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调研报告(之二) 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寻求绿色替代能源,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选择。5月12日至20日,省政府参事室组织我们对我省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进行了一周多的调研。我们认为:青海太阳辐射强度高,日照时间长,全省年日照时数在2300小时3550小时之间,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太阳辐射总量在每平方米56377420兆焦耳之间,年接收太阳能折合标煤为1623亿吨,合360亿万千瓦时电量,相当于龙羊峡电站年发电量的6万倍,而且牧区广大、气候寒冷,有着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太阳能产业,推广应用太阳能的优越条件和广阔前景。一、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是当今世界能源发展和推动环保的历史趋势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特别是各国工业迅速发展,全球能源、环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行动,重视开发利用可再生、低污染的新型能源,推动发展低碳经济。太阳能作为最重要的可再生能源之一,由于富有清洁、卫生、安全、环保、资源丰富等方面的优势,其开发利用越来越得到世界范围的广泛重视,尤其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追棒,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最近10年国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生产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3%,最近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更是达到了43%,2006年世界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2500兆瓦,累计发电量达到8500兆瓦。据三星经济研究院预测,世界太阳能发电市场将从2005年的150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361亿美元,五年间将增长一倍以上。 据驰昂咨询(SINOTES)分析,全球至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有望占到世界全部电力的20%左右,成为全球基础能源之一。特别是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全球约有86%的光伏产品集中在欧、美、日等国,其中日本光伏产量占到世界的44%,印度、澳大利亚、马来西亚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光伏产量年增长率大都在30%以上。与此同时,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在全球范围加速升温。日本1974年开始推行“阳光计划”和“朝阳十年计划”,推广16.2万套太阳能光伏屋顶,1997年又实施了7万光伏屋顶计划,计划到2010年安装7600兆瓦太阳能电池。德国实施“10万光伏屋顶计划”。美国最早制定光伏发电发展规划,1997年提出“百万屋顶计划”,到2010年在100万座屋顶安装光伏发电和光热系统,“2007年太阳能激励计划”又提出,2015年以前新安装510GW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使200万美国家庭使用太阳能电力。顺应实现能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我国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也日益加速,基本与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水平相接近。上世纪的最后10年,首先是太阳能光热产业在我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出现了像山东皇明、北京桑普、清华阳光等一批知名太阳能产业企业和产品品牌,目前我国年太阳能热水器总产量超过2000万平方米,年产值达200亿元左右,年产量和使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新世纪伊始,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打破缓慢发展的沉闷局面,以30%40%的速度迅猛发展,2006年全国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能力达到370兆瓦,占到世界总产量的15%以上,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光伏产品生产国。综上所述,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加快推广太阳能应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增加能源供给,促进节能降耗,保障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和时代潮流。二、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是发展壮大青海优势产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进入新世纪以来,青海经济连续7年保持12%以上的增长速度,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已经站在了加速起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一成就的取得,是历届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培育发展优势产业,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丰硕成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海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依然是加速发展,最重要的要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最现实的途径必然是立足青海独特省情,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优势资源转换战略,持之以恒地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经济增长点,切实有效地增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活力和优势。我们认为:青海经济站在加速起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不失为推进优势资源转换、培育新的支柱产业的重要领域,不失为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活力和优势的重要选择,不失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一是青海除了有着丰富的硅材料矿产资源外(储量在10亿吨以上),目前的电价水平在国内仍处于最低水平,且有着丰富的水电资源和不断增长的水电优势,加快发展太阳能产业尤其多晶硅、单晶硅等太阳能基础产业,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价低、电力充沛的比较优势,在全国竞相发展太阳能产业中占得先机,而且可以有效拓展电力市场,避免富余电量廉价输出,在培育太阳能产业的同时做大做强水电产业。二是太阳能产业不仅是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而且是一个市场需求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据中国信息报披露,太阳能的关键原材料多晶硅2006年国际市场价格为300美元/公斤,2007年底则达到400美元/公斤,随着世界各国太阳能产业的加强发展,多晶硅的价格还会创出新高。据此,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今明两年即将投产的3500吨多晶硅项目的产值就可达(300万元人民币左右/吨)105亿元人民币左右,按省发展改革委规划的2010年多晶硅产能达到6000吨,产值可达180亿人民币左右,将越居目前四大支柱产业之首,成为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决定性拉动作用的支柱产业。三是太阳能产业是一个上下游联系紧密、链条很长的产业,多晶硅、单晶硅基础材料的强劲发展必然带动太阳能电池及组件和太阳能应用产品的加速发展,并推动太阳能及多晶硅、单晶硅材料产业向电子材料产业挺进,形成 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成为拉动青海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火车头。