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古代汉语常识语法之一 词 类 的 活 用,汉语词类的划分 现代汉语中,根据词的意义和 造句功能可以把汉语词分为两大类, 即实词和虚词。古代汉语也同样如此。 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分为名词、动词、形 容词和数词四类。 虚词:只起语法作用的词。分为代词、副词、 介词、连词和语气词等5类。,词类活用 什么是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在古代汉语里,某些 词可按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 改变其基本功能,这叫“词类活用”。所谓词类 活用,通常是指名词、动词、形容词(还有数 词)等实词按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 中临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如:“肘”: 是名词,其语法功能是在句中充当定语、主语和宾语。鞌之战一文中两次用到“肘”字,请看这两句话: (1)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左传成公二年 (2)从左右,皆肘之。 左传成公二年,例(1)可以解释为其本身的意义, 名词作宾语,基本功能没有改变。 例(2)名词“肘”不能按它本身的意义 去解释,只能用一个与它有关的动词去解释,句 子才讲得通。因此,“肘”在这个句子里临时充当 了动词,具有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后面带宾语, 这种现象就是词类活用。,注意: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不同。 词类活用最显著的特点是临时性, 它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活用为另一类 词。如果离开了特定的上下文,它就没有这种用 法了。那么原来是什么词类还是什么词类。 如上 文“肘” 字,是名词,用如动词。但不能说“肘”字 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只要离开了具体的句子,就 不能把它看成动词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同时兼有 几类词的特点。也就是说,一个词, 可以用作名词,也可以用作动词等。如: (1)入朝见威王。战国策齐策 (2)相如每朝时。史记 两个“朝”字,一个用作名词,一个用作动词, 这是词的兼类问题,不是活用。因为即使离开了 上述语言环境,人们也知道“朝”字有两个词类, 可以作动词,当“朝见”讲,也可以作名词,当 “朝廷”讲。这是“朝”本身所固定的。,可见,词的兼类是词义引申 发展的结果,它在任何时候都具有 不同的意义和类别。这是词自身所固有的, 也是人们都知道的。它的各种用法是稳定的、 经常的。其特点就是稳定性。 二者的区分标准: 是临时性的,还是稳定性的。,又如:皆指目陈胜。史记 句中“指”属于词的兼类问题,兼属 名词(表手指)和动词(表用手指着、指向、 指点等意义)。“目”属于词类活用问题。“目” 只表示人的眼睛。表示“看”是它的临时功能, 而不是它的固有功能。在本句中,都是动词, 因为后面带有宾语“陈胜”。 词类活用与词的兼类的特点是不同的,在 阅读古书时要注意区别。,古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很普遍,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 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此外,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有: 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名词用作状语。,一、使动用法 使动用法:就是指谓语动词 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也就是 主语不发出(施行)谓语动词表示的动作,而是 主语使宾语发出这个动作,是主语使宾语动。试 比较: 孟子将朝王孟子公孙丑下 武丁朝诸侯 孟子公孙丑上,使动用法谓语动词所表示的 动作行为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 主语使宾语发出的,是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所 谓特殊,是指谓语动词和宾语之间的语义关系需 要作特殊理解。可以用“主语使(让)宾语谓 语”的格式来理解和翻译。 在古代汉语里,动词、形容词、名词乃至 数词都可以用作使动。下面分别论述。,1、动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的使动用法就是指一般动词 活用成了使动词。即该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不是主语直接发出的,而是主语使 宾语发出的。古代汉语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 都可用作使动。 (一)及物动词使动用法。古代汉语及物动词也有用作使动的,但为数不多。如:,(1)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士将攻之。 左传 (2)阳货欲见孔子。论语阳货 (3)欲辟土地,朝秦楚。(孟子梁惠王上 (4)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 战国策齐策,以上都是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及物动词用作使动一般都改变 了读音,但并不是所有使动用法的及物动词都 改变了读音,如例(4)“朝”没有改变读音, 所以改变了读音不能成为判断一个动词是否是 使动用法的依据。分辩及物动词是否使动用 法,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没有其他更简便的 办法。,(二)不及物动词使动用法 不及物动词一般情况下是不带 宾语的;如带宾语即用作使动。 (1)惊姜氏。左传( 使姜氏惊) (2)无生民心。 左传 (使民生二心。) (3)人不难以死免其君。左传 (4)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之。荀子(“不能病”是“不能病之”的省略,可理解为“不能使之病”,即“不能使人贫困”),这几句中的动宾关系都可以用 “主语使(让)宾语谓语动词 的格式来理解。 不及物动词在用作使动时,也有省略宾语的 现象。这种省略的宾语,一般可以从上下文的意 思看出来。如: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 而走(之)也。 赤壁之战 “烧而走”是“烧而走(之) ”的省略。即“可 用火烧而使曹操逃跑。”,判断及物动词是否用作使动, 只能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判断不及物动 词是否用作使动,则看它是否带了宾语。如果 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那么一般来说这个动词 就用作使动,有时虽然没有带宾语,但从上下 文看是应该带宾语,只是宾语省略了,这也是 使动用法。,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作谓语时不能带宾语。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指形容词 临时用为动词,带上宾语,使宾语具有该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例如: (1)君子正其衣冠论语尧曰 (2)未得高枕而卧也。战国策齐策四 (3)能富贵将军者,上也。史记 (4)怀其宝而迷其邦。论语阳货,3、名词的使动用法: 名词用作使动,使宾语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成为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名词用作使动的情况非常少。 (1)太后岂以为臣有爱,不相魏其?史记 (2)尔欲吴王我乎?(史记) (3)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 (4)文王以百里之壤而臣诸侯。史记 (5)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战国策,练习: 解释句中加点词。 (1)以正君臣,以笃父子, 以睦兄弟,以和夫妇。大同 (2)(柳子)追而送之江之浒,饮食之。 送薛存义序 (3)外连横而斗诸侯。贾谊过秦论,二、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具有 “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或者 “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这只是主观上的一 种看法,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样。意动用法是 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如: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 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小”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后面有宾语 “鲁”、“天下”。孔子在主观上认为宾语“鲁”和 “天下”具有“小”的状态。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而 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太山而觉得天下变小 了。这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实,名词也可用作意动。如: 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赤壁赋 “侣”、“友”是名词意动用法。“侣鱼虾”、“友麋鹿”是动宾结构,即“把鱼虾看作伴侣, 把麋鹿当作朋友”。表达的是一种主观看法。 古代汉语里,形容词和名词都有意动用 法,而动词很少有意动用法。,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谓语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 的意思。 (1)滕公奇其言,壮其貌。史记 (2)农夫渔夫过而陋之。钴鉧潭西小丘记 (3)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 (4)孟尝君怪其疾也。战国策齐策四 (5)饥者甘食,渴者甘饮。孟子尽心上,2、名词的意动用法 谓语具有“把宾语当作什么”的意思。 (1)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 (2)孟尝君客我。战国策齐策 (3)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论语 (4)不拊爱子其民。战国策齐策四,注意:形容词和名词可以 既用作意动又用作使动,二者在 结构形式上一致,应如何区分? 主要依靠上下文,从语义上进行分析。使动 用法是“使宾语怎么样”,则要让它成为某种 事实,或已经是事实。意动用法是“认为或以为 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是主观看 法,客观不一定如此。所以一般来说,如果句 子表达的是主观意义,就是意动用法;如果句 子所表达的是客观意义,就是使动用法。,如 “小”字,是形容词,在下面 两个句子里的用法是不一样的。 (1)工师得大木,则王喜; 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孟子 (2)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 史记 上面两例,在结构形式上没有区别,谓语 动词及其宾语都是“小之”,一模一样,但二者 在意义上却有明显分别。,同样一个臣字,是名词,在下面 两个例子里的用法也是不一样的。 (3)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史记 (4)布衣弗友,人君弗臣。淮南子 例(3)的臣是使动用法,因为项羽称霸, 诸侯向他称臣,这是客观情况。例(4)的臣 是意动用法,人君不把他们看成臣,这是主观 意志。,所谓主观上的意义是指主语 所代表之人的主观认识,这种 认识有时与宾语的实际情况一致,有时也可以 不一致。不管是否一致,只要是主观上的认 识,就是意动用法。所谓客观意义指的是实际 已经或将要存在的客观事实,是确定无疑的。 在判断意动和使动时,必须要注意这一点。,三、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用作副词) (本教材认为名词用作状语不是 词类活用,有些教材把名词用作 状语作为词类活用) 状语是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修饰成分。现 代汉语里时间名词能做状语,普通名词用作状语 的很少见。古代汉语中,时间名词,普通名词作 状语的都常见。名词作状语,和副词的作用相 同,所以有的语法书看成名词用如副词。,1、普通名词作状语: (一)表示方位或处所。 表方位:向(往)方位名词 表处所:在处所名词 (1)卒廷见相如。史记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汉书 (3)未至,道渴而死。夸父逐日 (4)西游于梁。战国策齐策四 (5)东流注于河。山海经,(二)表示工具或依据 表工具:用工具名词; 表依据:依据(按照)名词(标准、法则) (1)十九人相与目笑之。(毛遂自荐)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三戒 (3)朱亥袖四十斤铁锥,锥杀晋鄙。史记 (4)吾义固不杀人。墨子 (5)功宜为王。(陈涉世家,(三)表示对人的态度 或 行为的身份 (1)楚田仲以侠闻,喜剑, 父事朱家。 史记 (2)生男女,必货视之。柳宗元童区寄传 (3)倡优畜之。报任安书 (4)刘豫臣事金国。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这类名词用作状语的用法一般可译为“把当作”或“像对待那样地”或“以身份”。如例(1)像对待父亲那样地去对待朱家。其余可以类推。,(四)表示比喻。 (1)其后秦稍蚕食魏。史记 (2)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 (3)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史记 (4)嫂蛇行葡伏。战国策 (5)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孙子谋攻 这类状语一般可译为“像那样地”或 “像似的”。,注意: 用作状语的名词和 用作主语的名词一样,其位置都在 动词(谓语)的前面,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 凡动词(谓语)前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 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了状语。,如“嫂蛇行”“老人儿啼”, 动词“行”前面的名词“蛇”和 动词“啼”前面的名词“儿”都不可能是全句的主 语,因为它们的前面还有名词“嫂”和名词“老 人”,名词“嫂”和名词“老人”作了全句的主语, 那“蛇”和“儿”只能是状语了。 如果不能确定句子的主语,或者是无主句。 那就只能根据上下文来判断。,2、时间名词作状语 古汉语时间名词作状语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作状语时仍表示原来的意义。如: (1)夜缒而出。左传僖公三十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齐策 这种用法,现代汉语仍然保留,无需讨论。 另一种是作状语时改变了它原来的意义。