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_第1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_第2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_第3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_第4页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草案)一、专业名称电气运行与控制二、招生对象与学制1、招生对象:初、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者2、学制:3-4年三、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气技术必需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供用电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的中等电气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电气技术工人。2、对应职业和工作岗位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产业,从事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以及企业供电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也可从事一般电气技术管理和改造工作,担任中级电气技术人员和高素质的电气技术工人。主要从事职业有:电气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常用电机检修工、维修电工、电梯安装维修工、电气值班员等3、对应职业资格证书中、高级电气设备安装工、变电设备安装工、常用电机检修工、维修电工等四、职业能力要求1、基本知识要求1) 文化基础知识:达到高中阶段文化基础的知识水平(如语文、数学、物理、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政治理论、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等) 。2) 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和机械制图等基础知识。3) 专业技术知识:掌握电机和电气控制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变频器等以及相应专业(技能)方向的专业知识。4) 相关知识:具有市场经济、生产和技术管理及创业方面的基本知识。2、基本技能要求(1) 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2)具有运用外语进行一定的人际和人机交流能力,初步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有关外文资料的能力。(3)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电气电子CAD软件。(4)具有正确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的能力,具有熟练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5)具有分析常规电工电子电路的能力,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能熟练阅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具有熟练的小型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具有对常用电气控制设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供配电设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的能力。五、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必修课选修课1、课程结构专业拓展、素质教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基础课楼宇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基础课机械常识与金工实训变电设备检修实训(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应用文写作电子工程制图电工基础与技能训练楼宇智能化(电梯运行与维护)应用数学组态软件典型控制应用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小家电安装与维护专业英语数控设备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电机与拖动技术家居电气装潢体育与健康机器人制作电力电子基础与变频器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航空模型制作德育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音乐物理美术PLC与触摸屏技术应用就业与创业指导工厂企业供电舞蹈电工工艺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其它课程2、公共文化基础课程设置及要求(1) 德育 (160学时)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指导。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与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生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法律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宪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基本知识,初步做到知法、懂法,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指导学生提高对有关法律问题的理解能力,对是与非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依法律己、依法做事、依法维护权益、依法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的实践能力,成为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公民。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其任务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和政治学说的基本观点,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学生进行经济和政治基础知识的教育。 