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0 目目 录录 1 1 概述概述 1 1 2 2 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 2 2 2.12.1 交通现状与规划交通现状与规划 .2 2.22.2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3 3 3 工程规模及标准工程规模及标准 3 3 3.13.1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3 3.23.2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6 4 4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8 8 4.14.1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8 4.24.2 备选方案研究备选方案研究 14 5 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2626 5.15.1 环境特征环境特征 26 5.25.2 工程环境影响工程环境影响 26 5.35.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 27 6 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2929 6.16.1 投资估算投资估算 29 6.26.2 资金筹措资金筹措 33 7 7 综合评定综合评定 3434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 7.17.1 方案选定方案选定 34 7.27.2 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推荐方案主要控制点 35 7.37.3 推荐方案的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推荐方案的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5 7.47.4 推荐方案工程概况推荐方案工程概况 37 7.57.5 结结 论论 .37 8 8 实施方案实施方案 3838 8.18.1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38 8.28.2 施工导流施工导流 39 8.38.3 施工方法施工方法 40 8.48.4 施工总布置施工总布置 41 9 9 问题、建议与防治措施问题、建议与防治措施 4343 1010 附附件件 4646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 1 1 概述概述 四川省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成灌高速公路连 接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G213 国道横贯都江堰市境东西,东 南距成都市 48km,辖 17 镇、2 个乡,面积 1208km2,总人口 60 万人,人口密度 495 人/km2。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平 原、水域面积大体为 6:3:1。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 宜人,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市域林木覆盖率达 70%,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 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定位的城市功能为:以世界遗产为 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一流风景旅 游度假胜地;长江上游岷江流域生态屏障,西部重要休闲度假城 市;川西能源、旅游开发的生活基地;成都平原经济圈生态保 护屏障,水源涵养地,度假疗养基地。都江堰市城区建设应着 重突出“依山傍水” 、 “显山露水” 、 “亲山近水”的山水园林特 色。都江堰市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确定都江堰市城市建设目标为: 依托名堰,保护古城,展现丽水,完成山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 塑。初步形成生态、文化、旅游新城格局。城乡居民居住、交 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显著改善。把都江 堰市初步建成具有最佳创业环境和最佳人居环境的四川经济强 市和全国文化强市。 岷江流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 二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外江又称金马河,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 划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市道路规划为:金马河右岸为 沿江外河街;金马河左岸为沿江外江路,外江路通过复兴街、 康复路、观江街、青城路与中心城区相连;在康复路与外江路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3 交叉处修建跨金马河的鲤鱼沱大桥连接右岸外河街,形成都江 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市交通网络。 我院于 2008 年 2 月受都江堰兴市投资有限公司委托,依据 现有金马河鲤鱼沱段地形测量资料、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大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江堰市城市防 洪总体预案、紫坪铺水利枢纽调度运用计划,开展四川省都江 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设计工作。都江堰兴市 投资有限公司于 2010 年 2 月将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 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防 洪评价报告上报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审批。根据专家审查 意见及都江堰市规划、重建、市委、业主等相关部门意见,结 合鲤鱼沱大桥两岸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我院重新修改编制该报 告。本次报告内容新增大桥两岸桥头市政、建筑相关配套工程 内容。 鲤鱼沱大桥是促进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区域城市开发、 改善区域交通的瓶颈性、关键性基础工程。鲤鱼沱大桥桥位依 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道路确定,通过鲤鱼沱大桥沟通金马 河两岸外江路(左岸) 、康复路(左岸)和外河街(右岸) ;规 划布置鲤鱼沱大桥位于都江堰市城区 G213 国道青城大桥上游约 1200m 位置,桥长 585m,结合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 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 市的发展目标,考虑都江堰市城市规划金马河鲤鱼沱段公路桥 与廊桥相结合的景观打造要求,规划布置大桥为引桥 530m 预 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桥面层为 行车道与人行道,桥面以上为廊桥建筑部分。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4 廊桥第一、二层布置为框架结构仿古景观建筑及观景露台, 廊桥中部升为三层作设备层,廊桥在左、右岸桥头分别设有配 套建筑。左岸桥头规划广场连接旧城区康复路与鲤鱼沱大桥, 广场由桥头牌坊、人行梯道、平台以及广场下方地下停车场组 成。左岸外江路与鲤鱼沱大桥轴线平面正交,故通过下穿方式 从广场下方通过,即形成桥面层、广场层、外江路下穿层(含 地下停车场)的三层立体交通体系。右岸广场连接新城区外河 街与鲤鱼沱大桥,广场由桥头牌坊、人行梯道、平台、电梯等 组成。 2 2 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 2.12.1 交通现状与规划交通现状与规划 岷江流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 二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外江金马河呈北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 河床宽阔,为行洪主通道,河道自然坡降 5左右。 都江堰市城区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金马河两岸沿 江设有防洪大堤,G213 国道利用青城大桥跨金马河通过。 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 大桥段道路规划为:金马河右岸为沿江外河街;金马河左岸为 沿江外江路,外江路通过复兴街、康复路、观江街、青城路与 中心城区连接;在康复路与外江路交叉口修建跨金马河鲤鱼沱 大桥连接右岸外河街,形成都江堰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 交通网络,规划鲤鱼沱大桥位于都江堰市城区 G213 国道青城大 桥上游约 1200m 位置。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5 2.22.2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金马河青城大桥至离堆公园约 2km 河段无跨河桥连 接两岸,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落后, 已制约到都江堰市的城市发展,为此需尽快启动都江堰市城市 总体规划的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项目 建设,以解决城市交通瓶颈,适应城市发展要求。鲤鱼沱大桥 为改善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交通的关键性基础工程,且 相对独立,宜优先启动,以促进和带动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 桥段两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综合 整治。 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老城区的功能完善、外 江西侧新城区的开发,鲤鱼沱大桥不仅是连接外江两岸老城区、 新城区的交通枢纽,同时廊桥建筑的商业功能、景观功能可补 充完善该区域功能配置,有效提升城市品质,更可把将廊桥打 造成为都江堰的新名片。 3 3 工程规模及标准工程规模及标准 3.13.1 设计标准设计标准 鲤鱼沱大桥是促进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 市开发、改善区域交通的关键性基础工程。需执行都江堰市城 市总体规划道路标准,满足都江堰市城市防洪要求,符合都江 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国一流风景旅游度假胜地、国家级 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景观打造要求。根 据鲤鱼沱大桥交通功能要求和城市景观打造要求,大桥规划布 置由下层交通桥和上层廊桥(仿古景观建筑和露台)以及两岸 桥头市政、建筑相关配套工程组成。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6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入运行后,通过紫坪铺水利枢 纽工程的防洪调度,都江堰市区金马河防洪标准提高到 P=1洪 水(洪峰流量 3748m3/s) ;鲤鱼沱大桥设计洪水采用紫坪铺水利 枢纽工程防洪调度后都江堰市区金马河 P=1洪水(洪峰流量 3748m3/s) 。 3.1.13.1.1 交通桥设计标准交通桥设计标准 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鲤鱼沱大桥所属道路标准、 城 市桥梁设计准则 (CJJ 11-93) 、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 37-90) 、 城市桥梁设计荷载标准 (CJJ 77-98) 、 建筑结构荷 载标准 (GB 50009-2001) ,结合鲤鱼沱大桥功能要求,鲤鱼沱 大桥设计标准为: 道路设计等级:城市主干路级 设计行车速度:30km/h 汽车荷载:公路-级 交通桥面人群荷载:3.5 kN/m2 设计安全等级:一级 交通桥面宽度: 25.5m(全宽)=0.35m(栏杆) +2.85m(人行道)+1.8m(非机动车道)+7.0 m(机动车道) +1.5 m(中央分隔带)+7.0 m(机动车道)+1.8m(非机动车道) +2.85m(人行道)+0.35m(栏杆) 设计洪水: P=1.0(洪水流量 3748m3/s) 1/100 设计洪水位:722.11m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20g 3.1.23.1.2 廊桥建筑设计标准廊桥建筑设计标准 廊桥位于鲤鱼沱大桥交通桥面层以上,为多层仿古建筑, 功能初拟定为商铺、餐饮等商业用途,后期可视业主要求进行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7 调整。