如古汉 语中“岁”、“月”、“日”、“时”等字,用作状语时 所表示的意义和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这才是需 要讨论的。下面分别加以叙述。,时的用法 在动词前,表按时、到时、有时。 (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2)谨食之,时而献焉。柳宗元捕蛇者说 (3)时则不至。庄子逍遥游 在句首主语前面,有“那时”“当时”的意思。 (1)时诸外家为列侯。史记 (2)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三国志 以上各句中的“时”都没有“时常”的意思。,日、月、岁的用法 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 有岁岁(每年)、月月(每月)、日日(每日) 的意思,表示行动的频数或经常。例如: (1)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 庄子养生主 (2)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孟子,“日”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当 “一天一天”讲,表情况逐渐发展。 (1)事日急,诸公莫敢复言于上。史记 (2)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古诗 日字在句首主语的前面,当“往日”讲。 (1)日起请夫环,执政弗议。左传 (2)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同上 以上各句中,“日”、“月”、“岁”的用法,都和 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四、名词、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名词形容词用如动词现象很普遍: 名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名词、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除使动、意动用法外,还可以在其他情况下用作动词,叫做名词、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 这里只讲名词、形容词用如一般动词,不 包括名词、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1、名词用如一般动词,如: (1)晋灵公不君 左传 (2)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左传 (3)驴不胜怒,蹄之。(柳宗元三戒 (4)朱雀桥边野草花。刘禹锡鸟衣巷 (5)愿斩三人头,竿之藁(go)街。 胡铨戊午上高宗封事 (藁(go)街,在长安城内,汉时少数民族和外国使者居住之所),方位名词也常常用如动词,如: (1)秦师遂东。左传隐公元年 (2)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史记项羽本纪 (3)江水又东,迳巫峡。水经注,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古汉语中的形容词在一定的 条件下,活用为动词。 (1)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史记屈贾列传 (2)素善留侯张良。 史记项羽本纪 (3)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先生举手出狼。 2、幸先生生我。 3、吾终当有以活汝。 4、(狼)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 5、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6、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 7、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 8、乃厉声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中山狼传,五、词类活用的条件 怎样知道一个词是否活用, 须要从整个句子的意思来考虑。 此外还有一些辨认的方法,即看它在句中所处 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 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等。通过其语法条件的变 化可以看出某一词类是否活用。下面对名词和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包括一般动词、使动、意 动)的一些比较重要的语法条件作一些归纳。,1、两个名词连用,如果既不是 并列结构,又不是偏正结构,则 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名名: 名(动、谓)名(宾) 动宾结构 如:王齐国。第一个名词“王”为动词带宾语。 名(主)名(动、谓) 主谓结构 如: 陈胜王。第二个名词“王”为动词做谓语。,2、名、形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 所 名动; 形动 因为“所”经常与动词组成“所”字词组, 如果名词或形容词在“所”字后面,就说明它们已 经活用为动词了。(所动词名词性词组)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史记陈涉起义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庄公十年,3、名、形前有能愿动词, 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不能独立作谓语,只 修饰动词,当名词、形容词前有 能愿动词时,一般活用为动词。 能愿动词名动 形动 (1)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论语公冶长 (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4、名词前面有副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副词不修饰名词。所以副词 后面的名词一般也用如动词。 副词名动 (1)晋灵公不君。左传 (2)江水又东。水经注 (3)无以,则王乎?孟子,5、名、形放在“之”、“我”等 代词前面,活用为动词。 只有动词后面才带宾语,当名词或形容词 后面有宾语“之”、“我”等,活用为动词。 名或形(动)代词(宾) (1)老者安之。论语(“安之”的“安”是形容词,这里用作使动,可理解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加工企业与进口原材料供应商采购协议
- 油田停工培训试题及答案
- 模型基础动力测试题及答案
- 企业沟通渠道规范模板提高效率
- 2025年精神健康行业互联网心理咨询服务需求调查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平安岗前考试秘籍及答案解析
- 知识产权管理应用模板包
- 紧急救援力量建设承诺书(4篇)
- 护理急救理论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飞行员转盘考试题及答案
- 点的立体构成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台账
- 《史记》上册注音版
- JJF 1985-2022直流电焊机焊接电源校准规范
- 《研究生学术英语读译教程》课件Unit 8 The Lessons of Economics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 上锁挂牌教程课件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风功率预测系统及测风塔专项检查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