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论文:1996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doc_第1页
公共关系论文:1996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doc_第2页
公共关系论文:1996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doc_第3页
公共关系论文:1996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doc_第4页
公共关系论文:1996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关系论文: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 -学术研究论文公共关系论文:年以来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定量分析 摘要:通过对1996年到2006年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其研究现状,得出相关启示。关键字:档案公共关系定量分析本文从历年发文量、著者合作度、核心著者、期刊分布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对1996至2006年我国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国档案公共关系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做出一定的思考,以期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启示。1 资料来源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提供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重庆维普资讯提供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并查阅相关期刊目录,以公共关系或公关为检索的入口,结合上海大学20多种档案学2006年到馆的期刊及机检命中论文的文后参考文献进行回溯检索,经剔除重复和排除误检论文后共得相关论文82篇。这些论文基本反映了1996年以来我国档案工作者在公关理论应用、方法和业务流程探讨方面取得的成绩,揭示了档案工作公关研究与实践的进展。从表一可以看出,公共关系的研究论文随年代的变化呈现多峰型变化,第一峰在2000年,这是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的黄金时期,自1996年发表第一篇论文起,在其后4年中呈现缓慢降低到飞速增长态势,而2000年的论文数达18篇,为历年之冠,其前后两年论文均大大低于2000年的论文数,从而形成了高而陡峭的尖峰(尖峭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当年召开的第14届国际档案大会提到了新千年信息社会中的档案界要加强交流和信息共享、档案学科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档案以其休闲功能走向公众,这三个因素都促使了档案研究者从公共关系的角度来研究新世纪信息社会中档案界与外界的更广泛接触和融合:另一方面是因为2000年处于世纪之交且中国即将加入WTO,一些档案研究者也希望通过运用公共关系理念来加强档案界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和交流,以适应新世纪信息社会和WTO对档案的影响。在2001年后的6年中,论文数呈现波浪式变化,但主要在6至10篇左右波动,这就使得第二、三峰显得扁平而宽阔(平阔峰)。从目前看,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似乎是忽热忽冷,在冷后又热的情况下艰难前行,并没有一个稳步上升的趋势。这种不稳定的状态显露了档案界在公共关系研究中的弱点和问题,必须冷静而深刻地分析其成因,反思档案界如何更好地运用公共关系到档案事业中去,从而找到公共关系思想和档案管理思想的合理结合点,充分利用公共关系理论促进档案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2 论文产出期刊及分布论文的产出期刊及分布对了解档案期刊的学术权威性和掌握研究公共关系的期刊分布特点有较强的借鉴作用。这种统计结果也有助于有关期刊明确自己在公共关系研究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并为以后各期刊在调节公共关系方面的研究论文比例时起到一定的数据支持。表二是1996至2006年各相关期刊所载82篇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的期刊分布。从表二可知,12种档案核心期刊累计发文42篇,占各期刊总发文量的50以上。这说明公共关系已成为我国档案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而档案管理发文数占各期刊总发文量的12.3,占核心期刊的26以上,这也说明其在档案界的公共关系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与其理论研究地位的加强不无关系,但是也应该注意,尽管同是档案学核心期刊,但登载公共关系研究的论文数却大大不平衡,尤其是档案学的一流期刊档案学通讯仅登载2篇,这也说明关于公共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3 论文合作度及活跃著者情况这11年里,共有第一作者71人在档案学杂志和相关期刊上发表公共关系研究论文82篇,人均1.15篇,这s2篇论文中合著者只占15篇,仅占论文总数的18。由此可见,档案学界仍以单兵作战为主,且少有能持续进行研究的人员。因此,虽然公共关系研究已经引起了档案学研究者的广泛注意,伹长期坚持研究、深入研究的人员仍很稀少。由表三可知,我国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合,作度仅为1.24人篇,单位间合作的论文有4篇,跨行业之间的单位合作则更罕见。