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有为主任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课件_第1页
施有为主任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课件_第2页
施有为主任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课件_第3页
施有为主任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课件_第4页
施有为主任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室性早搏与扩张型心肌病,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施 有 为,一、定 义,室早是指起源于心室肌或心室肌内 浦肯野纤维的提前出现的异常电激动,世界上第一个发现早搏的医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扁鹊。在公元前400年,他在行医切诊时,发现在正常规律的脉搏中,有时会出现间断停跳及乱跳现象,并进行了描述。,二、分 类,单发和成对发放(成对室早),还可成串连发 35次(成串室早) 偶发和频发(频发室早,30次/h) 单形和多形 单源和多源,三、流行病学,一般人群:高达70%90% 年龄:室早的发生率和复杂性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伴有器质性心脏病明显增多 性别: 男性室早比女性高40%,而成对室早将高出60%,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VPB的检出率不同。 健康人中室早的检出率为 常规心电图法:5% 动态心电图法:24h: 50% 48h: 75%,昼夜节律: 全天24 h的室早有两个高峰 清晨 下午35点 这两个时段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的时间 运动反应性:多数功能性室早在运动时减少,而病理性室早在运动时出现或数量增多,四、疾病与室早,高血压与室早 心功能正常者,室早和短阵室速发生率2%10%,其PVCs 的发生和死亡率无相关性。 高血压伴左室肥厚者,频发PVCs和室速与猝死是有相关性。,室早与冠心病 心肌梗死(MI)最初2-3天中VPB的发生率可达85%91%,随病程的后延,VPB的发生率显著下降10%左右。 心梗后伴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减退病人,频发PVCs 是猝死的风险指标之一。,室早与左心功能不全,Holter显示随着LVEF下降,室早与短阵室速发生率上升,心衰患者室早二联律或多形性室早可达7195%。 LVEF明显降低的人,频发PVCs,心血管死亡风险大大增加。,心肌病与室早: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且近50%患者有短阵室速,随疾病的恶化而增加,,五、危险分层,(一)Lown氏分级 1971年由Lown提出,该分级法是针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伴发室早的危险分层 级以下:轻度 级:室早危险度高,有着较高的猝死预警意义,并应进行适当的干预性治疗,R on T室早,在室早的危险分层中,R on T室早是最具潜在危机的室早 T波的峰顶是心室两种不应期的分界线。其前为有效不应期,其后为相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心室肌的兴奋性从零正在逐渐恢复到100%,而T波峰顶前2030ms被称为心室易颤期,落入此期的室早如同导火索,可引发室颤。,R on T室早,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后10min内,R on T室早的发生率8%,但此期被R on T室早引发的室速和室颤仅有4%。 R on T室早是否能引发室速和室颤,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与心脏基础状态、交感神经的活性,以及患者室颤发生的阈值等相关。,(二)Myerburg分级 Myerburg根据室早的频率和形态提出的危险度分级称为Myerburg 分级,,(三)Schamaroth室早的分类,(四)室早指数,室早危险分层的指标 1968年,Buechner提出 定义:早搏指数(Prematurity index, PI)是指早搏的联律间期与前次心率QT间期的比值 公式:室早指数 (PI)=RR(联律间期)/QT间期,室早指数:,同一患者同次或不同次心电图记录中,室早的指数可能不同。 A条:室早联律间期400ms,室早指数0.95 B条:室早的联律间期350ms,室早指数0.83,该次室早诱发了室颤。,室早指数越小就越靠近心室收缩期的近侧,使其搏出量锐减,动脉压下降明显,引发升压反射时交感神经的活性则高,越容易引发恶性心律失常。,(五)心室的易颤指数,有学者进一步根据室早的联律间期计算心室的易颤指数 该指数= RR* QT/ RR 判定:室早指数与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相 易颤指数1.4的室早易引发室颤,六、室早与扩张型心肌病,1998年Duffee等观察了14 例病人,PVCs 24h总数20000个,LVEF0.40。接受药物治疗并完成随访5例(4例应用胺碘酮)。 PVCs 数明显减少,其中4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且LVEF由治疗前0.270.10 恢复到治疗后0.490.17(P=0.04) 。该结果显示抑制PVCs 可明显改善心室功能,这也是第一次提出PVCs导致心肌病的概念,频发室性早搏,多少为频发? 室性早搏的哪些因素导致心脏扩大? 室性早搏需要多长时间可诱发心脏扩大?,(一)室早数量,Niwano等研究了239例流出道起源的频发PVCs(24h PVCs 1000个),当时LVEF均正常,大多数无症状或症状轻微,随访共48年。 3组,低24h PVCs 10005000个,中500020000 个和高20000个。4年后高频率组LVEF下降及左室舒张末内径( LVEDD) 显著增加。,继续随访中频率组LVEF亦明显下降,低频率组始终无变化。 研究结果证实:PVCs 能导致心室功能减退,对心肌的损害可能需要2-4年时间,24h PVCs 频率20000个对心室功能损害最大。,Kanei等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结果将108例无结构性心脏病的右室流出道PVC患者分为3组, 分别为PVC1000/24小时, 1000-10000/24小时 10000/24小时, 每组左室功能不全比例分为4、12和34 提示随着PVC数量增加,心功能不全比例有所增加。,(二)T波改变 为何正常T波与QRS波群主方向一致? 室性早搏的T波方向主波方向相反,心脏的功能会受到影响吗?,在正常情况下,心室内膜先除极而后复极。