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常见的社会经济、政治现象,提高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的能力,为在今后的职业活动中,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打下基础。 哲学基础知识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及基本观点的教育。其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2) 体育与健康(160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能,掌握科学锻炼和娱乐休闲的基本方法,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培养自主锻炼,自我保健,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的意识,全面提高学生身心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终身锻炼,继续学习与创业立业奠定基础。(3) 应用文写作(32学时)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实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4) 专业英语(64学时)在初中英语基础上,巩固、扩展学生的基础词汇和基础语法;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听懂简单对话和短文,能围绕日常话题进行初步交际,能读懂简单应用文,能模拟套写语篇及简单应用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并为学习专门用途英语打下基础。(5) 应用数学(32学时)在初中数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选学内容:极限与导数、导数的应用、积分及其应用、统计。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基本计算工具使用、空间想像、数形结合、思维和简单实际应用等能力,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6) 物理(96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原子、原子核物理的初步知识。使学生初步掌握并能运用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初步了解近代物理学中的一些主要概念和成就。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物理基本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7) 计算机应用基础(96学时)在初中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文字处理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获取、整理、加工能力,网上交互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选学内容:电子表格软件使用、数据库基本操作和使用。3、专业课程(含技能实训)设置及要求(1) 电工基础与测量(128学时)本课程重点讲授电路和磁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同时也介绍一定的电场和磁场基本知识,使学生熟练掌握电路基本规律、基本定理、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一阶动态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了解静电场、磁场的基本定律;了解非正弦周期性交流及二阶动态电路的概念。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使学生了解仪表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并能熟练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接线、查线、处理简单故障) 、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256学时)电子技术基础是由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常用电子元器件性能特点及其应用常识,具有查阅手册、合理选用、测试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能力;掌握基本单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分析估算方法,了解放大器、正弦振荡器和串联型直流稳压电源等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电路的组成及分析方法,并有初步应用能力,了解脉冲的产生及整形电路、A/D、D/A转换等数字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熟悉集成电路及其应用。通过电子技术基础实训,培养学生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性能并能掌握其使用方法,具有对一般电子电路接线、调试、测试、分析故障的能力,具有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与综合的能力。(3)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56学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电动机、常用低压电器及其应用的基本知识,掌握以电动机或其他执行电器为控制对象的生产设备的电气控制基本原理、线路及分析方法。(4) 工厂供电(96学时)了解工厂变、配电系统各个环节及一、二次电气设备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功用;能正确分析中小型工厂变、配电系统的一、二次接线图;具有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基本知识和用电技术管理的初步能力。(5) 微机原理及应用(128学时)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微处理器、接口电路等基本知识,掌握一种典型指令系统,了解接口编程方法及微机在生产控制中的典型应用。(6) 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技术(128学时)了解晶闸管及新型电力电子元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主要参数;掌握常用的可控整流电路和有源逆变电路基本原理以及过压、过流等保护措施;掌握常用的触发电路;了解晶闸管无源逆变、交流调压和斩波器、变频器等电路和基本原理;了解触发电路的发展和应用。 (7) 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128学时)本课程主要讲授各种工业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测量电路,使学生掌握传感器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并学会使用和调整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及其测量电路。(8) 可编程控制器技术(128学时)了解小型可编程控制器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编程指令和程序设计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编程、调试、监控的能力,能阅读可编程控制器程序,设计一般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程序。(9) 机械知识与金工实训(256学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常用金属材料,冷热加工及机械传动的一般知识,初步掌握常用液压元件及基本回路的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看懂一般的机床液压系统图,熟悉典型通用机床及组合机床的用途、组成和运动,了解机床中与电气控制有关的典型操纵机构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看懂一般的机床传动系统图。使学生掌握识读零件图和一般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绘图能力。(10) 电工技能训练(192学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行业规范所要求的电工知识和操作技能,并具备初中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电工工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加强职业道德观念。4、选修课程设置及要求学生就业很多跨出本专业,为了增强就业的适应性,我们需设置素质教育课程,在修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素养,加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各学校对于本专业选修课程设置的依据应该是本地区域的经济结构,并合理遵行选修课程选择的科学方法来设置。六、教学时间安排及课时建议(一)教学时间安排表学期入学教育一体化教学活动考试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毕业教育小计一117人文、爱国、兴趣教育1周120二15秋季运动会及节日庆祝1周1制图1周18三16人文、爱国、兴趣教育1周1可编程控制器设计1周电子制作1周20四15秋季运动会及节日庆祝1周1微机原理课题设计1周18五17人文、爱国、兴趣教育1周1电力拖动设备维护1周20六秋季运动会及节日庆祝1周毕业设计9周,毕业实习6周218合:按周分配。(二)授课计划安排表(供用电系统运行及维护)序号课程类别课程总课时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每周授课时数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综合实训17X3015X3016X3015X3017X301德育160160222222体育与健康160160222223应用数学323224专业英语6464225应用文写作323226物理9664322227计算机应用基础9664322228专业课程机械常识与金工实训25656200889工厂供电964816322410电工基础与测量12880484411可编程控制器技术1286464441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训练2569616144444413微机原理及应用12896322614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256963212828615电力电子及变频器技术12864642616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1286464817电工技能训练19232321286618专业方向课变电设备检修实训(供用电系统运行与维护)96326422219楼宇智能化(电梯运行与维护)9632323222220数控设备维修(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96326422221现场总线技术(电气控制系统运行与维修)96643222222选修课(根据区域经济选择)9696224小 计256014324326963232323232七、教学实施建议1、课程设计(1)学校课程设计与规划,可参照指导方案暨设备标准为依据。(2)课程发展,应以指导方案核心课程为基础,结合各校情况发展各校自设核心科目,以落实学校办学特色。(3)省定核心课程,其目的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核心能力。学校应优先筹措资源,以有效达成课程目标。(4)公共课程应着重人格修养、文化陶冶及艺术鉴赏,并应注意与专业知识能相配合,尤应兼顾核心课程的融入,以期培养学生基本核心能力。(5)核心课程教学应以实践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理论知识,以配合就业与继续进修的需求,并兼顾培养学生创造思考、问题解决、适应变迁及自我发展能力,必须使学生具有就业或继续进修所需基本知能。(6)各课程课时,可视学生程度、社会需要及本校设备酌量增减。2、教材选用(1)学校应制定教科书选用及教材编写有关规定,以利教师编选合适的教科书或教材。(2)学校应鼓励教师针对学生程度编选适合教材,以利学生学习。(3)教材内容由简而繁、由易而难,逐次加深推广程度与内容,以减少学习困扰及课程重迭,提高学习效率。(4)教材的选择需要重视横向统一,相关科目彼此间需加以适当的组织,使其内容与教学活动能统一,便以结合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并有利于将来学生自我发展。(5)教材的选择需要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利用合理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特别是教材的一体化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理论体系的构建。3、教学设备(1)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技能能力要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资源达成教学的目标的要求,其中理论教学单元为了充实课堂教学需配置优化教学设备设施及可利用的教学资源。