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繼承新法 淺談何謂繼承?繼承人(何人) 民1138繼承時點(何時) 民1147繼承標的(何物) 民1148繼承方式 一、當然繼承 二、限定繼承 三、拋棄繼承 四、無人繼承繼承法新修正規定97.01.02令96.12.14修正前,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未為限定或拋棄繼承,繼續履行繼承債務顯失公平,得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1148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後,始發生代負履行責任之保證契約債務,以因繼承所得之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1153繼承人為無行為能力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對於被繼承人之債務,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1174拋棄繼承應於知悉起三個月內向法院為之。97.05.07令97.01.04前開始,繼承人對於繼承開始後,始發生代負履行責任之保證契約債務,繼續履行債務顯失公平,得以所得遺產為限,負清償責任。遺囑功用:方式:自書遺囑 民1190 公證遺囑 民1191密封遺囑 民1192 代筆遺囑 民1194口授遺囑 民1195執行人:未成年人及禁治產人不得為遺囑執行人。遺囑撤回:明示撤回 擬制撤回實務問題解析被繼承人以遺囑禁止分割遺產,全體繼承人可否同意分割?是否因有無遺囑執行人而有所不同? 遺囑可否用影印?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遺囑意旨,是否可以打字為之?又代筆遺囑的見證人可否以蓋章代替簽名?遺囑公證或認證有無審查違反特留分之必要?淺 談 遺 囑一、前言遺囑者乃自然人於生前,為其身後財產或其他事務預作安排而於其死亡後發生法律上效力,依法定方式所為之單獨行為。遺囑制度之所以存在,除了尊重死者遺願之心理因素外,另外,在私有財產制度下,個人對其財產本有自由處分之權,則生前以遺囑預為處分財產,而使其於死後發生效力,此應認為係生前財產處分之延長,應無不得承認之理由。再者,遺囑之內容,常有認領、指定應繼分、繼承權喪失之表示等涉及私密之事項,立遺囑人往往不願於生前為人所知悉,如不允許其以遺囑之方式完成,恐將含恨而終。因此,只要遺囑內容不違反強制禁止規定或善良風俗者,有關遺囑人身後的一切事項,即依遺囑內容而定之。相反的,如亡故者生前未立有遺囑,其死後的一切身分上及財產上事項即悉依法律的規定處理。因而對於遺囑訂立之相關事項即有加以瞭解之必要。以下即就立遺囑之作用、遺囑之方式及實務上常見的問題作一說明。二、立遺囑之作用社會上有許多擁有資產的長者,喜歡在生前以贈與的方式移轉財產予繼承人以節省遺產稅,然此種思考方式是否妥適殊值玩味?蓋因長輩不論係以贈與或買賣之方式移轉資產,首先即面對契稅、贈與稅、土地增值稅之繳納,而如以繼承之方式移轉,則僅須繳納遺產稅。如以贈與稅與遺產稅二者稅率比較,遺產稅之稅率顯然較贈與稅之稅率,對納稅義務人為有利;而贈與稅每年僅有一百萬元免稅額,然遺產稅卻有七百萬元免稅額以及配偶與繼承人之扣除額,二者之間優劣立判。更何況贈與財產之後,權利操之於人,而遺囑則係於遺囑人死亡後,始發生效力,同時對於已經寫好的遺囑,遺囑人也可以隨時撤回遺囑。進可攻,退可守,實不失為一良策。君不見媒體常報導遭子女棄養之老人,其中不乏先前擁有不少資產之人,只因床頭金盡,子女即不再承歡膝下。此情此景,實值吾人思之再三!又有些被繼承人以為遺產由繼承人均分即無寫遺囑之必要,然如嗣後繼承人間無法達成協議分割(例如繼承人失蹤,手足不和想多分遺產),則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五十一條,在分割遺產前,各繼承人對於遺產全部為公同共有。此不僅增加處分遺產之難度,甚至有繼承人以此為要脅,對於急需用錢之其他繼承人加以需索。相信手足對簿公堂,必是被繼承人所不樂見之情況。那又為何不利用神智清明之際,好好的思考,為子孫留下一份可長可久的遺囑呢?又有人以為寫遺囑乃有錢人的專利,此又是似是而非的理論。殊不知依民法第一千百四十七條、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條之規定,繼承人於被繼承人死亡時,當然承受被繼承人財產上之一切權利義務,並無待於繼承人之主張。近年來經濟狀況之變遷,常導致民眾因債務的壓力而尋短。如亡故者因礙於情面或不諳法律未留下片言隻字,而家人亦不知悉真實情況,則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背負鉅大的債務。筆者在執業律師的生涯中曾有數位因不知悉被繼承人財務狀況而繼承大筆債務之當事人求助,無奈因已超過拋棄繼承及限定繼承之期間而徒呼負負。誰說沒有錢就不用寫遺囑呢?