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oc_第1页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oc_第2页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oc_第3页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oc_第4页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人力资源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黄奉毅 蒋金凤 刘建瑛 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 医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本文受重庆市人才工作研究会项目“高校人才评价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渝人研发2012 第12 号)资助。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19832014年间431篇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从年代分布、作者情况、主题热点、期刊分布、被引情况和基金资助等方面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文献总量不断增加,研究主题集中在职称制度本身,但相关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群,合作研究还不够高,研究力量有待加强,基金资助力度需要加大。高校教师职称研究应拓展其深度与广度,加大合作力度,加强职称研究人才队伍建设,注重研究方式的多样性,把握平衡并关注微观视角。 关键词:高校教师 职称 文献计量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3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统计学等计量方法论述与预测科学技术现象与规律的情报科学分支。高校教师职称是高等院校有效聚集优秀人才和形成良好激励约束的重要保证,进入21世纪,高校职称改革举措引起高等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为了把握高校教师职称在我国的发展和研究脉路,及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主题特点,本文对近三十年我国有关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旨在揭示高校教师职称在我国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为深化高校教师职称改革和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一、资料来源与方法 1.资料来源 通过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数据库(VIP)。其中,中国知网采取跨网模式,选择“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文献来源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4年12月1日。检索式:(高校教师)AND(职称OR职务)。检索词为“高校教师”、“职称”、“职务”。根据不同数据库的特点,采用篇名、 关键词、题名进行检索。排除重复文献,数据信息不全文献,一稿多投的文献以最先刊登的期刊为准。 2.资料分析方法 纳入的文献均采用Excel2007进行规范的数据统计处理。应用文献计量法,对文献的年度分布、作者情况、主题分布、文献来源期刊分布、被引用情况、基金资助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统计结果及分析 1.文献检索结果 依据检索策略,各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献数量分别为:CNKI获得文献421篇,VIP获得文献417篇,万方获得文献124篇。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共纳入文献431篇,其中,期刊论文380篇,硕士论文28篇,博士论文2篇,其他21篇。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2.年代分布 对高校教师职称的研究文献发表年代的统计分析可从时间概念上了解其研究的发展状况与趋势。从图2中可以看出1983年起开始研究,1986年研究趋势逐渐上升,在1998年和2000年出现了两次小高峰,2007年出现研究高峰,达到了32篇。由于论文被网络数据库收录与其发表之间有时间滞后的原因,2014年的发表数量应超过18篇。科学文献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标尺之一。图2显示了1983年至2014年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年度分布趋势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文献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在431篇文献中,2003-2014年发表的期刊论文及学位论文共277篇(占64.27%),由此可见,高校教师职称研究虽然已经是一个老话题,但是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些研究成果推动了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理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3.作者分布 (1)作者地区分布。按第一作者统计,作者地区分布广泛,但不平衡。高校教师职称研究论文的作者遍布全国27个省(市),其中发文最多的10个省(市)共计发文106篇占了61.25%,详细分布见表1。这说明,这10个省(市)在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方面有较大的优势,研究力量强,其他地区的研究亟待提高。 (2)活跃作者分布。对作者的发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高产作者,掌握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表2列出了作者发文情况统计结果。在纳入的431篇论文中,按第一作者统计,作者人数388人,仅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359人,占作者总数的92.53%,远远高于洛特卡定律60%的数值。这说明多产作者过少,高校教师职称的研究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群体。发文两篇及以上的作者有叶芬梅发表5篇论文,占作者总数的0.26%。发表4篇论文的有2人,占作者总数的0.52%,分别是董藩和王慧。发表3篇论文的有7人,占作者总数的1.80%,分别是胡日太、霍宝柱、田一聚、张珧敏、吴凌尧、张吉刚、赵志鲲。发表2篇论文的19人,占作者总数的4.90%。根据普赖斯的理论,只有当“核心作者发文量约占总发文量的50%”时,该学科的高产作者群才算形成。这说明对于高校教师职称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群,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3)作者合著情况。研究论文的合著情况可以反映研究论文的深度和广度,也有助于组织开展合作研究。对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相关论文作者合著情况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在431篇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中,独撰论文数为302篇,占论文总数的70.07%;合著论文129篇(其中2人合著90篇, 3人合著32篇, 4人合著5篇, 6人合著1篇,7人合著1篇),占论文总数的29.93%。合著率虽然高于社会科学论文的平均合著率16.7%,但是远低于自然科学论文的平均合著率70%。说明高校教师职称研究虽然涉及学科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个人研究,研究力量比较单一。 4.主题热点分布 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总量只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该领域理论研究水平的整体状况,要总结其理论发展的主题热点还得从这些文献的内容着手。笔者在对431篇文献仔细研读和梳理后发现我国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主题热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研究。共162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37.58%。包括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本身71篇,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91篇。涵盖了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及聘任制的属性分析,沿革,实施情况探讨,发展与展望等方面。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高校教师职称理论方面的内容。 (2)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制改革研究。