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doc_第1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doc_第2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doc_第3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doc_第4页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开 题 报 告 书题目: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指导教师 姓 名 院(部)课题性质理论研究学 号专 业课题来源导师提供题 目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研究一、 选题的目的、意义(含国内外相同领域、同类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选题目的:本文通过对新社会组织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深入分析。深入研究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并试图对宁夏新社会组织进一步增强其社会经济效应提供一点参考意见。(2)选题的意义:对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在理论方面,新社会组织是党的17大上正式提出的,是对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和社会中介组织等的统称。即传统意义上讲的非营利组织。研究其社会经济效应对宁夏经济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宁夏浙江商会作为一个新社会组织,这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此为例对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宁夏的新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很高的理论参考价值,对其在宁夏又快又好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二,在实践层面上,本文的研究本着科学性的原则,对宁夏的新社会组织进行深入研究,更重要的是本文是根据宁夏浙江商会给宁夏带来的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的实际情况展开的,有据可循。因此,本文的研究更具有可行性。着眼于浙江商会的良好发展,有效地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有利于提高整个宁夏的经济实力。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1) 国外相同领域的研究现状萨拉蒙在Global CivilSocity.1999及Americas Nonprofit的研究中认为非营利组织是一条非常重要的就业通道,在增进就业方面凌驾于一般经济体系上,是劳动力的蓄水池。萨拉蒙在其为霍普金斯大学非营利组织部门比较项目研究中发现,不同类型的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就是一个1.1万亿美元的产业。相当于这些国家国内GDP总值的4.6%.非营利组织的力量不可小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非营利组织是责任感和使命感最强的组织。他们以“点化人类”和“改变社会大众”为目的,以“使命”为先翻。从全球的发展来开非营利组织的兴起是对全球“国家发展发展危机”的必然反应。在这一大背景下,伯顿.韦斯布罗德于1947年最早提出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理论诠释非营利组织问题.他主张采用剩余分析的策略来论证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必要.最初的观点是关于市场提供足够公共物品方面固有的局限,比如市场提供的物品是否被任何人都可以接受,而无论其是*大学毕业论文(设计) 开题报告书 否支付,这一观点都得到经济学的认可.韦斯布罗德同时又指出,在一个民主社会,政府对公共物品的提供只反映中位选民的需求.对公共物品相当大的不满意因此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将希望投向非营利组织,以期待得到无论市场还是政府都不能提供的公共物品。政府和市场在各自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和不足,导致了非营利组织的能力需要。它可以为需求较高的人提供额外的公共物品也可以为需求特殊的人提供特殊的公共物品。2、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现状目前,国内研究新社会组织(非营利组织)社会经济效应发面较为深入的主要是温艳萍。在期编著的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社会与经济效应研究中指出,在我国,非营利组织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发展速度很快,经历了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截至2005年底,全国共登记社会团体172万个,比上年增长116;民办非企业单位148万个,比上年增加92 96。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摆脱“全能政府”的角色,一部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职能逐步交给市场和社会;同时,中国在经济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客观上需要第三部门的介入和参与。温艳萍在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一文中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她指出,20世纪以来非营利组织在全球兴起,构成解决发展问题,促进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加剧了对非营利组织的功能需求。从而使之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力量。其积极效应在于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带动绿色GDP,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根据邓国胜等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全国调查问卷调查分析中推算出仅1998年我国非营利组织的总支出规模应在GDP的1%以上占整个GDP的3%以上。由此反映出我国非营利组织上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值得期待。李舰在浅议非营利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一文中指出,在构建富强文明的和谐社会的这一问题上,非政府组织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作为一个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期具有实现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发挥社会服务,社会沟通和社会协调功能,它已经或者正在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一支重要力量。温艳萍在非营利组织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文中指出,各地的非营利组织发展水平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并非完全相关。换句话说,经济发展不一定带来非营利组织的发展,尤其是在中国这一个经济转型期。