又在保險契約,受益人經指定後,要保人對其保險利益,除聲明放棄處分權者外,仍得以契約或遺囑處分之,保險法第一百十一條第一項定有明文。實際上即有要保人於書立切結書後再立遺囑變更受益人,最高法院亦肯認立遺囑係在立切結書之後,則切結書所指定之受益人已因立遺囑而變更,故受益人僅得依遺囑內容請求保險人給付保險理賠金(最高法院85年台上1673號判決參照)是以立遺囑人縱因某些因素不願或不便於生前變更保險受益人,仍得以遺囑變更受益人以遂行其意志,惟須依保險法第一百十一條第二項通知保險人,否則不得加以對抗。又認領是否可以遺囑為之,觀諸我國現行法令並無明文規定,然學者大致認為,遺囑人得以遺囑認領非婚生子女(註一)。觀諸目前社會上對於未婚生子一事已大為開放,甚或偶有一些企業家或名人死後常有人出面主張為渠等之非婚生子女,要求認祖歸宗,製造不少茶餘飯後之話題。如二者之間確有自然血緣關係,生父生前如不便出面認領,應可以遺囑認領之方式為之,以保護非婚生子女之利益,並避免產生不必要之訟爭。惟以遺囑認領子女之情形,實際上畢竟不常見,為免無謂爭議,遺囑人還是以生前儘速辦理認領手續為宜。三、遺囑之方式為確保遺囑人之真意,防止利害關係人爭執,法律特別規定遺囑為要式行為,未依法定方式為之者,不生效力。遺囑之方式,依民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九條規定,有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密封遺囑、代筆遺囑、口授遺囑等五種,分別說明如下:、自書遺囑係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內容;依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條規定,自書遺囑者,應自書遺囑全文,記明年、月、日,並親自簽名。如有增減、塗改,應註明增減、塗改之處所及字數,另行簽名。、公證遺囑立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在公證人前口述遺囑意旨,由公證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名年、月、日,由公證人、見證人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由公證人將其事由記明,使按指印代之。在無公證人之地,得由法院書記官或中華民國領事行使公證人之職務(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條)。、密封遺囑立遺囑人於遺囑上簽名後,將其密封,於封縫處簽名,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向公證人提出,陳述其為自己之遺囑,如非本人自寫,並陳述繕寫人之姓名、住所由公證人於封面記明該遺囑提出之年、月、日及遺囑人所為之陳述,與遺囑人及見證人同行簽名(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二條)。、代筆遺囑立遺囑人指定三人以上之見證人,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宣讀、講解、經遺囑人認可後,記明年、月、日,及代筆人之姓名,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口授遺囑立遺囑人因生命危急或其他特殊情形,不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者,得依下列方式之一為口授遺囑:(1)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授遺囑意旨,由見證人中之一人,將該遺囑意旨,據實作成筆記,並記明年、月、日,與其他見證人同行簽名。(2)由遺囑人指定二人以上之見證人,並口述遺囑意旨,遺囑人姓名及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口述遺囑之為真正及見證人姓名,全部予以錄音,將錄音帶當場密封,並記明年、月、日,由見證人全體在封縫處同行簽名。口授遺囑,自遺囑人能依其他方式為遺囑之時起,經過三個月而失其效力(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第一千一百九十六條)。以上五種方式之遺囑,均須依法定方式完成之,否則不生效力。因此,不嫌其煩照錄其文以供參考。又上開各種遺囑方式,除了自書遺囑外,皆須由遺囑人口述遺囑意旨,或向公證人陳述,因此如為啞者或言語障礙不能發聲者,自不能為遺囑。實務上常見,請求人已在加護病房插管治療,其家屬始急於要求撰寫遺囑,惟已時不我與,筆者亦愛莫能助。此外,上列五種遺囑方式,自書遺囑因可自行書寫,不需見證人,私密性最高,且又可節省費用,此為其優點;惟立遺囑人可能因方式不完備而無效,且因其無見證人,亦容易發生偽造、變造之情形。而口授遺囑係於生命危急之特殊情形下所為且效期有限,加以口授遺囑之方式至為簡單,能否確保遺囑之公正確實,實屬疑問。如非萬不得已,自不宜採用。