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doc_第1页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doc_第2页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doc_第3页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doc_第4页
故都的秋教案第一课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品味精致细腻的悲凉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培养品味揣摩语言的能力。3. 教育目标:感受作者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2. 难点:理解、运用以情驭景、以情显景的艺术手法。教学准备 PowerPoint课件, 多媒体播放设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对故都秋天的热爱之情。一、 导入新课秋天,无论是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她陶醉,为她销魂,为她作诗吟诵。我们以前学过关于秋的诗句有哪些?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多登台。杜甫登高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秋思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这些诗句有的昂扬,有的悲凉,有的清新,有的沉郁。这和作者的个性、情趣和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那么,郁达夫眼里的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随着郁达夫细腻的笔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 (板书课题)二、 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1)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散文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等。(2)1933年至1936年,郁达夫受白色恐怖的威胁,由上海迁居杭州,这一阶段是他思想最为消沉的时期。由于对革命的深切失望而产生了消极情绪,他企图在理想的世外桃源里慰藉自己痛苦的灵魂。这段时间,他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他花了很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1937年7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后来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看文章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明确:秋。故都特有的秋色。“故都”的两个基本含义,一个是“从前的、前朝的都城”,因为怀念已经亡国的朝代,说是故都;另一个含义是“故乡”的“故”。在这篇文章里,应该是“故乡”的“故”,“都”是北平这个都城,题目说到秋,点出了文章的重点的秋天的景色。因此,故都可能是作者的家乡,也可能是作者曾经生活过、寄托深厚感情的地方。2. 明确本节赏析重点,学生记笔记。明确: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品鉴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3. 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注意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句。明确:秋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第一段是中心段,是统领全篇的文字,从杭州赶上青岛,又从青岛赶上北平的理由,只不过是想饱尝一尝这故都的秋,这就是故都的秋味。作者紧扣题目,具体写了北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紧紧地围绕着故都的秋这个着眼点来写。4. 找出作者描写南国之秋的段落,思考作者运用对照写法的作用。明确:作者描写南国之秋的段落有第二、十三自然段。其中第二自然段写出了南国之秋的特点是慢、润、淡,给人一种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的感觉,而且作者将秋天与名花、美酒作对比,更加突出了北国之秋的特点,起到一个突出对比的作用。第十三自然段,作者又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做了一个对比,黄酒、稀饭、鲈鱼、黄犬突出了南国之秋平淡、稠润、柔软、轻盈的特点,白干、馍馍、大蟹、骆驼突出了北国之秋浓烈、硬实、粗壮、厚实的特点,起到了对比、衬托的作用,而且在这里的对比与课文开头相照应,前后照应使主题更加突出、集中。抑南国之秋,扬北国之秋,这都是作者的主观倾向。5. 自由品读,整体感知景物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清”“静”“悲凉”的?选取哪些景物来描写故都的秋?明确:作者写故都之秋,却选取随处可见得平常景物:小院清晨(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槐树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和“尖细且长的秋草”等),槐树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秋果奇观。这五幅图景分别突出了故都秋天“清、静、悲凉”的特点。四、 精读课文,深入研究(一) 学生阅读第三自然段,研读分析“小院清晨”图。1.找出关于清晨景物的描写,作者是怎样表现故都秋天“清”的特点的?明确:作者喜欢坐在破院里,除了突出作者安闲的个人生活外,还体现出北京古城的一种历史感的象征,作者想到的更多的是故都的过去。作者写牵牛花的花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符合全文基调,白色、蓝色是清净的色调,紫黑色太浓,不是清淡的颜色,而蓝色和白色更能突出那个“清”字。给人的感觉是清凉疏朗的,加上破屋、浓茶、碧天、驯鸽、尖细且长的草,营造了一种充满北国情调的清凉气氛。文章还交代了作者的创作时间是1934年8月,根据作者的创作背景,联系现在作者的生活状态,作者的景物描写无不透出寂寞、凄苦、落寞的心情。2.作家所描写的故都秋天的景物有些什么独特之处?想想为什么对这些很平常的景物情有独钟。明确:作家不写故都的皇家宫殿和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的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乎离老百姓的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色、秋味、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奇异的主观色彩。(二) 学生阅读第四自然段,研读分析“槐树落蕊”图。1. “槐树落蕊”图作者是怎样突出北国秋天“静”的特点?明确:作者借助“落蕊”突出故都秋天“静”的特点。“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及柔软的触觉。”分别从听觉、嗅觉、触觉三方面对故都秋天的“静”进行了描写,这不仅仅是环境的寂静,还有作者心境的宁静。“铺得满地”说明花落得多且时间长;一整夜都无人发觉,说明落花的寂静无声,也突出了一个“静”字。环境寂静的表现还在街道被打扫过后留下来扫帚的丝纹,说明没有人走过;能注意到丝纹,也说明了作者的心静。2.如何理解“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明确:根据前文,“这些”指的是细腻、清闲、落寞。“深沉的地方”是因为作者的清闲,让他感到万分的落寞,作者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传达出了清秋的“静”味。