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腾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腾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腾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腾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环评单位: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建设单位: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二一三年十一月50一 建设项目概况1.1 项目背景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环境报告书于2002年12月25日由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局以鲁环审200293号文批准,2003年6月开工建设,2006年8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45万吨/年,服务年限58.5年,采掘方式为炮采。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 号)和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国发2007年80号)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的要求,为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程度,减少人员高产高效,2008年采掘方式变更为高档普采工艺,经过滕州市和枣庄市煤炭工业局批复、验收。按照发改运行20061019号关于开展全国煤矿生产能力复核工作的通知,依据矿井采掘生产工艺发生了重大改变条款规定,锦丘煤矿于2009年4月委托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编制了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2009年2月23日山东省煤炭工业局根据国家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等规定,经生产能力核定,以鲁煤规发200916号文同意锦丘煤矿将生产能力由设计45万吨/年调整为72万吨/年,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于2011年3月18日重新下发了采矿许可证,有效期至2016年3月18日。项目实施后,满足30万吨以上矿井淘汰炮采工艺的要求,采煤工艺由高档炮采变为高档普采,增加了生产能力,提高了劳动效率,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保证矿井安全生产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而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使得矿井污水、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更有,排放水质各项指标都在国家三类水质要求的范围内,保证了矿井生产的环保要求。联想集团于2011年4月对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收购,收购后在对锦丘煤矿环保手续自行核查时发现,由于采掘方式变更引起的生产能力增加部分未进行相关环保手续的办理,为使企业更规范,符合现行环保法律、法规要求,联想集团决定对锦丘煤矿现有72万吨/年采掘能力煤矿进行补办环保手续。1.2 项目名称、性质及建设情况项目名称: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性质:技改项目,技改项目由于采煤方式的变更,使得矿井产能增加,该工程以鲁煤规发200916号文得到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许可,并投入生产,项目属于后评价,补做环评手续地理位置:锦丘煤矿位于滕县煤田(北部)的中部,地处滕州市滨湖镇境内,东距滕州市约17km,具体见图1井田面积:18.6322平方公里,开采12下、16、17层煤,由-310m至-725m标高,共有12个拐点圈定,拐点坐标见表1,矿区范围与原批复矿区范围一致。表1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点号80西安坐标系点号80西安坐标系xyxy13884721.1739491203.2463884540.2039495285.1423884989.1839491671.0873883122.1839496019.172-13886214.2139493261.0983881889.1639495157.1633886639.2239493786.1093882374.1639494906.1543886636.1739495007.79103880689.6739492825.2153885001.22394961469939491206.09井田范围为:东起27勘探线与东大煤矿相连,西至37勘探线与滨湖煤矿相邻;南以510号拐点连线与留庄、王晁煤矿相邻,北至大刘庄断层与北徐楼煤矿相接极值地理坐标为:北纬350317350630,东经11654151165730采矿许可证号:C3700002011031120108612(有效期2011.03.182016.03.18)建设规模:72万t/a;开采方式:地下开采总投资:矿区设计总投资23889.51万元,技改项目增加投资2270万元1.3 主要建设内容技改项目是将高档炮采,人工攉煤采煤技术变更为高档普采工艺,由于工艺变更导致产能力由设计45万吨/年调整为72万吨/年,原有生产系统、设施不发生变化,技改项目与原环评批复项目的依托关系见表2。