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_第1页
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_第2页
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_第3页
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_第4页
关于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的现状及法律风险的调研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关于中国企关于中国企业业在在东东盟国家投盟国家投资资的的现现状状 及法律及法律风险风险的的调调研研报报告告 一、前言一、前言1 二、中国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情况及对东盟国家投资情况二、中国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情况及对东盟国家投资情况.2 (一)中国对外国际直接投资情况 2 (二)中国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情况.2 (三)广西企业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资情况.9 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遇到的问题以广西企业为样本三、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遇到的问题以广西企业为样本11 (一)对投资目标国家的法律了解不详细、分析不透彻.11 (二)投资目标国法治化程度低,政策不稳定。.12 (三)对外投资活动不规范 13 (四)专业人才不足15 (五)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内互相竞争,缺乏沟通和协调。.15 四、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法律风险的防控四、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投资的法律风险的防控16 (一)国际投资中法律风险的概念 16 (二)评估国际投资中的政治风险 17 (三)国内法及国际法理论上对投资风险的防控.21 1、东道国国内法对外国投资的保护和促进22 2、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投资条约对外国投资的保护23 3、与投资有关的多边条约对国际投资的保护23 ii 4、投资者母国法所提供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24 (四)实践中中国企业面向东盟投资可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24 1、分析投资东盟国家的法律法规 .25 2、增强企业法律资源配置 .26 3、加强企业法律风险防控体系 .27 4、掌控好投资合同签订的程序 .27 5、优选投资纠纷解决方式 .27 6、关注投资领域风险动态 .28 五、结语五、结语28 1 一、前言一、前言 国际投资是国际间资金流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投资者为获得一 定经济效益而将其资本投入国外的一种经济活动。2013 年 4 月 7 日,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海南博鳌亚洲论坛的开幕式上谈到, “据测算,今后 五年中国对外投资规模将达到 5000 亿美元。 ”这个投资规模将超过了 中国过去十年累计净额。自 2009 年 8 月 15 日中国与东盟十国经贸部 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投资协议。中国与 东盟国家间的跨国投资活动也越来越活跃。2012 年,中国企业在东盟 投资 44.19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 52%。1 据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 中方秘书处介绍,截至 2012 年底,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投资 236 亿 美元。2012 年,中国在东盟十国直接投资按数额排列的前三位国家是 新加坡、柬埔寨、老挝;按投资增幅排在前三位的国家是越南(增长 147.3%)、柬埔寨(增长 131%)、老挝(增长 121.8%),投资下降的有文莱 (下降 69.2%)和缅甸(下降 58.7%)。中国在发展对东盟国家直接投资的 同时,应当预先了解东盟国家的投资政策,做好风险评估。目前,东盟 的部分国家的法律还不健全,越南刚过 WTO 过渡期,有些法律还需 完善,缅甸刚刚转向民主和法治政府,各项法律制度有待建设,老挝 2013 年刚加入 WTO,与柬埔寨一样,法制基础薄弱。在这些国家进 行投资时都应当从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方面做好风险防控工作。 1 中国东盟双向投资累计超千亿美元,EB/OL,at /live/2013- 02/07/content_18593953.htm,访问日期:2013 年 5 月 1 日。 2 二、中国二、中国对对外国外国际际直接投直接投资资情况及情况及对东对东盟国家投盟国家投资资情况情况 (一)中国(一)中国对对外国外国际际直接投直接投资资情况情况 联合国贸发会议2011 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0 年全球外国 直接投资流出流量 1.32 万亿美元,年末存量 20.4 万亿美元,以此为 基期进行计算,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 的 5.2%和 1.6%,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全球国家排名的 第五位,存量位居第 17 位。