五、 课堂小结对“秋味”,作者通过清、静、悲凉三个方面来品味,借助清晨景物、落蕊、秋蝉、秋雨、秋枣这些景物。我们重点赏析了清晨景物、槐树落蕊图,关于秋蝉残鸣、闲话秋凉、秋果奇观图,大家可以按照今天学习两幅图景的方法自己去找找,去分析,下节课我们再做讨论。六、 板书设计故都的秋 郁达夫悲凉环境 寂静心境 落寞小院清晨 泡、坐、看、听、数、对 清闲 蓝色、白色槐树落蕊 视觉、听觉、嗅觉、触觉 秋蝉 残声秋雨 奇秋枣 生存环境偏僻、恶劣北国(秋味):清、静、悲凉 饱尝一尝南国 : 慢、润、淡 不饱、不透、不足对比衬托故都的秋【附加公文一篇,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扶贫工作文件精神,根据关于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快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乡实际情况,经乡党委、政府研究确定,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工作目标总体目标:“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今年起决战三年,实现全乡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实现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脱贫、无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全面保障,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总体要求:贫困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以上,遏制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和贫困代际传递;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年度任务:20152017年全乡共减少农村贫困人口844人,贫困发生率降至3%以下。二、精准识别(一)核准对象。对已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据再一次进行核实,逐村逐户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核实后的名单要进行张榜公示,对不符合政策条件的坚决予以排除,确保扶贫对象的真实性、精准度。建立精准识别责任承诺制,上报立卡的贫困户登记表必须经村小组长、挂组村干部、挂点乡干部、乡领导签字确认,并作出承诺,如扶贫对象不符合政策条件愿承担行政和法律责任,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二)分类扶持。通过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分为黄卡户、红卡户和蓝卡户三类,第一类为黄卡户,是指有劳动能力,家庭经济收入在贫困线边缘的贫困户;第二类为红卡户,是指有一定的劳动能力,家庭贫困程度比较深的贫困户;第三类为蓝卡户,是指年老体弱或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和五保户。优先扶持黄卡户,集中攻坚扶持红卡户脱贫,对蓝卡户则通过保障扶贫来保障其基本生活。(三)挂图作业。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三年制定脱贫规划。乡里将根据各村情况对每年精准脱贫任务落实到户到人,建立台账,并用图表标注清楚,挂图作业,脱贫一户销号一户,做到“贫困在库,脱贫出库”。三、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分清类别,分类施策,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实处。在抓好贫困村公共设施和服务方面的建设同时要抓好对贫困户的帮扶,做到精准施策。(一)推进基础设施扶贫1对“十三五”扶持贫困村25户以上的所有自然村,由规划所牵头负责进行村庄建设规划。2重点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着力解决贫困群众最需要、最期盼的交通、电力、水利、就医就学等方面“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让贫困群众享受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到2015年完成2个贫困村25户以上自然村水泥路建设,确保到2016年底新一轮贫困村中25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调查摸底和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确保到2016底全面完成农村贫困户土坯房和危旧住房的改造任务;灌溉渠系建设和小山塘除险加固改造主要倾向贫困村,提高灌溉能力,到2017底基本解决贫困村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和生产用水困难问题;每年安排贫困村至少一个“一事一议”项目,以帮助解决路、桥、水等问题。(二)推进产业扶贫1培育壮大特色富民产业。大力发展高产油茶、白莲、等特色种植业和特色养殖业,鼓励支持贫困户依据当地资源禀赋发展“一村一品”富民特色产业。为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优先立项和优先提供苗木和种苗。每年通过产业扶持贫困户50户以上,到2020年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户都有一个长效增收的主业。乡财政筹集资金,重点打造空坑XX扶贫产业带,带动全乡贫困群众发展扶贫产业。2筹集精准扶贫到户资金。县乡筹集精准帮扶到户资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奖补,或提供小额贷款担保、贴息、补助农业保险,以及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县财政每年从产业扶贫资金中,切出一半以上用于精准扶贫到户,发展了扶贫产业的贫困户,经验收合格后每户获得一次性扶持资金5000元,按规划分批实施,5年内全覆盖;另外切除部分资金,用于贫困户精准扶贫发展产业贷款贴息。3积极探索“四位一体”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指导贫困村选择一个适合当地发展的高效产业;组建一个支撑有力的合作组织;设立一个产业贷款风险补偿金,为条件成熟的贫困村安排20万元产业扶贫专项资金,作为贫困户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由合作商业银行按1:8放贷;创建一个部门配合的帮扶机制,县委农工部、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蔬菜局等相关部门在贫困村产业选择、合作社组建、技术培训推广、市场开发等方面会给予大力支持,共同推进。4创新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经营权作价入股方式,参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农场和联户经营等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贫困户创办的家庭农场和有贫困户参与的合作社,县财政将重点给予资金扶持。广泛推行“千村万户老乡工程”,力争23年覆盖黄卡、红卡贫困户,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三)推进搬迁扶贫正确引导。对地处边远、生存和发展条件较差、就地扶贫难以奏效的贫困户,坚持群众自愿、规模适度、梯度安置的原则,稳步推进贫困人口向县城工业园、县城次中心、中心圩镇或中心村有序搬迁转移。2整合资源。积极整合资源支持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的道路、通水、通电、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等公共设施。3扶持政策叠加。