(2) 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以及课程技能能力要求,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资源达成教学的目标的要求,每一门课程都应有本课程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块单元,并与之配备尽可能广泛的教学实践资源。(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资源可以在允许的条件下通用,必须专人专管,保障设备资源的随时更新和及时的保养,为教学做好服务。(4)基础设备的投入要得到保障并可以与相关专业形成互补,教学单元的设备投入一定要客观,不可马虎,敷衍了事,专业建设之初必须进行设备投资的预算,并作为专业建设的根本。(5)教学设备的投入不仅仅是教学体系的完善和保障,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作为本专业学生相互交流提高的平台,比如各级大赛;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平台,比如航空模型、机器人制作。4、教学实施(1)教师应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技能能力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教学的预期目标。(2)各课程教师于每学期开学之前应拟妥教学计划,并应备妥教学所需器材及相关事项。(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同时学习原则,不仅要达成各单元的认知及技能目标,也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4)教师应透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具有主动学习及独立、客观的判断能力,以适应多变的社会环境。5、教学评价(1)教学应作客观的评价,而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方法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如观察、口试、笔试与实践等评价,教师可按单元内容和性质,针对学生的作业、演示、心得报告、实际操作、作品和其他表现,相互配合使用。(2)教学评价在实施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时,应考虑学生的资质及原有知能,以建立学生兴趣与信心。(3)未通过评价的学生,教师应分析、诊断其原因,并适时实施补救教学;对于资质优异或能力强的学生可增加教学项目,使其潜能获得充分发挥。八、专业师资配置标准(1)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及以上证书(2)专业教师学历职称结构合理,80%以上专业教师是双师型教师(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证书),90%以上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能证书。建议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3)校内实训实习指导教学每小班(15-20名)配备一位指导教师,实训按2-5人一个工位,每二个工位配备一名助教。教师资源表专业等级助理教师人数本科及以上教师比例双师型教师比例外聘教师人数高级讲师比例 示范专业2100%100%1100%规范专业180%80%080%准设专业060%60%060%注:以本专业单位班级为例;九、专业技能实训室及仪器设备配备标准(一)场地使用面积1、实训室、实训车间应根据师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教学内容确定使用面积,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设置教学区和实操区。2、实训室:每名学生实训时的使用面积不低于6m2; 3、实训车间:每名学生实训时的使用面积不低于8m2,层高不低于4.5米。(二) 实训基地设备配置本专业实施教学可采用大班教学小班实训的方式(即小班为2530位学生,大班为5060位学生),校内实训基地设施设备配置数量是以满足小班学生进行实训配置。在实训(实习)中,各项实训工位可分组轮换进行安排。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本实训项目与设备配置表中对一些重要的实训设备,规定了每台或每套设备同时进行实训时可容纳的学生数。例如:学生在钳工实习时钳工作业台及台钳和相配套的工具要1人/台等。实践教学分类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基础技能实训电子实训室1.完成电子学基本技能训练;2.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电量参数的测量方法;3.会使用示波器,掌握基本电路的工作点信号形态与信号特性。1电子综合试验台1.可进行电子仪表的元件使用及电参数的测量;2.能对电路元件特性进行测定;3.用于电工学基本定理的验证;4.R、L、C元件特性分析与测定及电路实验。台1515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实训。2通用示波器1.1mV/div,带宽15Hz2.5mV/div,带宽20Hz3.时基:0.2s/div0.5s/div4.垂直方式:Y1,Y2交替,断续,加,减5.触发方式:常态,自动,峰值自动。台303030可正常工作3测量仪表和工具满足电子实训需要台(套)303030电工基础实验室1.懂得电工基础各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及结构;2.掌握电工实验的基本步骤;3.具备构建基本电气实验的能力。1电工基础教学试验台1.三相0450V及单相0250V连续可调交流电源。2.要求提供两路低压稳压直流0.030V/1A连续可调电源,配有数字式电压表指示输出电压,电压稳定度0.3%,电流稳定度0.3%。3.直流数显电压表一只。能通过键控、数显窗口实现人机对话功能控制模式。电压表输入端设有光电隔离模块。三位半数显。台1515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实训。2实验组件挂箱1.实验原件挂箱;2.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3.功率表、功率因数表;4.电路基础挂箱及交流电路实验挂箱。套303030可正常工作实践教学分类实践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基础技能实训维修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1.完成维修电工基本技能训练;2.万用表等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电量参数的测量方法;3.电工工具的使用,掌握基本电路的操作技能。4.企业供配电系统的原理及基本故障的排除1维修电工基本技能操作平台1.可进行常用电工仪表、电工工具的使用及测量;2.企业供电系统基本技能模拟掩饰教学;3.