相反,心室外膜先复极后除极。这样除极与复极顺序,有利于心室的舒张。这种正常复极顺序的反转,将导致心房压增加,心室等容舒张时间延长,长期可导致心脏扩大,正常T波,其方向与QRS波群的主方向一致,是维持正常心室功能所必需。心室起搏、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以及预激综合征等,由于T波的原因,可以导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脏扩大。,(三)室早影响左室射血分数其他影响因素 1)室早伴阵发性室速 2)室早的QRS波时限明显延长 3)多形性室早 4)右室来源的室早,频发室早的发生机制,产生高频率室早的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通常有3个假说: 1) 室早与心肌衰老和退化相关; 2) 某些患者曾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炎,微小心 肌瘢痕可引发室早。 3) 自主神经功能损伤,以副交感神经受损为主。室早发作越频繁,损伤程度越大。,隐匿性心肌病-Russo,4) 收缩-兴奋耦联 2012年 Thomsen对23例频发左室或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患者,均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DI)检查。 TDI结果显示,部分患者室早前的最后一次窦性激动,所产生的心肌收缩力显著下降,紧接着产生室性早搏。,二尖瓣收缩长轴方向移位-室间隔基底部,二尖瓣收缩长轴方向移位-室间隔基底部,二尖瓣收缩长轴方向移位-室间隔基底部,收缩期二尖瓣环朝心尖方向移位,多普勒组织成像可提供实时、量化的二尖瓣环运速度和时间信息, 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提供简便的方法,二尖瓣收缩长轴方向移位-心脏侧壁,室早引发扩张型心肌病机制,(一)心输出量降低 室性期前收缩使心脏的不能有效输出,如同脉率减慢。如患者每日有30000-40000次PVC,其有效心脏输出量可能丢失1/3,这和心动过缓,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等具有相似的病理改变。,(二)心室非同步收缩,心室收缩非同步时,激动顺序异常,心室整体电机械效率损害,局部心肌肥大以及血流改变,耗氧量增加,产生心室扩张并损害心室功能。 特别是右室起源,这种改变类似于左束支阻滞或右室起搏。,(三)心肌耗氧量增加 PVC后长时间的充盈期可导致心室容量负荷增加,并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引起心室重构导致神经体液活化,出现收缩蛋白下调,使心脏结构及功能发生变化。,(四)RAS系统亢进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活性增高,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血流比异常,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细胞钙超载,细胞外基质重构,-肾上腺素反应性降低,自由基氧化应激损伤等,这些可能都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的病理基础 。,七、诊 断,病史,大多数PVCs 病人是健康的,无器质性心脏病依据,遇频发PVCs 病人时,在询问病史时应该了解心功能减退方面的症状、相关的家族史及药物史以排除特殊的心肌病。 如果是心肌病导致的频发PVCs, 往往是多形性或多源性的。心电图PVCs QRS 波形态及初步的起源定位,对原发病判定很有帮助。,如果一个健康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年轻人出现频发PVCs,经常24h PVCs10000 个,心电图单一或两种形态,定位诊断起源于心室流出道,特别是来自右室流出道,原发病可能就是PVCs 本身;,检 查,多做几次或连续做Holter 监测分析PVCs 二维超声能提供心脏结构方面的信息及评价心室收缩功能,并且可以长期随访对比分析。 冠状动脉造影等排除CHD引发PVCs。,鉴别PVCs导致的心肌病或原来已存在心肌瘢痕或纤维化导致的PVCs是比较困难的,采用心肌活检和核磁共振探测心肌瘢痕值得研究。 频发PVCs 导致的心脏扩大,药物抑制PVCs 或射频消融消除PVCs 后心室功能的恢复,对诊断是一个强烈的证据支持。,八、治疗的选择,(一)功能性室早:常见但不需要治疗 是指不伴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室性早搏。患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尤其是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高。,(二)治疗要慎重:CAST试验的启示, CAST试验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领域安全性研究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明确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此后,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PVCs 的观念淡化了。,美国FDA规定:类药物不能用于心梗后无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仅限于短期治疗威胁生命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三)多数室早不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多数室早不需治疗,对偶发室早如此。对频发室早也同样;即使室早频发已形成三联律、二联律时也是如此。,即使病理性室早数量较多,甚至伴有症状时,也不针对室早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而是针对病因学治疗。例如改善心功能、降压、扩冠、改善心肌供血等。 选择药物时,首选受体阻滞剂,治 疗,冠心病伴明显心功能不全者出现频繁或复杂的VPB/NSVT,其猝死的危险增大。最有效的治疗是处理心肌缺血,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措施。,若EF0.35,频发室早或短阵室速则植入ICD。受体阻滞剂和ACEI能降低总死亡率,在无禁忌证时均应使用,胺碘酮也是安全有效的药物。,(四)室早诱发扩张型心肌病治疗,对于PVC诱发的扩张型心肌病(DCM),PVC是引起DCM的的根本原因,DCM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或抑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