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同步练习【模拟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次期末考试,他取得了人迹罕至的好成绩。B.早读的时候,同学们放开喉咙大声读书,真是人声鼎沸。C.他(闻一多)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D.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可使出了浑身解数。2.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你饿了不会到冰箱里拿牛奶、面包、火腿吗?小明。 B. 我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瞻仰了这座巍峨、雄伟、庄严的纪念碑。 C.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D. 爸爸问我:“儿子,这次有信心吗?”我信心满满地回答说:“一定不让老爸失望!”3. 下面语段中有四句话有语病,先找出来,再做恰当的修改。 今天上午,我班举办了一次“告别游戏、网吧”的主题演讲会。会上,同学们和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同学们载歌载舞的精彩演讲,使演讲会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气氛非常热烈得很,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修改:_ 修改:_ 修改:_ 修改:_4. 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完成题目。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鸟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1) 从“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来看,这段文字的写景顺序是( ) A. 从静景描写到动景描写 B. 从概括全景到突出局部 C. 从美丽的植物到可爱的动物D. 从近的景物到远的景物(2) 选文连用两个“不必说”,其作用是什么? (3) 选文详写何首乌,有什么作用? (4) 选文中哪个词语概括了所写景物的特点? (5) 作者写这段景物的目的是什么? 5. 请你参加以“读万卷经典书,行万里文明路”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1)阅读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20字以内)(参见考点同步解读“考点1”) 材料一 位于湖南境内的江南名楼岳阳楼在2013年春节和清明节开展背诵名篇岳阳楼记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同样,江南另一名楼江西滕王阁在“五一”假期推出“背诵免票游”活动,游客只要能背出名篇滕王阁序,就可以免票在景区游玩,这一做法受到游客广泛好评。 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在“五一”假期也出台新举措,凡是能够在10分钟内完整背诵论语其中30条的游客,就可免费游览孔庙、孔府、孔林景区。 主要内容:_(2)阅读材料二,请你在“青苹果乐园”栏目中跟帖,对丁姓同学、家长、媒体、网友这四方中的任意一方说几句合宜的话,表明你对此事的态度。(50字以内) 材料二 南京一名丁姓同学强烈抗议父母制定的“暑期学习计划”,想暑假出国旅游,没想到被父母“软禁”。事件曝光后引发各方热议,学校网站论坛“青苹果乐园”栏目中帖子骤增,有同情丁姓同学的,有指责家长的,也有委婉批评媒体热炒、网友过于苛责的。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我对_说:_。(3)针对父母束缚孩子自由空间的现象,有关部门准备制定青少年活动公约。请你就材料二的内容仿写句子。 旅游重知识,增长见识开眼界;学习讲方法,劳逸结合益身心;快乐记心中,闲情逸致精神爽;_,_。【中考真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放 学龙应台 安安上小学了。半年之后,妈妈觉得他可以自己走回家,不必再接了,毕竟只是十五分钟、拐三个弯的路程。 十五分钟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十五分钟。妈妈开始不安。 一个小时零十分之后,妈妈拎起汽车钥匙,准备出门找安安。门铃响了,安安进门,看见妈妈生气的面孔,惊讶地问:“怎么啦?”妈妈生气地说:“怎么啦?还问怎么啦!你过来给我坐下!”安安卸下背上的书包,嘟着嘴在妈妈指定的沙发角坐下。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你到哪里去了?”审问开始。“没有呀。”安安睁大眼睛。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真的没有呀!”安安渐渐生气起来,声音开始急促,“我跟米夏儿、克利斯、史提方一起走,就这样一路走回家,哪里都没去,什么都没做呀!”他气愤地站了起来。看样子孩子没说谎。“安安,妈妈只是担心,怕你被车子撞了,被坏人拐了,懂吗?”安安点点头:“我知道,可是我真的哪里都没有去。” 以后的日子里,妈妈又紧张过好几次,用电话追踪来追踪去,然后安安又一脸无辜地出现在门口。 妈妈决定亲眼看看孩子怎么走那十五分钟、三个拐弯的路程。 11点半,放学了。孩子们像满天麻雀似的冲出来,叽叽喳喳吵得像一锅滚水。