基本照明电路的设计与操作;台1515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2测量仪表、工具和附件1.常用电工工具2.常用电工仪表万用表、兆欧表、钳形电流表3.变压器等企业供配电器件及相关演示模型套303015可正常工作电动机实训室1.懂得常用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及结构;2.掌握常用电动机的控制原理;3.熟识特种电机的功用及控制。1电动机试验台1.可提供各种电机的电源2.附件各种电机及可视模型台1616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2相应配工具教学用元件满足教学用电动机系统常用元件及工具套313230正常器件钳工实训室1学会量具的使用、尺寸测量的方法及公差的计算;2基本具备钳工的划线、锯割、挫削、钻孔、攻丝等基本操作技能。 1钳工作业台及台钳工位3030301人/位2钳工作业工具套3030303台式钻床钻孔直径:13台10864钳工作业配套设备(砂轮机、手电钻等 )砂轮机直径150套10865平板平板尺寸1000800块10866划线方箱外形尺寸:250250250个10867万能分度头FW160个10868钳工测量工具一批游标卡、尺、百分表、外径千分尺、内径千分尺、钢板尺套303015其中游标卡尺和钢板尺各配30把。实践教学分类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基础技能实训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训室1.掌握指令的格式和功能,以及机器指令的特点,并且会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原理、方法与技术2.树立完整的、系统的观点学习微机与接口,培养系统分析、接口设计、技术集成的能力3.具有用汇编语言开发软硬件和应用的能力。1微机原理与接口综合试验台1.A/D/A实验模块;2.I/O实验模块3.LED/LCD点阵实验模块。4.外部设备控制模块5.多种综合性实验模块台3015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实训。2微机及相应附件1.当下主流配置计算机2.单片机编程软件系统3.单片机编程仿真系统4.单片机外围电路设置5.编程实验附件。套303015可正常工作3实验仪器仪表及工具满足实训需要套303015电力电子实训室1.掌握电力电子常用元件的基本原理及结构;2.掌握电力电子基本电路的工作原理;3.了解交直流调速系统回路与其他的基础电路。1电力电子教学试验台1.各整流电路2.交直交变频电路3.直流、交流调速4.斩波器及各器件的驱动电路台3015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实训。2相应配备教学用元件满足教学用电力电子常用元件套303015可用 3各种测量仪表及操作工具满足教学用电力电子实验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具套303015可用电力拖动实训室1.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各种控制电路的制作及故障检测;2.掌握特种电机控制电路的制作及故障检测。3.熟识多种常规机床线路的动作原理及故障检测1电力拖动系统教学试验台1.网孔操作系统2.实验标准电源台301515允许2-3人实训。2各电路实验器件接触器、按钮等器件套303015可用3电路设计制作附件各型号硬线、软线及线槽、卡子、线号套303015可用4示教盘、工具及仪表标志性电路的示教盘、工具套装及测量,通电试车仪表工具套303015正常可用实践教学分类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基础技能实训PLC及人机界面实训室1.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思路与方法;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进行PLC硬件连接与程序调试;3.掌握plc与变频器、触摸屏等外设的数据交换与联机。1PLC综合试验台1.提供PLC设备运行的基准电压与外设电源;2.特定品牌的PLC设备例如:西门子、三菱以及欧姆龙等;3.与plc相配套的变频器外设;4.相应常规化普及化的触摸屏外设5.对应编程操作的各类软件系统及相关实验的模拟系统和当下主流配置的微机系统台303015每台设备允许2-3人同时进行实训。2实验用连接导线及附件1.PLC外部器件的连接导线及PLC与微机联机的数据线,相应数字量、模拟量等扩展模块的联机数据线等2.PLC与触摸屏,以及微机与触摸屏联机数据线3.PLC编程器及相应附件说明书等内容套303015可正常工作3测量仪表和工具满足PLC综合实验的仪器仪表和实验操作工具套603030EDA实验室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FPGA/CPLD、EDA/SOPC、Protel、等系统开发仿真软件应用;3.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验。1相应软件系统的微机实验台1.软件运用2.实验模拟台303015每台允许2-3人实训2相应配教学用元件及试验箱满足教学用元件及实验箱体套603030可用传感器实验室1.电气测控技术,传感器原理应用技术;2.非电量的测控与转换技术。 1传感器试验台1.电源模块提供各类传感器电源标准电压;2.各类信号源模拟模块;3.传感器实验模块台301515每台允许2-3人实训2试验台附件及传感器元件数据线、导线等连接线及相应元件仪表等套603015可用实践教学分类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基础技能实训钳加工实训室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2.钳加工各基本功的练习;3.钳加工工具的熟识。1钳加工试验台钳工桌(钢木结构)150*75*80张301510可正常工作2钳加工工具台虎钳、钢锯架、各种锉刀、划线工具、平板榔头、内外卡钳、三角刀等各种刀具等系列工具套603010可正常工作3钳加工教具、实例满足钳加工教学需要套15105液压气动实验室1.了解掌握几十种常用液压元件的结构、性能及用途;2.掌握几十种基本实验回路的工作过程及原理;3.了解并熟识气-电-液综合控制。1液压气动实训台1电源:AC: 220V 50HZ 2实验台外形尺寸: 1600mm1000mm820mm 3实验支架尺寸: 1140mm600mm920mm 4低噪音空气压缩机(双头静音气泵):电源 AC220V 功率:175W2只 气罐容积:18L张15105可正常工作2附件及工具叶片泵、齿轮泵、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节流阀等器件及相应工具套302010可正常工作实践教学分类实践教学场所实践教学目标序号设备名称规格、主要参数要求单位数量备注示范规范准设综合进阶趣味培养实训航模实验室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综合设计能力;2.跳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3.温习各种电器仪表、工具的使用。4.对航模制作有一个概念性的认知。5.