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瑞海花园B区高层住宅(1#、9#、13#、1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瑞海花园B区高层住宅(1#、9#、13#、1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瑞海花园B区高层住宅(1#、9#、13#、1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3页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瑞海花园B区高层住宅(1#、9#、13#、1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4页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瑞海花园B区高层住宅(1#、9#、13#、19#、2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 瑞海花园瑞海花园 B 区高层住宅区高层住宅 (1#、9#、13#、19#、27#)项目)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简本) 建设单位: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 环评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2013 年 11 月 目目 录录 1 工程概况1 1.1 项目背景.1 1.2 建设规模及内容.1 1.3 评价标准.2 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4 2 环境质量现状.4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4 2.2 声环境质量现状.4 2.3 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4 2.4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5 3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8 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8 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0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12 3.4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3 3.6 环境风险分析.13 4 区域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13 5 环境管理计划14 5.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14 5.2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15 6 公众参与.15 6.1 公众参与的次数、内容、方式.15 6.2 征求公众意见的次数、形式16 6.3 公众参与的组织方式.16 6.4 公众参与意见分析.16 6.5 公众参与法律符合性.16 7 评价结论.17 8 联系方式17 8.1 建设单位.17 8.2.环评单位.17 1 1 工程概况 1.1 项目背景 青岛晟元置业有限公司拟投资 19000 万元,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灵山卫街道办 事处驻地西,灵海路南,海西东十八路西建设瑞海花园 B 区高层住宅 (1#、9#、13#、19#、27#)项目。项目建设 5 栋高层住宅,其中 12F 为商业网点。 项目建成后可以入住 707 户。项目建筑为毛坯房交付。 青岛瑞港置业有限公司已取得该地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项目建设符合用地规划。 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良好,项目所在区域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 1.2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总占地面积 14429 m2,总建筑面积 107775.77 m2,拟建设地上建筑面积 80047.77 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 71038 m2,商业网点建筑面积 9009.77 m2) ,地下建筑 面积为 27728 m2。 项目地上建设内容:5 栋住宅楼,其中 1#、13#和 27#楼为 27F,9#、19#楼为 23F,5 栋住宅楼的 1-2F 均为商业网点(规划为零售业,不设餐饮和 KTV 等) 。 地下建设内容:2 层连通式地下车库及设备夹层,含水泵房、低压配电室、弱电机 房、换热站、进风机房、排风机房等设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表 1-1 所示。 表 1-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数值计量单位 用地面积14429m2 总建筑面积107775.77m2 地上建筑面积80047.77m2 住宅71038m2 其 中 商业网点9009.77m2 地下建筑面积(车库、设备间)27728m2 户数707户 规划入住人数2262人 总停车位647辆 地面停车187辆 其 中 地下停车460辆 总建筑密度2.5% 总绿地率38.1% 2 1.2.1 平面布置 1、地上:、地上:5 栋高层住宅楼,其中 1#、13#和 27#楼为 27F,9#、19#楼为 23F,5 栋 住宅楼的 1-2F 均为商业网点(规划为零售业,不设餐饮和 KTV 等) 。 项目总污水排污口位于项目地块的的西南角,与项目楼体错位布置。 