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doc_第1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doc_第2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doc_第3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doc_第4页
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变自己 顺天致性赴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总结单 位:孝义九中 姓 名:郭兴爱 培训类型:高级研修 培训科目:心理健康教育 改变自己 顺天致性 赴北师大心理健康教育高级研修总结带着圆梦的心情,踏上了北旅之行,一路吭歌,说不出的憧憬与兴奋。10天的学习,游走于祖国的心脏,感受着繁华城市的快节奏,视觉冲击、头脑风暴、心灵震撼,无不充斥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悠久的历史诉说着北京的沧桑,丰富的人文内涵彰显城市的印记,名师云集引领文化潮流,一切的一切让人唏嘘不已。漫步于北师校园,眼前的莘莘学子唤起生命中遗失的美好,端坐于教室,倾听导师们的睿语哲思,他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专业知识,领先的教育理念,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高山仰止。其更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他们毫无呆板的教学,仅仅凭借那三寸不烂之舌,娓娓道来,侃侃而谈,生活中的点滴经历,国内外的时事要闻,流行于时下的热点名词,都是信手拈来,与自己的理论有机相融,让理论不再高深,他们不盲目轻信那种理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解读,不禁深思:我们与大师的距离是什么? 此次学习,我不能用满载而归去评价,因为学无止境,一切理论都应该靠行动来支撑,接下来我就谈谈此次北京之行的几点心得与大家共同分享。 作为第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者,很庆幸有这样高瞻远瞩的领导,随着社会的进步,这样的抱怨声不绝于耳,“现在的孩子怎么这样不省心?”“以往的孩子哪有这样的?”“我也不会教育孩子了”,其实问题的症结在于社会进步了,孩子的成长环境不一样了,一些不同于以往的心理问题也就应运而生了。这些问题已经不是我们单纯的禁令就可以办到的,这就给我们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试图改变人的我们该做些什么? 西方一位主教临终前留下这样的遗言: 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我决定改变世界,当我年长一些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志向过于宏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国家;等到更老的时候,我发现这个目标也太大,所以,我决定改变我的城市,后来我发现连这个也办不到的时候,我决定改变我的家人。现在,在生命的晚年,我才了解到应该先改变自己。如果,我从自己开始,我就改变。我的家人,我的城市,甚至我的国家,谁知道,说不定我可以改变世界。 由此可见: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拯救他人,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学生。 借用田万生教授的测验,如果让你给“人是什么?”补充内容你会补充什么?记得那节课上我们老师的回答是五花八门,异彩纷呈,但另一问题的抛出,让我们羞涩了许多,内敛了许多,这个问题是把人变为我,教室一片哗然-笑声之余,不忘思索,看来在人的内心深处看待自己和看待他人是不同的,因此田教授这样斩钉截铁的说道:自我成长不是空谈,必须向灵魂深处发起进攻。完善修炼自己的性格,他人性格是自我成长的必修课。一语中的,一针见血。因此,自我成长就需要我们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 清理负性积淀。我们不妨来计算一下我们的生命历程,在我们的生命线上标注以十为单位的0-90的9的数字,减去我们已逝的时间,人生七十古来稀,即便我们能够存活,这时的我们也如四季的秋天,已经进入衰败期,那我们再减去我们吃喝拉撒的时间,那你看看属于我们的时间还有多少,那么在此短暂的时间里,你最想干的三件事情是什么?请问:有负面的事情么,可见人生苦短,那些负性积淀对我们毫无意义。过去是张过期的支票,明天是没有兑现的机票,只有现在是现金,清除那些负性积淀,做好今天的自己,因为今天是未来的积淀,今天的积淀注定了你明天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二 缓解生存焦虑。随着社会的发展,“忙”、“赶”已经成为现在这个社会必不少的词语,大多数人面临时间危机,时间单元化、碎片化,不仅如此未来对现在还在进行着殖民侵略,奔波于单元与碎片之间的我们在不断做着候鸟式的迁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时的我们会常常发出这样的感叹:忙死人了,这还没有做好,下一件事情就接踵而至了,随着生存焦虑也就悄然而至了。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焦虑何止时间,但是生活还得继续,焦虑是必然产物,虽然焦虑在这个时代无法解决,但我们可以试图去舒缓。记得沈湘平老师这样调侃道:假如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就用它来寻找光明,时代给了我们生存焦虑,我们却用它来寻找人生幸福。其实只要我们换个角度,换种思维,就会发现生存焦虑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换种角度会收获更多,正如漫画中的老太,如果让其旋转180度的话,她会变为一位惊艳的少女。三 积极自我暗示。提到暗示,我们都是暗示的常客,广告就是最典型的暗示。广告的基本原理在于把neet变为want,这种强盗逻辑曾征服了不少人。还记得脑白金广告么?“逢年过节不送礼,送礼就送脑白金”就因这条广告,脑白金风靡一时。如果在生活中也给自己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的话,我们的人生会逆转。李江凤老师在互动中的“我好,我很好,我非常好”,难道不是一种积极暗示么?