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审 批:崔腾彦审 查: 孙庚宁校 核: 赵树祥编 写: 阎 俊 杨 伟 李永生 张安富 窦云霞 3目 录1 工程概况- 1 -1.1 工程位置- 1 -1.2 立项、初设文件批复- 1 -1.3 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 2 -1.4 主要技术特征指标- 3 -1.5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 3 -1.6工程布置- 3 -1.7 工程投资- 7 -1.8 设计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 7 -2 工程建设简况- 8 -2.1 施工准备- 8 -2.2 工程施工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 8 -2.3 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 10 -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 10 -2.5主要工程施工过程- 11 -2.6 工程重大设计变更- 12 -2.7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 13 -2.8 施工期防洪度汛- 15 -3 专项工程和工作- 17 -3.1 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 17 -3.2 环境保护工程- 18 -3.3 水土保持工程- 19 -3.4 工程建设档案- 20 -4 项目管理- 21 -4.1 机构设置及工作情况- 21 -4.2 主要项目招标投标过程- 23 -4.3 工程概算与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24 -4.4 合同管理- 25 -4.5 材料及设备供应- 25 -4.6 资金管理及合同价款结算- 25 -5 工程质量- 26 -5.1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 26 -5.2 工程项目划分- 27 -5.3 质量控制与检测- 27 -5.4 质量事故处理情况- 30 -5.5 质量等级评定- 31 -6 安全生产与文明管理- 37 -6.1 安全生产- 37 -6.2 文明施工管理- 39 -7 工程验收- 39 -7.1 单位工程验收- 39 -7.2 阶段验收- 39 -7.3 专项验收- 40 -8 蓄水安全鉴定- 40 -9 历次验收、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41 -9.1 下闸蓄水阶段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41 -9.2 蓄水安全鉴定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43 -9.3 机组启动预验收遗留问题处理情况- 44 -10 工程运行情况- 45 -10.1 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情况- 45 -10.2 工程移交- 45 -11 工程初期运行及效益- 45 -11.1 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45 -11.2 工程初期运行效益- 46 -11.3 工程观测、监测资料分析- 46 -12 存在问题及处理意见- 47 -13 工程尾工及专项验收安排- 47 -14 结论- 48 -15 附件:- 49 -一、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技术牲指标表- 49 -二、项目法人机构设置及主要工作人员情况表- 52 - 54 -1 工程概况1.1 工程位置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境内的龙江干流上。电站距云南省昆明市约850km,距潞西市(州政府所在地)70km,距云南省重要边境口岸城市瑞丽市45km。坝址距下游户拉村13km,昆明至瑞丽的国家级公路由户拉村通过。1.2 立项、初设文件批复龙江水电站是龙江瑞丽江流域规划开发方案的第十一级。199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了云南省龙江瑞丽江流域规划报告(云政复199540号)。2003年12月29日,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会同云南省农村水电及电气化发展局与云南省德宏州人民政府签署了云南省德宏州遮冒(已改为龙江)水利枢纽投资开发协议书。2004年8月31日,云南省地震局以云震安评200432号文件批复龙江遮冒(即云南龙江)水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报告。2005年4月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复了云南省龙江瑞丽江干流水能规划调整报告(云政复200523号)。2005年5月21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以云国土资储2005 123号文件批复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2005年6月28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出了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德宏州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核准工作的通知(云发改能源2005540号)。2005年7月14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以云国土预200557号文件批复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用地预审报告。2005年9月2日,云南省水利厅以云水保200590号文件批复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2005年11月9日,云南省水利厅以云水政资200597号文件批复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2005年11月28日,云南省环境保护局以云环许准2005208号文件许准了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以云移技200529号文件批复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可行性报告水库淹没处理及工程占地(审定本)审查意见。