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痴呆症的研究进展及治疗前景摘要: 老年痴呆症可分为三类:AD,阿尔茨海默病;VaD,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其中,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最常见的、主要的老年痴呆症 ,它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对于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的研究主要包括对临床症状的研究深入;探寻该疾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等的影响因素;中西医治疗领域的发探新与发展以及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关键词:老年痴呆症(阿尔茨海默病) 一般概述 影响因素 疾病治疗 预防控制 正文: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认知和记忆功能不断恶化,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性减退,并有各种神经精神症状和行为障碍。患病率研究显示,美国在2000年的阿尔茨海默病例数为450万例,年龄每增加5岁,阿尔茨海默病病人的百分数将上升2倍,也就是说,6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1%,而85岁人群的患病率为30%。 阿尔茨海默病正严重威胁这老年人的健康,因此,我们必须正视阿尔茨海默病。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也是当今心身疾病研究的重点,本文将进一步介绍对于该疾病研究的进展,从而使我们更多更好的了解这一疾病,以方便我们做好对该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1、 AD的一般概述:1.1、疾病描述: 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 (SP),神经原纤维结(NFT)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病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1907年,德国医生阿罗伊斯-阿尔茨海默(18641915)首先对其进行描述,只有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死亡之后才能诊断出他们患有此病,因为只有对大脑中中神经细胞的损失情况和衰退情况(脑组织的减少情况或者萎缩情况)进行 检查后才能对这种病做出诊断。我们可以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发现衰老的色斑(神经细胞丧失或者蜡状的沉淀物,学名为淀粉状蛋白)。它们通常位于靠近大脑中被认为是控制记忆和更高的认知过程(比如自我感知,解决问题和推理能力)的区域。 在所有受到痴呆症影响的人中,有近50%的人患有阿尔茨海默症。当痴呆症患者的年龄超过85岁时,这个比例将增长到70%。阿尔茨海默病是渐进性的,衰退性的。虽然这种病在任何年龄都能出现,但是通常在6070岁之间出现。当人们被诊断出患有该病时,通常还能活510年,然而新的研究显示这种病的存活率正在不断下降,目前,患上该病之后大约还能存活3.3年。1.2、症状体征:AD通常起病隐匿,为特点性、进行性病程,无缓解,由发病至死亡平行病程约810年,但也有些患者 病程可持续15年或以上。AD的临床症状分为两方面,即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考痴呆部分。常伴有高级皮层功能受损,如失语、失认或失用和非认知性精神症状。认知功能障碍可参与痴呆部分。根据疾病的发展和认知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轻度 轻度语言功能受损 日常生活中出现明显的记忆减退,特别是对近期事件记忆的丧失 时间观念产生混淆 在熟悉的地方迷失方向 做事缺乏主动性及失去动机 出现忧郁或攻击行为 对日常活动及生活中的爱好丧失兴趣 中度 变得更加健忘,特别常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及人名 不能继续独立地生活 不能独自从事煮饭、打扫卫生或购物等活动 开始变得非常依赖 个人自理能力下降,需要他人的协助,如上厕所、洗衣服及穿衣等 说话越来越困难 出现无目的的游荡和其他异常行为 在居所及驻地这样熟悉的地方也会走失 出现幻觉 重度 不能独立进食 不能辨认家人、朋友及熟悉的物品 明显地语言理解和表达困难 在居所内找不到路 行走困难 大、小便失禁 在公共场合出现不适当的行为 行动开始需要轮椅或卧床不起 2、致病因素:2.1、生理因素: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病理改变主要为皮质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神经元大量减少,并可见老年斑,神经原纤维结)等病变,胆碱乙酰化酶及乙酰胆碱含量显著减少。起病在65岁以前者旧称老年前期痴呆,或早老性痴呆,多有同病家族史,病情发展较快,颞叶及顶叶病变较显著,常有失语和失用。 阿尔茨海默病主要表现为脑细胞的广泛死亡,特别是基底节区的脑细胞。正常情况下,基底节区发出的纤维投射到大脑与记忆和认知有关的皮质,它释放乙酰胆碱。短期记忆的形成必须有乙酰胆碱的参与,患者与正常人相比乙酰胆碱转移酶的含量比正常人减少90%。 经解剖发现,患者脑中有广泛的神经元纤维缠结,轴突缠结形成老年斑。