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能投x煤炭有限公司 x煤矿二井建井地质报告 x能投x煤炭有限公司x年x月 文 字 目 录第一章 绪 论 6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6第二节 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和四邻关系8第三节 自然地理 11第4节 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 14第五节 井田地质勘探工作 17第六节 矿井设计概况 19第七节 矿井建设情况 26第八节 建井地质工作 26第二章 井田地质构造 30第一节 井田总体构造特征 30第二节 开拓区范围内主要构造 36第三章 地层和含煤地层煤层及煤质特征39第一节 井田地层 39第二节 含煤地层 45第三节 可采煤层 45第四节 煤层对比53第五节 成煤环境及聚煤规律分析56第六节 煤的风化和氧化带63第七节 煤的工业用途和评价64第八节 煤层稳定程度评价 67第四章 瓦斯地质 67第一节 煤层瓦斯参数和矿井瓦斯等级 67第二节 矿井瓦斯赋存规律 69第三节 矿井瓦斯涌出量预测 73第四节 煤与瓦斯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 74第五节 C5煤层煤尘爆炸性 75第五章 水文地质 76第一节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76第二节 井田水文地质条件 76第三节 充水因素分析、断裂构造的含水性及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81第四节 矿井涌水量及预算 84第五节 煤矿水害及防治措施 92第六节 煤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 94第六章 工程地质及其他开采地质条件 95第一节 井田工程地质特征 95第二节 井田工程地质评价 103第三节 井田工程地质类型的确定 105第四节、工程地质小结 105第七章 资源储量与三量估算 106第一节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及工业指标106第二节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106 第三节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116第8章 煤矿地质类型 123第一节 煤矿地质类型划分要素综述 123第二节 煤矿地质类型综合评定 126第九章 结论及建议 126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目的与任务 x煤电一体化项目是x省“西电东送”能源发展战略重点项目之一,规划建设4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及配套500万吨/年煤矿,总投资约为人民币130亿元,项分为两期建设:一期建设2*600MW电厂及年产240万吨的煤矿;二期建设2*600MW电厂及配套的6对矿井,总设计能力为315万吨/年。 x煤矿作为x煤电一体化项目的配套建设工程,于2007年8月10日注册并于同年9月19日挂牌成立x云投粤电煤炭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煤炭资源勘查、煤矿建设、煤矿生产经营团队组建和煤炭生产建设的具体工作,为电厂一期工程2*600MW机组配套供煤,2011年召开的第二届第三次董事会,确定了煤炭公司向x煤矿转变的新管控模式。 x井田位于洛旺新庄向斜南翼,地处x城西,距x县城27km,至镇雄县城95km,至昭通市304km,行政区属三桃乡、麟凤乡与长安乡管辖,采用一矿两井建设模式,矿区面积为46.57平方公里,以麒凤河为界,其中一井开发x井田西区,设计能力为1.8Mt/a,设计服务年限54.2年,通风方式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方式为分区式通风式,开拓方式为底板主副斜井开拓,划分为四个水平16个采区;二井开发x井田东区,设计能力为60Mt/a,设计服务年限52.7年,通风方式为分区抽出式,开拓方式王家寨底板平硐+暗斜井开拓,划分为3个水平7个采区。矿井总设计生产能力为240Mt/a,可采煤层为C1、C5两层。 公司自2005年9月公司筹备组成立以来,在各股东方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x煤电一体化项目x煤矿建设项目正常有序的推进。目前矿井建设所需的相关手续均以取得,已先后取得新庄矿区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土资源部划定矿区范围的批复,项目核准批复、二井安全预评价备案函,矿井水土保持、环境影响评价批复等,其中x煤矿二井60Mt/a项目于2009年7月取得了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批复,2011年取得了开工备案回执,采矿许可证于2016年2月取得了原件。 