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农田水利施工计划规划 第一章基本情况 一、自然概况 河中游北岸,地理坐标为东经 108 74 9 103 37 07,北纬 34 12 50一 34 26 53,东邻咸阳市秦都区,南与周至、户县隔河相望,西邻武功,北与乾县、礼泉接壤。 市内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渭北黄土台塬,南部为渭河冲积平原,海拔 390 米,黄土台塬塬面平坦,发育完整,渭河平原系渭河冲积而成,按其地貌形态分为漫滩与一、二、三级阶地,阶地发育完整,平整宽阔微向渭河倾斜。土壤由南向北依次为潮土、淤土、娄 土、黄土四个土类,八个亚类,十五个土属。 二、气候条件 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干躁,秋季湿润,冬季干寒。据 959 年 44年资料分析:全市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 (1996年 6月 19日 ),极端最低气温 - (1969年 2 月 5 日 ),全年无霜期 218 天。全市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年降水量 (1983 年 ),最小年降水量 (1977 年 ),且年内分配不均, 7 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57以上, 1、2、 12 月份降水量占全年 5以下,年均湿润度 65, 属半2 / 17 湿润地区。全市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总时数平均为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46 , 全年太阳总辐射为千卡 /大冻土层深度为3976 年 ),年内最长冻土天数天 (1966 年 )。冬季多北风和西北风,夏季多东风和东北风,最大风速为 24米秒,全年大风平均日数为天,最大风力 6 级。 1959 年之间大旱年为 13 次,平均年一次,伏旱基本上每年一次,多年平均蒸发量为,干旱是我市气象灾害中最为突出的一种。 三、水文与地质条件 (一 )地表水资源 我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渭河自西向东从我市南部流过,境内流程公里, 多年平均径流量黑河口以上亿立方米,黑河口以下亿立方米。市内自产径流最终排入渭河,由于地形地貌等原因,渭河水目前难以开发利用。全市现有宝鸡峡南、北干渠各一条,支渠 14 条,斗分渠 256 条。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宝鸡峡水源紧缺,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水中旱、渠尾旱连年出现,灌溉保证率低下,水已成为制约我市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 )地下水资源 我市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县,全市地下水资源总量为亿立方米,其中年可开采量亿立方米,人均 325 立方米,亩均 327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1/10,全省平均水平的 1/5,其3 / 17 中黄土台塬区亿立方米,渭河平原区亿立方米。黄土台塬区地下水埋深 30一 65米,由于黄土中的裂隙发育程度不均,其富水性一般随深度增加而减弱,单位涌水量 5 一 10 立方米 /小时米。渭河平原地下水位埋深 1 30 米,可分为三个明显的河谷阶地,一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 1 3 米,单位涌水量 20 40 立方米 /小时米;二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 4 9 米,单位涌水量 18 30 立方米 /小时米;三级阶地地下水位埋深 15 30米,单位涌水量 15 20立方米 /小时米。全市现有各类机井 5096 眼,其中中、深井 713 眼,小型抽水站 10处 。由于受宝鸡峡水源的影响 ,加之近几年的持续干旱 ,地下水位下降,部分机井吊空报废,加之群众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水的有效利用率较低,农作物灌水矛盾极为突出 ,严重制约广大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市经济的发展。 四、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万亩,辖七镇四乡三个街道办事处, 228个行政村,全市 2002 年底人口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万人,占总人口的,人口密度为 1089人 /平方公里,是陕西省人口密度最大的县 (市 )之一。