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留守学生”教育的“三关”东乡镇东南中心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主要来自农村。由于地方经济落后,为了维持家庭生活,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大量农村学生家长纷纷外出务工,而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就成了“留守学生”。这些“留守学生”由于缺乏家庭应有的关爱和教育,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已经成为学校、社会、家庭的一个教育难题。近几年来,我校在“留守学生”的教育工作中,做到“三关”,即:“关注”、“关心”、“关爱”。逐步摸索出了“留守学生”教育规律,积累了一些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关 注”“留守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对“留守学生”的关爱教育工作。全社会都在关注着他们的成长。做好“留守学生”的关爱和教育工作,影响重大,意义深远。为充分掌握我校“留守学生”的具体规模和学习、生活、教育情况,2005年上期,我们采取抽样统计的办法,对全辖区“留守学生”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情况反映如下:1、“留守学生”比例通过调查统计,我校共有“留守学生”(指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573人,占学生总人数的40.3%。其中,单亲外出的占“留守学生”总数的33.3%;双亲外出的占“留守学生”总数的66.7%。2、“留守学生”受监护情况在这些“留守学生”中,父母外出一年回来一次的占32.6%,二年回来一次的占19.6%,二年以上没回来的占47.7%。他们中有59.6%由祖辈监护,18%由亲友监护,还有22.4%无人监护。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有没有人监护,其实这些“留守学生”大多不服管教,性格倔强,在家我行我素,独来独往,监护人根本无法监护。3、“留守学生”学习和受教育情况在被调查的“留守学生”中,成绩优秀的占8.3%;较好的占15.5%;中等偏下的占28.9%;较差的占47.3%。由此可见,“留守学生”中大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厌学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中大部分不仅学习差,同时也是德差生,这是不争的事实。4、“留守学生”的生活状况 “留守学生”中大部分在校住宿,父母按月汇寄生活费,吃穿都相对独立。然而,不少学生不会生活,自我约束力极差,将父母汇寄的生活费不用于正常的吃穿,用去吃零食,进网吧,打游戏,甚至赌博。一周或一月未到,钱已告尽,要么东凑合一顿西凑合一顿或者一天吃一顿两顿;要么向同学或老师借钱吃饭,到期又不能归还或者就没准备还了;要么到厨房赊欠吃饭,一学期到头累积上百元的生活费;更有甚者,个别“留守学生”还时有敲诈或偷取同学钱物的现象。没在学校住宿的“留守学生”生活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由于农村“留守学生”的监护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学生回家根本不能按时吃饭。有的学生甚至大冬天还穿着凉鞋或单薄的衣服。监护人只求做到让孩子有吃有穿,并没有注重孩子是否吃好,是否穿暖。因此大多数“留守学生”营养不良或不均衡,身体素质差,生活状况令人堪忧。5、“留守学生”心理需求和健康状况通过调查,有23.4%的“留守学生”学生没有心理安全感; 75.1%的学生认为自已性格不开朗与父母不在有关; 41%的学生对父母的印象一般, 5%的学生对父母没印象; 78.5%的学生最渴望的是父母的关心。由此可见,大多数“留守学生”心理寂寞、孤单,这种感觉就像失群的孤燕,渐渐地,他们封闭自已,养成了孤僻、古怪的个性,不愿和同学和老师交流,也不爱接受监护人或老师的管理,有时他们出格的表现并不是故意捣蛋,仅仅是为了引起老师、同学对他们的关注。他们渴望得到亲人、老师和同学的关爱。有三位留守学生在调查表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现在最渴望的是同学们能理解我的心情,其实我很孤单,我最怕放假,回家都是一个人,在学校我希望他们能够陪我”,“希望父母能多给我一点爱,快点回来,像别人一样创造一个温暖的家”,“爸爸快回来”。从这样的话语中,我们不难体会出来自他们心灵深处最真切也最迫切的对亲情的呼唤。6、“留守学生”违纪违规,违法比例居高难下在抽调的“留守学生”中,表现较好的占16.4%;一般的占45.9%;较差的占37.7%。事实上,“留守学生”由于缺乏有效地管教,兼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他们渐渐放纵自己,懒散成性,迷失方向。纪律观念淡薄,不能按时作息,迟到者有之,旷课者有之,逃学者有之,放学不回家者有之,夜不归宿者亦有之。他们逆反心理重,不太尊敬师长,在校不易接受老师的教育,在家脾气大,不服从监护人管理,社会习气较浓。在学生的违纪违规,违法行为记载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0%。由此可见,“留守学生”的教育现状让人怵目惊心。“留守学生”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我们必须加以重视,我们必须给予关注。“关 心”要教育好“留守学生”,不仅要关注他们的现状,还要关心形成他们现状的成因,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究其现状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亲情缺失造成“留守学生”在心理发育上的营养不良。 父母的亲情是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亲情缺失,造成了他们情感发育上的营养不良。有位初一的女生在调查表中唉怨地写道:“我读幼儿班时父母就外出了,现在我读初一了,他们都没回来过,我们两姊妹都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孩子对失去亲情的无助以及对亲情的渴求。平时,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的关注和呵护,得不到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身边的大人又往往是年老体弱、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祖辈,无法担负起教育管理孩子的重任,使他们得到太多的“自由”,忽视他们心理健康,忽略他们的人格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了不利影响,如严重自卑、封闭心理而又转为相反的极端,如虚荣心理特强,过于敏感,过分自尊,盲目交友等等,从而使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成长逐步偏离轨道。 2、家庭失去有效监护,是“留守学生”行为习惯差的主要原因祖辈监护人和亲友监护人与“留守学生”存在一定的感情距离,很难实现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在“留守学生”中信赖度不高,亲和力不强。