公司于2007年9月16日进入施工准备阶段,2008年8月18日煤矿建设正式启动,目前x煤矿正处于基本建设阶段,相关安全生产系统也已形成,一井井巷一期全都结束,二期工程基本结束,并于2015年11月15日取得了开工备案回执,目前正在施工准备阶段。 二井基本建设工程基本结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讯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构建完毕。2015年8月份矿井采矿许可证取得复印件后,二井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经请示能投煤业公司批准,并在相关省、市、县监管部门备案后,于2015年9月6日对x煤矿二井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x煤矿二井联合试运转的完成,井巷工程在施工中新揭露了大量的地质资料,本次编制x煤矿二井建井地质报告的主要任务:1 通过对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结合矿井实际生产中揭示的地质资料进行综合研究,阐明矿井地质构造特征及其展布规律,以及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的厚度和煤质的变化规律。 2根据已有资料,进一步分析、研究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和其它开采技术条件,评定矿井地质条件类别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类型。3按照我国国土资源部2003年颁布并实施的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划分资源/储量类型,并估算井田内的资源/储量,对资源/储量的可靠性程度和利用的开采技术条件作出评价。报告的文字章节及附图、附表按照煤矿地质工作规定中建井地质报告编制提纲及矿井地质规程中建井地质报告编写要求综合编制的。该报告资料收集截止日为2016年5月,编制于2016年1月开始,2016年6月结束。 第二节 矿井位置、范围、交通条件及四邻关系一、位置、范围x井田位于昭通市x县城261方向,直线距离20km处。井田范围呈东西向条带状展布,东起于三桃乡后溪口塘房一线,以F2断层为界;西至长安乡田坝村,以F1断层为界;走向长16km,南至玄武岩底界;北至大雪山塘房一线,平均宽2.5Km,面积40Km2。行政区划属x县三桃乡、麟凤乡与长安乡管辖,井田经纬度:东经10444421045542,北纬275028275313。x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1-1,探矿权边界、井田边界及小煤矿矿权边界关系见图1-2。表1-1 矿区范围拐点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点号X坐标Y坐标13087400.3935493680.06扣除重叠x县林凤乡芹菜湾采石矿权23084580.3435492180.03253084373.0035479312.0033084589.3435491710.03263084373.0035479392.0043083980.3335491710.03273084303.0035479392.0053083000.3235491020.02283084303.0035479312.0063083000.3235489379.99扣除重叠x县林凤乡仓坝采石矿权73083710.3335487893.97303085393.0435485030.0883083434.3235487179.96313085343.0435485030.0893083818.3335486823.95323085343.0435484960.08103083540.3235485959.94333085389.0435484920.08113083310.3235480719.85123082732.3135480609.85133082742.3135480429.85143083194.3235480429.85153082182.3035477899.81163082102.3035477909.81173082062.3035477789.81183082132.3035477749.81193081490.2935475409.77203083830.3235475879.78213085000.3435478999.83223086000.3635484999.92233087000.383549000.00共有31个拐点圈定。 