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的诊疗现状课件_第1页
川崎病的诊疗现状课件_第2页
川崎病的诊疗现状课件_第3页
川崎病的诊疗现状课件_第4页
川崎病的诊疗现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儿童医院 李成荣,川崎病诊疗现状,川崎病的免疫发病机制 不完全性KD的诊断 IVIG无反应型KD的诊断和处理 KD远期随访治疗及慢性期治疗,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 KD)免疫发病机制,KD是一种累及中小动脉的血管炎综合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大量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提示KD是感染引起的急性免疫功能异常。其中前炎症细胞因子(IL-1 、IL-6及TNF- 等)及趋化因子(RANTES、IP-10及NO)级联反应与血管炎综合征发病密切相关。,KD免疫发病机制,触发KD免疫功能失衡的原因仍未完全清楚。近年先后提出感染原学说及超抗原学说,但意见仍不统一。 单感染原学说迄今仍未从KD患儿体内检测到单一病原微生物; 多感染原学说新近提出在易感基因的基础上,多种不同病原微生物触发共同的信号传导途径过度活化, 导致急性免疫功能失调。触发何种传导途径目前仍待研究;,KD免疫发病机制,?,?,超抗原学说多中心研究发现KD和发热对照组间所分离的产超抗原菌株并无显著差别,亦未重复证实KD患儿V 2或V 8 T细胞亚群选择性扩增;,KD免疫发病机制,?,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反应示意图,血管炎综合征的产生:,IL-6及 TNF- 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I(ICAM-I)及血管内皮粘附分子-I(VCAM-I)等粘附分子,诱导免疫活性细胞表达表面粘附分子CD49及CD11,导致免疫活性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功能明显增强,促进血管炎综合征的发生(付劲蓉,李成荣等,中华儿科杂志,2002,40(2):108)。,KD免疫发病机制,KD免疫发病机制,KD免疫病理损伤机制,有待解决的问题:,血管内皮炎症细胞因子受体基因多态性 遗传背景持续存在,为什么KD很少复发?,KD免疫发病机制,为什么脓毒症等感染性疾病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高,不引起冠脉损伤为主的中小动脉血管炎综合征?,不完全KD的诊断,定 义: 发热5天,5项临床特征仅具2项或3项,除外猩红 热、药物过敏综合征、多型红斑、中毒性休克综合 征、腺病毒感染、EB病毒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 麻疹等发热性疾病。 发生率:10%35%,不完全KD的诊断,不完全KD的诊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 110:2747,不完全KD的诊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 110:2747,辅助实验室检查标准:,. 白蛋白3.0g/dL . 与年龄相关的贫血 . ALT水平升高 . 病程7d后血小板计数 450000个/mm3 . 白细胞计数 15000/mm3 . 尿白细胞 10个/高倍镜视野,KD的超声诊断,不完全KD的诊断,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心脏功能,在KD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过程中至关重要。急性期应多次反复检查,以了解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及其动态变化。亚急性期也有部分冠状动脉病变发生或加重,故于病程2周、4周和6周应进行复查。,不完全KD的诊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 110:2747,超声心动图检查标准:,显示有以下3项中任意1项者,即认为是阳性: 前室间隔或右冠状动脉z值2.5,冠状动脉符合日本厚生省的冠状动脉瘤诊断标准; 具备 3 项其他有提示意义的特征,包括血管周围回声增强、血管扩张、左室功能下降、二尖瓣返流和心包积液; 前室间隔或右冠状动脉z值为2和2.5。,KD超声心动图诊断依据,不完全KD的诊断,CAA 冠脉扩张 血管周围回声增强 血管腔形态异常 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血流速度加快 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心脏收缩功能异常) 主动脉根部扩张 二尖瓣返流 心包积液,超声心动图诊断KD的敏感性、特异性、DOR及其95%CI的比较,不完全KD的诊断,注:*DOR1、95%CI1, n=443; DOR( diagnosis odds ratio,诊断优势比),深圳市儿童医院:夏培,李成荣等(待发表资料),超声心动图诊断KD的选择及其比较,不完全KD的诊断,深圳市儿童医院:夏培,李成荣等(待发表资料),不完全KD的诊断,建议统一全国KD超诊断标准,提高超声诊断准确性。