建筑一层位于桥梁通车层上部,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建 筑物,依靠景观平(露)台相互联系。 根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及对廊桥要求、 民用建筑设计 通则 (JGJ37-2005)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16 2006) 、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 (JGJ 48-88) 、 饮食建筑设计规 范 ( JGJ 64-89) 、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 2005) 、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 建 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 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2006 年版) (GB5009-2001)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 年版) (GB50011- 2001) 、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 自动喷水 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0842001(2005 年版)) 、 建筑灭火 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 (GB50057-94) 、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 、 综 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1-2007) 、 安全防范工程 技术规范 (GB50348-2004) , 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 料木本苗 (CJ/T34-91) 、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CJJ/T82- 99) ,结合鲤鱼沱大桥及廊桥功能要求,鲤鱼沱廊桥设计标准为: 1、廊桥为商业用仿古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 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工程防水等级为二级;按照夏热冬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8 冷公共建筑要求作节能设计。 2、廊桥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基本抗震设防烈度 为 8 度(加速度 0.2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抗震设防类 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廊桥建筑结构主体均采用框架结构。 3、廊桥生活用水接市政管网;消火栓采用临时高压消防 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级设置。采用雨、污 分流的排水系统,对雨、污水分别有组织排放,污水接入市政 管网系统;消防系统水源采用消防水池提供。暖通冷热源采用 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 4、廊桥采用两路 380/220V 电源供电,配备柴油机应急 发电;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火灾应急广播;主要通道及重 要区域进行摄像监控;廊桥外立面采用景观灯光照明。 5、廊桥、仿古建筑宽度: 露(平)台:27.3m(全宽)=0.3m(栏杆)+26.7m(露台) +0.3m(栏杆) 仿古建筑:27.3m(全宽)=0.3m(栏杆)+3.05m(走廊) +20.6m(建筑进深)+3.05m(走廊)+0.3m(栏杆) 3.23.2 工程规模工程规模 鲤鱼沱大桥桥位依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鲤鱼沱 大桥左岸接康复路和外江路交叉口,横跨金马河连接右岸外河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9 街。为不影响现有河道行洪,桥梁设计高程由桥梁主梁梁底设 计高程控制,主梁底设计高程为 724.20m,略高于金马河右岸防 洪大堤顶高程 724.08m。综合考虑鲤鱼沱大桥标准、功能、景观 打造要求,鲤鱼沱大桥规划布置为下层交通桥和上层仿古景观 建筑组成,桥梁全长 585m,桥梁下部结构为摩擦桩、圆柱式排 架墩、圆端形排架墩、重力式 U 型桥台,桥梁上部结构为引桥 5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 桥梁第一层为交通桥面,上层布置廊桥建筑(两层框架结构仿 古景观建筑,局部三层) 、景观露(平)台。鲤鱼沱大桥主要技 术指标如表 3-1。 鲤鱼沱大桥主要技术指标表鲤鱼沱大桥主要技术指标表 表 3-1 序 号 项 目 单 位 数 量备 注 1 1/100 设计洪水 位 m722.11 P=1.0%洪水流量 3748 m3/s 2 交通桥面汽车荷 载 公路-级 3 交通桥面人群荷 载 kN/ m2 3.5 4 古建筑恒荷载+ 活荷载 kN/ m2 5.0+5.0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5 桥梁全长 m585 6 桥梁跨度 跨 m 1930 引桥 5x30+主桥 14x30 7 公路桥桥面宽度 m 0.35+2.85+1.8+ 7.0+1.5 +7.0+1.8+2.85+ 0.35 栏杆+人行道+非 机动车道+机动 车道+分隔带+机 动车道+非机动 车道+人行道+栏 杆 0.3+26.7+0.3 栏杆+露天休闲 平台+栏杆8 廊桥仿古建筑宽 度 m 0.3+3.05+20.6+ 3.05+0.3 栏杆+走廊+建筑 楼面+走廊+栏杆 9 交通桥面设计高 程 m726.55 主桥桥面 10 桥梁上部结构形 式 预应力砼连续梁 + 预应力砼刚构 引桥:C50 砼、 梁高 