共55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12.76%。主要涉及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存在的问题,职务评审工作探讨,职务评审方法的设想,评审程序的弊端及完善措施等。 (3)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中问题研究。共69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16.01%。主要涉及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工作的探讨,职务评聘现状与问题剖析,职务评聘的路径选择,职务聘任工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4)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管理研究。共31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7.19%。把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管理结合起来探讨高校教师职称问题。 (5)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与职称晋升方法探析。共59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13.69%。借助其它学科,引入模糊数学的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AHP),灰色系统理论,从Web服务,博弈论,行政法的新角度新思维方式,使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职务聘任)更公平、公正、合理、可行。 (6)其它。共55篇,占所有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12.76%。讨论高校教师职称相关的身体状况、心理健康、薪酬、发表论文情况、档案管理、学历结构、人力资源考量等方面。 5.文献期刊分布 分析某一学科、专题论文的来源期刊有助于掌握该学科、专题的核心期刊群,也可以看出学术期刊的学术取向以及其在某一研究领域重要性。经统计,431篇论文分布于282种期刊之中。如表4所示,刊载4篇及以上期刊论文的期刊有14种,其中6种为核心期刊(依据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6.被引情况 被引频次是衡量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经统计,有10篇文献被引频次超过25次,见表5。由其内容可见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践与思考、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教师职务聘任管理模式、高校教师职务评聘中的法律问题、高校教师分类管理模式等问题已经被研究者所关注。 7.基金资助情况 从科研基金资助情况进行分析,在纳入的431篇文献中,有基金资助的研究37篇所占比例为8.58%。基金资助的年份跨度为1999-2014年,但主要集中在近十年,自2006年起的基金资助研究为32篇,所占比例为66.67%。如表6所示,从资金资助来源看,大部分来源于省级,所占比例为占70.27%。从基金产出机构看,大学是高校教师职称研究的主体,所占比例为89.18%。 三、讨论 1.高校教师职称研究起步早,但研究的深度、广度还不够 在已检索到的文献中,始于1983年的高校教师职称研究,对高校教师职称工作的改革、推进、完善起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作用。但历经30多年的发展,至今的研究大多数还是停留在对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本身,职称评审与职务评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层面上。研究范围不够广,角度不够新,缺乏深层次高校教师职称理论和机制探究。学术期刊作为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好的期刊能引领某一学科的发展,在文献期刊分布情况分析中,刊载4篇及以上期刊论文的只有6种为中文核心期刊。所以应拓展科研深度和广度,加强高校教师职称类学术期刊的质量建设。 2.应注重研究方式、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经统计,在431篇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中,研究者更多的是将研究与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相结合,用自身工作经验和所在工作单位的个案情况,总结问题与提出解决方案,更多依靠感性认识,缺乏调查研究。运用调查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较少,这也使得对高校教师职称的研究缺乏系统性,难以构建出成熟的理论体系。应当注重研究方式的多样性,增加调研研究,对比分析,加快高校职称理论体系的构建,以期用理论指导实践。善于用法治思维,加强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文本建设,推进高校评聘教师职务行为的法治化研究。 3.加强职称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合作力度 从作者情况分析可见,对于高校教师职称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高产核心作者群,研究力量还比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高校教师文献的合著率低,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教师职称科研合作水平较低,缺乏学科带头人。学科人才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应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合作意识,提升科研团队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4.加大科研基金投入 从基金资助情况看,目前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有基金资助的研究仅占8.58%。说明基金资助数量少,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的科研基金申请意识和能力相对不足,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有关部门对高校教师职称方面科研投入尚少。在37个基金资助项目中校级只占6篇(16.22%)。师资队伍对高校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师职称制度发展与改革事关高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切身利益,有利于高校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 5.把握平衡并关注微观视角 从高校教师职称研究文献的主题上看,主要集中在高校教师职称制度(聘任制),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与职务聘任制度现状,改革与对策,高校教师职务聘任与岗位管理,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职称晋升方法探析等几大宏观方面。而对高校教师职称相关的人文关怀,身心健康,自主发展,个性化差异,职业生涯规划等微观方面比较少。 应把握平衡关注微观方面,促进高校教师职称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高校教师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婷.近十年我国幸福教育研究的路径选择与分析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18-19 2叶芬梅.当代中国高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3-4 3 P r e c i s i o n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f o r b r a i n t u m o r s A 1 0 -y e a r b i b l i ome t r i c a n a l y s i s J . N e u r a l R e g e n e r a t i o nResearch,2012(22):1752-1759 4项国鹏,迟考勋,葛文霞.国外制度创业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基于SSC(I19 8 82010)的文献计量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4):105-113 5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44-45 6 伊振中. 洛特卡定律的分形性质研究 J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118-121 7林杰,王军,郭淑玲,赵武.我国高等教育研究作者成熟度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以CSSCI期刊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11(3):88-95 8贾玉英.我国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