,不完全KD的诊断,主要临床表现的相对特异性表现,结膜非渗出性充血,无分泌物,疼痛、畏光、水肿及溃疡,裂隙 灯检查可见轻度的虹膜睫状体炎; 口唇和口腔改变不伴咽扁桃体的渗出性改变及口腔溃疡; 皮疹无大疱或水疱,急性期会阴部潮红,可见会阴部(特别是肛 周)脱皮; 颈淋巴结肿大多为单侧性,多限于胸锁乳突肌前沿,直径1.5cm, 一般无红肿及波动; 结膜充血及手足硬性肿胀、红斑最具相对特异性;,不完全KD的诊断,注意KD的其它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接种卡介苗部位再现红斑硬节 无菌性脑膜炎(及其它神经系统症状,如一过性单侧面瘫) 消化道症状 肝功能异常 间质性肺炎(或胸腔积液) 胆囊肿大(15%) 低钠血症(脑利钠肽升高) 睾丸肿大,不完全KD的诊断,年龄小于6个月婴儿,发热7天,排除其它疾病,实 验室检查有炎症反应证据存在,虽无KD临床表现,应 反复作超声检查了解有无冠状动脉损伤。,不完全KD的诊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 110:2747,合并CAA的KD患儿就诊时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不完全KD的诊断,2004 年美国心脏病学会川崎病治疗建议的应用效果. Pediatric(中文版) 2010; 327:337,195名合并CAA的KD患儿的分类和计划治疗,基于他们第1次接受2004年AHA的KD 诊断和治疗建议评估时所获得的数据,既非完全KD又不符合AHA诊治程序的不完全KD患儿,不完全KD的诊断,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Circulation 2004; 110:2747,IVIG无反应型KD的诊断和处理,KD患儿在发病10天内接受 IVIG 2g/kg,无论一次或分次输注后48小时,患儿体温仍高于38, 或给药后2-7天(甚至2周)再次发热, 符合至少一项KD诊断标准者,可考虑IVIG无反应型KD。,IVIG无反应型KD定义,免疫球蛋白分子基本结构,IVIG的免疫调节机制,Fc段 封闭Fc受体 影响抗体的产生 影响糖皮质激素受体亲合力,补体结合位点 抑制活化补体成分的沉积,F(ab)2 抑制T细胞增生 调节凋亡 下调粘附分子表达 抗病微生物和超抗原抗体 抗独特型抗体 抑制细胞因子生物活性,IVIG无反应型发生率各地报告不一,可能与IVIG使用方法,病程及制剂间的差异等多种因素有关。,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Newburger et al:IVIG 2g/kg单次较分次用药可更快地缓解全身炎症,降低冠状动脉病变(coronary artory lisions,CAL), 2g/kg组3天以上仍发热组为19.3%,分次给药者达29.3%。 Newburger 等认为首次IVIG剂量偏小(1g/kg),再次给药的可能性增大。,Newburger JW et al: N Engl J Med 1991,324:4633-1639 Pediatr Res 2003,53:153-157,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香港Fong等报道:KD发病5天内应用标准IVIG方案治疗,33%为无反应者,病程5天以上者无反应者仅为8%.,Pediatr cardiol,2004,25:31-34,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Muta H报道:1-4天治疗组(4731例)和 5天治疗组(4020例)比较,早期治疗组更易接受第二剂IVIG治疗,冠脉病变的发生率两组无差异。,J Pediatr, 2004; 144:496-499,按标准2g/kg单剂治疗,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如下:,Wallace CA, et al . Pediatrics,2000,105:E78 Wright DA,et al. J Pediatoic, 1996,128 :146-149. Han Rk, et al .Arch Pediatr Alolesc Med 2000,154 :694-699. Hashino et al . Peditr Int, 2001,43:211-214,IVIG无反应型KD发生率,遗传因素的影响 IVIG用量不足或体内代谢亢进 细胞因子显著增加 效应细胞的Fc受体未成熟,影响IVIG封闭Fc受体的功能,IVIG治疗KD无反应的可能机制,IVIG无反应型KD的早期识别,KD合并活动性细菌感染 与JRA全身型鉴别 注意观察KD是否并发MAS,鉴别诊断,IVIG无反应型KD的早期识别,Comparison of Patients With KD Who Developed MAS,IVMP indicates intravenous methylprednisolone; N/A,not available. Muise A, et al:Are Children With Kawasaki Disease and Prolonged Fever at Risk for Macrophage Activation Syndrome? PEDIATRICS. 