表2 项目依托情况一览表项目组成主要内容技术指标依托关系主体工程矿井工程井筒矿区设井筒2个,主井井筒直径4.5m,净断面15.90m2,采用JKMD-2.254()型落地摩擦轮提升机,配备1对6吨提升斗负责井下原煤提升任务;副井井筒直径5.0m,净断面19.63m2,采用JKMD-2.254()型落地摩擦轮提升机,配备1对1吨矿车双层单车罐笼,担任人员、设备的提升;矿井采用中央并列式抽出式通风,副井进风,主井回风。主井装备两台BDK-8-NO.24型对旋式轴流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不再新建主副井及提升能力,全部依托原批复项目硐室硐室包括主井装载系统、主井井底清理撒煤系统、副井井底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井下爆破材料库、其它硐室等取消井下爆破材料库,其余全部依托原批复项目主体工程矿井工程井巷工程每年掘进进尺约9000m,包括开拓进尺、准备进尺和回采进尺三部分。随开采建设井巷生产系统主井生产系统、副井生产系统、排矸系统,依托原批复项目辅助工程辅助设施机电设备修理间、行政、采区办公楼、浴室矿灯房联合建筑、煤样室、化验室等依托原批复项目矸石周转场规模占地1.9hm2 依托原批复项目储运工程储存工程储煤场、矸石仓、成品仓以及装卸系统等依托原批复项目运输工程采用汽车运输, 320m进厂道路依托原批复项目公用工程给水取水采用地下水依托原批复项目供热自备锅炉房供热,现有2台4t/h锅炉和1台6t/h锅炉,2用1备的运行模式,锅炉烟气经旋激湿式脱硫除尘器,处理后的烟气经40m高烟囱排空依托原批复项目供电矿区东南约80km有十里泉电厂,北约80km由邹县电厂,锦丘煤矿双回路电源分别取自大坞110/35kV变电所及滨湖220/35kV变电所依托原批复项目环保工程废气技改矿井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扬尘,主要采取洒水和封闭抑尘的方式;锅炉烟气不能满足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4-2013)中2015年新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对其进行改造,在现有除尘器前增设布袋除尘器,采用双碱法脱硫系统新增废水技改后矿井水处理站采用“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矿井处理站设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过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改造后采用“SBR改进型工艺+过滤+超滤”处理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设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过滤+超滤”工艺处理已技改噪声设置消声器、隔声间以及采取基础减震的方式依托原批复项目1.4 储量情况1.4.1 现状开采情况根据锦丘煤矿储量核实报告和2012年储量年报,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锦丘煤矿累计查明资源储量6087.9万吨(气煤5575.1万吨,气肥煤291.7万吨,煤焦221.1万吨),累计动用资源储量461.4万吨,累计采出量为412.3万吨,累计损失量49.1 万吨,具体情况见表3。表3 现状开采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t年度动用 采出损失回采率(%)12下16小计12下16小计12下16小计200510.710.79.19.11.61.685.0200648.448.442.642.65.85.888.0200755.255.252.452.42.82.894.9200849.149.142.342.36.86.886.2200966.17.473.558.06.764.78.10.78.887.7201049.432.581.943.728.372.05.74.29.987.9201146.531.778.242.129.371.44.42.46.891.3201238.326.164.434.123.757.84.32.36.689.8合计363.797.7461.4324.388.0412.339.59.649.189.41.4.2 资源储量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锦丘煤矿保有资源储量5626.5万吨(气煤5113.7万吨,气肥煤291.7万吨,煤焦221.1万吨),其中:(111)1298.2万吨(气煤1210.8万吨,气肥煤87.4万吨);(122)1302.0万吨(气煤1112.2万吨,气肥煤46.8万吨,煤焦143.0万吨);(111b)1682.9万吨(气煤1561.3万吨,气肥煤121.6万吨);(122b)1721.7万吨(气煤1495.4万吨,气肥煤58.0万吨,煤焦168.3万吨);(331)672.5万吨(气煤604.5万吨,气肥煤68.0万吨);(332)136.8万吨(气煤123.5万吨,气肥煤13.3万吨);(333)1412.6万吨(气煤1329.0万吨,气肥煤30.8万吨,煤焦52.8万吨)。1.4.3 采区划分及开采计划本井田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二迭系地层。井田范围内剩余可采煤层为12下、16煤层剩余可采区域和17煤层的全部可采区域。井筒及工业广场位置布置在矿井东南部,矿井井底水平设置在-465 m。