三、加快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加快改善城乡民生的重要选择青海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更为突出,加快改善民生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全省的基础设施有了飞速发展,城乡民生得到极大改善,但总体上仍处于一个较低层次,改善民生的任务仍旧十分艰巨。全省至今尚有800个无电村,294个村不通广播电视和电话;设施农牧业水平发展不足,抗灾能力薄弱,农牧区群众生活条件依旧靠柴草为薪,靠燃煤取暖的较低层次;特别是农村牧区的中小学办学条件仍十分简陋,用水、用电、取暖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十分突出,2006年甚至发生了因取暖得不到保障而冻伤学生的事件,引起国家领导人的关注和追责。我们认为: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完全可以为有效缓和解决上述问题,改善城乡民生发挥积极作用,应该成为我们改善城乡民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一是一组100瓦的太阳能户用电源不仅能满足一户牧户的照明用电需要,而且可提供收看电视、收听广播和通过VCD学习农牧业先进适用科技的基本电源,在有效改善群众生活条件的同时,能够有效解决收听广播电视难和接受学习先进科技难的问题。一台太阳灶夏季每1520分钟,其它季节2025分钟可以烧开2224公分的一壶水,相当于10001500瓦的电炉,每台太阳灶年可节约500公斤标准煤(1000多度电),年节约支出200元左右。这一实践表明大力推进太阳能户用电源和太阳灶的应用,完全可以为改善我省边远农牧区群众的生存发展条件发挥极大的作用。二是据西宁晚报的报道,一栋占地一亩的普通温棚年可创产值1.5万元左右,一栋同样面积的高保温、高产能的深冬暖棚一年能种植四茬,年可创产值56万元。这一成功实践证明,在全省广大农牧区大面积覆盖直接利用太阳能的蔬菜大棚和牲畜暖棚,不仅能有效提高农牧业的单位产量和抗灾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增加种养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牧民群众增产增收。三是据青海日报报道,同仁县麦秀镇龙藏村完全寄宿小学去年建设的110平方米太阳能采暖教室不用生火炉冬天的室内温度可达摄氏18度,同德县加拉希望小学建设的6座916平方米太阳能暖房校舍冬季不生火炉室内温度能达10摄氏度以上。这也充分表明,在农村牧区大力实施太阳能校舍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农牧区中小学师生冬季的取暖问题,而且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植被,节约煤炭资源,节省办学经费。四是据我们在西宁市正在建设的“河湟小镇”和已建成的“庄廓园”居民小区调查,他们建设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住宅(建筑成本增加8%左右),采用太阳能供暖技术后既使冬季水温也可达到40以上,辅之于电力、燃气等传统能源加温到80后完全可以达到冬季取暖的需要,最少节能50%以上。这也充分表明,在全省城镇大力推进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住宅建设前景十分美好,效益极为显著,不仅能对改善城镇居民的冬季取暖条件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一次性增加的购房费用可在以后每年节省近一半的冬季取暖费用中省出,长期受惠,持续获利。四、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是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约束性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和促进环境保护的重大举措青海生态地位重要,环境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而且由于资源禀赋的独特性,最大的优势是矿产资源丰富,最有发展前景的是资源加工业,做大做强优势资源性加工业是青海加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和根本途径。但与此同时带来的两难问题是不仅现阶段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压力很大,而且随着工业化步伐的不断加速,这一难题会更加突出,各方面的压力会更加沉重。据中国信息报“2007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位GDP能耗等指标公报”,我省去年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仅下降2.2%,在全国除西藏不纳入统计外节能指标完成情况排在最后,据环境保护部等五部门公布的2007年度各省区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结果,我省2007年度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不但未减,反而分别上升了1.1%和3%。据此,要实现到2010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排放总量减少10%的国家指令性、约束性要求差距甚大,任务艰巨,不能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面前,除了尽最大努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强企业节能降耗减排技术改造,严格守住新上项目节能减排门槛外,应把加快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作为推进节能减排、强化环境保护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转变粗放式、高耗能、高污染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的重要步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议程上,强化措施,积极作为,努力闯出一条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实现科学发展的暂新途径。这是因为:第一,太阳能产业的基础产业多晶硅、单晶硅冶炼,虽然吨能耗高于我省传统金属冶炼业,但万元GDP能耗大大低于传统金属冶炼业,从全局上看应是我们发挥自身优势,发展壮大高载能产业的最佳选择,而且其后的产业链条大多属精深加工,整个太阳能产业并不是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只要切实把好环保设施配套这一关键关口,肯定能为青海节能减排目标的完成发挥积极而重大的作用。第二,太阳能的推广应用更是一项极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多赢的重要途径。一台太阳灶每年可节煤500公斤(1000度电),可保护保3亩灌木林不受破坏,若按全省推广100万台计,每年可节煤200万吨(10亿度电),其节能减排作用万不可低估。据人民政协报载:北京奥运场馆采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等绿色能源,成为世界上利用太阳能发电量最多的建筑群之一,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国家体育馆等七个奥运场馆中得到应用,年发电量达58万千瓦时,相当于北京市近万人口一年的生活消费用电,仅此一项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70吨;另据经济日报披露:奥运村太阳能热水集中式利用工程通过在奥运村屋顶安装6000平方米的太阳能集热器,配合冷凝式燃气锅炉,可提供奥运会比赛时12000名运动员,赛后1928户居民的生活热水,每年可节煤660吨,减排二氧化碳930吨。据此,若在我省城镇公用建筑、居民小区和全省大中小学校校舍建设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太阳能,必将成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生力军,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综上所述,我们一致感到:进一步提高对太阳能产业发展和太阳能推广应用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发展壮大太阳能产业,加速推进太阳能推广应用,应该作为青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员工辞退协议书
- 棉花受灾赔偿协议书
- 教室临时租用协议书
- 检测公司合营协议书
- 机械雇佣安全协议书
- 民事伤害赔偿协议书
- 施工安全整改协议书
- 杉木幼林买卖协议书
- 扶贫基金入股协议书
- 机械运输安全协议书
- 2022年巫山县教师进城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青少年模拟法庭剧本(敲诈勒索)
- 万用表校准报告
- 新闻采访与写作(马工程笔记)
- DB32∕T 1703-2011 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规范总则
- SQ-02-绿色食品种植产品调查表0308
- 视频结构化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
- SolidWorks、CAD三维建模练习习题图
- 光伏发电项目安全专项投资估算方案
- 大学生物技术分析教材与教学设计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共享版).xl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