全市年底总产值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作物为 小麦、玉米、果树、蔬菜等。年粮食播种面积78 万亩,复种指数,粮食总产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 12604 / 17 元。 五、示范区位置 为了充分体现科学用水原则,大幅度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增加农业生产的水利科技含量,发展“两高一优”农业,配合我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及农业增产增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本着政策性、效益性和节水性的原则,本次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区选择在我市北部台塬区的 项目区涉及 的北市、陈文、陈良、子孝和东城办的北门、庄头、北仁、添户等八个行政村,总人口 22510人,规划面积 1200 亩。主要种植作物以粮食为主,蔬菜为辅,其种植结构为粮食面积占 85,蔬菜果树面积占 15。 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市下一步发展小型农田水利,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项目区的主要特点: 一是水利化程度相对较好,灌溉形式以井灌为主,兼有宝鸡峡引渭渠道浇灌。地下水埋深 30 55 米,单位涌水量 15 20立方米 /小时。 二是交通便利,市乡两级公路南北纵横,生产路四通八达。 三是该地区土地肥沃,是我市商品粮及果 林的生产区之一,粮食及果林商品率较高。 5 / 17 四是水资源短缺,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在夏秋干旱季节,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井泵出水量锐减。 五是电力供应充足,特别是通过农网改造,为项目区创造了良好的电力条件。 六是该区经济基础较好,广大群众发展小型农田水利的积极性较好。 七是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发展成为各级政府的主题,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发展小型农田水利势在必行。为此市委、市政府确定了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围绕西部大开发的伟大世纪工程和建设开放 型现代化经济强市的战略目标。实施农村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是进一步改善水利设施条件,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建设内容 一、规划原则 本项目建设旨在结合该地区自然、农业和经济条件探索适应本地区的小型农田水利模式及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方法,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通过项目区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总结经验,以点带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引导和推动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事业的正常开展。 二、项目建设内容 项目区实施总面积 1200 亩,项目分水源工程、暗管工程6 / 17 两部分实施。 1、水源工程:计划新打 150米中深井 8 眼。 2、暗管工程:在新打中深井基础上每井配套低压输水管道 900米,共铺设 第三章技术设计方案 一、项目区总体布局 项目区要求规划合理,布局整齐,同时水利、农技、农机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综合规模效益。详见 农村小型农田水利补助项目布置图。 二、技术设计方案 (一 )水文地质状况 该项目区地处北部台塬区,作物灌溉以井灌为主。该区地下水埋深 30 55 米,含水层岩性为中上更新统及全新统的冲积砂砾石层及中粗砂,在 150 米深度内,分布着 2 3 层粗粒含水层,厚度 110 120 米。含水层厚度大,水位埋藏较浅,补给条件好,富水性强,单位涌水量 15 20立方米 /小时,含水层组水质良好,矿化度小于 1 克升。 (二 )分区布置 根据项目区的总体要求,项目区集中连片布设,考虑到管理及运用的方便和灵活性,管灌区以单井为一个单独系统小区。 