2006年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编制完成了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报告于2006年11月8日通过了水利部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审查。2006年11月22日,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云发改能源20061397号文件核准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项目,项目正式立项。2007年7月26日,云南省林业厅以云林林政许准200778号核准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建设项目临时占用林地。1.3 工程建设任务及设计标准该工程是以发电、防洪为主,兼顾灌溉的综合性枢纽工程,并为城市供水、养殖和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1)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龙江水电站枢纽是以发电、防洪为主,兼有灌溉、城市供水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水库总库容12.17亿m3,电站总装机容量240MW。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按库容确定工程规模为大(1)型,工程等别为等;大坝及泄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及消能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2)建筑物防洪标准根据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802003),按水工建筑物级别及坝型,确定水工建筑物的洪水标准如下:混凝土拱坝及其泄水建筑物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0年一遇(P=0.05%),设计洪水标准采用500年一遇(P=0.2%);发电厂房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P=0.5%),设计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P=1%)。引水系统进水口的洪水标准与大坝一致。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P=1%)。(3)抗震设计标准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根据水工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2000)、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龙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复核意见,大坝抗震类别为甲类,引水发电建筑物抗震类别为丙类。大坝抗震设计标准采用100年超越概率2,水平地震加速度代表值为0.36g;校核标准采用100年超越概率1,水平地震加速度代表值为0.41g;引水发电建筑物抗震设计标准采用50年超越概率5,水平地震加速度代表值为0.23g;枢纽区边坡抗震设计标准采用50年超越概率5,水平地震加速度代表值为0.23g。1.4 主要技术特征指标 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技术特征指标表详见附件一。1.5 工程主要建设内容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主要建设工程内容有:(1)枢纽工程: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式厂房组成;(2)施工辅助系统:砂石料筛分系统、缆机系统、大坝标段混凝土拌和系统、厂房标段混凝土拌和系统;(3)交通工程:临时施工道路、永久上坝公路、进厂公路;(4)库区移民安置、库底清理等;(5)送出工程建设;(6)业主营地建设。1.6工程布置枢纽由混凝土双曲拱坝、左岸引水系统及地面式厂房组成。(1)大坝工程大坝为椭圆混凝土双曲拱坝,坝顶高程875.00m,最大坝高110m,坝顶中心线弧长(包括溢流、重力墩坝段)472.00m,拱坝基本体形坝顶宽度由拱冠处6.00m渐变至拱端6.30m,溢流坝段下游侧设7.5m宽的交通桥。坝顶上游防浪墙顶高程为876.20m,挡水坝段最低建基高程765.00m。坝体由右岸至左岸共26个坝段。其中1#3#及24#26#分别为左、右岸重力墩段、4#11#及16#23#为挡水坝段, 12#15#坝段为泄洪坝段,其中13#、14#坝段弧长为20m,其余拱坝部分坝段弧长为18m,左岸重力墩每段长20m,右岸重力墩每段长16m。左岸835.00m及791.00m高程、右岸791m高程分别布置灌浆平洞,灌浆平洞分别与基础廊道相连,灌浆平洞断面均为2.5m3.5m。在坝体内部842m、803m高程设置两层纵向水平交通廊道,在770m高程设置纵向水平基础廊道,并沿两岸坝基设置基础爬坡廊道与上述各层廊道及坝肩帷幕灌浆平洞相连。大坝内部的垂直交通是在16#坝段坝体下游侧布置电梯井,各层水平纵向廊道均设置横向交通廊道与电梯井相连。根据坝后交通及施工的要求,在坝后842.00m、803.00m高程设置两层交通桥。(2)泄洪建筑物泄洪建筑物布置在河床坝段,泄洪轴线半径为200m,共布置三个泄洪表孔,每孔净宽12m,堰顶高程860.00m。表孔校核洪水泄量3983 m3/s(P=0.05%)。放水深孔布置在河床表孔中墩部位,共两孔。深孔进口底板高程810.00m,进口段设一扇3.50m5.50m(宽高)的平板事故检修闸门,出口设一扇3.50m4.50m(宽高)的弧形工作门,库水位为860m时,单孔泄量435m3/s。坝下消能塘横断面为梯形,底板及边墙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底板厚2.004.00m,底板高程769.00m。边墙厚度为1.00m2.00m,两侧边坡坡比1:0.61:0.4,边墙顶高程801.00m,全长148m,底宽37.2m,底板高程769.0m。消能塘末端设二道坝,二道坝顶高程779.00m,顶宽3m。(3)引水系统引水系统布置在左岸山体内,由进水口、引水隧洞及压力管道组成,采用一洞三机的布置方式,进水口位于左岸坝头上游侧约50m处,引水隧洞在拱坝#22坝段下穿过,经“卜”型分岔由三条压力钢管与蝶阀相连进入厂房。