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蓝领”公寓建筑设计研究以西安印包工业园员工公寓为例专业:建筑学硕士硕士生:陈国华指导教师:周文霞副教授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格局带来的新的城市格局,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产业员工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暂时性、过渡性的居住生活成为了他们一段时期内的主要生活模式。作为他们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蓝领”公寓,在新形势下应当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现实生活的要求,从而为“蓝领”工人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的产品以适应“蓝领”工人对居住舒适性和人性化的需求,而适合这种生活模式的公寓建筑将会是未来居住模式的一种方向。本论文主要研究产业园区内的“蓝领”公寓建筑设计。作者在现有成熟理论的支持下,以实践成果为基础,通过问卷、访谈等调研方式,总结了原有“蓝领”公寓的特点;分析了现代“蓝领”工人心理特点、行为模式的变化以及其生活需求;探讨了公寓功能空间组成,公共空间的设置和外部形态的设计;通过融合心理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知识,尝试总结“蓝领”公寓空间的设计手法,并进行了“蓝领”公寓的设计。设想了“蓝领”公寓将来发展的趋势。本篇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通过对当下社会大环境的分析,强调了课题研究的迫切性;在对“蓝领”工人的关怀和他们需求下,“蓝领”公寓的研究显得迫切而及时;同时章节在现有理论、成果的支撑下通过合适的研究方法,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框架。第二章,通过对国内早期建成使用的“蓝领”公寓的调研,了解并掌握了现阶段“蓝领”公寓的居住状况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选择国内近期新建的“蓝领”公寓作为比较,并探索改进的途径。第三章,是对“蓝领”人群的分析,了解他们的身心特点以及现阶段条件下生活模式的发展趋势;通过对其行为模式的把握,分析其对居住功能空间的需求。第四章,对“蓝领”公寓组成的各功能空间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舒适度的角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度出发总结了各功能空间的尺度、家具布置方式等空间的影响因素;探讨了“蓝领”公寓平面组合在人性化原则下的设计方式,以及对公寓外部形态的简单考量;最后,提出了“蓝领”公寓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第五章根据“蓝领”公寓设计的原则指导实践,创作了印包工业园区内的职工公寓设计。最后一章是本文的结论,是从需求的多样化,空间的舒适性、实用性以及管理模式对建筑空间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作者对“蓝领”公寓建筑未来发展的展望。关键词:“蓝领”公寓;居住行为;单元功能空间;功能空间组合;外部形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BuildingdesignresearchofBlueCollarapartmentXian-toprintingandpackagingindustryparkemployeesapartmentforexampleSpecialty:ArchitectureforthemastersdegreeMaster:ChenGuoHuaTeacher:ZhouWenXiaassociateprofessorAbstractThispaperstudiesthemaincontentfortheindustrialparkofthebluecollarapartmentbuildingdesignresearch.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oursociety,andindustrialpatternwithnewurbanpattern,thelivingstandardsofthepeoplehasimproved,industrystaffslifealsochangesgreatly,temporary,transitionallivinglifeasaperiodofmajorlifemode,astheyworkandlifeofmaincarrier-bluecollarapartment,inthenewsituationshouldadapttothedevelopmentofmodernsociety,tomeettherequirementsofthereallife,forthebluecollarworkersmustprovidemoreflexible,morediversifiedproductsinordertoadapttothebluecollartolivecomfortablesexworkersandhumanneeds,andsuitableforthiskindoflifestyleapartmentbuildingswillbethefutureofakindofhousingpatterndirection.Thispaperstudiedtheindustrialparkbluecollarapartmentbuildingdesign.Theauthorintheexistingmaturetheoreticalsupport,withpracticalresultsasthefoundation,throughthequestionnaire,interviewandinvestigationway,summarizestheoriginalbluecollarapartmentcharacteristic;Analyzesmodernbluecollar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workerspatternofbehaviorchangeanditslifeneeds;Discussesthefunctionofapartmentspace,thepublicspaceofsettingandexternalshapedesign;Throughthefusionpsychology,aesthetics,sociology,economics,andsothemulti-disciplineknowledge,trytosumupthebluecollarapartmentspacedesigntechnique,andthebluecollarapartmentdesign.Imaginethebluecollarapartmentthetrendofthedevelopmentofthefuture.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Fulltextofsixchapters:Thefirstchapteristheintroduction,mainlyexpoundsthesubjectresearchbackground,andexpoundsthesignificanceofresearchtopicandtherelatedconceptdefinition,whichdescribestherelevantresearchtheoryandresearchstatus,hasbeenclearabouttheresearchmethods;Thesecondchapterofthestaffandworkersoftheenterprisethroughlivingconditionofcasefieldinvestigationandanalysis,findoutthebluecollarapartmentactualexistenceandtheproblemsneedtobesolved;Inthethirdchapterofbluecollarapartmentsubjectelementsoftheanalysis,understandingstaffthe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characteristics,analyzesitsbehaviormodel,understandingstafflivingthe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needs.Thefourthchapterofourcountrysbluecollarapartmentspacearediscussedindetail,discussesthebehaviorpatternofaworkerwiththefunctionoftheapartmentspacecomposition,livingspacelayoutmode,unitspacescaleandfurniturefacilities,themainpointsofdesignandputsforwardrelatedideas.Chapter5accordingtothebluecollarapartmentdesignprinciplesguidingpractice,createdtheprintingandpackagingindustrialzoneofworkerapartmentdesign.Thelastchapterwastheconclusionofthispaper,fromthediversityofthedemand,thespaceofcomfortablesex,practicalandmanagementofthearchitecturalspaceinfluenceetc,theauthorexpoundedonthebluecollarapartmentbuildinginthefuturedevelopmentoutlookKeywords:bluecollarapartment;Residentialactivities;Unitspace;Storiedbuildingdesign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1绪论.11.1课题研究的背景.1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1.2.1研究的目的.11.2.2研究的意义.21.3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分析.21.3.1国外研究现状.21.3.2国内研究现状.31.4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41.4.1相关概念.41.4.2研究范围的界定.51.5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61.5.1研究方法.61.5.2框架.62国内工业园区内“蓝领”公寓的个案调查分析.92.1调查概况及相关说明.92.1.1调查的目的.92.1.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92.2实例现状调研.102.2.1国内早期“蓝领”公寓实地调研.102.2.2国内近期“蓝领”公寓实例分析.132.2.3“蓝领”公寓住宿形制的演变分析.172.2.4调研中“蓝领”工人对自身居住空间改进的建议.192.3实例调研分析.212.3.1“蓝领”工人的居住实态分析.212.3.2“蓝领”公寓管理模式分析.242.3.3现阶段“蓝领”公寓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和有待改进的内容.252.3.4调研小结.262.4本章小结.273“蓝领”工人的居住行为调查分析.29I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1“蓝领”人群结构特点.293.2“蓝领”工人的普遍特点分析.293.2.1“蓝领”工人的生理、心理特点.293.2.2“蓝领”工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趋势.303.2.3“蓝领”工人居住基本需求分析.313