x煤矿二井主要井口坐标一览表表11井口名称井口坐标横坐标(Y)纵坐标(X)顶高(Z1)二井平硐35487696.7293083698.1701098.955二井出煤平硐35487755.4703083853.7111105.200二井中寨进风井35490071.6463083155.8601308.956二井中寨回风井35490084.0693083124.0121309.180二井中寨回风井抽风机井口35490093.5653083107.5281312.156二、交通井田南缘的麟凤乡至省级公路11Km,有乡村公路相接,麟凤乡至x县城运距29Km,至镇雄县城直距45Km,运距95 Km;至昭通市直距118 Km ,运距304 Km;南至最近的内昆铁路盐津车站直距62 Km,运距173 Km;北至四川最近的宜宾长江码头及航空站直距96 Km,运距149 Km。区内上述各地皆有省级或县级公路相通,此外,巧家至x的二级公路自井田南侧外围通过,目前正在建设中,区域内交通较方便(图1-1)。图1-1 x井田交通位置示意图第3节 自然地理井田内属中山山地,山脉与地层走向一致呈东西向延展,中部地势高,向南北南侧降低;南侧为反向陡坡,多悬崖绝壁,地形切割强烈,沟谷纵横;北侧为顺向坡,地势相对平缓。一般海拔为13001500m,西部尖峰山最高达1697.0m。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井田中段东部南缘的麟凤河谷地,海拔为1090m,相对高差达607m.地表水系主要为发源于井田北部外围大雪山南麓黄水河,自北向南横穿井田,在小坝村与后溪河汇合后称麟凤河,穿过井田南缘后,又折转西流,再与井田西端的白沙河汇合,最后注入镇雄罗坎附近的白水江,属金沙江水系。其它属季节性溪流,其中分布于井田北部石灰岩地区的,多流入地下暗河。区内属高原性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每年12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霜冻期,511月为雨季,全年气温-9.836,平均13.7,年平均降水量1230.7mm,最大月降雨量218mm,一日最大降雨量68mm,最大连续降雨日15天,降雨量17.4mm,年平均蒸发量972.1mm。冬春季日照少、雾雨多、空气湿度大;夏秋多雨;全年主导风向东北,最大风力为4级,一般23级,最大风速4m/s。据县志记载,x县境内及邻区历史上无地震灾害记录,区内地震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63m/s2,对照地震烈度为度。矿井工业场地位于x县麟凤乡麟凤坝北端的王家寨至小坝一带,场地南北长约1300m,东西宽约80400m,麟凤河经场地蜿蜒流过。场址大部分位于麟凤河河谷、阶地中,狭长、曲折,河谷平地宽约40400m、自然标高+1088.0m+1102.0m,两边均为山地且坡度比较陡,约25550;场址东北角和西面有冲沟切割。现场地内分南、中、北三片居住有村民约100户,中部有小学一座(小坝小学校),无其他公共设施。场地上覆第四系土层,其下是二叠系下统茅口组、栖霞组灰岩地层,斜坡地带地表有红粘土层覆盖。场地范围内无活动断裂通过,亦未见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区域地质稳定。但场地地处碳酸盐岩地区,岩溶中等发育,初步可见场地及四周分布大小不等的溶蚀洼地及落水洞,故存在岩溶地基问题。一条简易公路沿麟凤河边经过场址,通过约8.5km简易公路到斑鸠沟,由斑鸠沟通过约6.0km县道至大落脚与302省道相接;建设中的巧(家)威(信)二级公路位于矿区外围的南部,电厂进厂公端距麟凤乡政府仅约1.0km,距x县城约32km;距镇雄县约150km,距昭通市约304km。区内各场地均有简易公路相通,矿区交通较为方便。麟凤河具山间河流特征,动态变化受降水直接控制,洪水有来势猛,泄洪快的特点。据x省煤炭地质勘查院2006年6月提出的x省x县新庄煤矿区x井田勘探地质报告,场地段麟凤河流量为0.635m3/s149.9m3/s,据其访问调查,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1106.43m+1082.5m,最大河床平均水位水深2m,1974年洪峰流量约60m3/s,淹没下游盆地,在现乡邮政局附近水深11.5m。2006年6月28日夜又一次突发洪水,河床以东多处被淹,麟凤小学校内水深45,用浮标法测得洪水流量为149.9m3/s。现下游盆地河堤之间河床宽25m,洪水时平均水深约1.2m;一般河面标高+1080.5+1104.43m。在场地上游约8km还有规划的黄水河水库,目前黄水河水库按百年一遇(p=1)洪水标准设计,按千年一遇(p=0.1)洪水标准校核,满足矿井工业场地布置要求。但场址仍然受麟凤河洪水影响。建设单位已委托x省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进行麟凤河改造工程设计,根据x省昭通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6年12月提供的改河工程资料,改造后的麟凤河经工业场地段的百年一遇洪水位标高为+1100.50+1090.35m。本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与一井共用工业场地,场址地处井田东南角的麟凤坝北端王家寨至小坝一带;矿井采取抽出式通风方式,初期设中寨风井场地,位于井田东段南部煤层露头下方缓坡上;矿井与一井共用的爆破器材库库址选择在工业场地东南方向约3.7km(直线距离)外的“木瓦房”;矿井与一井共用的临时排矸场地位于工业场地东南侧约800m外的“家邻塆”。