孩子往千百个不同的方向奔跑跳跃,坐在长凳上的妈妈好不容易才盯住了安安,还有安安的“死党”。四个小男生在前头走,妈妈在后头跟着,隔着一段距离。 经过一截短墙,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再爬上去,惊险地走几步,跳下来11点45分。 经过一个大铁门,里头传出威武的狼狗叫声。米夏儿已经转弯,现在只有三个男生了。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一接近铁门,狼狗扑过来,小男生尖叫着撤退,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狼狗安静下来,小男生又开始蹑手蹑脚地摸向大铁门狂喜尖叫着撤退。妈妈看看手腕,12点整。 克利斯转弯,这已到了板栗街。安安和史提方突然四肢着地,肩并肩,头颅依着头颅在研究地面上的什么东西。他们跪趴在地上,背上突出着正方形的书包,像乌龟背着硬壳。地面上有一只黑色的蚂蚁,蚂蚁正用它的细手细脚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死苍蝇的体积比蚂蚁起码大上20倍,蚂蚁工作得非常辛苦。妈妈很辛苦地等着。12点15分。 史提方转弯。安安踽踽独行,背着他花花绿绿的书包,两只手插在裤袋里,嘴里吹着不成调子的口哨。差不多了吧!妈妈想,再转弯就是咱们的麦河街。安安停下来。他看见了一片美好的远景:一块工地。他奔跑过去。妈妈心一沉。工地上乱七八糟,木板、油漆桶、铁钉、扫把、刷子安安用脚踢来翻去,聚精会神地搜索宝藏。他终于看中了什么一根约两米长的木条。他握住木条中段,继续往前走。12点25分。 (11)在离家还有三个门的地方,安安停在一株大松树下,仰头往上张望。这一回,妈妈知道他在等什么。松树上住着两只红毛松鼠,它们经常在树干上来来去去地追逐。有时候,它们一动也不动的,就贴在那树干上,瞪着晶亮的圆眼看来来往往的路人。现在,两只松鼠就这么定在树干上,安安仰首立在树下,他们彼此用晶亮滚圆的眼睛瞅着对方,安静得好像可以听到彼此的心跳。 (12)在距离放学时间一个小时零五分之后,七岁半的安安抵达了家门口。他把一根两米来长的木条搁在地上,腾出手来按了门铃。(有删改)1. 放学回家的路程,妈妈认为只需十五分钟,安安却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_2. 第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_3. 品读第段,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细节描写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4.全文十多次写表示时间的语句,有什么作用? 5. 本文的主旨,有人认为是表现母爱,有人认为是表现童真童趣,有人认为是关注儿童成长。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参见考点同步解读“考点2”) 参考答案【模拟练习】1. A【解析】人迹罕至,形容很少人来到。用在A项中明显不合语境,可改为“名列前茅”。2. A【解析】A项中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3. 同学们包括许多共青团员争先恐后地上台演讲;同学们绘声绘色的精彩演讲;气氛非常热烈(或“气氛热烈得很”);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或“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 【解析】句、句语义重复,“同学们”包括“共青团员”,“非常”和“很”重复。句搭配不当,“载歌载舞”不能用来形容“演讲”。句主语残缺,应删掉“通过”或“使”。4. (1)B【解析】两个“不必说”概括了百草园里的植物和动物,“单是”突出了泥墙根一带带给作者的“无限趣味”。 (2)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解析】可具体分析两个“不必说”里描写的事物特点作答。 (3)表现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对快乐自由生活的热爱。 【解析】可根据作者的写作主旨来分析,文中详写的部分一般都是为了突出中心。作者写百草园中有趣的活动,表现了儿童的好奇心理和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也是为了与三味书屋中显得沉闷的求学生活做对比。 (4)无限趣味。 【解析】细读全段,找出本段的中心句,摘抄能概括百草园特点的词语即可。 (5)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 【解析】文段中主要是对百草园中有趣的动、植物的描写,突出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表达的是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5. (1)示例:各大景区实行背诵免票游览活动,受到游客好评。 (2)示例:我对家长说:“您不应该限制孩子的自由空间,让孩子去旅游,这样他们可以了解各地风情,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这也是学习内容的一部分。”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选择填写对象,针对所选对象,根据材料暗示的“同情”“指责”“委婉批评”等发表看法,态度明确、合理即可。 (3)示例:游览长知识 学习快乐双丰收 【解析】解答本题,所写的内容需与旅游增长见识有关,注意句式、韵脚等与例句基本相同或相近即可。