2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强调吸收外国投资, 不注重对外的直接投资,从 1991 年中国对外投资流量的 10 亿美元 到 2010 年的 688 亿美元,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在 20 年的时间里 增长了近七十倍 图 1:19912010 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 3 单位:亿美元 10 4043 202021 2627 19 10 69 27 28.5 55 122.6 211.6 265.1 559.1 688.1 565.3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二)中国(二)中国对东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盟国家的直接投资资情况情况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第 3 页。 3 同上注,第 5 页。 3 截至 2012 年底,中国与东盟累计双向投资已达 1007 亿美元,中 国占 23.4%,东盟占 76.6%;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增速明显快于东盟 在华投资增速,中国投资占比在扩大。2012 年东盟在华的直接投资金 额 70.7 亿美元,仅较上年增长 1%,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2012 年, 中国企业在东盟投资 44.19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了 52%。4 随着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对东盟的投资出现了快速 增长态势,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东盟作为主要投资地。在中国对外直接 投资流量前二十位的国家中,新加坡、缅甸、泰国、柬埔寨分别列第九、 第十、第十一和第十五位。中国对东盟国家的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 矿业、建筑业拓展到能源、制造业和商务服务业。截止 2013 年 8 月, 中国在东盟建立了六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即柬埔寨中国西哈努克港 经济特区、泰中罗勇工业园、越南中国龙江工业园、越南中国(深 圳海防)经贸合作区、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合作区、马中关丹经 贸合作区。 长期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直接投资资金流向一直是从东盟 国家注入中国的,而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发展迟缓,很长时间都处 于空白。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湮没无闻的不断提高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 强,中国在东盟的投资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投资水平和质量也在显 著提高,投资额呈现出稳步增加的趋势。 1、投资规模 与东盟对中国的投资相比,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数额较小,发 4 中国东盟双向投资累计超千亿美元,EB/OL,at /live/2013- 02/07/content_18593953.htm,访问日期:2013 年 5 月 1 日。 4 展缓慢。但 21 进入世纪后,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进入了一个宽领 域的快速发展时期。到 2004 年末,中国企业对东盟整体的直接投资 存量首次突破 5 亿美元。中国在东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国别中的排名 也在迅速上升。2010 年,中国对东盟十国的投资流量 44.05 亿美元, 同比增长 63.2%,占对亚洲投资流量的 9.8%;存量为 143.5 亿美元,占 亚洲地区投资存量的 6.3%。2010 年末,中国共在东盟设立直接投资 企业近 2300 家,雇用当地雇员 7.2 万人。5 表 1:20032010 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流量 6 单位:万美元 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流量 150 1181825811653 文莱 存量131319019043865117374566 流量219529525159816445204642158346651 柬埔 寨 存量59498989768410366168113906663326112977 流量26806196118456949909173982260920131 印尼 存量5426121751409322551679485433379906115044 流量80356205848041543587002032431355 老挝 存量91115423287960730222305195356784575 流量197812567275132823443537816354 马来 西亚 存量1006612324186831969627463361204798970880 流量 409115412649231232533767087561 缅甸 存量10222018235916312261774997192988194675 流量9554519304503369402424409 菲律 宾 存量87598019352185430486731425938734 流量321479820331321539773155095141425111850 新加 坡 存量16483233093254846801144393333477485732606910 流量57312343477158476414547497769987 泰国 存量15077181882191823267378624371644788108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10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第 26 页。 6 郑军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年鉴 2012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60 页。 