对12下煤层划分为4个采区,工业广场以东至25-10断层以南为一采区,工广以西25-10以南为二采区,25-10断层以北布置三、四采区。目前正在开采一、二采区。采区及煤层接续见图2。1.4.4 服务年限矿井生产能力72万t/a,矿井剩余服务年限25.8a。1.5 储量情况1.5.1 采煤方法及主要设备矿井原设计采煤工艺为高档炮采,人工攉煤,选用带铲煤板挡煤板的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运煤,工艺落后,工人劳动强度大,工效和安全系数低。为提高矿井的安全保障程度,减少人员高产高效,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根据国务院2005年发布的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8 号)和国家发改委煤炭产业政策(国发2007年80号)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的要求,经采煤工艺论证,2008年变更为高档普采工艺。矿井现主要开采12下煤层和16煤。在采区范围内,12下煤层倾角05,煤层赋存稳定,现生产采区煤层平均厚度约1.36m,直接顶板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顶板岩石胶结密实,整体性较强,局部为粉砂岩,属中等冒落顶板,无伪顶。根据煤层条件及石门布置方式,结合邻近矿井生产经验,可沿石门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沿空送巷无煤柱开采,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16煤煤层倾角05,煤层赋存稳定,现生产采区煤层平均厚度约1.11m,直接顶板为十下灰岩,顶板岩石胶结密实,整体性较强。结合邻近矿井生产经验,采用倾斜长壁后退式采煤法,沿空送巷无煤柱开采,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矿井现布置2个高档普采对拉工作面。主要装备有:12下煤层高档普采对拉工作面安装MG132/300-W型采煤机两部和 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两部;在胶带运输巷内安装SGB620/80T刮板输送机一部、DTL80/40/275型胶带输送机一部,上、下轨道运输巷采用YB-B型(25KW)无级绳绞车及JD-1.6型调度绞车提升物料;乳化泵选用BRW125/31.5型一套(两泵一箱)。16煤层高档普采对拉工作面安装MG150/345-W型和MG150/345-WDK型采煤机各一部、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两部。在胶带运输巷内安装SGB620/80T刮板输送机一部、DTL80/40/240型胶带输送机一部,上、下轨道运输巷采用YB-B型(25KW)无级绳绞车及JD-1.6型调度绞车提升物料;乳化泵选用MRB160/31.5C乳化泵一套(两泵一箱)。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控制顶板,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陷落法,工作面顺槽沿空送巷,实行无煤柱开采。1.5.2 采区及回采工作面布置1.5.2.1 生产采区概况一采区南北宽9002270m,东西长12601680m,全区可采,采区面积3.27km2,煤层倾角02.5。采区内设计储量560.0万t,可采储量约476.0万t。 二采区以采区运输大巷为中轴,划分为南北两翼,南翼最大走向长度2450m,最小走向长度2075m,最大倾斜长度1225m,最小倾斜长度810m;北翼最大走向长度2250m,最小走向长度2075m,最大倾斜长度1235m,最小倾斜长度1065m.,采区面积4130000m2,煤层倾角06。采区内地质储量680.96万t,可采储量约501.67万t。暂不能利用储量90.76万t。三采区南北宽1465m2290m,东西长6602640m,煤层倾角07。采区内12下、16煤地质储量1366.6万t,基础储量788.9万t,暂不能利用储量589.3万t,可采储量为506.5万t。 1.5.2.2 采区布置方式选择一采区沿-465m水平石门两翼布置工作面,由于采区东部煤层赋存最低标高为-492m左右,煤层倾角缓,在利用平石门回采两翼各4个对拉面后,布置穿层轨道下山至-492m标高,再布置-492m水平轨道平巷至井田边界附近,利用下山及平巷开采两翼各两个对拉面。二采区从副井井底车场布置-465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沿12下煤布置西翼西翼胶带运输大巷,与主井煤仓贯通,形成主运输系统。在采区中部沿西翼轨道及胶带大巷两翼分别布置辅助轨道上下山和辅助胶带上下山,沿上下山两侧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三采区于生庄断层处向东布置采区巷道:163采区轨道运输下山、163采区胶带运输下山,均沿16煤布置。井底车场、北翼轨道运输大巷、163采区轨道运输下山形成采区辅助运输系统;主井煤仓、北翼胶带运输大巷、采区煤仓、163采区胶带运输下山形成主运输系统。1.5.2.3 采区巷道布置一采区采用走向长壁布置方式,即垂直-465m水平东翼轨道运输大巷及胶带运输大巷布置两条准备巷道,然后在准备巷道两侧布置走向长壁工作面。二采区采用倾斜长壁布置方式,即沿-465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及胶带运输大巷两侧布置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两翼工作面与-465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间采用五条提料巷联系。