2003,112:495-497,年龄、性别、种族、 病程及临床特征方面无显著差异 CRP100mg/L LDH590Iu/L 血-谷氨酰胺转肽酶(-GT)及总胆红素明显升高 合并心包渗出,心室功能障碍及冠状动脉扩张,Durongpisitkul K et al : Pediatri cardiol, 2003,24 :145-148 Fukunishi M et al : J Pediatr, 2000,137 :172-176,Hb100g/L *,中性粒细胞比例75%,杆状核粒细胞比例升高*,血白蛋白30g/L*,IVIG无反应型K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年龄6个月 淋巴结直径3cm CRP150mg/L WBC15000/mm3 IVIG治疗48小时后体组未降至37.5以下,CRP, WBC下降30%-40%,中性粒细胞7500/mm3 IgG增加不明显者,佐地等(日本):,IVIG无反应型K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4,6 :59-61,IVIG无反应型KD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现状,尽快降低炎症反应,使体温降至正常,从而预防或减轻CAL,因为持续发热是CAL的最危险因素。,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原则,(1) 继续应用IVIG,首剂IVIG无效的患儿,建议再次应用IVIG,最佳剂量仍 有争论,多数作者建议用2g/kg。,Sundel等(J pediatr 1993,123 :657-659)首先报道9/12例再次应用IVIG后48小时内体温正常, 美国和加拿大KD协作组( Pediatr Infect Dis J, 1998, 17 :1144-1148)资料显示首剂IVIG后仍发热者再次应用IVIG,第二剂2g/kg一次性输注,发生CAL的可能性较小,疗效优于1g/kg一次或400mg/ kg/d数次给药。因此首剂IVIG后仍发热患儿,应尽早再次应用IVIG,可有效预防CAL,若治疗过晚,则不能预防CAL。,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2) 皮质激素(GCs),Kato经典理论(Pediatr 1979,63 :175-179),单独口服强的松治疗KD冠状动脉瘤发生率非常高(11/17例), 认为GCs用于KD促进 高疑,不宜使用。,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GCs具有比IVIG更强的免疫抑制作用, 可抑制NF-B活化,从而抑制炎症细胞因子产生,阻断炎症作用。KD中小血管炎的发生与免疫反应异常特别是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有关,细胞因子通过诱导粘附分子表达导致血管内及损伤, 虽然GCs具有促凝作用,但能从KD炎症反应的上游阻断炎症反应。,(2) 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已有作者报道单用IVIG不能降低IL-6、IL-8等炎症细胞因子,加用GCs后血清IL-6及IL-8水平明显降低(Okada Y, et al: Eftet of cortic -osteroids in addition to intravenous gama globulin therapy on serum cytokine levels in the acute phase of Kawasiki disease in children. J. pediatr. 2003,143:363-367).从理论上支持GCs的应用。,(3) 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GCs治疗IVIG无反应型KD的剂量及疗程仍待多中心循证医学资料统一。目前各组报道例数偏少,很难得到统一标准。,(4) 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Wright等报道4例患儿, 应用甲基强的松龙 ( MPSL) 30mg/kg/d,2/9例首例冲击后体温即正常,CAL未见加重,另2例接受第2、3剂MPSL治疗。