水源工程设计 7 / 17 1、项目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情况 项目区选定在我市北部台塬区,区内土地肥沃,耕性良好,由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及潜力分析知:年平原平均 W 可采4855万 , ,开发利用程度仅 10,区内以机井密度 P n/F(平 方公里机井眼数 )计算, P 8/2眼 /平方公里,参照机井密度参考标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2、建井原则以及基本数据的确定 、结合现有机井运行情况,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农业生产特点,含水层埋深和单位涌水量及投资等因素确定新打井为钢筋砼管井。 、以区内水文地质条件定井深,即以打穿浅层承压水,满足单井出水量拟定井深。由项目区原有井的地层剖面和抽水试验资料,成井深度等,确定新打水源井深 150米左右。 、由于含水层较厚,井径采用 280 、由区内的机井密度 P n/F(平方 公里上机井数量 计算 P参照机井密度参考标准。 、井距由单井控制面积定, , 井距不得小于 370米。 3、水源井设计 本次设计新打井井深 150 米,井径采用 28筋砼管,上部 100 米钢筋砼管。滤水管 50 米,全部用铅线绑扎。周8 / 17 围回填 12料。 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方案 管道输水以井灌为主,单井出水量为 50m3/h,农作物种植以小麦、玉米为主,辅以林果和蔬菜 ,实施暗管输水工程 1200亩。 1、规划主要技术参数 依据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153 95,确定以下参数: (1)设计灌溉保证率不低于 75; (2)管灌系统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3)田间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4)灌溉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2、管网系统总体布置 单井管道系统结合原有机井位置、地势和作物种植等因素,采用树状管网布设。 干管平行种植方向,支管垂直干管布置于地头,采用单向灌水。 出水口间距一般在 60m 左右,支管间距 50 150m。 管网在区内布设长度平均 7m/亩,单井控制面积 140 亩左右。 3、田间灌水系统布置 (1)沟畦灌水规格 9 / 17 根据项目区内土壤透水性,地面纵坡及作物种植情况,参照规范要求及经验资料确定: 冬小麦采用畦灌,其灌水要素确定为:畦长 50 80米,畦宽厚 2 3 米,单宽流量 4 8L/S M。 玉米、蔬菜、薯类及苗木采用沟灌,其灌水要素为沟长50 80米,最长为 100米,入沟流量为 5 10L/s。 (2)入沟 (畦 )输水方式 采用输水垄沟配合小白龙输水入沟 (畦 ),以减少输水渗漏损失。 4、灌溉制度拟定 (1)设计灌水定额 m=10 1)土 /水 式中 m:设计灌水定额 h:计划湿润层深度 (大田作物取 60 Y 水:水容重 (t/取 / Y 土:计划湿润土壤干容重 (t/取 1 35t/ 1:土壤宜含水量上限,取田间持水量的 95; 2:土壤宜含水量下限,取田间持水量的 60; :田间持水率,取 22; 经计算: m=10 60 ( ) =40 (2)灌水次数和灌溉定额 10 / 17 冬小麦全生育期需水量为 330 350,除气候降雨因素外,根据多年经验需补充灌水量 120 170,灌水定额 40,需灌水 3 4次,分为返青水、 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等,灌溉定额为 120 160。 区内夏玉米多年均受干旱威胁,需水量较大。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为 170 220,灌水定额 40,需灌水 4 5 次,分为压茬水、拔节水、抽穗水、灌浆水等,其灌溉定额为 160 200。 (3)灌水周期 以玉米作物的需水规律,结合多年秋作物干旱威胁,需水高峰期。包含降雨在内的日平均需水强度为 E=/d。 灌水周期 T=m/E 式中: T 一灌水周期 E 一日均需水强度 T=40/=7(天 ) 由于各井控制面积不同,灌溉中灌水周期为定 值,适当调节日开机时间,以保证作物的需水要求。 (4)灌溉工作制度 根据引水流量、灌溉制度、畦田形状及地块平整情况,结合区内多年经验,采用满管充水,同时只开一个出水口的集中轮灌方式。 5、典型井工程设计 11 / 17 (1)单井控制面积计算 A=t/ m 式中 A:单井控制面积 (亩 ); Q:单井流量, 50; o:控制性作物种植比例; t:日开机时数 ,16小时; :灌溉水利用系数,; 经计算: A: 148 亩 为保证灌溉质量,单井管网控制面积不大于 140 亩。 (2)管材、管径选择 项目 区地形较平整,压力波动小,水泵富余扬程适宜,根据多年试验采用厚的聚氯乙稀管,其最大耐压。 管径按公式 d=(Q/V)1/2 式中 V:管道流速,取 /s; 计算得 d=108 (3)管道水头设计 距水源最近参考点 1和距水源最远参考点 2的沿程和局部水头损失。 