不少监护人由于年龄偏大,身挑生产和生活的双重重担,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精力不剂,能力不足,力度不够。90%的“留守学生”监护人认为监护的责任就是让孩子不缺吃穿,不发生安全事故。“留守学生”家庭普遍存在重吃穿,轻性情培养;重身体,轻心理教育现象。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大多数“留守学生”失去了家庭的约束,任其自由发展。就像一位学生在调查表中写的那样“我们是自生自灭的小草”。3、社会教育严重缺位,“留守学生”容易变成“问题少年”由于社会对儿童教育的忽视,使这个“大课堂”变成了留守儿童的“大染缸”。不良的刊物、影视作品充斥眼球,昧着良心的商家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无视社会责任,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网吧,组织未成年人参与赌博等等。这些行为进上一步滋长了“留守学生”的不良习气。不少“留守学生”由于抵御不了社会上的种种诱惑,花销失控,父母所给的钱不够开销,又不敢再向父母要,有的就去偷,结成小团伙敲诈勒索其他学生,偏离正轨越来越远,甚至走上犯罪道路。4、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教育简单,粗放,是“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重要原因由于过去学校没有对“留守学生”这个群体引起特别的关注,因些,在“留守学生”的教育上,硬件和软件都比较匮乏。部分老师对于“留守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是深入了解原因,而是采取简单的责骂,有的甚至是变相体罚的方式,使他们本来就已脆弱和变形的心灵更加恶化,致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不服从老师管教,公开与老师作对;有的最终辍学流向社会。“关 爱”综上所述,“留守学生” 教育之所以成为普遍的问题,主要是他们失去了学校、家庭、社会应有的关爱。因此,要改变“留守学生”教育现状,促进其健康成长,必须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用爱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拯救他们扭曲的灵魂。我校在关爱“留守学生”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1、建设“留守学生之家”,营造温馨育人环境2007年8月,我校耗资7万余元建成了“留守学生之家”, 这个“留守学生之家”由一个图书阅览室、一个文体活动室、一个连心室和一个“留守学生”电脑室组成,面积近两百平方米。其中阅览室有图书近四千册,向“留守学生”提供图书免费借阅服务;文体活动室备有象棋、跳棋、军棋、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多媒体放影设备等相关器材,白天,孩子们可以参加各种运动,晚上,学校安排专人为住校的“留守学生”放映精彩的影片,使“留守学生”课外活动丰富多彩;连心室装饰别致温馨,是“留守学生”与老师交心谈心的地方;电脑室装备有电脑25台,是“留守学生”上网娱乐的好场所。学校成了他们温馨的家,“留守学生”在学校有事可做,私自出校园,到社会上混的时间就大大减少了。2、建立“留守学生”成长档案学校为每一名“留守学生”填写了信息卡,建立了“留守学生”成长档案。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学校为心理存在一定问题的学生建立特殊档案,把问题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阶段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落实重点对象的帮“困”措施,并定期与这些学生面对面交谈,让他们能够看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或失误,以便自己进一步发扬或改进。通过“留守学生”成长档案的动态管理,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能一目了然。3、建立“师生结对帮辅”机制。学校在要求班主任老师做好留守学生关爱教育工作的同时,还为每一名“留守学生”指定了一位辅导老师“代理家长”。每一位老师负责联系37名留守学生。随时关注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状况,到留守学生家庭进行家访,跟他们交朋友,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此外,学校还吸纳了一部分热心留守学生关爱教育工作,具备一定条件的女教师组成“爱心妈妈”团队,负责对部分经济特别困难的“留守学生”进行特别帮扶。4、关注心理需求,注重心理疏导我校十分重视满足留守学生心理需求。他们渴望亲情,学校就开通了“亲情电话”,“留守学生”想爸爸妈妈了,就可以和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进行通话;他们渴望友情,老师就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他们学会与同学交往,增进“留守学生”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了解与交流;他们有烦恼和不快想要倾吐,学校就增设了“留守学生知心信箱”,指派一名女教师充当“知心姐姐”,专职负责接收和回复学生信件。收到学生来信后,“知心姐姐”马上约见来信的同学到交心室交谈,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开展“留守学生”教育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通过采取多种措施,“留守学生”打开了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生物医生把脉题库及答案
- CN120099605A 多孔硅的氧化方法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unit-it-a-dog课件教学课件
- UC溃疡性结肠炎课件
- TUESDAY音标课件app教学课件
- 初中数学思维题目及答案
- SYB创业培训教学课件
- seewo智能课件教学课件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绣湖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月独立作业试卷(含答案)
- 《库欣病诊治专家共识(2025)》要点解读
- 《烹饪器具与技巧》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处理
- 拍摄临时用工协议书
- 行吊操作规程教案
- 2025年大学生心理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共100题含答案)
- 附加协议附加合同
- 2025年法制副校长演讲稿(7篇)
- 第1课 追求向上向善的道德
- 生物质颗粒购销合同
- 第01讲 意象、画面与意境 练习 中考语文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