老年斑中含有坏死的神经细胞碎片、铝、异常的蛋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 淀粉样蛋白过度积聚。 目前公认的发病机制主要有两种:1.由于淀粉样前蛋白的异常导致蛋白成分漏出细胞膜,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基因位于21号染色体。 2与载脂蛋白E(APO-E4)的基因有关,APO-E4的增多能对抗APO-E2或APO-E3的功能。APO-E4使神经细胞膜的稳定性降低,导致神经元纤维缠结和细胞死亡。APO-基因纯合子比杂合子患病几率高。 2.1.1、性别与AD张明园资料显示,男女患病率比为1:2.03.8,即使矫正年龄和教育程度后,该差异仍显著。2.1.2、AD的病理AD的神经病理改变是脑皮层弥漫性萎缩、沟回增宽、脑室扩大,组织病理学除额、颞叶皮层细胞大量死亡脱失外,尚有以下显著特征:细胞外老年斑或轴突斑,细胞内神经元纤维缠结和颗粒空泡变性,称为三联病理改变。 2.1.3、AD的神经病理脑重减轻,可有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充。SP和NFT大量出现于大脑皮层中,是诊断AD的两个主要依据。 (1)大脑皮质、海马、某些皮层下核团如杏仁核、前脑基底神经核和丘脑中有大量的SP形成。SP的中心是淀粉样蛋白前体的一个片断。正常老人脑内也可出现SP,但数量比AD质患者明显为少。 (2)大脑皮质、海马及皮质下神经元存在大量NFT。NFT由双股螺旋丝构成的。主要成分是高度磷酸化的tau蛋白。 2.1.4、AD的神经化学AD患者脑部乙酰胆碱明显缺乏,乙酰胆碱酯酶和胆碱乙酰转移酶活性降低,特别是海马和颞叶皮质部位。此外,AD患者脑中亦有其他神经递质的减少,包括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谷氨酸等。 2.1.5、AD的分子遗传学已发现AD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关。有痴呆家族史者,其患病率为普通人群的3倍。近年发现,三种早发型家族性常染色体显著性遗传(FAD)的AD致病基因,分别位于21号染色体、14号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包括21号染色体上的APP基因,14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1恩基因及1号染色体上的早老素2基因。但需注意,此类FAD的痴呆病人,只占所有AD患者的2%左右。此外,载脂蛋白E(apoE)基因是老年型AD的重要危险基因。APOE基因位于19号染色体,在人群中有3种常见亚型,即2.4和5.5最普遍,4次之,而2则最少。有apoE4等位基因者,患AD的风险增加,并可使发病年龄提前。但并非所谓带apoE4等位基因的人都会患上AD,亦有许多AD患者是没有4等位基因的,国内亦有多个报道证实apoE4是晚发型AD的危险因素之一。2.2、心理因素: 抑郁情绪 早期研究认为,抑郁病史与痴呆有关,抑郁可能是痴呆的早期表现。Jorm等发现抑郁症与AD发病有关OR1.8。Speck等研究了例AD患者和300名对照者的抑郁史,发现抑郁史10年的OR为2.0,10年的为0.9。欧盟研究小组发现,抑郁病史与AD显著相关,特别是对晚发AD病人。 兴趣狭窄 研究证明,经常参加社会活动或闲暇活动与老年人较好的认知活动功能有关。法国在一项社会活动和闲暇活动与AD关系的队列研究中发现,旅游、业余工作和编结、园艺与AD呈显著负相关,相对危险度分别是0.48、0.46和0.53,经常参加上述三项活动对AD的保护似有累积效应,参加一项活动的RR是0.77,二项活动是0.4,三项活动是0.22。对AD明显有保护性作用的活动还有阅读、室内游戏、与人交谈、照看孩等。 除以上的的影响因素以外,还有的研究表明:老年人的认知、性格、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均会影响老年人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2.3、社会因素:缺乏教育 缺乏教育作为AD危险因素较早由张明园等于1990年在上海市痴呆流行病学调查中提出,该研究发现,未受教育者痴呆的相对危险度是受过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者的倍。国外研究认为,每接受年的学校教育大约可以降低AD发病危险。Stern等研究发现,受到较高程度教育的AD病人颞顶叶脑血流不足最明显,认为受过较高程度教育者对AD神经病理改变有较强的功能性代偿。教育促进大脑新皮质突触密度增加,提高大脑神经贮备,延迟了AD的发病,从而降低了AD患病率。 社会阶层和社会经济地位 Evans等对不同教育程度和社会经济地位人群进行的队列研究认为,高社会经济地位是AD的一个保护因素,低社会经济地位是AD的一个危险因素。他们对美国642名65岁以上的社区老人进行了教育、收入和职业与AD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受教育程度低、低收入、低社会经济地位具有预测AD的作用。上海市AD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年随访研究中也发现,不工作是AD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良生活方式或生活习惯 法国学者对65岁以上的4000名社区老人的随访发现,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者患AD的可能性是0.33倍,经常参加各种活动如散步、访友、旅游和零星工作对AD都有保护作用。有人报告,吸烟与AD呈负相关,吸烟越多,AD的OR值越低。饮酒与AD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一,大多数人同意适量饮酒对AD发生有保护作用。