完善该实验室的工艺制作流程,提高本专业的竞争意识1航模制作基础设备小型车床、钻床、铣床多功能组合机床,集车铣钻与一体的小型机床设备台105可正常工作2航模发动机、遥控设备、控制模块及航模制作工具航母制作以木工为主的工具,航母发动机及控制、遥控模块套1510可正常工作3航模制作教具、实例满足航模制作教学需要套1510机器人实验室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协作能力与进取精神;2.以动手项目为导向,让学生对所学有一个感官性的认识;3.为系统构建学生的综合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1机器人教学实训模块Create教学套件、4wd四驱监控平台、金刚机器人、AVR-1智能小车套52可正常工作2机器人设计固件及附件内容,工具、仪器和仪表微机教学模拟系统、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及电工工具等设施套52可正常工作电气安装与维修专业大赛实验室1.本着同类学校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原则,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2.以大赛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吸收高科技手段转化为生产力;3.学生综合实训将各知识点串起来,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电气安装与维修专业实训装置亚龙158G/156A实训装置台301510可正常工作设备配套设施及元件、工具时下主流配置的微机及工具、后备的设备元器件等套301510可正常工作十、专业课程(项目)教学基本要求电工基础及测量教学基本要求(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必备的电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部分:知识教育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1、 知识教育目标(1)了解电场、磁场的基本概念、基本物理量。(2)熟悉电路、磁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基本分析方法。(3)熟悉常见电工仪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熟悉电气测量的基本知识及常用测量方法。2、 能力培养目标(1)初步具有识读电路图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计算电路的能力。(3)具有使用常见电工仪器、仪表的能力。(4)初步具有实施实验过程的能力。(5)初步具有运用电气测量技术检测、调试一般电路和排除简单的电路故障的能力。(6)初步具有学习和应用电气电子工程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3、思想教育目标(1)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3)具有质量、安全意识。(三)授课课时(136学时)(四)课程学分 (3.0分)(五)教学内容与要求1、 静电场(1)库仑定律了解库仑定律的内容、适用范围。(2)电场和电场强度了解电场、电场强度、电力线的概念,电力线的特点,均匀电场与不均匀电场的概念。2、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电路和电路模型了解电路的概念、电路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了解电路模型的概念。实验一 认识实验了解实验室规则,实验操作规范,安全用电常识,实验室电源的配置,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直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2)电路的物理量理解电位、电动势、电能的概念;掌握电压、电流、电功率的概念,电压、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实验二 电位的测量通过电位值、电压值的测量,理解电位值的相对性和电压值的绝对性;练习简单直流电路的接线方法;掌握万用表直流电压档使用及读数方法。(3)电阻元件了解电阻产生的原因,掌握电阻定律,理解电阻元件、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概念;熟悉电阻器的主要指标,掌握色环法。实验三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学习万用表欧姆档的使用,掌握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4)欧姆定律掌握线性电阻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理解部分电路欧姆定律与全电路欧姆定律的内容,能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实验四 欧姆定律验证熟悉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学习选择和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学习绘制实验曲线。(5)基尔霍夫定律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的定义;掌握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实验五 基尔霍夫定律验证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进一步熟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3、 直流电路(1)电阻的串联、并联及混联理解等效变换的概念;掌握电阻串联、并联及混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电压、电流及功率的计算。实验五 电阻的串联、并联电路的测量进一步练习万用表欧姆档的使用;验证电阻串联、并联时总电阻与各个电阻的关系;验证电阻串联、并联时总电压、总电流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2)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电源模型的等效变换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掌握两种电源模型等效变换的条件。(3)叠加原理理解叠加原理的内容和条件。实验六 叠加原理验证验证线性电路中的叠加原理,加深对叠加原理的理解。(4)戴维南定理理解戴维南定理的条件和内容,会用戴维南定理求解简单电路;掌握负载获得最大功率的条件。实验七 戴维南定理验证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戴维南定理的理解;学会用实验方法求二端网络的等效电路(开路电压及等效电阻值)。4、 磁场和电磁感应(1)磁场了解磁场的概念,磁现象的根源,磁力线的性质,载流直导线和载流螺纹管周围的磁场。实验八 电流磁场验证利用小磁针验证载流直导线、载流螺线管的磁场,增强对电流产生磁场的理解。