小区道路布置结合空间布局,做到交通线路清晰、人车分流。市政工程管线全部 地下敷设,创造了优美的空间环境;公建设施位置隐蔽或设于地下。项目整体上布局 比较合理,符合现代居住小区的需要。 2、地下:、地下:项目拟建 2 层连通式地下车库及设备夹层,含水泵房、低压配电室、弱 电机房、换热站、进风机房、排风机房等设备。 1.2.2 工程投资及实施进度 总投资额约 19000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950 万元,约占总投资的 5 %。 项目建设周期为 2 年,预计于 2015 年 12 月竣工,为毛坯房交付。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地大气常规因子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标准值见表 1-2。 表表 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污染物污染物取值时间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限值(g/m3)标准来源标准来源 年平均60 24 小时平均150SO2 1 小时平均500 年平均40 24 小时平均80NO2 1 小时平均200 年平均70 PM10 日平均150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二级标准 2.声环境 本项目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2 类区标准,项目 北侧灵海路为城市次干路,因此,临灵海路一侧的建筑物执行 4a 类区标准限值,具体 见表 1-3。 表表 1-3 环境噪声标准环境噪声标准 类别昼间 dB(A)夜间 dB(A)标准来源 26050 4a7055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3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施工期 (1)粉尘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 监控浓度限值的要求,其标准限值如表 1-4 所示。 表表 1-4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污染物污染物 监控点浓度(mg/m3) 粉尘周界外浓度最高点1.0 (2)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中的 要求,其标准限值如表 1-5 所示。 表表 1-5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单位:dB(A) 昼间昼间夜间夜间 7055 (3)施工期固体废物排放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 规定。 2、营运期 (1)废水 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及网点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接管到灵山卫污水处理厂处理, 接管标准执行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表 1 中的 B 等级标准, 尾水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 B 标准,具 体标准值详见表 1-6。 表表 1-6 废水接管及尾水排放标准废水接管及尾水排放标准 单位:单位:mg/l(pH 为无量纲)为无量纲) 项目接管标准尾水排放标准 pH6.59.569 COD50060 BOD535020 SS40020 NH3-N458(15)* 动植物油1003 *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 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2)噪声排放标准 入住后项目噪声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22337-2008)表 1 中 2 类 标准,临黄河中路第一排建筑物执行 4 类标准要求。具体标准限值详见表 1-7。 4 表表 1-7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单位:单位:dB(A) 标准要求执行类别昼间 夜间 2 类6050GB223372008 表 1 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4 类7055 (3)固体废物排放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 3、辐射评价标准 电磁环境中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执行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 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HJ/T 24-1998)中的限值,射频电场和射频功率密度执 行电磁辐射防护规定 (GB8702-88)中的相关限值,详见表 1-9。 表表 1-9 检测内容标准限值检测内容标准限值 检测内容标准限值 工频电场推荐以离地面 1.5m 高度处 4kv/m 作为公众生活区工频电场强度限值 工频磁场推荐以离地面 1.5m 高度处 0.1mT 作为公众生活区工频磁感应强度限值 射频电场推荐以离地面 1.7m 高度处 12V/m 作为公众生活区射频电场强度限值 射频功率密度推荐以离地面 1.7m 高度处 0.4W/作为公众生活区射频功率密度限值 1.4 产业政策及规划相符性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高层住宅及商业网点。符合胶南市城乡建设局为本项目颁 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规划要求。 2 环境质量现状 2.