【中考真题训练】1. 放学回家的路程只需十五分钟,是妈妈以成人的思维,按直奔目的地的时间来计算的。事实上,孩子天性好奇爱玩,容易被路上的事物吸引,所以安安一路玩耍却没有意识到耽误了回家的时间。 【解析】解答本题,要从妈妈(成人)及安安(孩子)的不同角度来分析产生矛盾的原因。2. 他的球鞋一层泥,裤膝上一团灰,指甲里全是黑的。 只要十五分钟的路,你走了一小时零十分,你做什么了? 【解析】前文说鞋上有泥、裤子上有灰、指甲是黑的的内容,与后文妈妈看到的安安与小伙伴们在短墙上、地上跑上跑下等情节完全吻合,由此可知,前文写鞋上有泥、裤子上有灰、指甲是黑的等内容的句子为后文写安安放学路上的经历做了铺垫。3. “词语运用”示例:第段“三个男生蹑手蹑脚地走向大铁门,尖叫声中混着刺激的狂喜”一句子中,“蹑手蹑脚”“尖叫”“摸”等词语传神地刻画出孩子们逗狗时既害怕又异常兴奋的样子,充满了童真童趣。 “修辞手法”示例:第段中“小男生一个接一个爬上去,跳下来”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孩子们爬短墙的乐此不疲,表现了“小男生”喜欢冒险的天性。 “细节描写”示例:第段中“地面上有一只黑色蚂蚁试图将一只死掉的金头绿眼苍蝇拖走”一句,运用细节描写,侧面写出了孩子们观察的细致专注,表现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解析】对词语运用的分析,要结合语言环境来谈其表达上的作用;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要重点结合语境谈表达效果,如果只指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是不合要求的;从细节描写方面分析,可从孩子细致观察或对孩子动作等的细腻描写方面来分析其表达效果。4. 表现妈妈等待的焦急。记录事件的进程,推动情节发展。事件精确到分,突出孩子活动的专注投入。是故事矛盾的焦点,引发人们对文章主旨的思考。【解析】可从表现妈妈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突出孩子专注投入等方面分析表示时间的词句的表达作用。5. 示例一:我赞同主旨是表现母爱。安安放学回家晚了,妈妈很焦急,为他的安全担心。妈妈对安安回家晚有疑问,却没有轻易下结论,而是亲眼去看他到底做了什么。这些都表现了妈妈对孩子的爱。 示例二:我赞同主旨是表现童真童趣。文章用较多的笔墨细致地描写了孩子们爬短墙、逗狼狗等活动,表现了儿童好奇、爱冒险、爱探索的天性,充满童真童趣。考点同步解读考点1:如何概括语段主要内容?【方法点拨】概括语段主要内容的对策有以下几种:1. 提取法 提取文字中关键的词语或句子进行组合。如: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要点,字数要求在30以内。 材料:在滇西北,怒江、金沙江、澜沧江蜿蜒而去,形成雄伟壮丽、三江并流的世界奇观。三江上游梅里雪山一带,覆盖着大片原始森林。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 要点:梅里雪山一带的植被是调节长江水量、防止水土流失的重要屏障。2. 组合法 根据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进行再概括形成答案的方法。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给“防护林”下一个定义。(25字以内) 材料:防护林的主要作用是减小风的力量。风遇到防护林,风速就减小7080。到距离防护林高度20倍的地方,风又恢复原来的速度。所以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两列之间的距离不要超过林木高度的20倍。 防护林就是:减小风力,并行排列,距离不超过林木高度20倍的许多林带。3. 自写法 基本上用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结合对材料的理解进行概括。如: 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下面材料的内容。 材料: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12月7日驾驶动力飞机成功遨游蓝天。人们为此举行盛大酒会,主持人要莱特兄弟发表演说,兄弟俩推辞,主持人执意邀请,哥哥便发表了言短意深的演说:“据我所知,鸟类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而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 莱特兄弟成功飞天的经历告诉我们:行动重于语言。4. 温馨提示提取文章的相关信息应注意: (1)不要违反题干中对字数的要求; (2)组合材料中的语言时,尽量不要使用修饰语; (3)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时,尽量使用短句; (4)要尽量使用材料中出现过的词语。 【点击考例】 模拟练习,第5题第(1)小题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并且受到字数的限制。据此,可采用“提取法”和“组合法”相结合的方法,抓住“景区”“背诵免票”“好评”等关键词来概括解答。考点2: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 【方法点拨】文章主旨是作者在文中表现的中心意思(包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等)。理解文章主旨,这是属于把握文章思想内容方面的能力和要求,要求学生能从宏观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核心。