三采区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结合采区与石门相对位置关系,采用倾斜长壁布置方式,即沿16煤集中运输巷布置倾斜长壁工作面。1.5.2.4 回采工作面布置12下煤层与16煤层配采,其中12下煤层布置一个对拉高档普采工作面,回采产量为38万t/a,16煤层布置一个对拉高档普采工作面,回采产量为32万t/a,掘进煤4万t/a,矿井总产量为74万t。1.5.3 现主要生产系统1.5.3.1 一采区(16煤层)1、煤流系统:工作面运输顺槽161采区胶带集中运输巷-465m水平东翼胶带输送机运输石门井底煤仓2、材料运输:地面副井井底车场-465m水平东翼轨道运输石门提料斜巷161采区轨道集中运输巷轨道顺槽工作面。3、通风系统:副井井底车场-465m水平东翼轨道运输石门提料斜巷161采区轨道集中运输巷轨道顺槽工作面运输顺槽161采区胶带集中运输巷-465m水平东翼胶带输送机运输石门总回风巷主井。1.5.3.2 二采区(12下煤层)1、煤流系统:工作面运输顺槽-465m水平西翼胶带大巷井底煤仓2、材料运输:地面副井西翼轨道大巷西翼提料巷轨道顺槽工作面。3、通风系统:副井井底车场-465m水平西翼轨道大巷提料斜巷轨道顺槽工作面运输顺槽-465m水平西翼胶带输送机运输石门总回风巷主井。1.5.4 巷道掘进为保证回采工作面正常接替,根据采准需要共配备7个掘进工作面,其中岩巷3个,半煤岩巷4个,采掘比为1:1.75(回采按4个单面计算)。掘进工作面均采用普通钻爆法,岩巷配备气腿凿岩机、耙斗装岩机和锚喷设备;半煤岩巷配备煤电钻、岩石电钻、耙斗装岩机和锚喷设备等。所有岩巷及半煤岩巷均采用锚喷支护。1.5.5 井下运输1.5.5.1 大巷运输方式1、煤炭运输方式:主运输方式选用胶带输送机运输。2、辅助运输方式:辅助运输主要包括矸石、材料、设备及人员的运输。根据矿井生产能力、运输条件及辅助运输量,确定大巷辅助运输采用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t固定式矿车运输方式。1.5.5.2 大巷运输设备选型主运输选用DTL100型胶带输送机,带宽B=1000mm,带速V=2.5m/s,运量 Q=500t/h,电机功率为2x160Kw,V=660V。辅助运输根据运量、运距计算,选用3台CTY5/6-88型防爆特殊型蓄电池电机车,其中两台工作,1台备用,每辆机车牵引1t矿车12辆。1.6 项目建设合理性综合论证1.6.1 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的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技改项目将采掘方式由炮采调整为先进的普采技术,属于机械化开采工艺,技改后产能由45万t提高至72万t,项目位于滕州市符合其他地区30万吨/年的要求,配套建设洗煤厂,不属于无降硫措施又无达标排放用户的高硫煤炭(含硫高于3)生产矿井,洗煤废水闭路循环,无国家明令淘汰类的设备,综上所述,技改项目属于允许类建设的项目。1.6.2 与煤炭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煤炭产业政策(2007第80号),煤炭产业准入条件为:“山西、内蒙古、陕西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20万吨/年。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市)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15万吨/年。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等省(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9万吨/年。其他地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不低于30万吨/年。”技改项目运行后总产能为72万t/a,满足煤炭产业政策其他地区新建、改扩建矿井规模的准入条件。1.6.3 与有关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符合性分析鲁环发2007131号技改项目不增加矿井涌水,最大涌水量约为125m3/h,经处理后部分用于井下防尘,增设选煤厂,加大矿井用水的回用量,锦丘煤矿废水排放量相对于现有工程减少45.1万m3/a,锦丘煤矿洗煤厂采取多项节水措施、实现闭路循环,全部损耗不外排。技改项目对现有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在现有除尘器前增设1台布袋除尘器,脱硫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装置,技改后锅炉烟气可以满足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4-2013)中新建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二氧化硫200mg/m3,二氧化氮300mg/m3,烟尘30mg/m3),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分别为18.7t/a、25.2t/a和2.80t/a。本项目无组织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储煤场和临时矸石堆场产生的无组织扬尘,根据现状监测,锦丘煤矿无组织排放颗粒物、SO2均能满足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表5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要求。