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资料表明,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 2012)中的二级标准,表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2 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监测结果可知,项目所在地现状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 2008)2 类区标准要求,北侧临灵海路一侧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4a 类区标准要求。 2.3 评价范围和评价因子 2.3.1 评价范围 根据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特点及当地气象条件、自然环境状况,确定各环境要素 5 评价范围如下: 1. 大气环境 项目排放的废气主要是居民厨房排放的燃气废气和油烟、地下车库及地面停车位 排放的废气、垃圾恶臭。项目污染物排放量较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较小。根据 环境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08)中的规定,确定以边长为 5km 的矩形 区域作为大气环境评价范围。但考虑到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以居住为主,废气中各大 气污染物的最远影响范围较小,因此,本评价重点对项目边界各外延 500m 范围内的区 域进行评价。 2. 声环境 根据项目的建设内容和周围环境情况,施工期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施工场界; 项目建成后,周围主要噪声源为周界道路交通噪声,营运期噪声评价范围确定为项目 所在区域边界外延 1m 处(兼顾周围敏感点) 。 3. 水环境 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居民生活废水、商业网点废水等,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 灵山卫污水处理厂。水环境评价范围为项目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的可行性、污水处理厂 接纳本项目废水的可行性、项目废水对污水处理厂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4. 生态环境 施工期的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地块内水土流失、改变景 观格局等方面;营运期主要表现在对土地利用、城市景观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因此, 确定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本项目用地范围内。 2.3.2 评价因子 根据建设项目排污特征以及周围环境特征,确定环境质量和影响的环评因子如下: 大气环境评价因子:SO2、NO2、PM10; 声环境评价因子:连续等效声级 LAeq; 水环境评价因子:CODcr、SS、氨氮; 固体废弃物评价因子:生活垃圾、商业网点垃圾。 2.4 环境保护及控制目标 根据项目周围状况并结合本项目建设及使用功能的特点,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内 有关环境保护敏感点的情况如表 2-1 所示,项目周边环境如图 2-1。 6 环境控制目标是不因项目的建设而使周围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有所 下降。固体废弃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的相关规定分 类处置。 表 2-1 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 敏感点名称性质相对项目方位,距离用地红线最近水平距离 灵山卫中学教育地块西北侧(隔灵海路) ,480m 西门外村人居地块东北侧(隔灵海路) ,360m 瑞海花园小区人居地块南侧,15m 施工期 朱山公寓人居地块西侧(隔海西东十七路及空地) ,480m 营运期除施工期敏感目标外,还有项目自身 7 图图 2-1 项目周边环境及监测点位图项目周边环境及监测点位图 8 3 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1.1 废气 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基础工程中土石方开挖阶段产生的扬尘;土石方、建筑垃 圾及建筑材料等运输过程产生的二次扬尘;运输车辆及一些动力设备运行产生的燃油 废气。 建设单位拟采取的主要环保措施有: 1)施工场地周边设置不低于 2.5m 围挡,建筑物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2)施工单位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同一时段出现多个扬尘产生点,同时在大风天 气(风速 4 级以上)不进行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 3)建筑施工场地内道路和材料加工区均进行硬化,运输车辆驶出施工场地前,进 行除泥除尘处理。 4)施工场地内合理设置建筑垃圾存放场地,及时收集、清运、处置垃圾。 5)堆放、装卸、运输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时,采取遮盖、封闭、洒水等措施, 以防治扬尘污染。 6)施工中使用商品混凝土,不进行混凝土的现场搅拌。 7)清理多层及高层建筑的施工垃圾时,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和容器进行吊运。 8)施工单位在开工建设前,制定有效的扬尘污染防治方案,明确相关责任人,并 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施工。 