1.9m 主桥:C50 砼、 梁高 3.0m 11 廊桥仿古建筑结 构形式 现浇砼框架结构 12 廊桥仿古建筑建 筑面积 m29290.72 m2 单体一、二、三 总计数量 13 廊桥露(平)台 面积 m25942 m2 14 桥墩形式 引桥:圆形排架 墩 主桥:圆端形排 架墩 引桥: C301.5m 主桥: C501.5m 15 基础形式摩擦桩基础 引桥:C30 水下 砼 1.5m 主桥:C40 水下 砼 2.2m 、1.2m 16 桥台形式重力式 U 型桥台C25 砼 17 桥头广场 m29600 18 桥头配套建筑 (地下停车场等) m24450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4 4 备选方案备选方案 4.14.1 建设条件建设条件 4.1.14.1.1 水文水文 4.1.1.14.1.1.1 水文气象条件水文气象条件 岷江发源于四川与甘肃接壤的岷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茂 县、汶川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二 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平原,在彭山汇合后,南流至乐山汇 集大渡河,转向东南,在宜宾注入长江。外江金马河呈北南走 向,地势北高南低,河床宽阔,为排洪主通道,河道自然坡降 5左右;内江经都江堰宝瓶口后分为扬柳河、蒲阳河、柏条河、 走马河、江安河通过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平原核心区,提供工业、 农业及生活用水,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就了“天府之国” 的美誉。 鲤鱼沱大桥所处的都江堰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 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空气清新,气候宜人, 气温年差小,据气象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964.2mm,历 年最大降雨量 1820.7mm(1937 年) ,最大 24 小时降雨量为 273.7mm(1981 年 7 月 13 日) ,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 69 月, 约占年总降雨量的 70%。 金马河都江堰市区段年平均气温为 15.2,极端最高气温为 37.3,极端最低气温为-5.9,年平均相对湿度 82%,主导风 向为 NNE,平均风速 1.1m/s,最大风速 12.5m/s。 4.1.1.24.1.1.2 洪水洪水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岷江发源于四川与甘肃接壤的岷山南麓,自北向南流经茂 县、汶川至都江堰市,经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分流为内外二 江穿越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平原,在彭山汇合后,南流至乐山汇 集大渡河,转向东南,在宜宾注入长江。岷江干流全长 711km, 流域面积 135881km2。岷江源头至都江堰市流经的高原和高山峡 谷区段为岷江上游,河长 341km,流域面积 23037km2。外江金 马河呈北南走向,地势北高南低,河床宽阔,为排洪主通道, 河道自然坡降 5左右;内江经都江堰宝瓶口后分为扬柳河、蒲 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通过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平原核 心区,提供工业、农业及生活用水,使成都平原旱涝保收,成 就了“天府之国”的美誉。 金马河洪水由暴雨形成,汛期为 510 月,枯水期为 11 月 至次年 4 月,年最大流量多出现在 69 月,洪水过程及特征与 洪水发生季节和地区密切相关。6 月、9 月洪水,一般是岷江上 游汶川以上来水为主,都江堰市区上游 9km 紫坪铺水文站洪水 过程多为矮胖的单峰或峰距较大的复峰,涨落平缓,历时较长, 紫坪铺水文站洪水一般不大;7、8 月洪水,一般是汶川以下区 间来水为主,紫坪铺水文站洪水过程历时短,涨落迅速,多呈 尖瘦的双峰或多峰型,常形成紫坪铺水文站大洪水, 1964、1966、1887、1890 年特大历史洪水均属这种类型。 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依据都江堰市区上游 9km 紫坪铺水文 站 19371997 年实测洪峰流量资料,加入历史洪水组成不连续 系列进行的频率分析计算结果,紫坪铺 P=0.1洪水流量 7900m3/s、P=0.2洪水流量 7250m3/s、P=0.5洪水流量 6390m3/s、P=1洪水流量 5740m3/s、P=2洪水流量 5090m3/s、P=5洪水流量 4230m3/s、P=10洪水流量 3570m3/s。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紫坪铺水利枢纽作为防洪调度、水利灌溉、发电的综合性 水利枢纽工程,汛期受防洪调度控制,其余时段为水利灌溉、 发电任务调度运行。汛期通过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洪水调度, 提高下游穿越都江堰市区的外江金马河防洪标准;水利灌溉调 度主要为春季,流量较小;发电任务调度运行则受电网调度要 求控制,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发电运行下泄流量 100856m3/s。 根据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防洪调度任务,岷江发生可能最 大洪水(洪峰流量 12700m3/s)时紫坪铺水利枢纽最大下泄流量 4858m3/s;紫坪铺水利枢纽 P=0.1洪水(洪峰流量 7900m3/s) 设计洪水位时最大下泄流量 3110m3/s;并可在确保紫坪铺水利 枢纽工程大坝安全的前提下,将下游穿越都江堰市区的外江金 马河防洪标准由现状的 P=10洪水(洪峰流量 3748m3/s)提高 到 P=1洪水,即白沙河遭遇 P=1洪水洪水时紫坪铺水利枢纽 工程下泄控制流量为 2393m3/s(基本对应岷江 P=1洪水洪峰 流量 5740m3/s) 。 依据现有资料初步分析计算,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 投入运行后,鲤鱼沱大桥所处的都江堰市区金马河段 P=1洪水 洪峰流量 3748m3/s,相应鲤鱼沱大桥桥位洪水位 722.11m。 4.1.1.34.1.1.3 泥沙泥沙 金马河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岷江流域暴雨造成的坡面侵蚀、 滑坡崩塌和泥石流,岷江上游汶川以上为低侵蚀区、汶川以下 为中高侵蚀区。 