(2)磁场的物理量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导率、磁场强度等物理量的概念及单位。(3)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理解磁场对载流直导体的作用力及平行载流直导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计算公式;掌握载流直导体在磁场中所受电磁力方向的判断。(4)电磁感应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法拉弟电磁感应定律,会用楞次定律判断感生电动势的方向。实验九 楞次定律验证利用线圈、条形磁铁及万用表验证楞次定律,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5)自感与互感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自感电动势和互感电动势,自感系数和互感系数的概念;理解同名端和涡流的概念。实验十 自感现象及同名端判别实验通过自感现象的实验电路观察自感现象,加深对自感现象的理解;利用变压器练习同名端的判别。5、 电容和电感(1)电容器了解电容器及电容的概念,电容器的种类,电容器技术指标,理解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计算公式;掌握电容器的标称值,会用万用表对电容器进行简易测试。实验十一 电容器的充放电学会低频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利用示波器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过程,理解时间常数的概念。(2)电容元件理解电容元件的定义,电容元件的储能;掌握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3)电容元件的串联和并联利用万用表检测电容串联和并联时的电压,掌握电容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等效电容及电压的计算。(4)电感元件理解电感元件的定义、电感元件的储能;掌握电感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6、 单相正弦交流电路(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理解正弦量的两种表示方法:解析式、波形图;掌握正弦量的频率、角频率、周期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正弦量的最大值、有效值、平均值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相位、初相位、相位差的概念,同频率正弦量的相位比较。实验十二 正弦交流电路的认识实验进一步练习低频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使用;学习使用交流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交流电压挡;了解试电笔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学习使用试电笔。(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了解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相量及相量图的概念;掌握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相量、相量图之间的相互转换。(3)正弦交流电路中的电阻、电感、电容元件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电压与电流的关系,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平均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感抗、容抗的概念。(4)RLC串联电路掌握RLC串联电路的分析,阻抗、阻抗三角形、电压三角形的概念。实验十三 单相交流电路实验通过本实验增强学生对串联交流电路中总电压与各分电压的关系、并联交流电路中总电流与各分电流的关系的认识;使学生熟悉交流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5)谐振电路掌握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点,理解品质因数的概念。实验十四 LC串、并联谐振电路通过本实验提高学生对LC串、并联谐振现象的理解。(6)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理解瞬时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功率三角形的概念;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计算。(7)功率因数的提高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理解并联电容器提高功率因数的原理。7、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了解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理解对称三相正弦量及相序的概念。(2)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连接掌握Y、两种联结方式,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电路的接线;理解Y和两种联结方式下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的关系;会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实验十五 三相负载的联结掌握三相负载的星形联结方法,理解对称三相星形负载的线电压与相电压之间的关系,理解中性线的作用,学习使用三相调压器;掌握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方法,理解对称三相三角形负载的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8、 磁路和交流铁心线圈(1)磁路及磁路定律了解磁路、主磁通、漏磁通、磁动势、磁阻的概念,磁路欧姆定律。(2)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了解起始磁化曲线、磁导率曲线、磁滞曲线、基本磁化曲线,磁滞损耗的概念。(3)交流铁心线圈了解正弦电压作用下铁心线圈的端电压与频率、磁通的关系;理解磁滞损耗、涡流损耗、铁心损耗的概念。9、 电工测量的基本知识(1)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型号及标志了解常用电工仪表的分类和型号编制规则。(2)误差及准确度了解仪表误差产生的原因;理解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