9)施工运输车辆严格控制装载量,不超载,不使用劣质燃料。 10)施工期间,应在工地建筑结构脚手架外侧设置有效抑尘的密目防尘网或防尘 布。 根据同类型工程的实践表明,建设单位采取的上述环保措施切实可行,效果良好。 3.1.2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各施工阶段的高噪声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拟采取的污染防 治措施如下: 1)降低设备噪声: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采用安装消音器和隔离发动机振动部件 的方法降低噪声;装卸车辆进出场地应限速;加强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的保养维修, 9 使它们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强噪声设备同时施工、持续作业;昼间使用高噪声设备应 避开中午休息时间并公告附近居民和有关单位;严格按照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有 关规定,夜间禁止施工。对于确需夜间进行施工的作业,必须报请环保主管部门批准, 并公告附近居民。 3)合理布局施工场地:噪声大的设备尽量远离敏感区。 4)降低人为噪声:操作机械设备时尽量减少碰撞声音;尽量少用哨子指挥作业。 5)建立临时声障:对位置相对固定的设备,能于室内操作的尽量进入操作间,不 能入操作间的,可适当建立单面声障;施工场地四周建隔声围挡。 6)减少交通噪声:施工单位应合理安排物料运输出入口和运输路线,将出入口安 排在地块北侧灵海路上,运输路线避开灵山卫中学;运输单位应采取保持车辆工况良 好、禁止鸣笛等措施,并合理安排施工运输工作;施工作业中的大型构件、物资及弃 土的运输,应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 7)在爆破作业前,应在项目周边进行公示,并且合理安排爆破时间,避开居民休 息的时间段,尽可能减小爆破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8)做好爆破器材的购买、运输、存放、发放和使用全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 9)合理选用爆破方式,尽量选用可控性好,操作简单、安全的爆破方式; 10)严格控制单位耗药量、单孔药量和一次起爆药量,实施毫秒爆破,保证堵塞 质量和长度,加强覆盖,不用裸露爆破等。 经上述措施后,项目施工阶段噪声可有效降低,项目各场界均可达到建筑施工 场界噪声限值昼间限值要求。 3.1.3 污水 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 (DBJl4-033-2005)和青岛市建筑工程文明施工 管理若干规定 (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 173 号,2005.02.01 实施) ,施工现场应因地制宜 建造沉淀池等污水临时处理设施,对施工机械冲洗水或悬浮物含量高的其它施工废水 经预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起就近纳入市政污水管网,避免污水无序排放对水体污染。 此外还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采取集中存放、及时清运的措施,尽可能减少因雨水 淋溶而带来的地表径流及地下水污染问题。 10 (2)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量。 采取以上措施后可将施工期对水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同时随着施工的结 束,这种影响也随之消失。 3.1.4 固体废弃物 针对施工期间产生的固废,拟采取以下措施: (1)施工期间从社会取土,需经有关部门批准执行,严禁因取土造成其它地方生 态环境破坏。 (2)建筑、建材垃圾作为城市垃圾经收集分类,能利用的建筑、建材垃圾可用于 场区平整时回填,少量不能回填的弃土和废弃的建材在指定的地方堆放或交付环卫部 门,统一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3)施工期间产生的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全部采用即用即发的制度,不允 许随意存放和堆存,未用完的物品或者用毕容器全部统一于封闭室内存放。废弃物品 按照危险固废处理,须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 (4)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外运城市垃圾场处理。 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固废都能得到妥善处置。 3.2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3.2.1 废气 项目建成后,冬季采暖使用城市集中供热,营运期主要环境空气污染源为居民厨 房排放的燃气废气及油烟、汽车停车场排放的废气、垃圾恶臭。 1居民厨房燃气废气及油烟 居民厨房采用天然气为能源,天然气为清洁能源,燃烧废气由建筑物专用烟道集 中排放,利于烟气的扩散;居民厨房选用带油烟过滤器的吸排油烟机,减轻油烟污染 环境,产生的油烟废气通过设在建筑物竖井内的排烟风道,于所在建筑物楼顶并高于 楼顶 1.5m 处排放。 2停车场汽车尾气 确保地下车库供排风系统的日常运行。 地下车库所有排风尽可能向对人群影响最小的方向排入大气。 设置指示牌引导外来车辆停放。 在废气排放的周边种植绿化带,选择对有害气体吸收能力较强的树木,如洋槐、 11 榆树、垂柳等,这对废气也将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 3垃圾恶臭 针对垃圾恶臭,拟采取以下措施: 建议科学安排垃圾收集和运出时间,减少垃圾滞留时间; 合理安排垃圾收集运输路线,垃圾运输路线旁应加强绿化。绿化作物建议种植 灌木和高大植物以隔离恶臭。 