岸塔式进水口由引水明渠、进口段、闸门井段及闸后渐变段构成。进口设有三孔7m21.5m(宽高)活动式拦污栅,采用门机起吊。闸门井内设两孔4.5m11m(宽高)的事故门,采用固定启闭机启闭。渐变段位于闸门井后,长15m,由11.8m11m的矩形断面渐变为直径11m的圆形断面。闸后渐变段至岔管前为引水隧洞段,全长104.74m,洞径11m,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0.8m。岔管至厂房上游边墙为压力管道,岔管段内径由11m渐变为6m,梳齿形岔管平行分出3条内径6m的支管,岔管及支管均采用钢板衬砌,岔管外包素混凝土厚1.1m,支管外包素混凝土厚0.8m,岔管段长36.49m,三条支管长分别为44.54m、35.14m、37.63m。(4)厂房工程引水式地面厂房位于大坝下游左岸,距坝轴线约170m,厂区主要由主厂房、副厂房、尾水渠、变电站等组成。主机间布置在靠河床侧,安装间布置在岸坡侧。厂区地面高程为803.15m,尾水渠自尾水管出口以1:4反坡向下游延伸约80m与主河道连接,尾渠两侧设有尾水挡墙。主厂房由主机间、安装间组成,主厂房尺寸109m25.4m50.21m(长宽高),水轮机安装高程786.00m,安装间地面高程803.30m,发电机地面高程798.80m。(5)机电工程龙江水电站装有3台单机容量80MW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电站接入云南省220kV系统,在系统中担负调峰、调频和备用任务。电站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远方遥控管理方式设计,由云南省电力调度中心直接调度。电站监控系统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模式。机组励磁系统采用静止式自并激可控硅整流励磁方式,采用微机励磁调节器。机组停机采用电气制动为主,当电气事故时,自动转为机械制动。机组采用SAFR-2000H型水轮机调速器。电站的220kV线路、主变压器、发电机、厂用变的继电保护装置均采用微机保护。电站的安全自动装置采用微机型装置。电站控制电源分为直流控制电源和交流控制电源两种,直流电源电压等级为220V,交流控制电源电压等级为220V。电气主接线:发电机与变压器组合为机-变单元接线,220kV侧为单母线接线,从1#和3#发电机机端分别引接分支作为厂用电工作电源,机组停运时经主变压器从系统倒送厂用电;另从附近变电站引接一回10.5kV电源作为厂用电备用电源。电站采用3台主变压器和220kV GIS室方式,发电机主引出至主变压器低压侧采取三相共箱母线连接,220kV出线场在GIS室屋顶,以一回220kV线路接至220kV潞西变。透平油系统主要是向机组、调速器系统供油,以及机组检修时的油处理。本系统由油罐、油处理设备、阀门、管道等设备组成。主要包括:10m3油罐4个;2m3油罐1个;齿轮油泵2台;压力滤油机1台等。气系统主要提供机组制动、维护检修、油压装置用气等,根据用气压力等级,分为低压气系统和中压气系统。低压气系统的工作气压为0.7MPa,中压气系统的工作气压为6.8MPa。空压机室布置于安装间下790.75m高程。空气压缩机设置三台。贮气罐设置3只,2只5m3,1只1m3。技术供水系统主要包括:发电机的空气冷却器、上导轴承、下导轴承、推力轴承、水导轴承、水轮机主轴密封、厂房建筑、机电消防供水、备用水等系统设备的供水。技术供水系统采用自流减压供水,压力水源取自1#和3#机组的压力钢管,经减压后,通过管道和阀件,引至各用水部位。消防供水系统主要用于发电机、主变压器的水喷雾灭火以及厂房的消火栓,分为机电消防和建筑消防。发电机、主变压器的水喷雾灭火直接从机电消防总管取水,厂房的消火栓直接从建筑消防总管取水。机电消防供水泵设有两台水泵供给,水泵的吸水管接自尾水。建筑消防水源通过两台消防泵取自尾水,消防总管环形布置,提高供水可靠性。机组检修排水系统是在机组检修时,排除蜗壳、尾水管及部分压力钢管中的积水,以及上下游闸门的漏水,共设2台深井泵。本系统与渗漏排水系统合设一台移动式排污泵,供集水井检修时排除剩余积水用。厂房渗漏排水系统共设2台潜水泵,用于排除厂房基础渗水、地面积水和顶盖排水。主厂房设有桥式起重机,双梁双小车,主钩起吊能力160t,电动葫芦起吊能力10t。用于主厂房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设备吊装。主变及GIS开关站位于厂前区距安装间下游墙 25m处,为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尺寸84.8m14.6m32.35m(长宽高)。一层为主变室,下设事故油池;二层为电缆夹层;三层为GIS室;出线场布置于GIS层屋顶。副厂房布置在主机间下游侧,通过电缆母线廊道与变电站相连。1.7 工程投资工程设计概算静态总投资203735万元,总投资227133万元,由枢纽建筑物、建设征地和移民安置、独立费用和基本预备费四部分组成。枢纽建筑物投资115474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9695万元,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29830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5456万元,施工辅助工程18303万元,环境保护工程2190万元。移民征地和移民安置投资40389万元,其中:水库淹没处理补偿投资39982万元,建设征地投资407万元。独立费用投资36247万元,其中:项目建设管理费9810万元,生产准备费452万元,科研勘察设计费12410万元,其他税费13575万元。基本预备费:11625万元。截止目前,共完成投资24.4亿元。1.8 设计主要工程量和总工期设计主要工程量:土石方开挖308.03万m3,石方暗挖20.1万m3,混凝土74.13万m3,喷混凝土17908m3,钢筋制安9540t,锚索100根,钢筋束1720根,钢材4972t,锚筋34604根,帷幕灌浆28100m,回填灌浆13309m2,固结灌浆45485m,接缝灌浆28061m2。设计总工期(不包括筹建期)为44个月,具体日期如下:开工时间:2006年11月28日。截流时间: 2008年2月8日。下闸蓄水时间: 2010年4月7日。机组发电时间:2010年7月17日,1#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2010年7月30日,2#机组正式投产发电; 2010年10月29日,3#机组正式投产发电。2 工程建设简况2.1 施工准备2006年11月28日正式开工,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道路、施工供电、施工场地及生活办公营地建设等辅助工程及导流洞开挖施工,2007年5月1日上坝公路开始施工,2007年5月4日施工供电正式投入运行。