搬迁移民户可同时享受搬迁移民扶贫补助和农村危旧房、土坯房改造补助,对特别困难的搬迁户,进一步提高建房补助标准,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一对一”帮扶;搬迁移民户除享受移民安置各项扶持政策外,迁出地的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经营权不变;帮助其解决后续发展问题,实现稳得住、奔小康能致富。(四)落实智力扶贫政策1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立项解决贫困村薄弱学校改造,同步实现标准化和现代远程教育,新招聘的老师优先安排到贫困村小学任教,每年安排优秀小学教师到贫困村小学轮流支教,让贫困村的小学生能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优先支持贫困村利用闲置校舍改建公办幼儿园、村小增设附属幼儿班、学前教育巡回支教点项目。2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落实好现有国家济困助学政策,逐步提高贫困生资助标准。公办幼儿园、村小附属幼儿班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前教育的保教费减半;对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在上级规定的基础上每人每年增加500元;择优录取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到县属中学上学,除享受国家规定的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和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外,每人每学年再给予1000元的生活补助,并免除学杂费、住宿费;对考取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每人一次性补助8000元;为当年被全日制大专以上院校录取的贫困家庭大学生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3大力实施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继续实施“雨露计划”,支持职业学历教育,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参加中、高等职业学历教育的,在校期间每人每年给予2000元的补助;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职业技能证书的扶贫对象,给予每人1000元培训补助;为贫困户免费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此项工作由县扶贫和移民办组织实施。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定向培养人才,今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报考“三定向”的加20分录取;从2016年起,县里将切出20%的“三定向”招生指标,专门用于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并根据当年招生考试情况确定具体加分标准。(五)推进劳务扶贫1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户就业。2鼓励能人创业扶贫。凡通过创业带领贫困户家庭成员就业,经当地就业部门审核符合相关规定的,优先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3解决贫困户进企业务工。积极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农民工进企业务工,解决贫困家庭收入来源问题。(六)推进保障扶贫1落实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低保、“五保”补助标准,扩大低保覆盖面,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让其享受基本养老金保障。健全医疗保障制度。对所有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县内住院给予特殊政策倾斜。完善临时救助制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等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七)推进社会扶贫县工业园管委会将牵头联合县工信委、县扶贫和移民办在企业界开展主题为“全民扶贫,邀您同行”结对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工业企业自愿参与到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激励和引导“爱心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争取社会各界参与结对帮扶等扶贫攻坚工作。四、精准帮扶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机制,搭好精准扶贫的平台,实现扶贫方式由过去大水“漫灌式”向精准“滴灌式”转变,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突出抓好“七个到村到户”:(一)产业到村到户。每个贫困村都要根据当地的资源禀赋围绕富民产业,选择一个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增收致富。(二)项目到村到户。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脱贫项目,找准脱贫路子,做到能种则种,能养则养,能外出务工则外出务工。贫困村要根据当地产业特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服务。(三)柚苗到村到户。县委农工部将安排专项资金、县农业局负责购买调运柚苗,给每户贫困户免费发放20株以上柚苗,扶持贫困户种好“摇钱树”。(四)资金到村到户。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逐户制定发展目标、落实脱贫项目和帮扶资金,做到专项扶贫与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并举,专项扶贫资金要全部落实到贫困村、贫困户,行业扶贫资金、涉农部门项目资金要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与扶贫资金捆绑使用,实现贫困户精准扶贫全覆盖。(五)干部帮扶到村到户。进一步加大干部挂点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贫困户工作力度。实施“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每个贫困村都安排有一个以上县领导、一个以上县直单位、一个以上工业企业和一笔专项扶贫资金,实行挂点帮扶。要按照“交朋友、摸实情、找路子、扶资金、促增收”的思路,继续推行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2”结对帮扶工作,即每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每年扶助3户黄卡、红卡贫困户,按“一户一策”发展一项扶贫产业,增加贫困户家庭经济“造血功能”,所帮扶的贫困户每户每年增收要达到2000元以上。通过三年扶贫攻坚,使全乡所有黄卡户、红卡户真正脱贫,对蓝卡户进行最低生活保障。(六)跟踪管理到村到户。加强扶贫信息监测工作,及时更新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的数据信息,每年都要对贫困村、贫困户的收入变动状况、干部帮扶、项目帮扶、资金帮扶、扶贫项目实施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统计,并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对象统计监测系统。按照“贫困在库,脱贫出库”的原则,对已经脱贫的贫困户及时销号,对有特殊情况返贫的登记入库,做到贫困户有进有出。对扶贫项目的安排及实施、扶贫资金使用、贫困户得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