由工业场地经现有乡、村道路1.38.0km均可到达上述各辅助场地。 第四节 煤矿及周边老窑、老空区分布及相邻煤矿生产情况x煤矿井田范围内煤炭开采历史悠久,老窑沿煤层露头线密布,据调查共有老窑点107个,主要开采C5煤层,偶开采C1煤层,均以平硐开拓,季节性挖煤,生产规模小,沿煤走向开采长度为50500m,一般250m,开采C5a煤层坑道底鼓现象严重,具有爆炸现象。但目前已停产、封闭或塌陷。据访问调查:在煤层露头垂深3050m以浅基本为老窑破坏与采空区。x煤矿井田范围内原有9个小煤矿,其中x煤矿二井范围内有3个小煤矿,分别为蔡家湾煤矿、中寨煤矿和座房坡煤矿,属民营有证开采,均以平硐(或加暗斜井)开采C5a煤层,实际年产量13万吨。开采垂深50120m,开采面积不大。具体这3个地方煤矿位置及开采情况见表。(表1-2)为保证二井安全、正常地生产,建设方配合x县政府上报的x县资源整合规划实施方案,委托资产评估单位对浅部这3个煤矿的现有构成实物资产和办证费用进行评估,采取政府关闭、整合补偿的办法收购了这3个有证民营煤矿。2007年11月6日,蔡家湾、中寨、座房坡3个地方煤矿被当地政府炸封。124表1-2 煤矿矿井调查一览表矿井名称(主井)位置井型井口坐标开采煤层法定开采水平(m)开采最低水平(m)开采长度生产规模(万吨/年)XYH小榜湾煤矿0线以东平硐3081960.96735476223.5261227.376C5a1245.864003万吨干沟煤矿1线平硐3082216.72335477764.1091289.080C5a1294.681294.683802万吨化简沟煤矿2-3线间平硐3083330.35335480342.5651256.257C5a1260.001277.602203万吨泡桐沟煤矿3线平硐暗斜井3083559.03335481927.1481317.976C5a1220.001280.6241503万吨木丈沟煤矿5线平硐3083800.42235483936.3081250.844C5a1140.001252.6764201万吨x煤矿6-7线间平硐3083840.76435485938.3491215.274C5a1100.001226.9676503万吨蔡家湾煤矿8线东侧平硐3084292.76035488453.6881176.376C5a900.001214.563003万吨中寨煤矿9线平硐3083204.54235489866.0581311.431C5a1140.001310.582602万吨座房坡煤矿10线平硐3083883.95235490503.8661362.893C5a1250.001402.096003万吨 图1-2 x勘区探矿权边界、井田边界及小煤矿矿权边界关系平面图第五节 井田地质勘探工作2003年7月2005年8月x省煤炭地质勘查院在本井田及毗邻外围开展了普、详查工作,于2005年8月提交了x省x县新庄煤矿区x勘区详查报告。详查报告提交332+333+(334)?+2S22煤炭资源量23270.75万吨,其中332+333资源量16142.38万吨,2S22资源量(硫分3%)2924.30万吨,334(?)资源量4204.07万吨。2005年8月26日x省国土资源厅以云国土资储备字200502号文进行了备案。2005年12月,x省煤炭地质勘查院编制完成井田勘探设计,该设计经x省煤田地质局以云煤地发2005134号文件审查批准后,野外施工随及于2006年1月开始,至6月中旬结束。勘探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如表1-3。表1-3 x井田完成勘探工作量一览表项 目 名 称完成工作量普查详查勘探合计测量控制测量88km288km21:1万或1:5千地形图修测60 km2(1:1万)80 km2(1:1万)40 km2(1:5千)80 km2工程点测量34个1:1万或1:5千地质填图60 km2(1:1万)80 km2(1:1万)40 km2(1:5千)80 km2地层剖面测量2.87 km10.81km5.47km19.15km1:1万或1:5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图修测60 km280 km2(1:1万)58km2(1:5千)40km288km2山地工程槽 探8152.8m37906.2m36649.81m322708.91m3硐探850m/7个485m/4个1335/11个钻探工程3483.43m/6孔7413.23m/10孔, 其中水文钻探1011.13m/2个孔8997.07m/18孔, 其中水文钻探1237.46m/2个孔19893.73m/34孔, 其中水文钻探4164.91m/7个孔放水试验1层次1层次2层次抽水试验5层次3层次8层次静止水位观测6层次17水文长观点10个点(生产矿井2个;河流断面3个;T1f、P2l地层泉点共5个)6个点(生产矿井5个;河流断面1个;)16煤层气气测录井工作152.10m(702号钻孔)7801孔(待测)地球物理测井3232/6孔7246m/10孔8982/18孔19460/34孔井温测定6个孔3个孔4孔13孔采样(380件)煤样煤层样13件21件2862煤芯样68件77件150363水 