5 流量127516852077435211088119841123930513越南 存量287316032229182536339699521737285098660 流量1193219556157713357596808248435269810440464 合计 存量125615176338395317648699957142 143502 1 中国对柬埔寨投资已经位居柬埔寨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二位, 对老挝投资位居第三位,在缅甸投资排名第四位。中国企业在其他东 盟国家的投资总额和排名也增长迅速。 2、产业构成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开始初步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投资产业 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及原材料领域。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发展水平的 提高和合作的深入,中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逐步渗入制造业、建筑业、 金融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20002003 年中国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制造业;到 2004 年中国的直接投资则更多地 进入金融服务业以及贸易和商业领域,投资额分别为 11659 万美元 和 7244 万美元;2008 年在继续保持传统采掘和矿业以及制造业投资 比重的情况下,进一步加大了建筑业和贸易商业领域的直接投资。 从 2010 年中国对东盟投资存量的行业分布情况看,电力、煤气 及水的生产供应业 27.77 亿美元,占 19.3%,主要分布在新加坡、缅甸、 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等;批发和零售业 18.75 亿美元,占 13.1%,主要 分布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制造业 19.02 亿美元, 占 13.3%,主要分布在越南、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采 矿业占 12.8%;金融业占 12.3%,主要分布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 8.2%,主要分布在新加 6 坡、越南、老挝等;建筑业占 8.1%,主要分布在柬埔寨、泰国、缅甸、新 加坡等国家;交通运输、仓储业占 5.9%,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农/林/牧/ 渔业占 3.7%,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印度尼西亚、缅甸、柬埔寨、泰 国、菲律宾等国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占 2.1%;房地 产业占 0.8% 。7 根据2010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东盟 国家的投资领域已经从传统的矿业、建筑业拓展到能源、制造业和商 务服务业 8 表 2:2010 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 单位:万美元 行业 流量比重%存量比重%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7913018.027766819.3 批发和零售业 171023.918754113.1 制造业 4859311.019017613.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5983.51173378.2 采矿业 8981720.418430612.8 建筑业 346067.91160288.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82131.9841905.9 金融业 10793424.517618312.3 农、林、牧、渔业 168433.8295422.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 166593.8295422.1 房地产业 47041.1120170.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04 17640.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48 17300.1 住宿和餐饮业 148 17330.1 7 同上注,第 27 页。 8 转引自郑军健主编:中国东盟商务年鉴 2012 ,广西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 59 页。 7 其他行业 8650.219640.1 合计 440464100.01435021100.0 3、国别构成 从国别角度分析中国对东盟的直接投资,2003 年底中国对新加 坡、泰国、马来西亚的投资数额排名前三,分别是 1.6 亿美元、1.5 亿 美元和 1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的 27.41%、25.7%、17.1%;至 2010 年末,排名顺序发生了变化,位于前 三位的是新加坡、缅甸和泰国,分别为 11.2 亿美元、8.7 亿美元和 7 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总额的 25.4%、20%、15.9%。 图 2:2005 年和 2010 年末中国对东盟十国直接投资存量对照图 单位:万美元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文莱菲律宾老挝 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印尼新加坡 2005年投资存量2010年投资存量 由于东盟十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人水平、劳动力 成 本、劳动力技术水平、自然资源拥有量、市场容量、经济政策、 社会 传统、宗教信仰、政治制度等参差不齐,因此中国是根据每一个国家 的国情对东盟进行直接投资选择的。 