根据都江堰市区上游 9km 紫坪铺水文站 19371997 年实测 泥沙资料统计分析,多年平均推移质沙量为 70 万 t,多年平均 悬移质沙量为 792 万 t,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572kg/m3,510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月汛期沙量 778.9 万 t,占年沙量的 98.3,流量大于 1100m3/s 所带沙量占年沙量的 65,悬移质泥沙颗粒最大 2.71mm,中值粒径 0.078mm。 金马河年平均 900 万 t 推移质、悬移质泥沙量多来自于岷 江干流洪水,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的建成投入运行,通过紫坪 铺水库拦截推移质泥沙、沉淀悬移质泥沙,通过金马河的河水 含沙量将显著降低,在发生大洪水情况下可能加剧金马河河床 冲刷。 4.1.24.1.2 地质地质 4.1.2.14.1.2.1 区域地质区域地质 鲤鱼沱大桥工程建筑场地为金马河河床及两岸阶地、堤坝, 地形略有起伏,地貌上属岷江水系级阶地。桥位处金马河河 床高程 715.50-717.50m,右岸河堤顶高程约 720.10m,防洪大 堤顶高程约 724.08m;左岸河堤顶高程约 719.70m,防洪大堤顶 高程约 723.90m。桥位处金马河两岸场地开阔。 鲤鱼沱大桥所在的都江堰市区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杨子准台 地和松潘甘孜地槽之间的构造过渡带,在区域地质构造位置 上地处成都坳陷盆地内,西距北东走向的龙门山褶皱带约 60 多 km,成都坳陷呈北东 35 度方向展布,受喜山期运动的内力地质 作用,龙门山和龙泉山构造带相对上升,而坳陷盆地相对下降, 在岷江水系长期的搬运和沉积作用下,在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 度不等的第四系冲洪积地层,不整合于白垩系地层之上,形成 了当代景观的冲积平原。从区域构造背景和“5.12 汶川特大地 震”近期活动分析,场地近期为活跃的地块,区内断裂构造和 地震活动频繁,按照震后最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都江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堰市建设局发布的关于我市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有关问题的通 知中指出的,都江堰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抗 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 速度为 0.20g。 4.1.2.24.1.2.2 水文地质水文地质 (1 1)地表水)地表水 鲤鱼沱大桥位于都江堰市区金马河。金马河上起都江堰, 下至新津红岩子,全长 79.194km,流经都江堰、温江、崇州、 双流、新津 5 区(市)县,是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主要排洪河 道。河床宽窄不均,最宽处 1010m,一般为 300600m;河床甚 浅,横剖面呈“U”型,平均比降 3.44;洪枯流量变幅大,最 大洪峰流量 6600m3/s,最枯流量 5m3/s。金马河的地势开阔平坦, 河水携带固体物质的能力较低,致使年均约 900 万 t 的推移质 和悬移质沿河淤积,河床逐年抬高,河洲遍布,岔濠众多,滩 沱相间,河道弯曲,河床左右摆动不定。金马河是一条宽、浅、 散、弯的典型平原游荡性河流。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建成投入 运行,通过紫坪铺水库防洪调度、拦截推移质泥沙、沉淀悬移 质泥沙,较大提高了金马河防洪标准,河水含沙量将显著降低, 减少了河床淤积,受上游紫坪铺水利枢纽工程不定期放水影响, 金马河水流量变化较大。 (2 2)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 场地地下水赋存于巨粒土层中,为孔隙潜水,鲤鱼沱大桥 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标高为 715.50717.00m,受金马河河水 补给,静止水位随河水水位变化而变化,巨粒土层水层透水性、 富水性好。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3 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透水性特征)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透水性特征 根据鲤鱼沱大桥钻孔 ZK1、ZK2、ZK3 的巨粒土层抽水试验 成果表明,卵石土渗透系数 K=(2.54.0)10-2cm/s,属强 透水层,土层主要以密实为主,局部为稍密,含一定中砂,在 地下水渗透压力作用下可能以管涌形式产生渗透变形和不均匀 沉陷变形。桥梁基础开挖后,必然存在着基坑涌水及边坡稳定 问题,应采取抽排水和护坡处理措施 (4 4)场地水质分析)场地水质分析 根据鲤鱼沱大桥钻孔 ZK1、ZK2、ZK3 及河水取水样 3 件进 行的水质简分析表明,场地环境水对混凝土无结晶类腐蚀性; 对混凝土无一般酸型腐蚀性;对混凝土无碳酸型腐蚀性;对混 凝土无溶出型腐蚀性;对混凝土无硫酸镁型腐蚀性。 4.1.2.34.1.2.3 工程地质工程地质 鲤鱼沱大桥工程勘察揭露的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 层(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组成。场地各 地层的分布及特征由上至下描述如下: (1 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Q4ml) 素填土(Q4ml):黄褐灰褐色,稍密,稍湿饱和;以 卵石、漂石土为主,填充物为粉土、砾石,含少量植物根茎。 素填土,土质不均,稍密,为人工填筑欠固结土,力学 性质较差,不宜作为桥闸的基础持力层。 (2 2)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巨粒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巨粒土层(Q4al+plQ4al+pl)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巨粒土层(Q4al+pl) ,灰白灰色, 稍湿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和沉积岩,亚圆形圆形,强风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化未风化,一般粒径 240cm,最大粒径 60cm,充填约 40%20%中砂和砾,全场地分布。