样5件31件16件52件全水份样009件9件生活饮用水样1组3件1组/3件2组/6件顶、底板力学样45组194239土样008件8件夹矸样30件36件66件煤岩样2件16组/30件32件化石样、岩矿样3件10件35件35件大体重样2件3件5件瓦斯样3件10件31件44件大筛分、浮沉试验样003件3件简易洗选样1组2件4组/4件5组/6件煤尘爆炸性试验样、自燃样3件5件8件泥化试验样004件4件风氧化带样003组/27件3组/27件 在野外施工同时和野外施工结束后,及时开展了各项资料的整理、审核、分析和报告编制工作,于2006年7月编制出x省x县新庄煤矿区x井田勘探报告,查明探矿权范围内蕴经济的贫煤资源量19022.06万吨,其中探明的(331)资源量5466.53万吨,控制的(332)资源量9595.26 万吨,推断的(333)资源量3960.27万吨。另有预测的(334)?资源量2417万吨及硫分大于3%的资源量6104.02万吨。井田东区(x煤矿二井)地质资源量(331+332+333)为53230.7kt,其中一水平(+1100m水平)为25776.5kt,占井田东区地质资源量的48.4%。2012年2月进入勘查区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于2012年6月底,全部完成野外工作,之后转入室内报告的编制,于2012年8月底提交x省x县新庄煤矿区x井田一号井首采区补充勘探报告。补勘完成了设计和合同要求的主要任务,并对首采区范围内C1、C5、C5b煤层进行了资源量估算,截止2012年7月31日,x井田一号井首采区范围内共获111b+122b+331+333资源储量3554万吨。其中111b类2147万吨(含采空损消耗量71万吨),122b类1054万吨,331类27万吨(河流压覆),333类326万吨,111b+122b类资源量共计3201万吨,占总资源量的90%。111b占总资源量的60%。扣除采损消耗量后矿区保有3483万吨;首采区平面范围内800m标高以下尚有111b+122b+333类资源储量79万吨,其中111b类34万吨,122b类44万吨, 333类1万吨。另外S,td3%的331+333类资源量699万吨,其中331类资源量621万吨(含河流压覆3万吨),333类资源量78万吨。800m标高以下保有331类资源量11万吨。第六节 矿井设计概况一、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井田境界:根据矿区总体规划,x井田东区(即x煤矿二井)西以麟凤河谷为界,东以蔡家坝断层为界,北(深部)止于煤层0m标高,南(浅部)止于煤层露头或地方、乡镇煤矿开采区边界线。国土资源部批复井田东区范围由9个拐点圈定,井田走向长约4.9km,倾向宽约2.33.5km,拐点面积约18.6312km2。国土资源部批复x井田东区范围拐点坐标见表2-1-1。表2-1-1 国土资源部批复x井田东区范围拐点坐标表编号坐 标 值编号坐 标 值9X=3083520Y=3548745014X=3087058Y=3549008010X=3083058Y=3548946015X=3086510Y=3548734011X=3083058Y=3549110016X=3085468Y=3548784012X=3084638Y=3549226017X=3084370Y=3548789013X=3087458Y=35493760井田面积:18.6312km2,开采标高:+1500m+250m(二)储量计算结果:经过评审的勘探报告,井田东区(x煤矿二井)地质资源量(331+332+333)为53230.7kt,其中一水平(+1100m水平)为25776.5kt,占井田东区地质资源量的48.4%。矿井分煤层、分水平、分采区、分级别地质资源量汇总见表2-1-2。另外井田东区(x煤矿二井)外围浅部原有有证地方煤矿3个,保有地质资源量总计6030kt,见表2-1-3。表2-1-3 地方煤矿保有地质资源量一览表 单位:kt煤矿名称332小计122b332 (St。d3%)蔡家湾煤寨煤矿9704001370座房坡煤矿16807102390总计4490154060302007年11月6日,这3个地方煤矿被建设方采取整合补偿的办法评估、收购后,被地方政府炸封,期间动用资源量300kt,这样,二井可新增地质资源量5730kt。合计矿井地质资源量58960.7kt。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与服务年限x井田东区(x煤矿二井)地质资源量为53230.7kt,收购浅部3个小煤矿增加资源量5730kt,合计x井田东区地质资源量为58960.7kt,经计算,扣除煤柱、开采损失等,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44229.8kt。矿井年生产能力按0.6M t计算,矿井服务年限52.7a,其中一水平服务年限28.1a。 (一)、井田开拓:底板平硐+暗斜井开拓方式主平硐井口位于井田东区西南侧的王家寨,沿煤系地层底板方向布置,至玄武岩地层,再在其中向东沿走向开凿2322m运输大巷,在91010勘探线间布置一个双翼上山采区。平硐及大巷作煤、矸石、材料、设备、人员运输及进风、排水用。