,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Hashino将17例IVIG无反应型KD患儿,随机分为2组,1组继续用IVIG治疗,另1组予MPSL20mg/d,连用3天, 结果激素组较IVIG组发热持续时间更短,CRP下降更快, 而血白蛋白水平则迅速恢复正常,但GCs治疗组3/9例有冠状动脉一过性扩张,提出MPSL冲击治疗应行心脏超声监测,发生冠状动异常,应停止冲击治疗。,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Hung报道2例,3剂IVIG仍无反应,于MPSL 30mg/kg冲击治疗,1例冠状动脉直径3.6mm的患儿应用3天后迅速热退, 最终冠状动恢复到正常大小;而直径为6.6mm者,应用后反而进展为巨大冠状动脉瘤,继续用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认为对应用MPSL前已形成动脉瘤病例,激素治疗宜谨慎。,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AlMyouf 报道4例IVIG无反应型KD病例, 2例冠状动脉瘤,1例并MAS,在病程12-32天用1-3剂MPSL冲击,当天即明显改善,应用3天MAS治愈,无一例需长期口服激素,最终冠状动脉瘤消失,认为在反复应用IVIG无效的,即使病程已较长,MPSL冲击治疗作为“救命疗法”不妨一试。,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Dale等报道7例无反应病例,口服强的松2mg(kg.d), 连服2周,然后每2周减量1次,6周减停,5/7例体温在48h内恢复正常,冠状动脉未进一步扩张。,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英国KD诊断及治疗临床指南建议GCs的使用方法为:MPSL 600mg/m2.d 连续冲击3天,或强的松2mg/kg.d。6周减停。,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深圳市儿童医院:地塞米松0.3mg/kg.d静脉注射3天,根据病情,于强的松1mg/kg.d,1-4周内减停, 所有病例在用药24小时内热退,4例应用地塞米松后未再加用强的松,6例加用强的松,2例1周内停药,2例2周内停药,2例于2周停药后复发热,加用强的松后热退,1例渐减量至4周停药,另1例渐减量至6周停用。我们认为对IVIG无反应型KD患儿GCs的治疗应个体化, 以能控制炎症反应,减轻或阻止冠状动脉损害的剂量和疗程为最佳方案。,皮质激素(GCs),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当KD患儿出现明显中性粒细胞增高,Hb及白蛋白降低时,可考虑首剂 IVIG与GCs联用,以尽快减轻炎症反应,阻止CAL。,用法: IVIG 2g/kg/单剂。,MPSL 30mg/kg.d,连续3天 ( Sundel RP, et al: Corticoster -oids in the initial of Kawasaki disease: report of a randomized trial. J, Pediatr. 2003,142:611-616),或地塞米松0.3mg/kg.d 连续3天(Jibiki T et al:Efficacy of intr -avenous immume globulin therapy combined with dexameth -asone for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acute Kawasaki disease. Eur. J pediatr, 2004,163:229-233),疑似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CORTICOSTEROIDS IN PRIMARY THERAPY FOR KAWASAKI DISEASE: CLINICAL COURSE AND CORONARY ARTERY OUTCOME,Inoue et al. J Pediatrics. 2006; 149:336-341,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 OF CORTICOSTEROIDS IN PRIMARY THERAPY FOR KAWASAKI DISEASE: CLINICAL COURSE AND CORONARY ARTERY OUTCOME,Inoue et al. J Pediatrics. 2006; 149:336-341,血浆置换,Imagawa等报道(Eur J pediatr, 2004,163:263-264)血浆置换治疗27例2剂IVIG治疗无效KD患儿,退热更快, 炎症指标降低更明显,CAL发生率11.1%,程度轻,另48例应用第三剂IVIG治疗,CAL发生率达47.9%,程度重。,IVIG无反应型KD的治疗方法,乌司他丁,乌司他丁是中性粒细胞弹性酶抑制剂,目前有数篇小样本治疗无反应型KD非对照研究的临床报道。 乌司他丁单独用药替代IVIG或GCs治疗疗效并不明显, 可以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