密封遺囑之存在,有見證人及公證人之參與,而其內容又可保密,是其優點,但亦可能如自書遺囑因欠缺法律要件而無效。而代筆遺囑方式,見證人尤其是代筆見證人,是否忠於遺囑人之真意,殊值關切,且如非由專業人士代筆,亦有可能使遺囑無效。至於公證遺囑雖不如自書遺囑或密封遺囑之保密,且須有公證費用之支出;然對於方式之遵守,內容之真實,以及證據力之強大,皆遠甚於以上各種遺囑。加以依公證法第十四條規定,公證人、佐理員及助理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對於經辦事件,應守秘密。因此遺囑內容之保密,應無甚大疑慮。而自民國九十年開始,公證人雖區分為法院之公證人及民間之公證人,但這兩種公證人所作成文件之法律上效力都一樣,僅公證地點不同而已。因而以往因為法院公證業務繁忙,公證人不樂於製作公證遺囑,如今即可委請民間公證人書寫公證遺囑,而且依現行公證費用標準表,其費用應遠低於委請律師代筆遺囑,實不失為一可行方法。四、常見的問題、代筆遺囑可否以打字為之?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台上字第四三二號判決曾認為,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規定,代筆遺囑應使見證人中之一人筆記,並未規定其筆記之方式,因而由代筆見證人起稿而後送打字者,亦無不合。但法務部則認為,所謂筆記係指親自執筆,不得使他人為之。甚至,遺囑之附表(例如以打字方式打出財產分割一覽表),亦不可以打字為之。而依內政部繼承登記法令補充規定第六六點亦載明,代筆遺囑以打字方式作成,非由代筆人執筆筆記,與法定方式不符,應屬無效。、代筆遺囑之遺囑人或見證人可否以蓋章代替簽名?司法院七十六年函曾認為,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條關於見證人簽名部分,既未有如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之特別規定,解釋上仍有民法第三條第二項規定之適用,亦即代筆遺囑之見證人可以蓋章代替簽名。然法務部函及最高法院八十六年台上字第九二一號判決則認為,代筆遺囑應由見證人全體及遺囑人同行簽名,遺囑人不能簽名者,應按指印代之,此係法定特別要件,應無民法第三條第二項得以印章代替簽名規定之適用。、遺囑公證或認證有無審查違反特留分之必要(註二)關於此問題,司法院民事廳研究意見認為,遺囑人以遺囑處分其遺產,若從所提資料,已知違反特留分之規定,公證人應予拒絕公證或認證。若從其資料作形式上之審查,無從得知違反特留分之規定,則仍應予以公證或認證。上開法律見解雖不無道理,惟遺囑違反特留分並非無效且實際上,預立遺囑處分遺產本無須就財產之全部為之,或得先後多次為之,有無違反特留分甚難判斷。因而實務上,公證人常於公證書內載明,已向遺囑人說明民法關於特留分之規定,以及於繼承開始時,其遺囑內容如有違反特留分之規定者,相關繼承人得依法扣減等相類字眼,以符合公證法及民法之規定。五、結語生是偶然,死是必然。加以現代文明病叢生,意外事故頻繁,吾人應趁早規劃好身後事宜,以避免因為突發事件造成來不及交待重要事情的遺憾,也可以避免後代為了財產而發生爭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项目管理基础技能试题及答案
- 现代工程经济实践与案例试题及答案
- 水利水电工程逻辑思维与试题及答案探讨
- 制服买卖合同范例
- 供暖公司合同范例
- 2025年工程经济核心竞争力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经济师应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 工程经济考试中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上海租房合同标准文本版
- 国际贸易概念与实务试题及答案
- 诉讼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
- 一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危害评估报告
- 茶叶加工机械与设备(全套524张课件)
- 五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分数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及应用练习 苏教版 (共11张PPT)
- 设备机房出入登记表
- 电脑节能环保证书
- 工程质保金付款申请表格
- 建房界址四邻无争议确认表
- 肝胆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理论考试(题库)
- 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理论教案
- 房屋外立面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