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测试内容.doc_第1页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测试内容.doc_第2页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测试内容.doc_第3页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测试内容.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测试内容,能力层级为B。 考试说明把常见的文言虚词限定为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近几年高考文言虚词试题中没有考过的虚词有“何”“乎”“与”其”“若”“所”“也”“者”。 一、何 1代词 (1)作谓语,表原因,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相当于“为什么”“什么原因”。例1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例2齐人未尝赂奏,终继五国迁灭,何哉?(2)作宾语,用于宾语前置句中,相当于“什么”“哪里”。例3大王来何操?例4豫州今欲何至?(3)作定语,相当于“什么”。例5其间旦暮闻何物。 2副词(1) 用于句首或动词前,表反问,相当于“为什么”“怎么”。例6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例7徐公何能及君也?(2) 用于形容词前,表程度,相当于“多么”“何等”。例8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例9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 3复音词(1) 有“何如”、“如何”、“如何”、“奈何”、“奈何”等形式,用于疑问句中,表疑问或反问,相当于“什么样”“怎么样”。例10,今日之事何如?例11如太行王屋何?例12,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2)“何以”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例13君何以知燕王? 二、乎 1语气助词(1) 表疑问,相当于“吗”“呢”。例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例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2) 表反问,相当于“呢”。例3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 表揣度,相当于“吧”。例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例5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4) 表感叹,相当于“啊”“呀”。例6宜乎百姓之谓为爱也!例7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介词,相当干“于”,可译为“在”“比”等。例8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词缀,用于形容词后,相当于“地”。例9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三、与1 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跟”“和”。例1秦伯说,与郑人盟。例2竖子不足与谋!2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和”。例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例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2 语气助词,通“欤”。例5无乃尔是过与?4固定结构“孰与”、“与孰”,才目当于“跟相比,哪一个 ”。例6吾与徐公孰美?例7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四、其 1人称代词(1) 第三人称,作定语,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例1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例2秦贪,负其强。(2) 第三人称,作主语,相当于“他”“她”“它”例3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例4其闻道也固先乎吾。(3) 第一人称,相当于“我”“自己”。例5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指示代词(1) 近指,相当于“这”“这个”。例6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2)远指,相当于“那”“那个”。例7则或咎其欲出者。(2) 相当于“其中”“其中的”,后多为数词。例8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3语气词(1) 表测度,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例9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2) 表反诘,相当于“难道”“怎么”。例10其孰能讥之乎?(3) 表婉商、祈使,相当于“还是”“可要”。例1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例12吾其还也。 4连词(1) 表选择,用在句首,相当于“是还是”。例13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 表假设,用在句首,相当于“如果”。例1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五、若 1代词 (1)人称代词,相当于“你”“你们“你的”。例1若入前为寿。例2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3) 指示代词,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例3以若所为,求若所欲。3 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如”。例4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3副词,表大体如此,相当于“好像”“仿佛”。例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4 介词,表比喻,常作补语,相当于“好像”“如同”。例6小虫伏不动,蠢若木鸡。例7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六、所1代词,用于动词或形容词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例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例2衣食所安,必以分人。 2固定结构(1)“为所”、“为所”表示被动。例3若属皆且为所虏。例4赢闻如姬父为人所杀。(2)“所以”有两种用法,一种表原因,一种表手段或凭借。例5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例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七、也 1句未语气助词(1) 表判断。例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例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 表陈述或解释。例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例4雷霆乍惊,宫车过也。(3) 表疑问。例5独五人之 ,何也?例6何以能鼓乐也?,(4) 表感叹。例7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5) 表反诘。例8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5) 表祈使。例9勿从俱死也!2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例10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洋洋。例1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八、者 1代词 (1)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组成“者字结构”,相当于“的人(事物、时间、地方)”。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3) 用在“有”字的宾语后,相当于“的”。例2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4) 用在数词后,相当于“个”“样”。例3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例4或异二者之为。 2语气助词(1) 用于句中,表停顿。例5廉颇者,赵之良将也。(2) 用于句中,表原因。例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 用于句中,表提顿。例7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4)用于句中,定语后置的标志。例8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5)用于句末,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