.2.4“蓝领”工人对居住功能空间的要求.323.3“蓝领”工人的行为模式分析.343.3.1“蓝领”工人的生活行为特征.343.3.2“蓝领”工人在公寓内基本行为及其对空间的影响.353.3.3“蓝领”工人的行为模式及其对空间的影响.383.4本章小结.404“蓝领”公寓建筑设计研究.414.1“蓝领”公寓的单元功能空间设计.414.1.1功能空间的功能组成分析.424.1.2功能空间的组合设计.544.2“蓝领”公寓单元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组合设计.604.2.1“蓝领”公寓公共空间的功能组成类型.614.2.2“蓝领”公寓公共空间组合的人性化设计.624.3“蓝领”公寓建筑的外部形态设计.664.3.1“蓝领”公寓建筑外部形态的影响因素.664.3.2“蓝领”公寓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684.4生活服务区影响下的工业园区空间组织结构.704.4.1工业园区基本空间布局形态.714.4.2工业园区内生活服务区内部空间组织基本形式.734.5“蓝领”公寓建筑设计原则与手法.744.5.1舒适性设计原则.744.5.2小而全、小而精的功能布局.744.5.3家具设施的可变性设计原则.744.5.4公共设施多元化设计原则.744.5.5整体性设计原则.744.6本章小结.75II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实践印包工业园员工公寓设计.775.1项目概况.775.1.1工业园区的建设背景.775.1.2工业园区的区位分析.775.1.3工业园区的设计构思.785.1.4工业园区的功能组成.785.2项目设计中“蓝领”工人特点分析.795.2.1西安地区“蓝领”工人特点.795.2.2项目中涉及的“蓝领”工人对居住空间需求.805.3印包工业园“蓝领”公寓建筑设计.835.3.1“蓝领”公寓的平面功能设计.835.3.2功能复合与功能模糊在设计中的体现.855.3.3“蓝领”公寓功能空间组合设计.865.3.4“蓝领”公寓的形象设计.885.4本章小结.886展望.916.1“蓝领”公寓建筑的发展趋势.916.1.1“蓝领”公寓居住单元空间设计趋于舒适.916.1.2“蓝领”公寓居住单元空间设计开始关注适应性.916.1.3“蓝领”公寓建筑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916.1.4智能化的管理系统.916.1.5公寓公共配套设施对“蓝领”工人更具有实用性与完善性.926.2本章小结.92结语.93致谢.95参考文献.97附件.101调查问卷.101III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IV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绪论1.1课题研究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受新技术革命、经济全球化等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家改革发展的相关政策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导向是要以产业链为纽带,以产业园区为载体,发展现代产业集群,有效地推动产业化升级以及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这样的产业格局下,兴建了大量的工业园区。与此同时,产业园区配套的居住需求也越来越多,“十二五”规划期间,城镇将新增4500余万就业岗位【1】,随之带来的是庞大的新员工居住需求问题。产业员工,特别是异地就业员工的住宿需求须有效解决,因此,大规模地开发建设各类“蓝领”公寓建筑就变得迫切与现实。而当前各行各业普遍建设的“蓝领”公寓,是专为产业员工,主要是单身青年产业员工提供过渡性集居生活空间的城市居住建筑设施。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产业格局带来的新的城市格局,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产业员工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暂时性、过渡性的居住生活成为了他们一段时期内的主要生活模式。作为他们工作、生活的主要载体“蓝领”公寓,在新形势下应当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满足现实生活的要求,从而为“蓝领”工人提供更加灵活、更加多元化的产品,以适应“蓝领”工人对居住舒适性和人性化的需求,而适合这种生活模式的公寓建筑将会是未来居住模式的一种方向。1.2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2.1研究的目的通过对“蓝领”工人的居住行为和居住心理的研究,分析影响“蓝领”公寓设计的主要因素,以此为指导,对“蓝领”公寓空间设计进行限定,并分析蓝领公寓居住的单元模式,在避免面积浪费的同时尽可能扩大内部空间。通过合理安排和比例设置,提出公寓形式的优化设计方向,让经济型户型在面积回归的同时为“蓝领”工人提供舒适性、人性化、适应性和多元化的居住生活环境。【1】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2.2研究的意义随着我国居住环境新政策的出台,以及产业结构新的调整,工业园区内的“蓝领”公寓将成为新的工业建设的关注重点,即满足“蓝领”工人的基本居住需求。“蓝领”工人对工作、居住条件的选择也将成为新的热点。这样就为建筑师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蓝领”公寓的出现不是生活质量的降低,而是现代对“蓝领”工人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响应,让他们在现代的条件下生活的更有尊严,让他们在承担义务与责任的同时感受到自豪。而在现代的科技水平下,完全有可能设计出小而全,既节省又舒适的经济适用的居住环境。