主平硐井口标高+1096m,长度180.0m。由于一、二井共用一个主工业场地、一套生产系统,在主平硐与运输大巷分叉口处增加一个出煤口回风平硐布置在910勘探线东侧的煤层露头底板,通过总回风石门与采区上山联系,形成矿井进、回风系统。回风平硐井口标高+1309m,长307m。由于主平硐及水平运输大巷主要位于玄武岩地层,设计采用机轨合一方式布置。为减轻其通风负担,增加矿井安全出口,提高矿井抗灾能力,设计将采区轨道上山通达地面,布置为采区进风平硐,地面不布置工业设施。后期深部水平沿玄武岩地层布置暗斜井开拓,暗主斜井分两段延伸,暗副斜井采用接力车场形式。各水平上下山开采。考虑一水平东一一采区巷道及二水平开拓巷道掘进通风需要,在89勘探线附近的煤层露头底板,另外再各布置一进风斜井和一回风斜井,通过石门分别与暗主、副斜井相连,全矿井采用分区抽出式通风。全井田划分为+1100m、+500m二个水平,二水平采用暗主、副斜井延伸。为减少井巷工程量,一水平暗主、副斜井分别同时兼作东一一采区运输及轨道下山。矿井投产时,东零采区布置1个C5煤层综采工作面,以一区一面机械化开采满足矿井0.6Mt/a生产能力。(井田开拓方式见图2-3-1)三、水平划分井田呈单斜构造,煤层倾角2027。根据我国水平划分的经验,倾斜煤层阶段垂高一般不宜超过250300m。由于井田浅部煤层露头及现有小煤矿开采底界的标高参差不齐,设计将矿井首采区煤层最高标高确定在+1320m标高,井田深部开采边界为+250m,相对高差很大。根据所确定的开拓方案,将矿井第一水平标高确定为+1100m。从保证矿井水平服务年限、采区轨道上下山提升绞车经济选型、减少开拓工程量的角度考虑,设计将二井井田划分为二个水平,即+1100m、+500m水平,均采用上下山开采。四、主要运输大巷和总回风道的布置(1) 大巷层位:大巷层位布置在C5煤层底板105m左右的玄武岩层中。(二)大巷布置:井下大巷机轨合一方式。布置一条运输大巷。表2-3-1 大巷布置方式井巷工程比较表顺序名称单位方案一(机轨合一)方案二(机轨分离)运输大巷带式输送机大巷轨道大巷1宽度净mm500030003000掘进mm5200310031002断面积净m214.98.08.0掘进m217.08.78.73支护锚杆mm162000161600161600喷厚mm10050504总长度m2380238023805单位井巷造价万元/m9823578355716井巷工程总投资万元2338137613262702(三)总回风道布置:由于地形起伏较大,井田浅部露头或境界参差不齐,矿井很难形成一个正规的回风水平。故设计推荐采用分区回风,每一采区设单独的回风井和回风上山。采区回风上山布置在C5煤层底板法线距离35m左右的粉砂质泥岩层中,通过总回风石门或直接与回风井相连。五、采区划分及开采顺序(一)采区划分井田东区东西走向长约2.85.7km,若将采区布置为双翼采区,从有利于高产高效矿井工作面连续推进的角度出发,在走向上除一水平上山部分划分为1个采区外,一水平下山及二水平上、下山部分均划分为2个采区,全矿井共可划分成7个采区,每个采区均为双翼采区,采区走向长度在28003000m之间。本矿井主采C5煤层平均厚2.2m,单斜构造,断层构造不发育,适宜建立综合机械化开采的高产高效矿井。目前我国的高产高效矿井,为充分发挥采煤机械设备的作用,双翼采区走向长度一般都在3000m以上,个别的工作面走向长度甚至达到6000m(如神华大柳塔矿)。因此,根据本矿倾斜煤层条件,设计认为将每个采区的走向长度大致确定在28003000m之间较为恰当。各采区特征见表2-3-2。表2-3-2 采区特征表开采水平采区编号可采储量(kt)煤层倾角(度)走向长度(m)阶段斜长(m)设计能力(kt/a)服务年限(年)一水平(+800m以浅)东 零9236.624261600360059062610.5东一一966022262150240074063710.8东一二4684.52325210023007406375.3二水平(+800+250m)东二一8947.921282200240074063710东二二5784.92128230025007406376.5东二三3418.92027220023506306373.8东二四24972226250027006156372.8井田东区合计44229.8 (二)采区接替本着先近后远、先简单后复杂、先采条件好的后采条件差的原则进行安排。矿井投产时开采东零采区,其采区接替顺序为东零采区开采后依此接东一一采区、东一二采区、东二一采区、东二二采区、东二三采区、东二四采区。 (三)开采顺序本井田为缓倾斜倾斜煤层,有可采煤层2层,层间距约38m,赋存较稳定。由于本矿井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在可采煤层突出危险性尚未完全明确前,C1、C5煤层均按突出煤层设计,为减少底板石门揭煤次数,煤层开采顺序最好采用上行式开采,即先采C5煤层、后采C1煤层;各水平开采顺序由上至下;采区内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利于巷道维护、设备管理;采区开采顺序为由近及远,前进式开采;采区内沿倾斜方向采用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的下行式开采顺序。