颗粒物还满足山东省固定源大气颗粒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1996-2011)表3无组织限制1.0mg/m3要求。本项目固体废物主要有煤矸石、锅炉灰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和矿井水处理站煤泥等,全部进行有效处理或综合利用,不外排。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有主副井提升系统的提升绞车、坑木加工房的带锯机、通风机房的通风机、压风机房的空气压缩机、动筛车间内的分级筛等,与现有工程基本一致,不会对周围声环境造成较大影响。通过区域总量调剂,技改工程的外排污染物总量能控制在滕州市政府分配的总量控制指标之内,不会影响区域“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建设单位原有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治污减排完成情况,见表4。表4 原有项目环评和“三同时”落实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治污减排完成情况(一)上年和当年减排指标完成情况污染物名称上年减排任务指标上年实际减排量当年减排任务指标当年实际减排量COD (吨/年)十二五期间滕州市环保局未对锦丘煤矿下达减排任务NH3-N (吨/年)SO2 (吨/年)(二)主要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污染物名称排放标准实际排放浓度排放去向河流规划目标水质现状COD (mg/L)5020南四湖类类NH3-N (mg/L)51SO2 (mg/m3)30020040m高烟囱排空-烟尘(mg/m3)5030序号项目名称环评批复部门及批复时间项目进展情况竣工环保验收时间1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鲁环审200293号2002.12.25运行2007.8.92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限期整改项目-运行2012.9.63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年洗选原煤90万吨项目正在编制环评报告,滕州市环保局审批运行-技改项目属于南水北调大堤两侧5公里之内有废水排放的项目,属于禁批项目之列,但考虑到滕州郭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锦丘煤矿环境影响报告书已于2002年通过了原山东省环保局的审批,技改后项目废水排放量相对于原批复项目有所减少,且外排废水水质可以满足地表水类水质要求,本次评价认为,技改项目建成后相对于原批复项目来说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减少,对南水北调流域来说,项目的建设起到环境改善的效果,综上所述,待配套建设选煤厂得到环评批复后,技改项目的建设不违背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意见(鲁环发2007131号)中关于建设项目审批原则的要求,项目的建设利大于弊,项目建设可行。鲁环函2012263号根据鲁环函【2012】263号要求,南水北调核心保护区外延15km之内有污水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技改项目距离南四湖约4km,技改后项目产能由原来45万t提升至72万t,产生的矿井水部分用于井下防尘,其余全部进入洗煤厂综合利用田,相对于原批复项目,技改后未增加废水排放量(废水排放量、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所较少),锦丘煤矿洗煤厂采取多项节水措施、实现闭路循环,全部损耗不外排,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技改项目不违背鲁环函【2012】263号要求,项目的建设利大于弊,项目建设可行。1.6.4 规划符合性锦丘煤矿处于城市规划区的西南部,锦丘煤矿矿区范围不在城市规划范围内(在市域范围内,但不在中心范围和规划范围内),与城市建设不冲突。锦丘煤矿与南水北调沿线位置关系示意图见图3,锦丘煤矿矿区范围位于重点保护区域,技改后项目产生的矿井水经处理后部分回用,不会增加废水排放量,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高于规划中南四湖沿岸分散工业废水必须经处理后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不会对南水北调工程产生影响,符合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沿线区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规定要求。锦丘煤矿与荆泉水源地、羊庄水源地相对距离均在30km以上,地下水水力联系不密切。锦丘煤矿矿区对荆泉水源地、羊庄水源地不会产生影响。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2.1 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据本次环境现状监测数据评价结果,区内SO2、NO2小时平均浓度、日均浓度均达标,可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TSP、PM10、PM2.5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原因与北方天气干燥、容易起风扬尘有关。地表水环境根据本次监测,排污沟上游断面COD、BOD5、硫酸盐和总磷出现超标现象,入南四湖断面仅硫酸盐出现超标现象。