当时现场的气氛淹没在一片笑声中,这不是积极自我暗示的魅力所在么?态度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收获命运。在2011年,杨澜发起的“寻找幸福力”走进北师大,杨澜这样解读幸福力用洞察力感知幸福,用行动力创造幸福,用爱的力量传递幸福,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创造自我幸福的同时也应该用爱的力量传递幸福。为此,教师首先要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积极地看待学生。正如姚计海博士说:学生是发展的人: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个性的人:用独特的眼光看待学生。学生是系统的人: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其次,顺应天性,因势利导。1.把握天性,因势利导。记得数年前曾带过这样一位学生,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我班也在积极筹备中,但是没有好的指挥手,几经挑选勉强选出较为优秀的学生,排练在一次次的重复着,偶然间我发现在队伍中有两只小手在挥动着,不厌其烦,当时我犹豫了,这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而且性格内向,从不表现,但转念想:让他试试又何妨,在彩排中他从容自若,每个节点都准确到位,而且还花样指挥,让我欣喜若狂-庆幸自己的转念,但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孩子在正式比赛时,由于平日的不登台,一下变为瞩目的焦点,他紧张了,忘了节拍,导致最终我们班与桂冠擦肩而过,事后,同事对我说,怎么选他呢?但我想:输了一场比赛,却赢得了一个孩子,我何尝不是胜利者。 2.弃其欲弃,长其欲长。 在学习期间,我们参观了海淀区心理健康攻读学校,那些被认为无可救药的孩子,在这里找寻到了自己的闪光点,墙壁上102个优点词,他们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一处多处,谁说他们不是优秀的,只是我们用成绩掩盖了他们所有的优点,在那里他们可以自主选择喜欢的课程,在喜欢的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演绎,而那些作品无不让我们反思自己,不是没有优秀的孩子,只是我们的优秀太过单一。有过这样一幅漫画:一群脸型分别为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活泼可爱的孩子走进学校学习,当这些孩子走出校门时,脸全变成了圆形。这幅漫画形象的反映了学校教育的弊端,孩子们原本有着丰富多彩的个性潜能,这些多元的特长、兴趣、智能等天性是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之雏形,本来是宝贵的资源,理应尊重和培养并使之得到发展,但是应试教育却把锻铸成了统一“形状”,这也难怪美国名校频频拒录中国的高考状元。让我们发挥孩子的长处,也让他改变自己的不足。 3.扬善弃劣,育人有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更是如此,在其心理不成熟时期,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事事都好,只要有其一处亮点,我们就不可以将他随意抛弃,这就需要我们用系统的眼光看待学生,综合评价之后再思考育人导向,让其有所作为。我们班的焦大智同学,平日十分顽劣,上课睡觉,下课打闹,作业胡乱完成,让人十分不满。但班级文化建设中我发现他的动手实践能力很强,做事很有规划也很爱动脑筋,我就抓住此点对其教育,帮他分析自己的长项,将来可以顺道行之,但前提是只有凭借现在的努力才可以达到自己所梦想的地方,事后他变得乖巧了许多,试想如果我一棒将他打下,那将来是不是少了一个动手能力强的人才呢?最后,我想说教育的目的在于改变,那为何我们怎么不能先防患于未然,为此,我想谈及以下几点:1. 培养孩子的悲剧意识。孔子曾言:知其不可而为之。毛泽东又言:做任何事情都应该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自然需要雨水,少之则干,多之则溢,人同样如此,在人生的字典里不可能永远是成功,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平衡,让学生敢于接受失败。例如我们班的张紫豪同学,第一次月考从第6名下滑到22名,当知道成绩后这个孩子非常沮丧,课堂上魂不守舍,发现问题后我给予了积极的鼓励,但那也只是蜻蜓点水式的教育,根本没有触及孩子的内心世界,时隔多日后我发现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我心慌了,于是我再次找到这个孩子,交流之后我才意识到他不能接受自己失败,因为在他的字典里只有前十名的佳绩,没有十名之后的计划,了解真相后,我列举爱迪生的事例,分析如此下去的严重后果,让他明白接受失败也是人生的一门重要课程,要正视这种挫败感,而不是被挫败感打败。如果我们培养了,那因成绩不好而坠楼的惨痛事例就不会一次次上演。2. 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品质。沈湘平教授说:“做人应该外圆中方内圆,这样的人内心强大,会成为优秀的人。”这里的内圆就是指孩子的习惯和品质。也正如姚继海博士说:教育好比筑楼,第一层是孩子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而现在的家长拼命的在盖二楼,难免会有坍塌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做好孩子教育的第一道防线,逐步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树立共生理念,注入宽容意识,培养感恩情结等等,这才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真正为孩子的健康着想。3. 树立信仰,制定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放飞中国梦,作为青少年也应该放飞自己的梦想,沈湘平教授说:“有了信仰,才会贯彻到行动。”我们有义务帮孩子一起树立正确的梦想并帮助他们一起实现,让他们都做有梦的孩子,幸福的孩子。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卡耐基说:人一生在事业上的成功,个人专业知识只占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