缺乏运动及脑锻炼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运动是AD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运动可促进增加脑血流,刺激大脑细胞的代谢、活动及神经元轴突及树突的生长及修复。肥胖症 据Kivipelto报道1449例人群对象(6579岁),平均观察21年,发现中度肥胖症、高胆固醇水平、高血压均为痴呆的危险因子。除以上的影响因素以外,婚姻状况、城市环境的污染等也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3、疾病的治疗: 3.1、天然药物的治疗策略:AD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海马和前脑基底部神经元脱失。到目前为止,仍缺乏特异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药物治疗仍作为主要治疗手段。大量研究集中在胆碱醋酶抑制药、钙拮抗药、抗炎药物、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药、中药、脑代谢促进药、神经营养因子、雌激素和基因疗法等。3.1.1胆碱醋酶抑制药目前,AchE抑制剂是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一线药物,为轻、中度老年性痴呆病患者的标准治疗药物。AD病的生化特点是以乙酞胆碱为主的神经递质的丢失,胆碱醋酶抑制剂(ChEI)是目前最成功的胆碱能神经增强剂,通过抑制突触间隙内乙酞胆碱的降解,增加毒草碱受体和烟碱受体处乙酞胆碱的浓度,从而增强胆碱能神经元的认知功能。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该药物还能影响淀粉前体蛋白(A即)的表达和代谢。他克林(tacrine,THA)是第一个被FDA批准的AD治疗药物,通过竞争性抑制AchE、直接作用于M受体、N受体及抑制单胺氧化酶产生。THA还可增加烟碱结合位点的数量和葡萄糖的代谢。3.1.2抗一淀粉样蛋白(A)的治疗A在脑中沉积并形成老年斑,可导致AD患者的神经退化。因此,A积聚是AD发病的起始因素,A聚集是A产生和清除之间长期失衡的结果。A来源于A前体蛋(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APP可被分泌酶切割,产生可溶性App片段(soluble App fragment ,sAPP)和梭基未端片段(Ctemilnal fragment,一CTF),后者再经分泌酶切割产生A40或A42,余下的细胞内主链AICD在胞质内代谢。AD患者脑中APP主要经口分泌酶途径降解,从而使A生成增多,产生毒性作用,引起细胞凋亡。针对A的产生,其常用药物有分泌酶抑制剂、调节胆固醇药物、神保护性药物等。3.1.3抗炎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及体内外实验证实,炎性反应参与了AD的神经元功能失调。AD患者血清、脑脊液及脑组织尸检中发现有特异性免疫反应发生,表现为患者脑内补体系统激活及小胶质细胞增生,急性期反应物、细胞因子增多等,这些异常的炎性反应产物会促进A沉积,形成神经毒性,引起神经细胞退变,从而出现痴呆的临床症状。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能抑制小胶质细胞增生,干扰老年斑形成,因此提出用NSAID来延缓AD的发展或预防其发生。 3.1.4.中药治疗从中草药千层塔中分离得到的石杉碱甲和结构类似物石杉碱乙及石杉碱衍生物异香蓝杉碱甲,均是强效、可逆和高选择性的胆碱醋酶抑制剂;从石蒜科植物石蒜中提取的雪花莲胺碱(加兰他敏)对神经原性乙酸胆碱有高度的特异性作用;从夹竹桃科长春花属植物中提取的长春胺有改善脑部微循环,增加大脑供养和改善脑代谢的作用。3.2、合成新药的治疗策略3.2.1从靶蛋白到靶细胞器的治疗AD病理过程参与者是线粒体,众多证据表明线粒体的功能异常对AD的发病起到了关键作用,主要表现在AD患者脑组织内参与呼吸链复合物(、)的3个关键酶的功能受损。除了线粒体呼吸链的直接缺陷外,在AD患者脑内也可观察到线粒体自体吞噬降解的增加。此外,线粒体也是可溶性A聚合物的主要胞内靶标之一。这种聚集先于细胞外A沉淀的出现并随年龄而增加。可溶性A聚集在线粒体会干扰其正常功能,如中断电子传递链、导致活性氧(ROS)过度产生,以及引发突触损伤等。突触线粒体的氧化应激增加可能会损伤多种生物分子,包括脂类、蛋白和核酸,并增加A的产生。该领域在研药物中最前沿的是由Antipodean制药公司研制的口服有效的抗氧化剂M itoQ。3.2.2 多靶点治疗优于单靶点治疗多靶点导向配体(multitarget-directed ligand,MTDL)设计策略将很可能成为未来治疗AD的主流方法。以依据MTDL策略研发的药物ladostigil(TV-3326)为例,该化合物是由Youdim公司开发的抗AD药物,现已进入期临床研究。MTDL方法是将2个或多个针对AD不同靶标的药效团连接而实现的。Ladostigil融合了AChE抑制剂利凡斯的明(rivastigmine)和单胺氧化酶-B选择性抑制剂雷沙吉兰(rasagiline)的结构,同时表现出抑制胆碱胆酶(AChE,丁酰胆碱酯酶)、脑内单胺氧化酶-A和B的双重性质。 3.3、非药物治疗:3.3.1、针灸治疗 常用的针灸方法有:体针有报道多针透刺(如百会透四神聪; 神庭透当阳,再透上星;首面透鼻交;定神透水沟; 足三里透丰隆;风府透哑门;大椎透身柱;命门透肾俞;内关透神门;复溜透太溪)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效果显著。另有临床研究取中脘、丰隆、内关及涌泉、人迎、风池2组穴位,以益智化浊针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穴位注射临床观察用人参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注射液于双侧肾俞、足三里、三阴交行穴位注射,效果显著。