3.2.2 噪声 1配套设备噪声 水泵房:对水泵首先从声源上控制,选择低噪声和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 然后对水泵作减振处理,如为电机安装橡胶减振器,在水泵的水泵进、出水口管段及 跨越沉降缝管段设有不锈钢金属软管,出水管架空管段采用弹性悬吊支架,水泵出水 管穿墙时洞口与管外壁间填充弹性吸声材料,防止固体传声等;对水泵房进行内墙安 装吸声材料的降噪处理;对水泵加隔音罩隔声处理。 换热站:在设备间内墙安装吸声材料进行降噪,在换热站循环水泵基础安装减 振器,在管道与换热器机组接头处设置隔振喉。 进风机房、排风机房:风机吊架采用减振吊架,厚的橡胶减振隔垫,进出风管 接头处均设置非燃软接头,凡转弯半径 R1.5b 的弯头应设置导流叶片。为了满足管道 隔振、管内介质及环境温度影响而引起的热胀冷缩和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需要,加 压泵房水泵均设有减振隔振装置。风机房的外墙采用隔声处理。 送/排风口:设置消声器等降噪。 低压配电室、弱电机房:各设备间独立设置基础,选用低噪声设备,主要产噪 设备均设消声器,设备安装采取防震建造措施,机房门采用密闭隔音门(消声量为 30dB(A)左右) ,隔音采用不小于 180mm 厚的实体墙。 此外,根据业主提供的地下车库设计图可知,部分设备用房位于住宅楼地下。建 议业主将地下配套设备用房设置独立结构基础并与住宅楼错位布置。 项目主要产噪设备在采取以上措施后,可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2车辆噪声 对停车场噪声,可从加强管理着手: 在停车场附近设置指示牌加以引导,并设置明显的进出口标志; 12 避免车辆不必要的怠速、制动、起动甚至鸣笛; 对项目区内行驶车辆,采取限速限鸣措施。 3商业网点人群活动噪声 项目商业网点的楼板应严格根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设计,楼板隔声量 按照设计规范进行有关隔声量取值; 商业网点内不设餐饮以及练歌房等噪声扰民的经营项目; 严格商业网点营运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项目建成后应严格商业网点引进项目的要求,禁止引进高噪声、重污染等商业 项目。 3.2.3 污水 本项目雨水经区内雨水管网收集后汇入市政雨水管网;项目废水达污水排入城 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CJ343-2010)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再进入灵山卫污水处理厂处 理,尾水排放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 B 标 准。对于进入市政管网的污水管道要注意防渗、防漏,以免污水渗入地下,造成环境 污染的转移。 以上环保措施技术可行,污水管道防渗、防漏措施可防患于未然,将污水可能对 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 3.2.4 固体废弃物 项目投入营运后,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网点垃圾。采 取的主要环保措施如下: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均置于带盖垃圾桶内,由物业每天收集并由环卫部门运往垃 圾填埋场处理。 项目产生的垃圾实行袋装化,应尽可能回收有用物资,最大限度地化废为宝,循 环利用,且要日产日清,收集后统一运往有关部门处置。采取以上措施后,营运期产 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主要污染因素是常规性的,针对其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技术 上是成熟的、可靠的。 3.3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项目周围无生态敏感点,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是占用土地和开挖土方对原有植 13 被的破坏,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护生态。开挖地基时,生熟土分别堆放; 回填时先填生土后填熟土,以利于绿化。 根据绿化设计原则,项目建成后建议选择多种容易生长的树种使得该区域植被种 类得到一定丰富和完善,造成的生态影响得到一定补偿和改善。 3.4 社会经济影响分析 建设项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有关法规、规范的规定,符合青 岛市总体规划,项目的建成有助于缓解周边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人口对住宅的需求, 有助于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建设人员,工程建成后,物业管理、工程维修、商 业等行业,需要大批人员上岗就业,使经济收入有所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就业 范围,给群众就业带来有利影响。 该项目各项环保投资落实后,能够确保拟建项目落实各项环保措施,从而保证拟 建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运营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达到相应排放标准,从而减少了对 环境的污染。 项目建成后加强了绿化带的建设与保护,绿地覆盖率约为 38.1%,使小区的布置 组合更趋于科学、合理,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综上所述,项目开发建设有利有弊,但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已控制 在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范围内 3.6 环境风险分析 本项目风险评价结论如下: (1)着重于施工期设备安装的规范化和营运期环境管理的严谨性,最大限度的杜 绝风险事故发生。 (2)项目危险因素主要为天然气使用过程中有发生火灾爆炸可能,在采取各项防 护措施,并认真落实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 (3)周边企业在采取各项防护措施,并认真落实的情况下,可有效减少风险事故 的发生。 4 区域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区域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分析 外环境对本项目的影响主要为交通噪声、周围网点房及企业对项目的影响、高压 14 线辐射。 (1)营运期外界道路交通对本项目产生的影响主要是项目北侧灵海路交通车辆产 生的噪声影响,通过在道路两旁加强绿化,禁止车辆鸣笛等措施,来减少交通噪音对 小区居民产生的影响对本项目的影响较小。 (2)项目周边企业在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情 况下,对本项目及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项目通过合理布局(项目北侧为商业网点) ,加 强绿化等措施,可进一步减少外环境的影响。 (3)根据现场踏勘,项目东侧 4 根 10kV 高压线距距项目用地红线水平距离约 21 米,距建筑红线水平距离约 26 米,北侧 2 根 10kV、1 根 35kV 高压线距项目用地红线 水平距离约 15 米,距建筑红线水平距离约 30 米。根据青岛京诚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对 该项目地块内的辐射监测数据(详见监测报告) ,地块内各监测点位(高压线到住宅楼 的水平距离大于到监测点位的直线距离)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场强度值均远小于 HJ/T24-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中推荐的 4kV/m 居民区工频强度和 0.1mT 居民区工频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对项目影响较小。 5 环境管理计划 5.1 施工期环境管理计划 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安排专职或兼职环保管理人员,执行施工期有关环保方面 的规定,接受青岛市环保局黄岛分局的指导和监督检查,搞好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工作。 主要的环境管理工作是: 1)安排专人负责施工现场产尘部位的洒水,保持清洁;大风天气有专人负责遮盖 散状建筑材料。 2)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设专人清扫运输车辆车轮带下的泥土;施工中进出入口的 沙石、泥土等应用遮盖物覆盖或袋装清运,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 3)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建筑垃圾,要进行分类堆放,充分利用其中可再 利用部分,其他的定期外运至指定的垃圾场处理,严禁随意抛撒建筑垃圾;施工场地 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施工期降雨应加强施工场地的围挡,防止因携带泥沙流 走,造成水土流失。 15 4)施工期建设单位应严格遵守建设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规定,做到文明施工,夜 间禁止施工,昼间施工时也应尽量调整各种机械和车辆的噪声高峰值,将噪声对敏感 目标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因特殊需要要在夜间施工的,要向环保部门办理审批手续, 经审查同意后方可施工。 5.2 营运期环境管理计划 项目内的环境管理应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进行,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项目投入使用后,各机构单位均接受青岛市环保局的指导和检查监督,共同搞 好区内的环保工作。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在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分别说明如下: 1)绿化管理 项目建成后加强绿化带的建设与保护,绿化率约 38.12,选择适合本地区的树种 和花草,且与周围的人文景观建设相匹配,确保区内绿化的有效性。区内的园林绿化 应由专人负责。定期浇水、施肥、除虫、剪枝等,精心维护花草树木,以营造优雅的 环境。 2)环境卫生管理 项目投入运营后,将设专门的管理机构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环保工作,接受青 岛市环保局的指导和检查监督,搞好该区域的环保工作。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性质,其环境管理内容较多。在项目营运期的环境管理,内 容如下: 场区内环境卫生应由专人负责,每天清扫 2 次。清扫的垃圾及时送至垃圾点, 不得随地堆放。生活垃圾由专人负责收集到垃圾点进行堆放,垃圾点的垃圾每天由环 卫部门外运。 生活污水进入市政管网,经市政管网输送到灵山卫污水处理厂处理。不得将有 毒有害或可燃液体倒入区内下水道,不得在无下水道处冲洗车辆或其它污物。 进入场区的各种车辆,不得鸣笛,必须限速行驶,以确保场区的安静和交通安 全。 为了防止火灾,区内的消防安全工作可由治安保卫科兼做。消防供水、供电系 统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外接和切断。消防器件周围不得有任何物体和建筑物妨碍。 6 公众参与 16 6.1 公众参与的次数、内容、方式 本次环评的公众参与注重全过程公众参与和受影响人群的参与。按照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