平均亩产将比近五年的平均粮食亩产增长26公斤左右,即平均粮食亩产有望在416公斤左右。20042008年小麦和水稻的平均亩产有望在282公斤和581公斤左右。 (二)粮食种植规模潜在的粮食种植规模主要来源于油菜、蔬菜、瓜类等农作物的部分种植面积。在我省目前种植的油菜、蔬菜、瓜类总播种面积中,约有40%的面积是近5年内由粮食作物改种而来的,当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粮价上涨和政府鼓励种植粮食时,原先改种其它作物的粮田又会逐步恢复其粮食生产能力。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减少速度有望恢复到近20年的平均水平。预测五年内粮食播种面积增长潜力为370万亩。(三)粮食总产与区域分布 (1)一年内粮食增产能力由于一年内的粮食亩产,受不确定的因素影响较大,难以预见,因此分析一年内的粮食增产能力,只能考虑能够预见的面积增长因素。则按现实粮食亩产水平计算,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一年内可增加粮食总产5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3万吨,水稻产量30万吨。(2)五年内粮食增产能力五年内粮食增产能力,可来自于亩产的提高和播种面积增加两个方面。如果未来五年需要持续增加粮食产量,五年内可增产粮食340万吨,其中小麦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