COD、总磷和硫酸盐的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75倍、2.80倍和1.52倍,其他监测因子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类标准。硫酸盐超标主要与当地水文地质有关。地下水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内地下水质量一般,所取地下水水样各指标中挥发酚普遍超标,严村水样的总硬度也略微超标,其余指标均达到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以上水质标准。噪声根据本次评价现状监测,除东厂界受到济微路交通噪声影响外,其他各厂界均可以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本次评价根据项目建成后的排污特征、区域环境概况以及前面确定的评价等级,具体见表5。表5 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确定一览表项目特征评价等级环境空气本项目所在地地形平原地区三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类别二类选取13种主要污染物,分别计算其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Pmax和D10%Pmax=9.06%;D10%未出现地表水水域功能要求类标准分析河流大小-技改项目废水增加量0m3/d 废水水质复杂程度中等区域地表水环境敏感程度一般地下水项目类别类项目二级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中场地含水层易污染特征易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较敏感污水排放强度小水质的复杂强度中等地下水供水、排水规模小地下水水位变化区域范围小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弱噪声噪声类别2类二级建设规模小型噪声级变化情况昼间噪声级增加小于3dB受影响人口周边20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标噪声源工业噪声区域声环境敏感程度一般风险评价危险源情况非重大危险源二级区域环境敏感程度非环境敏感地区生态面积1863.22hm2三级生态区类型一般生态区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具体见表6。表6 评价范围序号项目评价范围1环境空气以工业广场为中心、半径2.5km范围2地表水排水沟上游100m至南四湖,约7km3地下水东经11655311165847,北纬350422350736,面积29.39km24噪声工业场地厂界外1m及矿区内的声环境敏感目标5生态环境以地表塌陷影响范围为主,并适当外延,评价范围1863.22hm22.3 敏感保护目标本次评价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调查了以本厂址为中心,半径为3km范围内的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具体敏感保护目标情况见图4和表7。表7 敏感保护目标分布情况一览表项目重点保护目标及位置序号名称相对工广方位相对工广距离(m)人口数户数环境空气风险地质灾害1吕堂WSW192011423212中辛安W187010743033后辛安W200014043894西马村W74017875355东马村NW20016164826严村NW125011723517刁村NW10857161958李村N72011633529望庄N620343197010生庄WNW125037710611赫村NW148597330012东盖村NW2700197456913谢庄N163068821214邵村ENE153091125415丘村EN1025201253916宋村EN1300138440617望重中学N620-18阳汝中村NE1865104436119田桥村NE2350144445720南徐楼S860106335221四合村SW200043714622陈宏楼村SE1395816225水源地1荆泉水源地E30000无2羊庄水源地ES32500无地表水排水沟、南四湖煤矸石山周围序号名称相对方位相对距离(m)人口数1东马村N300m1616三 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 “三废”产生及排放情况(1)废气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技改项目不增加热负荷,现有锅炉房可以满足技改后的供热需求,锅炉运行方式不变,因此不会增加锅炉烟气及各污染物的排放量;为了满足新颁布的山东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7/2374-2013)中2015年新建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二氧化硫200mg/m3,二氧化氮300mg/m3,烟尘30mg/m3),企业决定在现有脱硫除尘器前增设布袋除尘器1台,脱硫增设采用钠钙双碱法脱硫装置,提高脱硫效率,双碱法是以氢氧化钠溶液为第一碱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然后再用生石灰加水熟化成氢氧化钙溶液作为第二碱,再生吸收液中NaOH,付产品为石膏。再生后的吸收液送回脱硫塔循环使用,技改后锅炉烟气排放情况见表8。