8 (1)新加坡是东盟经济最发达并且是唯一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是 东盟地区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国充分利用了新加坡良好的投资 环境,现阶段以开拓市场、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投资动机,对 其货物贸易和金融服务业以及高科技产业进行直接投资。 (2)文莱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目前中国正在扩大对其自然资源的 投资,比如石油、橡胶、水果、植物油和水产品等;而文莱在食品、药 品生产和船舶修理业不具备优势,中国看准这些市场并进行直接投资。 (3)马来西亚的产品结构比较先进,特别是在电子、电器等行业, 而其轻工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因此中国为了与之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 互补,开始对马来西亚的原料制品、食品、纺织、饭店、木材加工以及 金属产品进行投资。 (4)泰国的工业仍以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工业群为主,高科技工 业方面仍然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因此中国加大了对泰国制造业的投资 力度,并一几逐步涉及劳动力密集型的电子元件加工装配业和技术密 集型的电信通讯和软件开发业。 (5)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同样也是东盟的资源大国,拥有丰富的 石油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由于两国现代工业发展较慢,很多 资源因资金缺乏开发不足,中国抓住这一机遇,通过对两国的矿产资 源开采业进行投资缓解了中国国内资源和环境的压力。 (6)在东盟四个新成员国中,越南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与另外 三国相比劳动力素质较高却成本较低,中国非常看好在越南发展劳动 9 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对其投资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制鞋、家电、农 机具和农药、化肥等工业。 (7)柬埔寨工业中的纺织服装足其最重要的工业和出口部门,并 且该国劳动力充裕且成本较低,所以中国将纺织业和食品加工业作为 对柬埔寨进行投资的产业。 (8)缅甸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 中国企业对缅甸进行 投资的重点是自然资源开发型投资和农业合作型的投资。 (9)老挝属于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但是自然资源丰富, 出产许多名贵的木材,并且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钾盐矿。因此中国对老 挝的直接投资以农林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项目为主。 (三)广西企(三)广西企业对东业对东盟国家的直接投盟国家的直接投资资情况情况 虽然近年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一大特点是地方对外投资活跃, 但广西自治区一直处于落后地位,在每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统计 年表中,按省市区排名广西都处于第 20 名左右,这种情况与广西自 治区的发展程度也是相符的(详见表 3)。 表 3:20032010 年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流量情况表(分 省市区) 单位:万美元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2010 年 北京市300541573911306561215295472994518576614 上海市52242056466680448635226633714120869158468 广东省955513893207086299711410112425192298159977 广西自治区20845032139026203844816918682 云南省2514912072290713641284672700851339 10 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相互之间直接投资关系中,一直呈现出中国 吸收资金较多, “走出去”资金相对较少的局面。在所有投资广西的国 家和地区之中,东盟的合同外资总额排在第二位,实际利用外资总额 居第三位。2003 年至 2010 年,广西实际利用东盟国家资金由 4830 万 美元增至 16312 万美元,增长了 2.4 倍。 (详见表 4) 表 4:2003 年2010 年广西利用东盟国家的外资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主要行业实际利用外资情况 年份合同 外资 同比增 长% 实际 利用 外资 同比 增长% 制造 业 农林渔 牧业 房地 产业 批发和 零售业 其他 2003307741.54830124.8326710303680165 20046464110.1244949.311877303600172 2005289955.2354944.9108616804860297 200612230321.9218338.56681277961142 200755791356.213364512.298565322084399652 20088928841047321.6614314624501621572 2009235773.6825721.2606316713551887 2010363191440.91631297.6729838330185163 2003 年2012 年,广西对东盟国家协议投资额由 609.8 万美元 增至 23249 万美元,增长了 37 倍(详见表 5),广西企业对东盟国家的 投资项目累计 244 个(含增资)。 表 5:2003 年2012 年广西对东盟国家投资情况表 单位:万美元 年份 项目数协议投资额中方协议投资额 20039863.02609.82 20047395370 11 200511186.37176.61 2006153223.42795 2007295328.983888.7 20082310306.68624.48 2009221368112518 2010232016714011 20112519957 20122823249 三、中国企三、中国企业业在在东东盟国家投盟国家投资资遇到的遇到的问题问题以广西企以广西企业为样业为样本本 在本课题的调研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在广西的几个大企业进行了 调研,就这些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项目进行了了解。