针药并用交替针刺人中、四神聪、本神、足三里、太溪、悬钟及百会、大椎、命门、肝俞、肾俞2组穴位,配合口服中药复元汤,结果针药并用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组。需注意,针灸治疗一定要在正规的医疗机构,经过医生的诊断处方后进行。 3.3.2、食疗 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谷类,麦类,特别是含有丰富纤维素的燕麦。 蔬菜中芹菜、黄花菜都有益于大脑的健康保护。苹果等富有维生素的水果也是被推荐的食品。 富含卵磷脂的食物:如大豆类制品、磨菇。卵磷脂是神经细胞代谢修复的重要物质。 各类坚果:花生、核桃、松子、榛子、葵花籽也含丰富的亚油酸,对神经细胞有保护作用。 日常饮食宜多样化,不宜过饱。要做到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糖,低盐饮食。 3.3.3、情志治疗 鼓励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有轻度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运动,多动手动脑,稳定情绪,减少不良刺激。听音乐,读书看报,或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益智活动。 3.3.4、智力训练 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有研究显示,常用脑,常做有趣的事,可保持头脑灵敏,锻炼脑细胞反应敏捷度,整日无所事事的人患痴呆症的比例高。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学习新事物,培养多种业余爱好, 可活跃脑细胞, 防止大脑老化。广泛接触各方面人群,对维护脑力有益。和朋友谈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激荡脑力,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3.3.5、精神调养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这说明精神之凋养重在调节七情之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应节思虑、去忧愁、防惊恐, 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不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感的激扰。这样气血调和,健康不衰。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的情绪及患上忧郁症,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3.3.6、体育锻炼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事实上,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预防大脑退化。实践证明,适当的体育锻炼有益于健康,如坚持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或练气功等,有利于大脑抑制功能的解除,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水平。但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持之以恒,方可达到理想效果。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尽量多活动手指。 3.3.7、起居饮食 起居饮食要有规律,不能变化无常。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注意保持大便的通畅。在膳食上,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 即定时、定量、定质,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和戒烟、戒酒。避免使用铝制饮具。 补充有益的矿物质。 无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都只能相对延缓病情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疾病的进程。特别是对晚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西医目前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对轻度早期的患者,中医药在帮助改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而且长期用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既然对于疾病的治疗疗效一般,我们更应该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4、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改善劳动环境,预防工业方面的职业病,如重金属铝、一氧化碳。忌酒戒烟。注意饮食、多食维生素C多的食品,坚持学习新知识,保持与社会广泛接触。减轻和推迟记忆力下降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学习,多练习用脑。经常户外活动参加适合于老年的体育锻炼。 随着人口老年化日益加剧,老年痴呆症发病率逐渐上升。