表8 技改后锅炉烟气排放情况一览表监测日期4t/h锅炉烟气出口6t/h锅炉烟气出口最大混合烟气排放烟气流量(m3/h)101171053120648烟尘排放浓度(mg/m3)303030排放速率(kg/h)0.300.320.62SO2排放浓度(mg/m3)200200200排放速率(kg/h)2.022.114.13NO2排放浓度(mg/m3)278257267排放速率(kg/h)1.101.122.22烟温(C)505050按照现有锅炉运行统计计算,技改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烟尘的排放量分别为18.7t/a、25.2t/a和2.80t/a。(2)废水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根据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枣政发2011 51号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全市排放污染物单位实施限期治理的决定、枣环字2012 7号关于加强对水质特征污染物监管的通知及滕环字201167号关于对重点企业实施限期治理的意见文件精神,矿井于2011年10月开始进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改造。经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外排废水,达到地表水类水质要求,该工程于2012年9月6日通过了枣庄市环保局德验收。技改后矿井水处理站采用“反应、絮凝、沉淀+过滤”工艺进行处理。矿井处理站设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过滤”工艺处理,矿井水经原有处理设施后,出水再自流进入重力无阀过滤器,经过滤后出水消毒部分回用于矿井生产用水,剩余部分外排。 生活污水处理站改造后采用“SBR改进型工艺+过滤+超滤”处理工艺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生活污水处理站设施在原有基础上增加“过滤+超滤”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经处理站原有设施处理后排出进入原水池,原水由泵提升进入自清洗过滤器,出水进入超滤装置净化后消毒外排。矿井涌水经矿井水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大部分回用于井下抑尘、消防洒水等,剩余涌水与生活污水处理站排水一同排入厂区北部排水沟,最终汇入南四湖,本次评价收集了锦丘煤矿污水总排口2013年3月8月的在线监测数据,并委托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于2013年9月26日和27日对总排口污染物进行了监测,具体情况见表9。表9(a) 总排口在线监测数据一览表月份3月4月5月6月7月8月水量(m3/d)283.0 344.3 226.2 350.9 547.8 745.3 COD(mg/L)15.77 16.77 14.19 13.80 12.06 15.50 表9(b) 本次评价监测数据一览表(单位:mg/L)监测日期监测时间pHSSCODCr氨氮石油类铁锰09.26上午7.8219190.040.070.004未检出下午8.1510170.070.100.004未检出09.27上午7.8011180.050.140.010未检出下午7.7617160.050.120.065未检出GB3838-200269-201.00.050.30.1DB37/599-20066920505.03.0-1.0监测日期监测时间锌汞砷铅镉六价铬09.26上午0.001未检出0.00620.016未检出未检出下午0.002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09.27上午0.003未检出0.00490.011未检出未检出下午0.006未检出0.00560.010未检出未检出GB3838-20021.00.00010.050.050.0050.05DB37/599-20062.00.0050.10.10.020.2由表9可知,技改项目废水处理满足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及修改单重点保护区域污水排放标准,其中COD、氨氮排放浓度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按照生活污水313m3/d,排放330天;剩余矿井涌水520 m3/d,排放365天;其中洗衣房用水49m3/d回用天数为330天,即每年多排放矿井涌水1715m3(49m3/d35d),COD按照20mg/L,氨氮按照1.0mg/L计算,主要污染物COD、氨氮排放量分别为5.9t/a和0.3t/a。(3)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利用措施固体废物有煤矸石、锅炉灰渣、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和矿井水处理站煤泥等。技改项目不增加劳动定员,不会增加生活垃圾量;锅炉房运行方案同原批复项目,因此不会增加锅炉灰渣量;矿井涌水、生活污水处理水量未发生较大变化,仅出水水质有所提高,污泥产生量有所增加,但变化不大;由于全岩巷道的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因此煤矸石产生量不会有所增加,并出现随着开采逐渐减少的趋势,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见表10。表10 固体废物产生及排放情况一览表污染物名称产生量处置及利用方式备 注生产期煤矸石30000t/a回填或外售作建材综合利用无外排生活垃圾825t/a滕州市环卫局统一处理锅炉灰渣660t/a外售作建材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1.3t/a交有资质单位处置煤泥77.5t/a外售作燃料合计31552.8t/a-(4)噪声源及治理措施锦丘煤矿工业广场地面生产系统主要噪声源有:主副井提升系统的提升绞车,风机房的通风机及电机,压风机房的空气压缩机,破碎机、各种落料溜槽、各种水泵等、离心机、振动筛等。