2.2 工程施工分标情况及参建单位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施工安装区划分为导流洞土建施工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右坝肩开挖及支护工程、左岸坝肩开挖及支护工程、大坝建筑及安装工程、引水洞及厂房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水工建筑物安全监测工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工程、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建设及运营共9个标段。主要参建单位及工作范围见表1。主 要 参 建 单 位 及 工 作 范 围 表 表1单位类别单位名称工作范围建设单位云南龙江水利枢纽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的立项、审批、建设、验收和运行管理,对项目建设的工程质量、进度、资金管理和生产安全过程负总责,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设计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工程的勘测设计工作,做好施工现场配合、技术服务等工作。质量监督云南省水利水电建设管理站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代表政府对工程建设质量与安全进行监督。质量检测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水利基本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代表业主对工程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及时提供准确的质量检测数据,供参建各方对工程质量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施工监理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昆明公司承担导流洞土建施工和金属结构安装、左右坝肩开挖支护、大坝建筑及安装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葛洲坝集团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承担引水洞、厂房工程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以及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建设及运营工程的施工监理任务。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承担工程移民监理任务。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担设备制造监理任务。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导流洞土建施工和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右岸坝肩开挖及支护工程、大坝建筑及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以及以及混凝土骨料筛分系统建设及运营工程的施工任务。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承担引水洞、厂房工程和左坝肩开挖及支护工程施工任务。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担枢纽工程大坝、厂房、引水洞安全监测工程施工、安装、观测和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任务。设备制造天津阿尔斯通水电设备有限公司承担水轮发电机及辅助设备制造任务。设备供货江河机电装备工程有限公司承担机电部设备的招标、采购、监造、运输、管理工作。2.3 工程开工报告及批复2006年11月8日,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以水总设2006669号(关于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意见的函)审查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2006年11月22日,云南省发改委以云发改能源20061397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德宏州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同意核准该项目。2006年11月28日,举行云南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开工奠基仪式,工程正式开工。2.4 主要工程开、完工日期(1)导流洞工程:2006年11月28日开工建设,2008年1月24日完成衬砌施工,具备过流条件,2010年9月30日完成导流洞封堵施工。(2)大坝工程:2007年1月29日开挖开始,2010年7月3日混凝土全部达到坝顶高程。2010年07月05日表孔弧门开始施工,2010年10月06日表孔弧门完成验收。(3)消能塘工程: 2008年3月开始施工, 2010年5月31日EL801m以下全部完成,2011年12月30日,消能塘施工结束。(4)进水口工程:2008年11月29日开始第一仓混凝土浇筑;2010年8月9日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2010年02月06日进水口闸门井固定式卷扬机开始吊装,2010年03月01日进水口闸门井启闭机安装完成,2011年12月11日进水口启闭机室完成施工。(5)引水洞工程:2008年4月18日开挖开始,2010年1月26日完成并通过验收。(6)厂房工程:2007年3月22日开挖开始,2010年6月12日全部结束。(7)机电安装:2008年6月11日,机电安装施工队伍进场;6月17日机电安装全面开始;2010年6月21日,1#机组安装调试完成;2010年6月28日,2#机组安装调试完成;2010年10月20日,3#机组安装调试完成。2.5主要工程施工过程(1)大坝2007年1月29日左岸坝肩开挖与支护工程开始施工,1月31日右岸坝肩开挖与支护工程开始施工,2008年4月15日大坝河床基坑开挖开始。2008年5月,右岸坝肩开挖与支护完成,并于2008年05月31日进行坝肩混凝土浇筑;2008年9月23日,河床基坑开挖结束,9月25日河床坝段混凝土开始浇筑。2008年10月25日,右岸坝肩开挖与支护完工。2010年7月3日,坝体混凝土全部浇筑至坝顶高程。2008年8月10日,基础固结灌浆开始施工,2010年1月25日完成。