六 、 井 筒一、井筒用途、布置及装备 根据开拓方式和满足运输、提升、通风、生产管理和建井工期的需要,矿井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共有5个井筒,即主平硐、出煤平硐、排矸斜坡道、东零采区中寨进风平硐及回风平硐。(见表2-4-1 井筒特征表)表2-4-1 井筒特征表名 称单位主平硐出煤平硐排矸斜坡道中寨进风平硐中寨回风平硐井口坐标纬距(X)m3083698.2730834883083386.513083155.543083124.00经距(Y)m35487696.913548718135488349.3735490071.3035490084.00标高m+1096+1095+1304+1309+1309方位角269.3140129.5220220倾角(4)20.5长度m180145623277306断面形状直墙、半园拱形直墙、半园拱形直墙、半园拱形直墙、半园拱形直墙、半园拱形宽度净m3.53.03.63.23.5掘进m4.03.663.53.14.33.73.34.13.6断面积净m210.08.09.88.59.4掘进m213.111.510.48.713.010.68.911.99.8支 护方式砼碹锚喷砼碹锚喷砼碹砼碹锚喷砼碹锚喷厚度mm25080250503502505030050井筒装备铺单轨,600mm轨距,30kg/m钢轨带宽1000mm钢绳芯带式输送机带宽800mm钢绳芯带式输送机、铺单轨,600mm轨距,22kg/m钢轨铺瓦斯管用 途材料、人员、矸石及设备运输,进风,出口煤炭运输,进风,出口矸石、进风,出口进风,出口回风 第七节 矿井建设情况 x煤矿作为x煤电一体化项目的配套建设工程,于2007年8月10日注册,并于同年9月19日挂牌成立x云投粤电煤炭有限公司,主要负责煤炭资源勘查、煤矿建设、煤矿生产经营团队组建和煤炭生产建设的具体工作,公司于2007年9月16日进入施工准备阶段,2008年8月18日煤矿建设正式启动。x煤矿二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60万吨。在+1100m以上分为:+1320、+1270m、+1190m三个区段,设为东零采区,其E0100工作面于2014年8月正式形成,二井基本建设工程基本结束,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紧急避险、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讯联络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构建完毕。2015年8月份矿井采矿许可证取得复印件后,二井已具备联合试运转条件,经请示能投煤业公司批准,并在相关省、市、县监管部门备案后,于2015年9月6日对x煤矿二井进行联合试运转,联合试运转期间各系统运行安全、稳定、可靠。第八节 建井地质工作 x煤矿二井,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基本上按照矿井地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要求,收集和编录了生产中揭示的有关地质资料,为研究和解决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新出现的地质和水文地质问题,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可靠依据。一、矿井地质资料的收集和编录(一).井下地质工作:正常情况下,掘进工作面每掘进30m进行一次资料收集,石门(岩石巷道)每开拓30m进行一次资料收集和编录,回采工作面每隔5-10m进行一次资料收集,常年涌水点每半月进行一次观测,如遇地质变化和出水等特殊情况均进行了及时地收集研究。(二). 野外地质工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定期的野外资料收集,以满足生产需要。不定期对地表水、小煤窑、古窑、地表断裂、裂隙和沉陷、井泉、地层、地质构造等进行了调查,为生产和安全管理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进一步完善了矿井地质资料。(三). 地质资料编录与整理:本矿地质资料编录一般包括井下地质工程点、穿层巷道、顺层巷道、回采工作面、出水点、煤层以及构造等。(四). 地质资料台账的建立: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更好地服务生产,提供及时准确的地质资料,在综合分析原始记录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下台账和卡片。1、地质水文地质工作必备台账1)、井田内大中型地质构造台账。2)、地表水文观测成果台账。3)、矿井涌水量观测成果台账。4)、井田内主要石门见煤点台账。5)、气象资料台账。6)、钻孔水位及井泉动态观测台账。7)、抽(放)水试验成果台账。8)、井下水文钻孔台账。9)、水质分析台账。10)、井下突水点台账。11)、封闭不良的钻孔台账。12)、井下地质钻孔台账。2、储量计算成果台账矿井储量动态数字台账。