与技改前均未发生变化,本次评价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于2013年9月30日对工业厂界四周进行监测,说明技改后噪声影响情况,具体监测结果见表11。表11 厂界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 (dB(A)监测日期监测时间1#煤矿东场界2#煤矿南场界3#煤矿西场界4#煤矿北场界09.29昼间73.255.344.266.6夜间58.646.341.544.0东场界靠近104省道(济微公路)车流量(统计时间20 min)如下:昼间:大车35辆:中车12辆:小车98辆;夜间:大车21辆:中车5辆:小车56辆。北场界靠近运煤公路出口,车流量(统计时间20 min)如下:昼间:大车26辆;夜间:无车通过。09.30昼间74.556.447.445.0夜间54.547.743.044.1东场界靠近104省道(济微公路)车流量(统计时间20 min)如下:昼间:大车41辆:中车6辆:小车112辆;夜间:大车16辆:中车3辆:小车45辆。北场界靠近运煤公路出口,车流量(统计时间20 min)如下:昼间:大车3辆;夜间:无车通过。由表11可知:除东厂界监测结果不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要求外;其余各监测点、监测时段均能满足标准要求。对比原验收监测结果可知,除东厂界有所增加外,其余各厂界与验收监测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技改后工程运行后基本未增加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东厂界变化较大主要是因为济微路交通流量增加造成的,北厂界9月29日昼间超标也主要是由于交通噪声的原因。(5)拟建项目污染物排放汇总技改工程污染物产生及排放情况具体见表12,技改前后区域污染物变化情况见表13。表12 技改项目各类污染物排放情况一览表项目排放量处理措施废水水量(m3/a)29.5万生活污水和矿井涌水分别处理后排入排水沟,最终汇入南四湖COD (t/a)5.9NH3-N(t/a)0.3废气锅炉烟气废气量(万m3/a)9331.5经布袋除尘器+多管旋风除尘器除尘+双碱法脱硫处理后,烟气经40m烟囱排入大气二氧化硫(t/a)18.7二氧化氮(t/a)25.2烟尘(t/a)2.80无组织SO2(mg/m3)0.75(监测最大值)工广内煤炭加工运输系统各原煤转载点均设置喷雾洒水装置洒水抑尘;煤矸石山顶部设有高压水枪喷雾,防止产生扬尘;煤炭汽车外运车辆加盖蓬布抑尘;厂区配备洒水车减少路面扬尘,并利用绿化带隔离吸滞煤尘TSP(mg/m3)0.054(监测最大值)固废生活垃圾(t/a)825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生活污水处理污泥(t/a)1.3外运作肥料固废矿井废水处理污泥(t/a)77.5外售作燃料锅炉灰渣(t/a)660外售作建材综合利用煤矸石(t/a)30000回填或外售作建材综合利用噪声根据实际监测,生产区除东厂界、北厂界由于交通噪声影响昼间超标,其余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表13 项目运行前后主要污染物变化情况一览表类别污染因子原批复项目技改项目增减量废气烟气量(万m3/a)9331.59331.50SO2(t/a)56.818.7-38.1NO2(t/a)25.225.20烟尘(t/a)11.82.80-9.0废水废水量(m3/a)74.6万29.5万-45.1万COD(t/a)61.25.9-55.3氨氮(t/a)6.00.3-5.7固体废物生活污水处理污泥(t/a)11.30.3矿井废水处理污泥(t/a)66.577.511.0锅炉灰渣(t/a)6606600煤矸石(t/a)300003000003.2 工程环境影响大气环境影响技改项目不改变煤矿地面生产系统,现有无组织排放措施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技改后锅炉烟气治理增设布袋除尘器和双碱法脱硫设施,根据估算,技改后锅炉烟气对周围环境的贡献值占标率均小于10%,影响较小,相对现有环境监测结果,技改后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水环境影响本项目不新增生活污水量,技改后增加部分矿井涌水回用于洗煤厂用水,洗煤厂实现闭路循环,无废水排放。技改项目运行后,生产规模由45万t/a变更至72万t/a,但废水排放量减少了45.1万m3,排入外环境的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分别减少了55.3t/a和5.7t/a。综上所述,技改项目运行后较少了锦丘煤矿废水外排量,对当地地表水环境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根据模型预测,当非正常工况下发生污废水泄露后,COD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随时间逐渐增大,至365天时达到3276m2,地下水中COD贡献浓度超标范围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至50天时达到242m2,发生泄露72.3天后COD浓度恢复至标准范围内;氨氮泄露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随时间逐渐增大,至365天时达到3791m2,地下水中氨氮贡献浓度超标范围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至50天时达到313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