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科学家最新发现,“喝茶+喝咖啡+吃核桃+常锻炼+晒太阳”是预防老年痴呆症的完美组合。 夏威夷国际老年痴呆症大会上宣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每天喝1杯茶或咖啡,有助预防老年痴呆症,因为这两种饮料都可以使记忆丧失危险下降40%。美国加州大学科学家表示,与不喝茶或咖啡的老人相比,经常喝茶或咖啡的65岁以上老人,老年痴呆症症状分别减少37%和20%。 纽约州立发育障碍基础研究所完成的实验鼠研究发现,坚果类食物可极大改善实验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吃核桃对人类有相同的作用,因此有助于降低老年痴呆症危险。 除了饮食之外,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有助降低老年痴呆危险。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完成的一项涉及1200名平均年龄76岁的参试者的最新研究发现,高尔夫和慢跑等中等强度锻炼可使早老性痴呆危险减少40%。研究人员建议,老年人每周5次,每次30分钟的高尔夫、快走或跑步机锻炼,可有效防止老年痴呆症。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科学家完成的一项涉及3300名65岁以上老人的新研究发现,缺少维生素D的老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增加5倍。研究人员建议,为了保证充足的维生素D,老人除了常吃富含维生素D的多脂鱼和鸡蛋之外,更重要的是经常晒太阳。 另外,银杏黄酮可促进大脑血管微循环,直接保护神经细胞,从而对老年痴呆症起到预防和治疗作用。相关的银杏产品有银杏晶,银杏茶,银杏胶囊等。老年朋友们也可以将银杏炒熟直接食用,但一次食用不宜超过20粒。 锻炼大脑:两个最近研究发现,上学用了多年大脑的人或是智力要保持清晰的职业工作者,即使当他们的大脑被阿兹海默症斑块和缠结损伤时,一些终身嗜好,如猜字游戏或打扑克都能帮助保护抵抗阿兹海默症的症状。 不吃炸薯条:至少最近在小鼠研究表明,吃很多的脂肪和胆固醇能促进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在人体研究,中年肥胖能使随后记忆问题、痴呆和阿兹海默症的风险。另一方面:2006年3700多老年人研究发现吃大量蔬菜与蔬菜不足者相比,能减慢记忆能力下降40%。 多与朋友相处:休闲聊天有大益:2010年哈佛大学研究按一测量方法发现有社会联系的人们在老年的时候能保持更多的完整记忆达两倍多。 除以上的方法以外还有许多的有益于健康的方法,对于阿尔茨海默疾病我们一定要早预防早准备。讨论: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正在严重威胁这老年人的健康。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我们也慢慢地深入,比如丰富疾病的临床象,加大对于疾病的药物与非药物治疗投入等,但这些研究并不能完全地帮助我们治疗治愈疾病,因此我们应该做的除了要加大研究的深度,还得做好对疾病的预防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功能户外求生哨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公开课长春初中语文八下《岳阳楼记》五教案(2025-2026学年)
-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导新人教版教案(2025-2026学年)
- 八上语文八下语文春酒教案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公开课教案教案(2025-2026学年)
- 第课公式的计算教案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赣科版(2025-2026学年)
- 2025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校园招聘150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2套试卷
- 贵州国企招聘2025贵州成黔集团铝产业精深加工板块招聘18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2套试卷
- 暑期教师培训教育讲座
- 智能舌诊流程培训课件
- 数字营销新趋势及实践操作指南
- GB/T 12643-2025机器人词汇
- 2025重庆租房合同8篇
- 上海市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实施方案
- 《认知行为疗法》课件
- 无处不在-传染病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南昌大学
- 旅行社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模版(2篇)
- GB/T 11981-2024建筑用轻钢龙骨
-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授课课件
- 边缘计算与云计算
-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华侨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同步检测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肺癌(肺恶性肿瘤)中医临床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