根据钻孔取样现场鉴别和室 内试验,将其划分为 4 个亚层: -1 卵石混合土:卵石粒径 615cm,部分大于 20cm,巨 粒组(6cm 以上)含量小于 50%,砂、砾填充,填充物含量大于 50%,层厚 0.80-1.10m; -2 混合土卵石:卵石粒径 620cm,部分大于 20cm,巨 粒组(6cm 以上)含量 50%75%,漂石(大于 20cm)含量小于 50%,砂、砾填充,填充物含量 25%50%,层厚 1.20-3.20m; -3 混合土漂石:卵石粒径 640cm,巨粒组(6cm 以上) 含量 50%75%,漂石(大于 20cm)含量大于 50%,砂、砾填充, 填充物含量 25%50%,层厚 0.80-3.30m; -4 漂石:卵石粒径 640cm,部分达到 60cm,巨粒组 (6cm 以上)含量大于 75%,漂石(大于 20cm)含量大于 50%, 砂、砾填充,填充物含量小于 25%,层厚 1.50-3.60m。 巨粒土载力较大,变形模量也较高,是良好的地基基础 持力层,但抗冲刷能力低,闸下游应采取抗冲刷处理措施。护 坦和海漫地基承载力要求较低,清除上部松散表层即可。 土层的主要工程特性指标初步建议值土层的主要工程特性指标初步建议值 表 4-1 地 层 编 号 土 层 名 称 重 度 (kN/m 3) 压 缩 模 量 Es (MPa) 变 形 模 量 Eo (MPa) 粘聚 力 C (kPa ) 内 摩 擦 角 () 容许 承载 力 0 (MPa) 基底 摩 擦系 数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1 卵石混 合土 21.024.020.00350.320.45 -2 混合土 卵石 22.036.0 2900400.500.50 -3 混合土 漂石 24.045.036.00450.750.55 -4 漂石 25.050.040.00500.800.60 各土层的允许水力坡降及稳定坡比初步建议值各土层的允许水力坡降及稳定坡比初步建议值 表 4-2 地 层 允许水力坡降临时边坡比备 注 卵石混合土 0.350.501:0.751:1.00 混合土卵石 0.100.201:0.501:0.75 混合土漂石0.100.201:0.351:0.50 漂石0.100.201:0.351:0.50 4.1.34.1.3 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建筑材料及运输条件 鲤鱼沱大桥桥位所在金马河段河床均为密实的混合土卵 (漂)石河床,区域存在众多砂石加工厂,鲤鱼沱大桥建设所 需砂石料可在附近购买符合要求的砂石成品料,也可利用鲤鱼 沱大桥施工开挖和河床清理整治混合土卵(漂)石加工;施工 用水采用城区自来水,也可泵提金马河无污染河水;工程用水 泥购买周边符合要求、质量稳定的大厂水泥。 鲤鱼沱大桥所处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沿两岸河堤均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有道路连接下游约 1.2km 的 G213 国道,满足鲤鱼沱大桥工程物 资运输要求。 4.1.44.1.4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 鲤鱼沱大桥工程建筑场地为金马河河床及两岸阶地、堤坝, 地形略有起伏,地貌上属岷江水系级阶地。桥位处金马河河 床高程 715.50-717.50m,河床平坦开阔、主河床宽约 220m,右 岸河堤顶高程约 720.10m,堤上阶地为耕地和居民住宅,防洪大 堤顶高程约 724.08m;左岸阶地河堤顶高程约 719.70m,防洪大 堤顶高程约 723.90m,阶地宽约 45m,为绿化林带,分布有临时 建筑,防洪大堤内为都江堰市城市建筑密集区。鲤鱼沱大桥布 置需对工程区内建筑、居民拆迁,同时考虑大桥建设期对附近 居民的影响。 4.1.54.1.5 鲤鱼沱大桥与两岸交通衔接鲤鱼沱大桥与两岸交通衔接 鲤鱼沱大桥桥位依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鲤鱼沱 大桥左岸接康复路,横跨金马河,外江路从桥头广场下穿通过。 右岸延伸连接外河街。为不影响现有河道行洪,桥梁设计高程 由梁底设计高程控制,梁底设计高程为 724.20,略高于金马河 右岸防洪大堤顶高程 724.08m。左岸通过 6%的降坡与现有康复 路路面高程相接,右岸通过引桥 3%的降坡与外河街平接。 4.24.2 备选方案研究备选方案研究 鲤鱼沱大桥桥位依据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大桥桥 位金马河河床及两岸阶地开阔,河床为密实的混合土卵(漂) 石,变形模量较高,是良好的地基基础持力层,适宜布置梁桥。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鲤鱼沱大桥是促进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至青城大桥段城 市开发、改善区域交通的关键性基础工程。需符合都江堰市城 市总体规划道路标准,满足都江堰市城市防洪、城市景观打造 要求。综合考虑鲤鱼沱大桥交通功能要求和景观打造要求,大 桥规划布置由下层交通桥和上层仿古景观建筑和露台组成。鲤 鱼沱大桥左岸接康复路,横跨金马河,外江路从桥头广场下穿 通过。右岸延伸连接外河街,梁底设计高程为 724.20 m,略高 于金马河右岸防洪大堤顶高程 724.08m,公路桥面设计高程 726.52m。 鲤鱼沱大桥跨度选择涉及金马河行洪、廊桥景观要求、工 程投资等多方面因素。跨度大,对金马河行洪影响小,但整个 廊桥上部结构工程量较大,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增加;跨度小, 桥梁下部结构较多,整个廊桥下部结构工程量较大,同时阻水 面积较大,对金马河行洪影响较大。 从影响鲤鱼沱大桥跨度选择的各方面因素出发,认为 30m 跨度方案和 25m 跨度方案更具合理性,故将鲤鱼沱大桥规划引 桥 5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 桥方案(方案一)和引桥 6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625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方案(方案二)进行比较研究。 4.2.14.2.1 鲤鱼沱大桥方案一鲤鱼沱大桥方案一 鲤鱼沱大桥方案一规划布置为下层交通桥和上层仿古景观 建筑组成,桥梁全长 585m。 4.2.1.14.2.1.1 公路桥设计公路桥设计 公路桥路面设计高程 726.55m,桥梁下部结构为摩擦桩基础、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圆柱式排架墩、圆端形排架墩、重力式 U 型桥台。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引桥 530m 预应力砼连续梁桥+主桥 1430m 预应力砼框架刚构桥,公路桥桥面宽 0.35m(栏杆) +2.85m(人行道)+1.8m(非机动车道)+7.0 m(机动车道) +1.5 m(中央分隔带)+7.0 m(机动车道)+1.8m(非机动车道) +2.85m(人行道)+0.35m(栏杆)=25.5m(全宽)。 