1)沿程水头损失 hf=f b L 式中 程水头损失 f:管材摩阻系数 105; 12 / 17 D:管道内径 108 m:流量指数; b:管径指数; L:管长, 0m, 00m; 经计算 2)局部水头损失 按 也可按沿程水头损失的 14%计算 ,即 管道系统最大,最小工作水头 2 1 中 道系统最大工作水头 (m); 道系统最小工作水头 (m); 道系统进口高程 (m); 考点 1地面高程 (m); 考点 2地面高程 (m); 考点 1 与参考点 2 处出水口中心线与地面高差 (m); 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 1的管路沿程水头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 (m); 心:管道系统进口至参考点 2 的管路沿程水头 13 / 17 损失与局部水头损失 (m); 由典型井管线布置情况,经计算 管道系统设计工作水头 2= 灌溉系统设计扬程 0 p:灌溉系统设计扬程 井动水位,该区静水位一般在 30 50m,降深在 10米左右; 泵吸水管进口至管道系统进口之间沿程及局部水 头损失 经查表计算得: 经计算, 5m (5)选择泵型 根据设计扬程计算,保证水泵在高效区远行,该区井深一般在 200 米左右,结合原有井配套情况,采用 20091潜水泵,配套功率,即可满足要求。 第四章投资及资金 r第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小农水补助项目经济效益分析依据水利部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 (94)规定进行,效益计算采用分摊系14 / 17 数法,灌溉效益分摊系数取。 一、投资与费用计算 ( )投资:小农水补助项目工程总投资为万元。 (二 )年运行费: 项目运行费主要包括动力费、维修费、管理费。 1、动力费:项目区共有水源井 8 眼,动力设备电动机,每眼机井配套电动机功率为。大田作物按年灌水 5 次计,蔬菜及其它经济作物按年灌水 10 次计,共用电 33 万度 ,电价按现行价元度,共需万元。 2、维修费:水源工程及管灌工程按工程投资 1取,维修费共计万元。 3、管理费:包括人员工资及办公费用,每年需管理费用万元。 (三 )折旧费 : 按照动态折旧法计算: 工程折旧年限综合取 15 年,总投资为万元。动态折旧法计算公式为: d=i(1 i)n/(1 i)n 1k 式中: d 一折旧费用 (元 ); ),取 8; k 一工程总投资 (元 ); n 一折旧年限 (年 ); 经计算: d=万元 (四 )项目区工程总投资万元,年费用万元,其中年运行费万元,年折旧费万元。 15 / 17 二、直接经济效益 1、节水效益 工程按年亩均节水 150 立方米,建成暗管工程 1200 亩,则年可节水 18 万立方米。按灌溉水价元立方米计,年节水直接经济效益万元。 2、节地、节电、省工效益 暗管输水与明渠相比较,每万亩可节地 120亩以上,每年节电 30 万度,节时 2 万小时。则整个工程年可节约耕地 14亩,年可节 电万度,年可节时 6400 小时合 800 个工日,每亩地按 500元计算,电费按现行价元计,每工日按元计,则年可节地直接经济效益万元,节电直接经济效益万元,节时直接经济效益万元。 三、灌溉增产效益计算 作物增产增效表 作物类型灌前灌后净增产 粮食作物 (公斤 /亩 )350600250 果林 (元 /亩 )1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食品长期供应合同
- 购销合同(长期供货购销合同发供货通知书)2篇
- 甘肃工业照明工程方案(3篇)
- 理疗学课件教学课件
- 佛山酒店装修工程方案(3篇)
- 安全文明生产培训材料课件
- 电梯工程审价方案范文(3篇)
- 安全整改培训计划课件
- 浦北县顺源门窗制造有限公司门窗生产线项目环评报告
- 猫咪课件教学课件
- 起重机械定期检查与维护方案
- 2025年新《公司法》知识竞赛题库(附含答案)
- 动物样品采集培训课件
- 八年级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计划
- 二手房资金监管协议书
- 甘肃省会宁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辅警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太阳能海水淡化项目经济效益评估报告
- 2025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招聘《机动车驾驶员》技师考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物资保管岗位招聘面试实战指南及模拟题解析
- 2025江苏南京农业大学新校区建设指挥部、基本建设处人员招聘10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支教面试课件内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