通过调研我们 发现中国企业在东盟国家的投资存在较大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方面来 自于东道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投资的过程中也存 在不够谨慎、不规范的地方。 (一)(一)对对投投资资目目标标国家的法律了解不国家的法律了解不详细详细、分析不透、分析不透彻彻 对于东道国而言,外商投资一方面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另一 方面也会带来了一些不利因素,如对民族工业的抑制、自然资源的掠 夺、国家经济不安全等等。为了既鼓励外资进入,又保护国家利益,东 道国一般会通过外国投资法对外资进行一定的限制。 中国企业到东盟国家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对目标国的法律法规 详细了解,透彻分析,以免资金投入以后又发现在法律上无法逾越的 鸿沟。如广西有色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在赴柬埔寨投资的过程中,只是 对该国的外国投资法进行了了解,该法并没有对于矿产品出口的限 制,其实该国的矿业法、海关法却是不允许原矿出口的。广西有色国 12 际投资有限公司在柬埔寨投入四千万元人民币探明储量后,受限于原 矿的出口问题,一直没有进行开采(详见以下访谈记录 1)。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1 课题组课题组:我们主要是了解你们投资的经验,还有遇到的问题、困 难等等,主要是有关法律的问题。 有色公司有色公司:我们在东南亚的投资主要是在柬埔寨投资了一个铁矿 山项目,大概有 4000 多万人民币,主要是勘探花了不少钱,现在因为 他们有政策规定铁矿不能出口,这个项目一直就搁置在那儿了。要想 向前推进,就要在哪里建钢铁厂,投入太大了。再就是采矿我们是内 行,但炼铁炼钢就不行了。 课题组课题组:这个不能出口的政策是一直都有的吗? 有色公司有色公司:是的,加工之后就可以出口。投资前经过询问柬埔寨 的工业部,他们答复说需要加工,我们认为加工成五公分规格的就可 以出口了。但是要出口的时候,柬埔寨就不同意,说至少要改变性质, 由铁矿变成铁。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就吃亏了,现在就在找合作伙伴。 课题组课题组:你们公司在柬埔寨是有生产吗? 有色公司有色公司:没有生产,我们只是勘探,有 600 多平方公里,主要是 柏威夏省。我们分成五个矿权,其中一个是采矿权,四个是开矿证。 课题组课题组:那就是探好了,但是不敢挖。 有色公司有色公司:是的。我们已经投了 4000 多万。柬埔寨方面想借此发 展当地的企业,因为钢铁企业发展起来了,能加快本地的工业化进程。 温家宝总理也说了,要支持他们工业化进程,柳州钢铁厂也想过去, 但是柬埔寨的市场对于柳钢来说又太小了。柬埔寨都是木头多,不怎 么用钢材,一年才用 200 多万钢铁,钢铁厂一般都是外销的。 (二)(二)投投资资目目标标国法治化程度低国法治化程度低,政策不,政策不稳稳定。定。 东盟中的部分国家法制不健全、法律不稳定,越南自上世纪九十 年代革新开放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缅甸刚刚脱离了军政府转向法治 政府,老挝、柬埔寨政治制度不健全、法治基础薄弱。举例来说,缅甸 13 政府官员收受贿赂的风气相当严重,有时还会没有信用,与缅方政府 合作的协议或合同往往会沦为一张废纸。缅甸政府不允许外国产权直 接入驻本国,中方企业只能在缅甸寻找合作伙伴,或成立子公司并在 当地注册,这样企业的产权和法人都为缅方,这样的法律环境着实令 人担心。越南从 1983 年开始了革新开放,作为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越南非常重视吸引外资。越南政府逐渐重视立法工作,尤其是吸引外 国直接投资的法律法规制定,但由于缺乏经验和充实的法律基础,越 南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善,无法可依的现象依然存在,外商常常无所适从 (详见以下访谈记录 2)。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2 课题组课题组:根据我们之前的了解,在东南亚国家投资资矿的主要障 碍就是原矿不能出口。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不是,我们跟冶炼厂不一样。比如柳州钢铁厂就不要 原矿,他需要加工好了的矿,因此需要精加工后再供给他们。 课题组课题组:你们就是把铁矿石磨成精粉再从越南出口到中国。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是。越南没有这种把铁矿石磨成精粉的设备,也没有 钱搞,我们就把机器运过去,一年几万吨就出来了。 课题组课题组:出口到中国来有什么规定吗?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从越南出口到中国,越南煤炭、铁矿出口都需要配额, 但是配额控制在船运公司手里,因此能不能出口到中国的关键就在于 能不能跟船运公司搞好关系,达成协议,而不是法律怎么规定的。 课题组课题组:你说这个精粉和规格矿是国内企业的要求,那如果没有 这个要求原矿可不可以出口?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原矿不能出口,因为没有原矿出口的配额,就像红木 不能直接出口,去掉皮后才可以。 (三)(三)对对外投外投资资活活动动不不规规范范 14 对外投资比在国内的投资更加复杂,更加难以控制,因此需要投 资者在决策时更加谨慎,将困难和不确定的因素考虑得更充分一些, 能够按照现代商业的规律进行投资活动,而不仅仅是凭经验、凭感性 认识去做事情。广西的企业在赴东盟国家投资的过程中,就有很多不 符合现代企业运行规则的行为。比如,前述广西有色集团在柬埔寨投 资矿山的行为,关于原矿能不能出口的规定,在投资前并没有看到书 面的文件,仅仅是听东道国的官员口头说能够出口,造成了投入大量 资金后项目搁置的后果。课题组在广西商务厅调研时,一位处长说: 企业在外投资时太不慎重,有的企业投资几千万元的项目,到我们这 儿备案时,主合同只有三页纸。再如前述三丰集团在越南投资的过程 中,项目的取得、纠纷的解决主要靠与政府官员的关系来处理,这种 方式既不规范、不合法,不是长久之计。课题组在广西农垦集团调研 时,农垦集团谈到该集团在越南投资的木薯加工厂时也有类似的描述 (详见以下访谈记录 3、4)。