鲤鱼沱大桥桥面以上规划布置为廊桥建筑,具体设计如下。 4.2.1.24.2.1.2 廊桥建筑设计廊桥建筑设计 廊桥为两层三层仿古建筑(不含通车层), 建筑一层位于 桥梁通车层上部,功能初拟定为商业用途(商铺、餐饮) ,后期 视业主要求可进行调整。廊桥分为三个相对独立的建筑物,依 靠景观平台相互联系成为一组建筑群。总建筑面积约 9290.72 m2。露(平)台面积总计约为 5942 m2。 (1)设计构思和特点 鲤鱼沱大桥集交通、商业、旅游观光于一体,不仅连接外 江两岸新、旧城区,更通过其本身商业功能、景观功能进一步 补充完善该区域功能配置,有效提升城市品质。 廊桥依据下部桥梁单孔跨度 30m 布置,廊桥共有 14 孔,总 长度为 420m,宽 27.3m(20.6m+3.55mx2) ,建筑总高度为 23.85m(含行车层 5.8m)。 按照桥梁单孔跨度 30m、3 柱排距 20.6m 的要求,廊桥设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为 10mx10.3m 标准建筑柱网,同时满足下部桥梁跨度、实现上 部建筑功能。标准建筑柱网可将空间精简优化,除设置楼梯、 卫生间等公共空间外,还配备必要的水电管线预留,以满足商 业的不同业态及组合。 (2)平面功能 左右两岸的桥头建筑(单体一、单体三)拟作茶楼,为两 进一孔的二层楼,层高为 5.1 m +5.2 m +3.75 m;一层为商铺 (设备用房) ;二层为商铺。每幢每层建筑面积约 730.23m2,两 层总建筑面积约 1460.46 m2。两幢桥头建筑总建筑面积约 2920.92 m2。 左右两岸的桥头建筑(单体一、单体三)设两部楼梯间联 系各层。 中部建筑(单体二)拟作餐饮用房,为两进五孔的三层楼 (二楼两端退台、局部升起为三层用做设备房) ,层高为 5.1 m +5.2 m +4.0 m +3.75 m;一层为商铺(设备用房) ;二层部分 为商铺、部分收为露台;为满足规划要求,中间局部升起用作 暖通设备层。一层建筑面积约 3586.78 m2;二层建筑面积约 2154.86 m2;设备层建筑面积约 628.16 m2。总建筑面积约 6369.8 m2。 中部建筑(单体二)在两端及中间共设六部楼梯联系各层。 桥头建筑与中部建筑中间,各设三孔景观露(平)台,邻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江两侧布置仿古连廊,设有楼梯直通下层桥面的人行道。露 (平)台面积总计约为 5942 m2。 (3)人流交通与疏散 廊桥建筑一层在两岸桥头设有前置平台通过踏步连接室外 地面,消费人流可由桥头拾阶而上进入廊桥桥头建筑,再通过 景观平台两侧公共通道(连廊)到达廊桥中部建筑;或由桥头 地下停车场通过电梯到达建筑层平台,再步行进入各个建筑内 部空间。三个建筑单体内部通过多部楼梯联系各楼层; 通车层人行道与建筑层公共通道间分布有八部楼梯可上下 连接。满足沿江通行人流与廊桥上休闲游玩、消费人流互不干 扰。 单体建筑每层设为一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不小 于两个疏散楼梯或出口通至建筑层室外平台,楼梯宽度及疏散 距离均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二层可先疏散至一层室外平台(通车层上部平台) ,再 从桥头疏散至两岸广场,或由建筑一层公共通道旁的 4 部楼梯 疏散至通车层的人行道。 (4)立面造型与外装修 按照都江堰城市规划对位于古城区鲤鱼沱廊桥的定位要求, 廊桥建筑外立面为明清官式建筑风格,按照仿古建筑进行外装 修。 4.2.1.34.2.1.3 建筑结构设计建筑结构设计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廊桥建筑结构主体均设置于桥梁梁体之上,结构计算时将 上部建筑与桥梁主体进行整体结构受力分析,结构高度为 33.375m,桥梁部分跨度为 30m,桥面建筑部分跨度为 10m,均 按框架结构考虑;因廊桥建筑设置于桥梁之上,故未有基础部 分设计;仅对桥面建筑部分进行设计。基本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加速度 0.2g)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桥面建筑为标准设 防类(丙类) 。 桥面上部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荷载设计基准 期为 50 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结构重要性 系数为 1.0。 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及钢结构体系。采用三维 空间杆件分析法计算模式。采用弹性楼板计算假定。建筑物的 结构分缝伸缩缝间距:框架结构不大于 55m,否则采取加强措施, 伸缩缝兼做抗震缝。 结构计算程序软件:PKPM 系列(2008 版) 、世纪旗云结构 设计工具箱。 结构计算参数: 框架抗震等级:一级 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0.85 中梁刚度增大系数:2.0 梁设计弯矩放大系数:1.0(考虑活荷载最不利布置) 梁扭转折减系数:0.4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周期折减系数:0.8 地震力放大系数:1.0 震型数:楼层数的 3 倍 设计荷载: (1)基本风压 0.30kN/m2(n=50 年) ,地面粗糙度为 B。 (2)恒载设计 框架填充墙:建筑外墙及卫生间、厨房隔墙、楼梯隔墙采 用 190mm 厚烧结页岩空心砖(MU5) ,容重取 12 kN/m3,砂浆采 用 M5 混合砂浆;其余内部隔墙均采用轻钢龙骨板材覆面隔墙。 钢筋混凝土容重取 26kN/m3(考虑抹灰) 。 (3)楼面活载 门厅、商铺: 3.5 kN/ m2 设备用房、检修间: 5.0 kN/ m2(或其它专 业提供荷载) 厨房及操作间: 4.0 kN/ m2 公共卫生间: 2.5 kN/ m2 楼梯间: 2.5 kN/ m2 (4)屋面活载 普通上人屋面:2.0 kN/ m2 普通不上人屋面:0.5 kN/ m2 屋顶花园及景观露台:3.0 kN/ m2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材料选用 (1)钢筋:HPB235,HRB335 及 HRB400。 (2)混凝土:框架梁、板:C30;框架柱:C30C40;构造 柱、圈梁:C20 (3)楼梯:采用钢结构;焊条:E43、E50 及 E55。 4.2.1.44.2.1.4 建筑给排水设计建筑给排水设计 鲤鱼沱大桥廊桥,总建筑面积 9290.72 m2,三栋单体建筑 均为 3 层(包括通车层) 。建筑高度约为 23.85m,最大一个建筑 的建筑体积约为 42000 m3,廊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给排水系统包括:生活给水系统、污水系统、雨水系统、 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以及灭火器设置。 