2009年8月4日,坝体帷幕灌浆开始施工,2010年4月29日帷幕灌浆全部完成,基础排水孔施工全部完成。2009年10月22日,接缝灌浆开始施工,2010年5月3日,EL860.0m以下接缝灌浆全部完成;2010年9月11日,EL860.0mEL872m之间接缝灌浆全部完成。(2)进水口:2008年10月24日,完成进水口竖井及引水洞渐变段开挖,2008年11月29日,开始混凝土浇筑,2010年8月9日,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3)消能塘:开挖与支护于2008年3月开始, 2010年5月31日,EL801m以下的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并通过验收。(4)引水发电洞:2008年4月18日施工支洞开挖开始,2008年10月30日贯通;2009年1月6日开始混凝土衬砌,2010年2月1日引水洞施工支洞混凝土封堵完成,2010年3月15日引水洞(含支洞封堵)灌浆全部完成。(5)发电厂房2007年8月2日厂房工程开挖开始,2008年3月30日开挖至安装间底板高程,2008年8月31日土石方开挖基本结束。2008年4月30日开始浇筑发电厂房混凝土,2009年11月28日桥机轨道浇筑完成,2010年6月12日厂房混凝土全部浇筑完成。(6)开关站2009年3月25日,开关站基础开挖完成。2009年9月17日开始混凝土浇筑,2009年11月15日混凝土结束。(7)机电安装2008年6月11日机电安装施工队伍进场,6月17日机电安装正式开始。 1#发电机组2009年5月19日定子开始组装, 9月30日定子吊装就位;10月7日转子开始组装,12月31日吊装就位。2010年3月26日1#机组盘车调整完成,5月25日全部安装完成,6月21日首次启动成功。 2#发电机组2009年11月7日定子开始组装,2010年2月21日定子吊装就位;2010年2月5日转子开始组装,5月14日吊装就位;6月28日首次启动成功。 3#发电机组2010年3月15日定子开始组装,6月25日定子吊装就位;2010年5月29日转子开始组装,9月20日吊装就位;10月29日首次启动成功。2.6 工程重大设计变更龙江工程主要发生两项重大设计变更,具体如下:(1)左右坝肩821m高程以上地质缺陷处理开挖过程中,左岸坝基发现EL821mEL853.8m高程之间有球状风化、囊状风化、条带状风化等不均匀风化现象。在左岸坝肩下游侧边坡及坝基中发现有多条软岩带和F30断层分布,拱坝坝基工程地质条件严重恶化。右岸坝肩岩石风化不均一,重力墩及与其相邻的拱间槽附近,地形向下游倾斜,下游岩体弱风化带顶板下降,对拱坝稳定有不利影响。由于断层、软岩等构造分布及岩面线、坝基岩体抗剪强度指标的降低,对原设计的建基面岩体综合变模、拱坝应力、坝基变形稳定及坝肩抗滑稳定有一定影响,原设计建基面已达不到拱坝建基要求。为保证左、右岸坝肩EL821m以上高程及重力墩基础的抗滑稳定及变形稳定,满足大坝建基要求,考虑下游拱肩槽已开挖成型,不宜重新削坡,左岸EL821m高程以上拱端力系较小等因素,对两岸EL821m高程以上的拱坝及重力墩基础进行了深槽开挖并回填混凝土处理,同时辅以接缝灌浆、加强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处理,使回填基础与下游岩体形成整体。(2) 拱坝坝基抬高优化根据坝基实际开挖揭露的地质情况,河床坝段基础岩石条件能够满足建基要求,经设计单位认真研究后,为缩短直线工期,节约投资,将河床坝段拱坝建基面抬高5m,即由原设计的EL760.00m抬高至EL765.00m。以上两项重大设计变更项目,设计单位已按国家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提出了完整设计说明资料和相关技术图册,并于2008年9月21日通过了新华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咨询评审,2010年2月5日通过了龙江工程原项目设计审查单位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的重大设计变更审查,并报原核准单位云南省能源局备案。2.7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龙江水电站枢纽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具有坝高库大、地质条件复杂、地震烈度高、施工组织和工艺水平要求高等特点。开工伊始公司就成立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技术管理委员会”和“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组织研究、审查工程中主要工程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工程建设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具体研究和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有:(1)左、右岸坝肩地质缺陷处理及坝基抬高优化工作2007年5月至10月,由于大坝基础开挖揭露后,左、右岸坝肩地质不同程度出现了较大变化,公司和设计院积极补充地质勘察和加快设计研究工作,并委托河海大学研究提出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双曲拱坝地质力学模型三维有限元分析研究专题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研究中心进行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双曲拱坝抗震动力影响分析研究,以及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对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水库诱发地震研究报告进行复核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2008年9月,设计院提出了以“深槽开挖并回填混凝土处理,同时辅以接缝灌浆、加强固结灌浆、接触灌浆处理,使回填基础与下游岩体形成整体。河床坝段建基面由原设计EL760m抬高到EL765m高程”为主要结论的设计报告,并通过了原设计审查单位的审查。期间公司还多次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到现场开展大坝基础检测验收、地质鉴定及处理方案等技术咨询活动,为最终研究确定解决方案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同时为进一步保证坝基地质处理效果和验证坝基建基条件,在按设计处理方案开挖结束后,公司专门委托第三方检测单位全面进行了大坝基础岩石的声波检测工作,为大坝结构设计安全及建基面的最终处理和验收提供了保障。