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3 课题组课题组:同样是开木薯加工厂,你们和本地企业存在竞争关系, 你们是怎样处理这种竞争关系的?有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吗? 农垦农垦集集团团:基本上没有,因为我们做的是关系,除非他不想干了。 纠纷的话通过关系解决,不通过法律。 课题组课题组:你们在越南也可以是说人生地不熟,怎么收到木薯的? 农垦农垦集集团团:完全正规的渠道肯定收不到,有时候我们也只能打些 擦边球,给当地官员点好处,靠行政命令解决问题。那边刚改革开放, 现在环境跟我们国家八十年代初差不多。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4 课题组课题组:在东盟国家拿项目过程中有哪些问题? 15 投投资资集集团团:我的感受是在这些项目里面,基本上都是有海外的华 人,潮汕人、台湾人等作为中间人来跟当地政府在勾兑,包括电站、房 地产开发等等。民营企业还好办一点,但国有企业要处理这些问题还 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我们跟当地政府沟通都要通过第三人,都有一 定的成本。我询问他们当地的中间代理人,为什么都没有欧洲企业来 做这些项目,因为他们欧洲都是很规范化的,所以代理人都不会给他 们做,所以这个合作主体,是不是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会更有保障。 我们也碰到很多所谓的代理人,但最后都不成事的。尽管根据当地的 法律不能独资,所以出去投资都是要深思考虑的。民营企业出去,都 是通过当地的华裔来沟通的,如果还是以这种方式出去,做成的项目 都很难。 课题组课题组:柬埔寨的电站没有做成主要原因是什么? 投投资资集集团团:他们要返点啊,如果是国有企业去做的话,要报批等 等,这是肯定不行的。如果以后都还是这种方式去的话,肯定是不行 的。如果上升到国家层面的,政府跟政府层面来谈,就比较有保障,不 管是项目的落地还是资金保障,都比较稳妥。就象中国改革开放的时 候,欧洲很多企业都会进来。 (四)(四)专业专业人才不足人才不足 企业要对外进行投资,需要一大批精通跨国管理、财务、金融、语 言的人才,以熟练处理相关国际业务和纠纷。在调研过程中,虽然调 研对象都没有提及人才问题,但分析这些企业在东盟国家或成功或失 败的案例,不难发现,复合型国际经营人才匮乏其实是一个很重要问 题。走出去的企业因缺乏国际经营人才容易造成投资整体战略定位错 误的现象,企业不能很好地雇佣所在国的人员为自己的企业发展服务, 也没有驾驭外国经营管理者的能力和水平。 (五)中国企(五)中国企业业在在东东盟国家内互相盟国家内互相竞竞争,缺乏沟通和争,缺乏沟通和协调协调。 。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往往缺乏相互协调各自为战,在东道国又相互 16 竞争、打价格战。由于我们国家的对外投资法律法规、政策衔接不够 紧密,造成对外投资缺乏统一性、协调性,造成“自相残杀”的局面,甚 至互相拆台,最终的结果是在国际竞争中两败俱伤,使东道国或第三 国家的企业直接或间接获利。 (详见以下访谈记录 5)。 访谈记录访谈记录 5 课题组课题组:你们在越南的化肥生意最初是怎样做起来的?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在做贸易的过程中会逐步投资一些实业,比如肥料厂, 我们一开始只是在广西这边有化肥厂。现在我们也跟越南那边合作, 他们没有原材料也没有设备,我们就提供给他们。 课题组课题组:为什么又转向矿山等行业啦? 三丰集三丰集团团:因为越南没有制造肥料的原料,全部都依赖进口,中 国就换回农副产品,做酒精之类的,每年中国都在越南进口 3000 万 的货物。中国人做生意都是一窝蜂,看到在越南做化肥生意有钱赚一 下子涌上来几十家化肥企业,还争相压价、相互拆台,就看谁给人家 价格低啦。 四、中国企四、中国企业业在在东东盟国家投盟国家投资资的法律的法律风险风险的防控的防控 (一)国(一)国际际投投资资中法律中法律风险风险的概念的概念 市场经济活动必然存在风险,投资更是如此。对于国际投资而言, 由于国内外法律制度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文化习俗不同,以及证言 障碍等因素的影响,比国内投资面临的风险更大。一般来说,投资本 身的风险可以分为商业风险、自然灾害和政治风险(详见图 3)。9 9 呼书秀: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互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93 页。 17 图 3:对外直接投资风险分类图 政治风险并不直接来源于一国的政治体制,很多大型跨国公司在 各种政治体制国家都有良好运行的记录,政治风险经常来源于东道国 政治和社会经济环境在项目协议签署后的改变,或是来源于国际政治 的影响。以中国企业在缅甸投资的密松水电站被搁置为例,在缅甸总 统发布搁置密松水电站建设的声明之时,缅甸外长吴温纳貌伦率领代 表团拜访美国国会官员,意在解除美国对缅甸的经济制裁。此外,美 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欢迎缅甸政府暂停密松水坝建设的决定”。 英国卫报网站说, “美国的一条外交电报显示,美国驻仰光大使馆资 助了缅甸的一些公民社会团体,后者迫使政府暂停在伊洛瓦底江建设 一座引起争议的中国大坝”。综合以上材料可见,缅甸的大国平衡外 交政策左右了密松水电站项目的发展。10 (二)(二)评评估国估国际际投投资资中的政治中的政治风险风险 10 密松水电站缘何被叫停,EB/OL,at /st/stsp/201204/t20120409_150019.htm,访问 日期:2013 年 5 月 10 日。 自然灾害 地震、台风、特大水灾等 商业风险 投资者、经营者决策失误、经营不 善,市场行情变化、货币贬值等 投资风险 政治风险 战争与内乱风险、征收风险、资本 转移风险、东道国违约风险等 18 对于一个海外投资项目,一旦投资者通过各种调查手段和可行性 研究认定项目可行,就应着手评估各种方案伴随的政治风险,并找到 可行的风险规避措施。 我国负责海外投资保险业务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简称中国 信保)于 2010 年发布了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和全球风险地图,对全 球 191 个国家/地区的基本信息、政治、经济、投资以及与中国的双边 经贸关系及相关风险进行分析后将国家风险划分为 9 类,分别用数字 标识 1 至 9 来表示,其风险水平随数字增大依次增高。 