将来以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建设的“蓝领”公寓住区将有利于促使企业集中人力、财力用于科研、创新、推进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一个环境优美、具有良好工作氛围的企业,对吸引打工者前来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蓝领”公寓的设计研究对“蓝领”工人居住环境的改变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同时对企业的建设和发展也是有力的保障。1.3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以及研究现状分析1.3.1国外研究现状由于工业化是从欧洲兴起的,在工业背景下的工人居住问题的研究,国外的一些国家起步较早,因此处于领先地位。其中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是对产业工人的居住问题较早的研究,其对18世纪的英国工业化中解决产业工人的居住问题做了很详细的调研和分析,文章阐述了工人居住区的状况与形成的原因,主要的形式是:将地下室改为住房;将联排式住房切割出租;将住房建成“小房子”(恩格斯的叫法,即小面积的住房)。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二战后,勒柯布西耶将公共住居问题研究推向高潮,尤其对于“蓝领”工人,其在许多方面的前瞻性的设计对“蓝领”公寓设计有很多的启发与借鉴:(1)解决了一大部分人居住的过渡性问题;(2)结合了他对现代建筑的思索,特别是关于集体与个人间相互关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他把公寓外的城市绿化及公共活动场所相融,并增进居民间的相互交往;(3)他还把公共设施引进公寓内部,如:小卖、活动区、阅览、娱乐设施等,使公寓成为满足居民心理需求的场所。人口密度较高的日本、香港等地区,其为解决住房紧张和一些年轻人、工人等买房前的过渡问题,而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地理位置上跟我国很接近,气候条件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很相似,因此他们的设计方法对我国“蓝领”公寓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国外针对“蓝领”公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住区的探索,而对“蓝领”公寓本身的空间研究较少(由于收集资料的方式局限)。其中日本集合式住宅的研究对“蓝领”公寓发展进程的梳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经历了几个探索阶段后,其对户型结构的研究已逐步趋于成熟,而对于单一空间的“蓝领”公寓的空间结构可以有类比分析的作用。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如:室内空间设计手册,里面汇集了人体工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构成基本体系,并对基本设计技法进行分析与阐述。此外,关于日本住宅的论著如环境行为与空间设计,其对行为与空间的关系对“蓝领”公寓研究有启发性的作用。以上国外的研究有一些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前瞻性的将公共设施引入到公寓空间内部;满足了居住者在心理和生理的需求;对居住单元功能空间舒适性尺度把握与人性化家居设计;居住组合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弥补了现阶段公寓建筑设计的局限性,提高居住的品质,这些先进的设计经验可以为我国的“蓝领”公寓提供很好的指导作用。1.3.2国内研究现状一直以来,国内“蓝领”工人这个群体因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他们的居住问题处于被忽略的边缘,得不到社会相应的关注。而对“蓝领”工人的居住问题研究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理论的研究还不够系统。从近几年的研究现状来看,周燕珉教授编著的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中虽有小章节从配套设施到管理的安全性,以及公寓区与周围生活服务区的协调上的阐述,但也近乎是原则性的交代,并不像住宅研究那样有详尽的分析。而以易居地产研究院等为主的房地产商开始涉猎这类研究,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设计项目进行分析,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从近年来的建筑相关期刊及相关的学位论文的检索数据发现目前针对“蓝领”工人的“蓝领”公寓的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内外已建的实例的介绍与评价,缺少针对“蓝领”工人的生活方式、居住需求及其舒适性的研究。当然也有一些独特的理论主张,比较有代表的实例是张永和的四间房,他提出了等级空间和等值空间的概念。公寓内的生活每个人都是一套重复的模式,而等级空间是无法诠释这种模式的,只有用等值空间来解释。尽管张永和的理论令人耳目一新,但国内关于“蓝领”公寓具体空间设计方面的研究还是较为滞后,并未对其从舒适性与人性化等角度做深入的分析,但其中部分对使用者的研究结果可以增进我们对“蓝领”工人的特点、生活方式的理解认识;在城市住宅领域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许多研究和著作对于我们理解“蓝领”公寓建筑及其设计、研究的方法有积极的指导借鉴意义。另外各种核心建筑期刊上关于公寓建筑实例的文章很多,其中尤其以居住单元空间的舒适性设计最受关注,讨论的也最多。建筑师、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创作等杂志中均有文章探讨居住单元空间的设计,对本文所进行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和有用的资料。