由此可见,在机构合作策划大型公共关系活动和集体协作进行公共关系研究方面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由表四可知,71人中发文1篇的64人占总人数的90,发文2篇以上的只占10,大大超出洛特卡定律中发文1篇的比例(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国学者A.J.洛特卡在上世纪20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学生产率的经验规律,它描述的是科学工作者人数与其所著论文之间的关系,又称倒数平方定律。即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量约为写一篇论文作者数量的1/n2,而写一篇论文作者的数量约占所有作者数量的60)。可见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尽管成果不少,但其核心作者不多,高产作者更少,公共关系研究队伍尚未形成规模。如果将发文3篇以上的作者作为核心著者的话,就仅有予同仁、郭素红和王宇晖三人。根据普赖斯定律:科学家总人数开平方,所得到的人数撰写了全部论文的一半,这时该领域杰出科学家著者群才算形成。本文第一作者总数71人的平方根人数为8人,发文3篇以上的3人共发文10篇,仅占总数82篇的12.3,无论从核心著者人数(3/8)还是核心著者发文百分比(12.3/50)来看,均与普赖斯定律的相关指标相差甚远。4 主题分布分析通过对1996至2006年公共关系的研究论文的主题分析,可以了解过去的主要研究进展和成果,掌握目前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现将1996至2006年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按主题进行归纳、统计,得出公共关系研究论文主题内容和研究数量分布如表五。通过表五对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的主题内容和数量分布的归纳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1档案学界对公共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共关系在档案工作的引入和应用、档案部门(尤其是档案馆)的公共关系研究以及档案的公共意识和档案界形象提升方面,相关论文总数达到54篇,约占全部相关论文的66。这也说明1996年以来,随着社会信息化浪潮的日益高涨,档案界已经认识到公共关系对于档案部门开展工作,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的重要作用。42城建档案馆仅仅作为一种专门的档案馆,其公共关系的研究论文有7篇,占整个档案部门公共关系研究论文总数的8.5。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城建档案部门在档案的开放利用和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中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城建档案对于社会利用的重要作用。43由上表可以发现,从公共关系角度研究整个档案事业发展的论文只有1篇,而关于信息社会、网络环境下档案界公共关系的研究论文还没有,这就说明了大多数研究者都只是从微观和过去的角度去研究公共关系,而缺乏整体性的宏观研究和适应时代发展的创新性研究。5 几点思考511996至2006年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论文数呈多峰型变化,说明档案界对公共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忽冷忽热的不稳定状态。即从刚引进公共关系理论的研究热,到世纪之交信息时代来,临的高峰研究,再到近几年的波动式研究。通过对这期间的论文写作背景的分析,笔者发现,这种不稳定的波动反映了我国档案界在研究公共关系方面由原来的一哄而上,转到了现在的冷静思考和深入研究的探索阶段。但总体来看关于公共关系的研究数量还不够,对它的关注程度也不够,这也可能是由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脱节以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成熟。因此,对于公共关系的研究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摸索和理性思考,也更需要档案理论研究者和实际档案工作者共同合作、互相交流,真正使公共关系的研究稳定地、不断地达到高峰。公共关系论文52档案专业核心期刊在宣传我国档案界公共关系成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成为档案界公共关系研究的主要阵地。尤其是档案管理,无论是作者的数量还是论文的质量,都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伹遗憾的是理论界和实践界还没有对此产生足够的重视,以档案学研究和中国档案为例,它们分别登载了2篇和1篇关于公共关系方面的论文。这也提醒我国的理论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要加强对公共关系理论在档案领域应用的研究和实践探索。53档案部门与社会其他机构的研究合作度仍然很低。提高与其他社会机构的合作度是档案部门(尤其是档案馆)进行公关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合作也更有利于加强对自身的宣传。比如与媒体进行合作。可以充分利用媒体的宣传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另外,绝大多数研究者只撰写了一篇论文,便浅尝辄止,缺乏对档案领域公共关系的长期关注和深入研究,这就使得大多数论文在层次和内容上还缺乏深度和新意。主要表现在:介绍、引进的文章多,自身研究的文章少;经验总结的文章多,理论探讨的文章少;泛泛而论的文章多,深入研究的文章少,而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档案研究者的长期、深入研究和与不同领域、不同机构的人员合作才能够解决。公共关系论文54我国档案界对公共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微观研究和过时研究阶段,缺乏宏观研究和适时研究,这就需要档案研究者一方面加强对档案领域公共关系的宏观应用研究:另一方面加强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