国家风险分析 报告显示,瑞士等国家风险最低,刚果(金)和津巴布韦等国的国家 风险最高,在 9 级评估体系中参考评级为 9 级,中国的最主要的贸易 伙伴美国、日本、新加坡、德国、荷兰的国家风险在 9 级评估体系中居 于 2 级(风险较低),在中国周边国家中,越南、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 坦均为 6 级,老挝为 7 级,缅甸为 8 级,均属国家风险水平较高之列。 同时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指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可能面临的六种 风险。这六种风险分别为:(1)石油和天然气等战略资源争夺的加剧导 致地缘冲突频繁发生;(2)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带来的国家风险;(3)欧 洲主权债务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4)高油价也威胁着经济增长前景; (5)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升温;(6)地方武装冲突、恐怖袭击持续 发生 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每年的“世界经济展望”中都有 100 个国家 的“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排名统计”。2009 年相关国家的统计情况 11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国家风险分析报告2010 。 19 如表 6。 表 6:全球 2009 年 100 个国家国际贸易投资风险指数排名统计 (节选)12 政治政治风险风险经济风险经济风险政策政策风险风险支付支付风险风险 国国别别 2009 年排年排 序序 总总分分 排排 序序 分分值值 排排 序序 分分值值 排排 序序 分分值值 排排 序序 分分值值 中国210.8516340.8908190.8089620.8021240.9063 马来西亚270.8396280.9080100.9271580.8177670.6277 新加坡420.774440.9885840.439611.0000520.7301 泰国430.7726440.8736390.6130590.8177350.8152 印度尼西亚 450.7705350.8908490.5844330.8698460.7699 菲律宾550.7267730.8276570.5698800.7760480.7613 越南710.6828320.8966730.5344820.7656760.5022 柬埔寨760.6581420.8736760.5104610.8073840.4073 “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警概念在当代社会越来越重要了。投资 风险预警系统主要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风险预警目标 风险预警目标是把机构内部、投资行为、目标成长等作为对象, 对潜在的各种风险、危机、活动规律进行测评,预警目标的实现将通 过预警机制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作来完成。 (2)风险评估与分析模式 风险评估与分析模式是为了判断决策的正确与否、环境与市场是 否有保障等,所以必须根据投资机构所处的环境和市场,依据科学 12 指标采用 0-1 分制,所有指数指标分值在 0-1 之间,得分越高,风险越小。其中,政治风险包括国际和 平、国内稳定和法律效率指标,经济风险包括经济增长、价格变化、经济环境指标,政策风险包括贸易壁 垒、投资壁垒和加入 WTO 指标,支付风险包括贸易差额占 GDP 比重、国家信用等级指标。 20 的方法建立完善的评估和分析模式。 (3)预警信号与识别 一旦发现潜在的风险,根据历史或同类风险发生或演化经验,建 立安全阀值。若超过这一安全阀值,由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或转化危机。 (4)中间控制过程 中间控制过程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阶段性,当风险处于不同阶 段时,可以通过控制中间过程发出不同的控制指令,提高风险转化的 效率和修正结果。 (5)调节传导机制 调节传导机制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将采集到的风险信号传送到 预警中心,预警中心作出相关处理再传到风险管理部门,二是将风险 管理部门的实际评价效果及信息及时反馈回预警中心。 风险预警系统运转流程图 4 所示。 21 图 4:对外直接投资风险预警控制流程图 (三)国内法及国(三)国内法及国际际法理法理论论上上对对投投资风险资风险的防控的防控 风险判断 预警报告 预警决策 低度警报 风 险 规 避 风 险 转 移 风 险 规 避 风 险 损 失 控 制 常规监控危机处理小组 低度警报低度警报 警情报告系统 风险处理系统 预 警 目 标 信号采集信号采集 风险评估 信号采集 状态分析风险识别 信息管理系统 预警统预警统 筹系统筹系统 动态监控动态监控 预警执预警执 行部门行部门 动态监控动态监控 信信 息息 反反 馈馈 信信 息息 反反 馈馈 22 国际投资中的政治风险虽然有时是与国际关系的危机相伴而生 的,但政治风险和东道国国内法的发展状况更为密切相关,如果东道 国法制健全、法治化程度高、法律制度稳定,在该国的国际投资发生 政治风险的概率就会较低;另外,依靠投资国与东道国共同签订或参 加的与投资相关的双边、多边国际法规,也可以防范和控制国际投资 中政治风险发生。因此,国际投资中的政治风险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 看作是一种法律风险。在国际投资的实践中,为防范和控制政治风险 的发生,常采取的对策有以下四种:第一,东道国国内法所提供的稳 定的政策和法律的保证;第二,东道国与投资者母国所签订的双边投 资协定所提供的法律保证;第三,东道国与投资者母国共同参加的国 际投资条约所提供的法律保证;第四,投资者母国法所提供的海外投 资保险等法律保证。13 1、东道国国内法对外国投资的保护和促进 东盟国家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外国投资,各国都制定 了外资投资法,一方面规范国际投资,另一方面也对外国投资给予优 惠和保护,这些优惠和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优惠、防 止财产征收风险的保护制度、防止资本转移险的保护制度、防止东道 国违约风险的保护制度和经济特区内的特殊优惠政策 14。 