矿井储量计算基础和汇总数字台账。矿井储量增减、转入、转储、注销台账。逐年、逐月采储量台账。分工作面、分月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分采区、分煤层、分季的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帐。全井田分水平、分煤层、各种损失分析及损失率计算基础台账。期末工作面、采区、全井田损失率台账及结束后重新 核算的损失率台账。各种永久性煤柱台帐。地质和水文地质损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三量”计算成果台账。报损煤量台账。3、地质和水文地质卡片钻孔成果卡片。地质构造素描卡片。井巷见煤点柱状卡片。岩石巷道柱状卡片。探放水单孔设计卡片。探放水通知单卡片。二、目前主要的工作方法和技术手段x煤矿二井地质工作目前最常用的方法还是传统的罗盘、皮尺、放大镜、地质锤、全站仪及导点仪,这些手段仍是简单易行的可靠手段。除此以外,x煤矿二井矿井地质工作还采用了以下几种技术手段,提高和加强了地质工作的预测性,更准确地为生产服务。1用计算机技术:主要运用在矿井储量动态表、矿井损失量表及各类地质资料台账和卡片的编制,建立各类资料数据库,现在矿井地质资料和图件的编制、修改也采用了计算机技术,使地质工作更及时有效。2井下钻探:本矿井下钻探主要以解决生产地质问题为主,利用井下巷道就近施钻,快速查清断层,小窑、古窑积水情况,为生产和安全提供准确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及时指导生产采取措施。3.运用YHQ-(C)钻孔测斜仪对井下地质钻孔进行测斜工作。4、巷探工程:该矿在钻探不能取得必要的地质资料时,利用生产上有条件提前开掘的巷道布置各类探巷能较好地解决生产地质问题,查明地质构造和煤层赋存状况。三、本次工作对勘探资料和矿井地质资料的利用情况本次工作收集了x井田地质勘探报告中井田范围内文字报告及图件,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查阅和整理,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了原始资料的校核,对部分错误成果进行了更正,正确而充分地利用了以往勘查地质资料。对矿井建井时期地质资料进行了系统的编制、核实、整理。对本次工作成果、结论在编制过程中,对不符合生产实际的内容做了及时调整,总之本次工作全面、正确地利用了矿井生产中揭露的地质资料。对x煤矿二井+1100水平以上东零采区井巷工程实际揭露的断层、煤厚所产生的储量与原勘探核算的储量进行了一个对比分析。对x二井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特点,在原勘探报告基础上结合实际揭露的地质资料重新进行分析评价。第二章 井田地质构造第一节 井田总体构造特征x井田位于洛旺新庄向斜的西段南翼,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340350o,倾角2840 o,一般2030 o,有由西向东、由南向北,逐渐变缓的明显趋势。井田内无其它次级褶曲,与区域构造规律一致,断裂构造不发育。共发现断层22条(详见表2-2-1),以小断层为主。其中地表及生产巷道发现9条,钻探发现隐伏断层13条;以井田边界断层F1 、F2规模最大,其余均属小断层,主要分布在第一开采水平及两边界断层旁侧,落差仅515m,规模较小。 此外,井田内发育三组节理,以走向北东(1020)及北西西(2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绩效目标制定与管理流程
- 电商平台劳动合同法律风险防范
- 2025年消防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考试题库试题
- 2025年高压电工操作技能考试题库:高压设备流程规范要点解析
- 建筑垃圾环保处理项目计划书
- 实习生劳动合同签订要点解析
- 2025年职业师专业能力测试卷:人力资源规划与招聘
- 工业档案管理办法及分类实践
- 2025年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的模拟试卷及答案(初中)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师职业道德理解与应用试题型及答案解析
- 配网全过程管理
- 立陶宛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论文
- 学生代表大会制度
- 民宿的内涵专题课件
- 高职高考数学复习第五章数列5-1数列课件
- 高一必修一英语单词默写表
- GB/T 40816.2-2024工业炉及相关工艺设备能量平衡测试及能效计算方法第2部分:钢加热炉
- 增值税发票清单模板
- 第10课《往事依依》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生产技术押密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