此外,一些关于特定人群公寓研究的硕士论文,如现代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的研究(彭茂丰,湖南大学)、国内高等院校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张兴艳,西南交通大学)、军官公寓式住宅内部空间构成研究(张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但对于“蓝领”公寓的空间的研究互有补充,对与认识和理解公寓设计方法,引导正确的研究方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1.4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1.4.1相关概念1.“蓝领”与“蓝领”职工“蓝领”是一个舶来品,是对一种生活形态定义。历史可追溯到早期工厂的服装规定,当时工厂统一给工作人员配发藏青色的制服,故而得名。“蓝领”族的生活形态很明显的不是在办公桌前从事工作。【2】“蓝领”职工一词最早见于20世纪40年代,指的是在工矿、农场、建筑工地等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薪阶层,因他们工作时通常穿着蓝色的服装,故而取名。“蓝领”职工一直是我国企业紧缺的人才。【3】2.“宿舍”与“公寓”宿舍(Dormitory)是指单身人士使用且有集中管理的居住建筑,一般是指有多个床位且不带卫生间,主要是用来睡觉的房间;宿舍的所有者不能是个人。公寓(Apartment)是指单独一间或几间组合的,具有一些居家设施通常以租赁形式存在的的居住建筑;是能容纳许多人家寄居,房间呈模式化,设备齐全的楼房;其所有者可以是国家、集体,也可以是个人,并由其以租赁的方式非永久性住用,是介于酒店(旅馆)和住宅之间的居住建筑形式。3.“蓝领”公寓“蓝领”公寓,即给“蓝领”工人临时性居住的居所,它是随着全国经济开【2】【3】4百度百科百度百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发区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是解决外来打工者的住宿,并为开发区内的企业解除后顾之忧。4.职工宿舍与员工公寓的区别职工宿舍是我国企业、工厂向在职的无居住条件的职工提供的住宿形式,与其他居住形式相比,职工宿舍的类型特征比较清晰,这与其在社会文化构架中的角色有关。它过去一直属于不承担企业礼仪象征的建筑类型,是利用仅有的资源有效地解决基本居住的需求。因此,它往往是企业内部造价最低,但使用率最高的建筑类型。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发展,更好住宿条件的员工公寓开始出现。二者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不同的员工生活建筑,在形式上大同小异,但是在内涵上差别很大。1).供求关系不同:职工宿舍是计划经济的条件下由国家拨款建设,并免费提供给职工居住,住宿条件相同,由企业统一分配;员工公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多渠道(社会、企业、个人等)筹资建设,职工自费租住并在一定条件下可自由选择的居住形式。2).居住条件不同:职工宿舍在时代背景下受到经济条件制约,标准化的布局加上纯福利的免费居住,必然会导致住宿条件偏低;员工公寓是现时期的产物,在充足的资金供给的条件下,带有盈利与福利双重色彩,其居住标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3).配套设施不同:职工宿舍配备的居家设施简单,宿舍内一般布置床铺和公用的长桌,条件稍好点的,会给每人配备一个小型的储藏柜,空间有限,所以宿舍内显得十分拥挤;而现在,每位员工都有独立的家具设施,增加了私密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舒适度。网络,公共电话、电视,甚至饮水机等家具也开始出现在现代的员工公寓中。过去,卫生间是楼层集中设置,公共使用,楼层中除了宿舍外很少有公共活动室;而现在的员工公寓除了有独立的卫生间,此外还有公共活动室、报刊阅览室等服务用房,极大地方便了员工的生活。1.4.2研究范围的界定论文所研究的是针对工业园区内配套的“蓝领”公寓,是提供给“蓝领”工人临时居住的场所。“蓝领”人群几乎涵盖了社会中所有生活形态,而企业对“蓝领”提供公寓也有不同的规定,本文所研究的“蓝领”群体是在工业园区工作的产业工人,这部分人群有稳定的收入,在居住需求上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论文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针对产业园区内“蓝领”公寓单体建筑进行分析,从员工个人的心理、生理开始分析,深入剖析居住行为影响的因素,通过对居住单元分析,空间组合的布局,外部形态的设计等方面剖析,将总结出“蓝领”公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并且指导设计。1.5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框架1.5.1研究方法1.分析的方法分析是先将一个复杂的整体分解为多个相对简单的部分,然后从简单向深入考察的方法。它的优点是从简单入手更容易寻找到切入点;缺点是分解和寻找切入点的过程中会丢失一些信息。分析的方法在本篇论文的各处普遍应用,无论是对调研实例,对公寓建筑空间和对设计原则的总结都会先“分”后“析”,目的是尽可能地理清脉络和真相,为总结发展规律寻找线索。2.比较的方法比较是对多个事物的整体或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寻找异同点,并探索差异产生原因及过程。它也是本篇论文中重要和经常运用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的对象可以是不同的公寓类型、不同的居住环境等“细微”事物;也可以是不同历史阶段的成就和特点等相对宏观的事物。它成为发现隐藏在表象之后的本质和规律的又一把“钥匙”。3.归纳的方法归纳的方法是与分析逆向的过程,是研究方法中最具有逻辑的部分,得出的结论和规律应是简洁、明晰而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于现代“蓝领”公寓而言,主要是通过这一方法,可以总结出各个时期、各个类型、各个功能空间的特点,以及总体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指导实践。