本工程生活给水采用市政给水管,市政给水管压力约 0.4MPa,水源接口分别从廊桥两岸市政管网接入。 因消防车无法通达廊桥建筑层,为保证消防供水,室内外 消火栓系统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源采用消防水池提供,消防 水池位于岸边地下车库内,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 468 m3。 消防水泵房内设置四台消防泵和一套增压稳压设备,其中室内 外消火栓系统共用两台消防水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采用两台 消防水泵,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共用一套增 压稳压设备。 (1)生活给水系统: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本工程主要用途为商业,用水定额为 8L/ m2d,根据总 面积计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 65 m3/d,使用时间为 12h, 小时变化系数为 1.5,则最大小时用水量为 8.2 m3/h,给水设 计秒流量:qg=5.0L/s。 供水干管的流速控制在 1.5m/s 以下,本建筑总给水管道采 用 de90 的管道,采用 PPR 塑料给水管。 (2)消火栓系统: 本工程采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系统包括:室内 消火栓系统、室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消防系统、灭火器四 个部分组成。 室内外消火栓系统水源均由消防水池提供,共用一套消防 恒压水泵,最大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30L/S,室内消防用水量 为 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 360 m3。 1)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管道采用环状布置,敷设在廊桥底层人行道下 的管廊内,室外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室外消火栓 敷设在行车层人行道下部,采用地下式消火栓。室外消火栓的 位置靠近底层与二层连通楼梯处,室外消火栓布置间距不大于 120 m。每个室外消火栓旁设置消防泵启动铵钮。室外消火栓给 水管道设计流速为 2.0m/s,选取管道直径为 DN200mm。 2) 、室内消火栓系统: 四川省都江堰市金马河鲤鱼沱大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室内消火栓布置按室内任何部位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 时到达,廊桥两侧建筑的室内消火栓管道采用支状布置,消防 管道入口采用 1 个,消防管道采用 DN100,室内消火栓同时使用 水枪数为 3 支,每根竖管最小流量为 10L/S;廊桥中间的建筑室 内消火栓管道采用环状布置,其消防管道入口采用 2 个,消防 主管采用 DN150,室内消火栓同时使用水枪数为 4 支,每根竖管 最小流量为 15L/S。室内每个消火栓内设置消防启动铵钮。室内 消火栓管道采用内外热镀锌钢管。室内消火栓管道接入 DN200 的消防主管上。 3) 、消防水池和泵房位于岸边地下车库内,消防水池总有 效容积为 468 m3,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系统合用。消防泵房设 置消火栓给水泵两台,单泵流量 50L/S,扬程 50m,一用一备, 在室外岸边设水泵接合器,泵房内设置一套增压稳压设备(包 括两台稳压泵和一个气压罐) ,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压力。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本工程建筑部分功能为商业,其中廊桥中间部分建筑的建 筑面积大于 3000 m2,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喷系统按中 危险级设置。喷水强度为 6L/minm2,作用面积为 160 m2; 系统的设计流量,按作用面积内喷头同时喷水的总流量确定。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湿式报警阀、安全信号阀、水流指示 器、闭式喷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桐庐保洁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基础安全)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幼儿园工作总结汇报七篇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A级船舶检验专业综合能力)经典试题及答案一
- 贵商银行笔试题目及答案
- 2026届陕西省周至县第五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策略与实战案例分析笔试参考题
- 2025年裂化工艺优化考核题库
- 山东省枣庄市第十八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上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高级油气管道工程师岗位面试模拟题及解析
- 红楼梦之林黛玉
- 化学(基础模块)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
- 成人癌性疼痛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19
-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
- 2023年苏州市星海实验中学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 GB/T 23483-2009建筑物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及采暖供热量检测方法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股指期权风险管理
-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 发证机关所在地区代码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