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19春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土地改革课时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课土地改革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土地改革的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农村存在着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2.土地改革的概况(1)时间:1950年底。(2)内容: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的土地所有制。(3)实施: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4)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知识点2土地改革的意义3.意义(1)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的主人。(3)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建设准备了条件。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1.1949年,某村152户人家,2511亩土地,其中11户就占了1000多亩土地。这11户人家最可能是(C)贫农地主富农雇农A.B.C.D.2.小华要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的文献,下列可供他查阅的是(D)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3.1950年开始的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B)A.知识分子B.无地或少地的农民C.领导干部D.工人知识点2土地改革的意义4.我国1950年开始至1952年基本完成的土地改革(D)A.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C.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D.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土地制度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多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与右图相关的事件完成后,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关于这一事件说法不正确的是(A)A.阻碍了生产力发展B.巩固了人民政权C.消灭了地主阶级D.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6.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改正:【】(2)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台湾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改正:“台湾地区”改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3)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2000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改正:“封建专制制度”改为“封建土地制度”课后巩固提升1.1953年,我国农民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每人平均净货币收入增长111.4%,农民的购买力成倍增长。这直接归因于(D)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西藏和平解放C.抗美援朝胜利D.土地改革完成2.1951年,著名民主人士梁漱溟参加西南地区土地改革之后对毛泽东说:“土地改革是深得民心之举,也很及时。”同时,他也谈到土地改革有过火现象。毛泽东说:“你说的情况别的地方也有发生关键是土改工作队的干部,只要他们能执行好土改政策,就出不了大的偏差。”这表明(C)A.土地改革只在西南地区进行B.梁漱溟极力反对土地改革C.毛泽东对土改工作充满信心D.各地土改没出现任何偏差3.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B)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4.新中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重点地区是(A)A.新解放区B.老解放区C.少数民族地区D.边远地区5.20世纪50年代初,分到土地的农民们欢天喜地地说:“过去头顶地主的天,脚踏地主的地,现在都成为我们的了。”“分了地,出了气,翻了身,见了天。”材料表明土地改革(A)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废除了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获得了解放A.B.C.D.6.从农民拥护新生政权的角度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成果,最有意义的是(B)A.废除了封建剥削制度B.农民成为土地主人C.消灭了地主阶级D.为工业化开辟了道路7.访谈当事人是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之一。下列历史事件中,最适合当下中学生采用此法的是(D)A.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C.西安事变D.土地改革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土地情况调查表。阶级成分占总人口数量占总土地数量地主、富农10%70%80%贫农、中农、雇农90%20%30%材料二1952年底,3亿多农民分到了大约7亿亩土地和一定的生产资料。全国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362亿元增加到1952年的461亿元,粮食总产量迅速增长,农民收入大大提高。(1)上面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土地改革。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归纳上述两则材料之间的联系,并作简要说明。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材料一说明中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