阅读一篇文章,如果抓住了中心句,我们就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更准确地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怎样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从文章的开头入手。有的文章先总起全文,再分别叙述各层意思,这样的文章,开头或第一段的结尾往往就是中心句。 2. 从文章的结尾入手。有的文章在结尾时会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或抒发心得体会,或交代事情结果,这样的文章的结尾几句一般便是中心句。 3. 从文中重复强调的语句入手。有些句子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突出某种思想,这个句子往往就是点明文章主旨的中心句。 4. 从抒情或议论语句入手。有的文章作者在叙述过程中,免不了抒发自己的感受或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抒情或议论的句子,往往也就是文章的中心句。 5. 从人物的语言入手。有的文章中某个人物的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就可能是本篇文章的中心句。 【点击考例】 中考真题训练,第5题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题干提出了有关主题的三种不同看法:表现母爱、表现童真童趣、关注儿童成长等。无论同意哪种,只要能说出合理的理由均可,但一定要结合文中的具体内容来分析,不能泛泛而谈。重点难点突破1. 本文中描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方法点拨】通读全文,可从本文的不同结构和对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等方面来分析。 【理解突破】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人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有的人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还有人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正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其实,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允许有不同理解,但要结合文章进行分析,言之成理。2. 文中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方法点拨】可从结构、写作技巧和艺术效果这三方面来综合分析思考。 【理解突破】从结构角度看,这个故事是从园里草丛中相传“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引发出来的,文气贯通,毫无游离之感;而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儿童的心理,引起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好奇。人们可以想像得出。孩子们对美女蛇的故事是又喜欢又害怕的。 从写作技巧上看,这一插叙是转叙事为描写,别开生面地为文章拓展了新的天地,百草园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0593.4-202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参数测量方法第4部分:凝露
- 2025年安全生产知识重点题及解析
- 2025年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初级面试预测题
- 2025年安全检查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客户服务团队负责人面试题及解答指南
- 2025年旅游行业市场营销经理招聘面试预测题集
- 2025年质量检验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人机巡检港口航道笔试题库大全
- 2025年宠物宠物行为分析师中级模拟试卷
- 2025年金融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标技术方案(纯方案)
- 【小升初】2022-2023学年湖北省孝感市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检测卷(A卷)含解析
- 光传输系统配置与维护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中国字中国人》
- 《中国中铁防范惯性事故强化技术及管理交底刚性要求》的通知
- JJG 8-1991水准标尺
- GB/T 4857.17-2017包装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第17部分:编制性能试验大纲的通用规则
- 全套教学课件《管理学基础》
- 二级医院评审自评自查表
- 工程罚款通知单模版
- 多联体筒仓滑模施工技术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