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划出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对该区域 的对外经济活动采取更为开放的特殊政策,提供更为优惠的措施,实 13 呼书秀:中国与东盟发展相互投资的法律机制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第 93 页。 14 此处的“经济特区”是统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划出的一定范围的区域,对该区域的对外经济活 动采取更为开放的特殊政策,提供更为优惠的措施,实行特殊的管理办法,以吸引外资和技术,扩大外贸, 促进本地区和本国的经济发展。其名称繁多、类型各异,如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出口加工区、科技 工业园、自由边境区等等。 23 行特殊的管理办法,以吸引外资和技术,扩大外贸,促进本地区和本 国的经济发展。如自由贸易区、自由关税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 自由边境区等等。15经济特区内的经济活动相对独立性较强,对外国 投资予以特殊的优惠与方便。主要体现在:(1)较好的基础设施(2)多 项优惠政策;(3)简化行政手续;(4)特殊的政府保证。16 2、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双边投资条约对外国投资的保护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与东盟国家便开始通过缔结国际投 资协议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投资保护。截止至 2001 年,中国与东 盟十国间均分别缔结了双边投资协议。17但中国与东盟十国的投资协 定有的已经失效,具体情况将在以下章节详细论述。 3、与投资有关的多边条约对国际投资的保护 与投资有关的多边条约主要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TRIMs 协议)、 中国东盟投资协议、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 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华盛顿公约)。 中国企业尤其要重视充分运用世界银行主导的华盛顿公约和 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来保护投资。截止 2013 年 5 月 20 日,共有 158 个国家签署了公约,其中 149 个国家正式批准加入公约。中国于 1990 年 2 月 9 日签署了该公约,1993 年 2 月 6 日公约对我国生效。 东盟十国中只有越南、文莱、老挝三个国家没有加入该公约,其他七 15 余劲松主编:国际投资法 ,法律出版社,2003 年,第 179 页。 16 在腐败程度较高的国家,经济特区具有隔离腐败和侵扰的作用。在东盟国家有投资经历的企业人员对 此感触颇深,在工业园区以外设的工厂经常会有政府人员去“检查”各种事项,而此类“检查”往往可以 用“交罚款”的方式应付过去,而在工业园区内的企业很少受到这类事情的干扰。 17 这十个投资协议的缔结年份分别是:泰国(1985 年) 、新加坡(1985 年) 、马来西亚(1988 年) 、菲律 宾(1992 年) 、越南(1992 年) 、老挝(1993 年) 、印尼(1994 年) 、柬埔寨(1996 年) 、文莱(2000 年) 、 缅甸(2001 年) 。 24 个国家都成为了该公约的成员国。18在 1998 年以前中国签订的 88 个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中,我国未全盘接受 ICSID 的管辖权,是一种有限 同意,即只就与特定缔约国的投资者之间有关征收或国有化的补偿款 额方面的争议接受“中心”仲裁管辖权。但以 1998 年为分界点,中国 与外国缔结的双边投资条约完全接受 ICSID 管辖权,由只同意“中心” 仲裁管辖我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有关征收补偿数额的争议到全盘同 意“中心”仲裁管辖我国与外国投资者之间有关投资的任何争议。因此, 中国已处于 ICSID 的管辖之下,中国企业在权益遭受侵害时也应充 分利用 ICSID 的仲裁管辖权,而不应只是求助于东道国的国内法。19 4、投资者母国法所提供的海外投资保险制度 海外投资保险是资本输出国政府对本国海外投资者在国外可能 遇到的政治风险,提供保证或保险,投资者向本国投资保险机构申请 保险后,若承保的政治风险发生,致投资者遭受损失,则由国内保险 机构补偿其损失的制度。20从形式上看,海外投资保险与一般民间保 险类似,即投保者与保险机构订立保险合同,并支付保险费,承保机 构则在约定的保险事故发生后向投保者赔偿所受损失。但从实质上看, 海外投资保险是一种政府保证,其目的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保护 本国的海外投资利益。 自 2003 年起,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已开设了海外投资保险业 18 List of Contracting States and Other Signatories of the Convention, EB/OL,at /ICSID/FrontServlet?requestType=ICSIDDocRH&actionVal=ShowDocument&langua ge=English,访问日期:2013 年 5 月 10 日。 19 2011 年 5 月 24 日,ICSID 仲裁庭受理了 Ekran Berhad 公司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投资争议仲裁案。在该 案中,原告是一家马来西亚的公司,所承租的位于中国海南省的一块土地被海南省地方当局收回。该土地 价值大约为 5.7 亿美元。关于该案的其他具体情况,ICSID 秘书处还未公布。本案仲裁庭也尚未组成。该 案是 ICSID 成立 45 年以来所受理的第一起外国投资者诉中国政府的案件。 20 余劲松:国际投资法 ,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85 页。 25 务,但我国并未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海外投资保险制度予以法律上 的确认。 (四)(四)实实践中践中中国企中国企业业面向面向东东盟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