通过这样系统而全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和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查明了两岸坝肩的工程地质问题,及时、有效和安全的解决了坝基地质变化带来的诸多问题,保证了工程安全。(2)大坝混凝土掺和料(火山灰)选择为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及所用混凝土原材料的经济性,采用距工程现场较近的石灰石粉、火山灰配置大坝混凝土,公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行掺合料对比试验研究,提出了适合于龙江工程混凝土的经济合理、科学可靠的水泥掺合料组合方案及相应的性能指标,推荐满足设计要求的大坝混凝土配合比,为大坝混凝土配合比的研究和使用提供了质量可靠且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依据,节约了水泥,降低了混凝土温控难度。(3)双曲拱坝温度应力及温控措施研究和实施由于混凝土双曲拱坝结构较为复杂,最大坝高为110m,最大底宽只有23.76m,大坝抗震烈度较高,采用度设防。尽管坝址区年、月气温变化不大,但昼夜气温变化较大。为防止拱坝坝体发生温度裂缝,保证拱坝的整体性和耐久性,公司委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门进行了双曲拱坝温度应力及温控措施的进一步研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模拟拱坝施工期、蓄水期与运行期等全过程温度应力计算,确保拱坝的整体应力水平在可控制范围内,并提出拱坝施工期温控措施和方案。通过现场实际应用,较好的解决了在亚热带地区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坝体结构复杂等不利条件下,拱坝混凝土浇筑的温控问题,确保了大坝混凝土实体质量。(4)防震抗震工作研究龙江工程所处地理位置特殊,坝高库大、地质条件复杂,抗震烈度高,工程防震抗震非常重要。为保证龙江工程安全,进一步研究论证工程防震抗震设计和实施措施,根据国家关于5.12地震后进一步复核工程防震抗震的具体要求,结合龙江工程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的实际情况,公司积极开展了龙江工程防震抗震技术研究工作,通过设计院和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抗震研究中心、云南省地震工程研究院的共同协作,提出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防震抗震研究设计专题报告,制定了龙江工程防震抗震应急预案,于2010年5月23日通过了云南省能源局组织的审查。目前枢纽区强震监测设施已投入,基本满足工程初期运行的要求。(5)左岸缆机高边坡治理方案研究左岸缆机高边坡位于拱坝左岸上游,高程EL930mEL1118m,地形坡度一般为3038,局部为陡崖坡度60左右。岩石风化较强烈,且不均一,风化厚度变化较大。施工开挖期间,边坡发生多次塌方,对工程造成较大安全影响。为此公司于2009年9月份安排设计院完成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左岸缆机高边坡开挖及支护处理专题报告”,并组织专家组进行了审查。目前此部位开挖施工全部结束,边坡喷混凝土及锚杆、锚索下索施工完成,正在进行锚索张拉和网格梁施工。(6)洞内大型压力钢岔管优化设计及组装措施、焊接应力消除方案选择根据设计要求,龙江工程引水隧洞钢岔管的结构尺寸最大直径为11m,正常运行情况的最高内水压力为128米,结构要求高,应力较为复杂,组装难度大。为解决这个问题,公司通过委托浙江大学相关科研机构研究,采用空间有限元方法进一步优化了岔管体型及结构尺寸,降低重量,节省投资,同时研究提出了洞内大型压力钢岔管运输组装措施,以及对比选择了切实可行的焊接应力消除方案。通过现场实践,有效解决了洞内大型压力钢岔管安装和焊接应力消除等技术难题,保证了质量和工期。经过几个月的发电运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2.8 施工期防洪度汛(1)防洪度汛方式及标准龙江水电站工程属于大(1)型等工程,大坝及泄水建筑物为1级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及消能建筑物为3级建筑物。根据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DL/T53972007)的规定,工程施工期各年度防洪度汛方式及标准如下:2007年预留岩埂及导流洞施工围堰挡水,度汛设计标准为5年洪水重现期,相应的洪峰流量为1790m3/s,原河床导流。2008年大坝围堰挡水,度汛设计标准为20年洪水重现期,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480m3/s,围堰堰顶高程为828.60m,导流洞导流。2009年大坝围堰挡水,度汛设计标准为20年洪水重现期,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480m3/s,围堰堰顶高程为828.60m,导流洞导流;2009年坝体浇筑高程超过828.60m,坝体临时度汛设计标准为50年洪水重现期(30年洪水重现标准不淹进水口),相应的洪峰流量为2940m3/s,导流洞和导流底孔(底板高程788.50m,进出口尺寸分别为8m9m、8m8.3m)导流。2010年导流洞封堵后坝体挡水,坝体度汛设计标准为大汛100年洪水重现期,相应的洪峰流量为3280m3/s,坝体度汛校核标准为大汛200年洪水重现期,相应的洪峰流量为3610m3/s。汛期采取2孔放水深孔或3孔表孔泄洪。2011年,由于大坝混凝土和引水发电系统及金属结构安装已全部完成, 1#、2#、3#机组均已并网发电,因此2011年大汛期,水库按照正常调度运行度汛。坝体设计洪水标准为500年一遇(p=0.2%),相应洪峰流量4060m3/s;坝体校核标准为2000年一遇(p=0.05%),相应洪峰流量5200m3/s。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0年一遇(p=1%),相应洪峰流量3280m3/s。 发电厂房计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p=1%),相应洪峰流量3280m3/s;校核洪水标准采用200年一遇(p=0.5%),相应洪峰流量3610m3/s。引水系统进水口的标准与大坝一致。(2)2011年防洪度汛方案和防洪抢险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龙江公司编制完成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2011年防洪度汛方案及应急预案和2011年水库调度方案,并报送德宏州发改委备案,得到德宏州抗旱防汛指挥部的批复; 设计单位编制完成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2011年度汛报告; 监理单位编制完成了2011年防洪度汛方案和预案; 施工单位编制完成了2011年防洪度汛方案和预案。