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1页
2017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2页
2017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3页
2017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4页
2017年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14章 生物与环境课件 北京课改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下册,第14章 生物与环境,本节目标,(1)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掌握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 (3)了解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组成 (4)学习怎样保护生物圈,情境导入,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生物也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预习反馈,1小华做探究“蚂蚁的通讯”实验时,在离蚁穴稍远处放置了一些食物,并用多张小纸片事先铺满侦察蚁要走的路径当侦察蚁爬过这些纸片后,小华叉将这些小纸片排成一个圆圈,把食物放在圆心处,然后看到大批蚂蚁在这些纸片上不停地转圈这种现象说明蚂蚁是靠_来传递信息,又是靠_接受到这种信息 2. 5年前,某学校在教学楼的南北两侧同时种下了两排长势基本相同的水杉,后续的管理工作也相同现在发现大楼南侧的水杉明显比北侧的水杉茂盛高大,这是由于南侧水杉能获得更多的阳光,增强了_,制造并积累了更多的有机物,气味,触角上的嗅觉感受器,光合作用,课堂探究,水、阳光、空气、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水 水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一切生物都需要水来维持生命,阳光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 光照时间影响花期,光照影响动物行为 鸟类迁徙 动物换毛 昼伏夜出,空气 大多数生物需要氧气维持生命,人在无氧的环境中只能活几分钟。陆地上进行光和作用的植物需要从空气中获得二氧化碳,课堂探究,温度 生物生存于一个狭窄的温度范围。不同生物以及同一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能够忍受的温度范围差别很大。 温度也限制生物分布 温度影响生物行为,课堂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程度上,环境因素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分布;生物也表现出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课堂探究,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课堂探究,山上的旗形树,树冠像一面旗帜,是对风的适应,生活在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的厚度可达到60毫米。,课堂探究,1.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很多生物在外形上都具有明显的适应环境的特征,如保护色,警戒色,拟态等,2. 生物从形态,结构,生理,行为4个方面适应环境 (1)结构上的适应: 很多生长在沙漠的植物,它们的根十分发达,叶子却很小,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从结构上适应环境的例子。,(2)功能上的适应: 植物可以在很短的生长季节里完成它的生长周期,是一种功能上的适应性,(3)颜色的适应性 : 生物在颜色上适应环境共有三种类型:警戒色,保护色,模仿色,课堂探究,(4)行为上的适应性,保护色:动物适应栖息环境而具有的与环境色彩相似的体色。 如昆虫、北极狐、北极熊;雷鸟、蝗虫; 比目鱼、变色龙 作用: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对于躲避敌害或捕猎其他动物有利。,课堂探究,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有多种类型,课堂探究,课堂探究,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池塘、一条河流都属于自然生态系统;一 块农田、城市的一片绿地等都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还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又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课堂探究,自然的或人工的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构成的。非生物环境部分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无机盐等,阳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能源,生态系统由生物及非生物因素组成,典例分析,例1以下谚语或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存在竞争关系 C大树底下好乘凉-生物能影响其周围的环境 D鱼儿离不开水-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解析: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属于遗传现象,A正确;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是生物间的捕食关系,B错误; C、大树底下好乘凉,说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C正确; D、鱼儿离不开水,是生物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正确,B,课堂探究,1.控制人口增长 严峻的人口形势,已成为影响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 顺利实现。,保护生物圈是全人类的责任,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要求: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小孩。,计划生育的意义: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保护自然资源,课堂探究,2.防治环境污染 防治环境污染需要从改变能源结构、控制废弃物的排放入手。同时建立监测站,对大气和水质进行定期检查,垃圾要分类处理,凡可回收的应重新利用,以减少垃圾的产量,对有危害的废弃物一定要进行专门处理,如医院的废弃物,3.保护生物资源 我国特产的珍稀动植物资源 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扬子鳄、麋鹿 植物:银杉、金钱松、珙(gong)桐,课堂探究,金丝猴野外的总数大约有20 000只左右,由于生境破坏和乱捕滥猎,数量已经比从前大大减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被列为级保护动物。,珙(gong) 桐 誉为“中国鸽子树 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课堂探究,对于濒危物种与珍稀物种,主要采取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截止2011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640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5处。此外,我国还建立了多个濒危珍稀动植物繁育中心和保护基地,已有60多种濒危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获得成功。,典例分析,例2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 ) A竞争关系 B捕食关系 C合作关系 D分工关系,解析:麦田里的杂草和小麦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关系,A,本课小结,1.阳光、空气、温度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2.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1)适应的普遍性:普遍性:自然界中的每种生物对环境都有一定的适应性,否则早就被淘汰了,这就是适应的普遍性(2)适应的相对性:相对性:每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都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只是一定程度上的适应,环境条件的不断变化对生物的适应性有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是适应的相对性. 3.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生态系统还可以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又分为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自然的或人工的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构成的。非生物环境部分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和无机盐等,阳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能源 4.如何保护生物圈 (1)控制人口增长(2)防治环境污染(3)保护生物资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