1.5.2框架论文从社会的背景出发,确定选题及范围,通过调查研究实例以及与“蓝领”工人对话,从分析“蓝领”工人的居住行为入手,进而分析“蓝领”工人的特点与需求,确立其对功能空间的要求。功能空间的分析是论文的核心章节,即第四章节,详细的剖析了单元功能空间的组成、组合、有限空间下的功能复合以及公共空间的布置,继而提出了舒适性与人性化的设计要求,最后在对外部形态的分析后,总结出设计的原则并且指导实践。6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1.1论文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8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国内工业园区内“蓝领”公寓的个案调查分析2.1调查概况及相关说明2.1.1调查的目的通过调查了解产业工人(“蓝领”阶层)的行为、心理需求及其对现有居住环境的评价,通过对调研数据的分析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蓝领”公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研中以访谈的形式归纳“蓝领”工人对公寓空间的居住需求,为“蓝领”公寓的设计提供“支撑”。以对现有资源的优化为出发点对其合理利用,使之实现高效的发展。2.1.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1.调研的方法调查中,采用访谈的方式与“蓝领”员工进行交流,了解了其对公寓空间的使用情况。同时以问卷的形式将访谈的内容记录,笔者现场填写,保证了问卷的有效性,以便于后面的整理。问卷设计之初并没有针对性,笔者在调研的过程中,通过收集到的问题以及“蓝领”工人的关注点,不断对其进行修订,基于研究的目的与核心内容最终确定24个针对居住在工业园区内“蓝领”员工的问题;24个问题均是以“蓝领”公寓的主要使用主体者“蓝领”工人为着眼点,涉及到“蓝领”工人的使用需求、行为模式以及居住环境改善的建议。问卷的设计符合实际才能得到较为客观的数据从而对后面的分析做好铺垫。2.调研的内容笔者本身也是公寓的使用者,在公寓中度过美好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对公寓内的生活有较客观的了解,由于身份的差异,只能是感受上的借鉴。对于“蓝领”员工的生活方式和其对功能的需求,笔者希望通过问卷的形式,以及到公寓内实地感受,切实了解,据此初步设定问卷调查的内容:1).公寓的居住现状调研。主要是对公寓内居室单元的配套家具设施、楼栋配套公共设施的调研以及现有情况下公寓的采光通风条件等;另外从专业的角度了解公寓的建筑结构、居室的布局方式、影响外部形态的因素。2).“蓝领”工人的居住意愿调查。调查“蓝领”工人的居住需求,主要包括公寓单元的居住方式、居住人数、居住楼层、公寓收费、卫生清洁空间、餐饮空间、公共交往空间以及公寓楼的其他配套设施的需求。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了解“蓝领”工人对公寓的评价。包括居住环境、配套服务设施、卫生条件、安全以及经济性等方面的评价。4)将工业园区内及其他地方居住的“蓝领”工人进行比对,了解“蓝领”工人选择住房的倾向。5).“蓝领”工人的居住行为模式调研。包括“蓝领”工人行为种类、行为特点、不同的使用空间对行为的影响。6).企业对“蓝领”公寓管理模式调研。包括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的管理模式,针对不同人群的管理方式。2.2实例现状调研2.2.1国内早期“蓝领”公寓实地调研图2.1陕重汽居住单元功能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1.陕西重型汽车厂“蓝领”公寓陕西重型汽车厂位于西安市区的北郊,泾渭工业园区内。配套的“蓝领”公寓建在产业园旁的居住小区内,是由原有的小户型住宅改建而成。可能是出于减小对小区内居住生活的影响,公寓设置在了小区的北入口旁;整体造型为“方盒子”,形式与色调延续了小区的风格,外包的阳台使建筑很素雅,但在设计时没有考虑空调窗外机的位置,导致现在外部立面有些凌乱。公寓共有2栋,总建筑面积在10000平米左右,这栋公寓采用22间居室单元作为一个标准平面,通过内廊连接各居室,每层平面的两边端头部分设置开放空间,可用做交谈、吸烟、会客等多功能用途,避免了有些公共活动影响到居室内的其他人员。1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2陕重汽居住单元组合平面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每个居住单元以2人间为标准,配置独立卫生间,阳台可作为厨房(配有煤气管道),但根据管理人员的介绍,由于房间有限,后来改为现在看到的上下铺4人间的形式,阳台的厨房功能也考虑到管理的方便,被禁止使用;内部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管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快捷酒店员工奖励合同书(示范文本)
- 2025车辆租赁合同半年版
- 2025年劳动合同的特点
- 2025药品销售合同简化版
- 2025合作协议下载模板
- 2025设备租赁合同格式范本
- 搓丝基础知识培训心得
- 活动策划能力测试:模拟面试题目与解答
- 南方物业面试经验分享:面试题库与面试技巧探讨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组织行为学》(MBA)课件
- 儿科常见疾病双向转诊指南
-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形象设计与造型(第2版)-课件
- 中铁XXXX局城轨道交通工程劳务分包指导价2017版
- 德国申克振动筛
- 常用危险化学品储存禁忌物配存表
- 钻机电气控制系统操作手册
- 现浇剪力墙结构模板安装与拆除技术交底
- 电力服务收费项目及标准
- 最新农贸综合市场项目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