(3)2011年防洪度汛组织机构龙江公司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担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以及设总、总监、承包商和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2011年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防洪度汛领导小组,建立了防汛工作会议制度,设立了龙江公司防洪度汛办公室,负责督促、协调、检查和统一指挥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2011年防洪度汛工作。各参建单位相应成立了各自防洪度汛指挥机构,并明确各参建单位项目经理为本单位2011年防洪度汛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建立的组织机构健全有效,分工明确。施工单位已成立抢险突击队,负责本标段本区域不同部位的防汛抢险工作。防汛物资储备已经到位,随时处于待命状态。(4)2011年防洪度汛2011年防洪度汛工作全面展开,工程形象面貌满足度汛要求,并于2011年4月通过云南省能源局组织的防洪度汛工作检查。2010年4月7日下闸至到今,多余弃水通过放水深孔下泄。表孔形成后,放水深孔关闭,多余弃水通过表孔下泄。到目前为止,最大洪峰流量为1710.91m3/s,发生在2010年10月9日。目前已进入汛后期,2011年未发生弃水现象,枢纽工程经历了大汛的考验。(5)水情测报系统建设施工期水情测报系统于2008年汛前开始投入使用,该系统在汛期可按公司相关设定程序,及时向防洪度汛领导小组成员、防汛办及各参建单位发布水情信息,为工程建设两个汛期的防洪度汛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2010年根据工程下闸蓄水和投产发电的要求,该系统进行了重新建设,目前已投入使用。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力,通过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已经历了2007年2011年5个主汛期的考验,实现了安全度汛目标。3 专项工程和工作3.1 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1)征地补偿龙江工程建设用地50925亩,其中:耕地15146.28亩,林地21542.70亩,未利用地14236.02亩。本工程占用各类林地于2007年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准(批文:林资许准2007185号);本工程建设手续于2009年4月24日获得国土资源部批准(批文:国土资函2009566号)。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已补偿耕地占用税4033.4万元,植被恢复费6491.25万元,耕地开垦费1988.26万元,共计12512.91万元。(2)移民安置根据龙江工程建设进展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实际情况,龙江工程移民安置工作分两期实施,一期为截流围堰EL826.00m以下移民搬迁安置,二期为蓄水EL826.00m以上移民搬迁安置。2008年4月30日,龙江工程一期移民搬迁工作全部完成,共完成移民搬迁369户1550人,其中潞西市55户254人,陇川县314户1296人。2008年7月14日,龙江工程围堰截流一期移民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并通过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专项验收。2008年7月底,龙江工程库区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开始,2010年2月2日,二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部完成。共完成移民搬迁安置517户2345人;其中潞西市287户1330人;陇川县230户1015人。2010年2月2日,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下闸蓄水二期移民安置全部完成,并通过云南省移民开发局专项验收。移民资金严格按照“包干”协议支付,龙江工程水库移民搬迁安置规划总投资为62918.91万元,截止目前支付移民投资44179.79万元,上缴各种税费12512.91万元,共完成投资56692.70万元。(3)库区清理 水库淹没范围内的1.5万亩林木砍伐和林(园)地清理已全部完成。 搬迁水位线以下12.77万m2的各类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已全部拆除和清理,并在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指导下对居民点的污物、垃圾进行了消毒处理。截止目前,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全部完成,监理、设计、业主单位相应报告编写基本完成,已经向云南省移民局递交了验收申请,云南省移民局将安排时间进行验收。3.2 环境保护工程龙江水库为大(1)型等工程,环境影响范围广,既有长期有利影响,也有不利的影响。工程兴建,带来有利的影响是主要的,不利的影响是局部和短期的,且通过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后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免或弥补。从本工程所在地区的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发展趋势分析,该项目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及一定的经济效益,只要严格执行污染防治措施、生态补偿措施和移民安置环境影响减缓措施,可将环境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公司对环境保护工程非常重视,在与承包人签订的施工合同中明确了各自的环境保护责任,要求承包人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施工合同的有关规定,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并对违反规定造成的环境破坏以及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负责。