其中政府政策引导与扶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要通过加强政策和法律的建设,政府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公众意识,为非营利组织更好的参与社会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关于非营利组织对就业压力的缓解这一问题上,陈晓燕,刘筠在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一文中提到,在许多发达国家,非营利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已经凸显出其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因此在当今变化多端的社会环境中,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选择。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就业率和就业状况还要看劳动力在非营利组织的就业率和就业数量如何。因为后者在某种程度上是社会系统实现均衡就业、公平就业的一大标志,它有利于公正、公平和谐的社会目标的实现。温艳萍在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济动因和定位一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客观上需要一些非营利的社会团体来从事社会经济发展活动以填充企业和政府力所不及或者不适合的领域。尤其是公益性社团等一直致力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宣传,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达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是一支来自民间的重要的生力军。二、本题的基本内容:课题任务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新社会组织的经济和社会效应界定并研究国内外现状来分析宁夏新社会组织的经济与社会效应。以宁夏浙江商会为例来分析宁夏新社会组织对宁夏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重点从宁夏单个的新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出发,研究整个宁夏新社会组织对宁夏地区带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并重点分析其社会经济效应的表现,提出增进其效应的一些建议。基本内容一、新社会组织的鉴定二、宁夏新社会组织的发展现状三、对宁夏浙江商会进行实证分析(一)宁夏浙江商会概况(二)宁夏浙江商会近年来的社会经济效应四、宁夏新社会组织对社会经济的积极效应(一)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二)发展新社会组织与缓解就业压力(三)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本课题的实现途径、方法研究步骤: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与杨海洪老师讨论关于新社会组织相关问题并划定方向;查找、阅读相关资料;构思论文整体构架及基本内容;与杨海洪老师讨论论文的整体思路及内容并在其指导下进行论文的开题及初稿的相关准备;整合相关资料撰写论文;与杨海洪老师讨论修改并定初稿。研究方法:资料整合法。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整理,初步形成研究宁夏新社会组织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整体思路。比较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对新社会组织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研究情况对宁夏的新社会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分析。案例分析法。论文以宁夏浙江商会为例,对其社会经济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及多方面的资料搜集和研究从而得出宁夏新社会组织的存在对整个宁夏地区所产生的社会经济效应。 5、进度计划 时间任务2009年11月1日11月26日论文前期准备工作2009年11月27日12月17日论文选题2009年12月18日2010年1月12日接受任务书2010年3月4日3月15日开题2010年3月16日4月5日完成初稿2009年4月5日4月20日完成2稿2009年4月21日5月10日完成定稿2009年5月12日5月21日论文答辩三、推荐使用的主要参考文献:1 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 温艳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经济效应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7,(4)3 邓国胜.全国调查问卷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NGO研究中心,20014 Salamon L.M.and Helmut K.A.Global ivilSocity,1999.5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M.杭州:民出版社,19996 温艳萍.非营利组织发展的经济动因与定位J.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7 李舰.浅议非政府组织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J.法治与社会,2009.(下)8 温艳萍.非营利组织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J.经济师,2008。89 陈晓燕,刘筠.非盈利组织的发展与我国就业压力的缓解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10蔡磊.非盈利组织基本法律制度研究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11仲周伟,曹永利.subfeng SONG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治理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04(2)12周玉萍.非营利组织与和谐社会建设J.学习论坛.2005(11).13杨团.美国非营利组织J.中国民政, 1999,(10).14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15顾德军.试论我国非营利组织社会效益的可行途径.现代管理科学.2002(3).16崔开云.近年来我国非府组织研究评述.东南学术.2003(3).17毛红华.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8吴忠泽.民间组织管理.清华大学发展研究通讯J1999,13).19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20温艳萍.慈善组织发展的经济动因与经济影响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7(1).21王晨.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三大不利性制度因素分析J.社会科学,2005,(10).22黄浩民.加强民间组织能力建设的有效途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09).23郭国庆.现代非营利组织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4温艳萍.影响非营利组织发展模式的因素分析-基于相关经济理论的研究与推理J.经济问题,2007(3).25丁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