要求承包人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措施时,必须做好施工弃渣的处理措施,严格按批准的弃渣规划有序地堆放和利用弃渣,防止任意堆放弃渣侵占河床或淤积影响其他承包人的正常施工;要求施工时必须按合同规定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开挖的边坡及时进行支护和做好排水措施,避免造成水土流失;注意保护好饮用水源免受施工活动造成污染;加强对噪音、粉尘、废气、废水的控制和治理,努力降低噪声、控制粉尘和废气浓度以及做好废水和废油的治理和排放;保持施工和生活区的卫生,及时清除垃圾和废弃物,并运至指定的地点堆放和处理;进入现场的材料、设备必须有序放置,防止任意堆放阻塞工作场地周围的通道和破坏环境;工程完工后及时拆除临时设施,清除施工和生活区及期附近的施工废弃物,并按批准的环境保护措施计划完成环境恢复。公司委托给德宏州环境科学研究所对龙江水质、生活用水、生产废水施工环境等进行监测和管理,运行期间对水库水质进行监测,对水库水源保护区进行管理。目前正在按计划开展环境监测工作,2011年11月24日,通过了德宏州环保局组织的初步验收。工程建设过程中,参建各方对环境保护都十分重视,加强管理,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及有关规定,采取了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3 水土保持工程(1)水土保持方案根据龙江水电站枢纽纽布局和工程弃渣情况,水土保持措施永久性工程措施、临时性工程措施、永久性治污措施及预防监督等。枢纽工程区布局集中、弃渣量大,根据地形和弃渣情况,水土保持措施以永久性工程措施为主,辅以临时防护措施,以工程措施的控制性和速效性,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水土流失。(2)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情况坚持“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害设防、注重效益”的原则进全面治理。根据云南省水利厅批复的水保方案,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水土防治责任范围为3699.2hm2,项目建设区3491.89 hm2(包括3330 hm2正常蓄水淹没面积),直接影响区为207.22hm2。工程建设扰动地面积149.18 hm2(不含水库淹没区),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88.66 hm2。方案实施主要部位为弃渣场区,分别为:4#弃渣场、5#弃渣场、6#弃渣场、7#弃渣场。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为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以及对临时施工占地进行复耕,恢复原地类。其中工程措施主要对渣场边坡坡脚做浆砌石挡墙,场地平整。植物措施主要对渣场进行覆土、种植狗牙根和炮火绳。目前,该方案正在进行实施,5#渣场挡墙砌筑和边坡覆土基本完成。(3)水土流失监测为了掌握和控制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态度变化,为实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和运行期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全面了解水土流保持各项措施实施情况及防治效果,确保工程生产安全,公司委托给云南润滇节水技术推广咨询有限公司承担龙江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整个工程生产和运行阶段的水土流失情况、防治效果进行全方位的监测。监测单位编制完成了龙江水电站枢纽工程水土保持监测设计与实施方案,目前正在按计划开展监测工作。3.4 工程建设档案公司对工程建设档案工作十分重视,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将档案工作纳入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积极做好档案法、云南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在有关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档案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使档案工作逐步完善。主要做法如下:(1)从建章立制着手,不断建立健全档案工作责任制。2007年研究制定了 云南龙江工程档案工作管理办法和龙江工程技术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管理制度,并对档案人员职责、库房管理、档案查阅进行了严格管理规定。公司设立了档案室,配备了齐全的档案装具和设备,落实了专职档案人员负责工程档案工作。档案工作随着工程建设基本有序进行,确保了工程建设各阶段文件资料的齐全、完整。(2)对项目档案的管理基本实行同步、统一管理。工程开工前及时准确划分工程档案分类方案及文件材料归类范围和保管期限,召集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施工等各参建单位,对工程档案提出明确要求,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工程建设期间,公司对参建工程建设的设计、监理、施工单位的文件资料收集、档案整理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并请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对建设期间产生的资料、档案进行了分类收集和管理。(3)项目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路灯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 转让商铺定金合同范本
- 转让汽车出租合同范本
- 转让进口仪器合同范本
- 运营主管劳动合同范本
- 送货公司正式合同范本
- 道路商混劳务合同协议
- 酒店维修维保合同范本
- 酒店转让租房协议合同
- 上学免责协议书模板
- 压力机说明书
-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
- AI人工智能应用介绍PPT
- MT-146.1-2011-树脂锚杆-第一部分:锚固剂
- 铝合金门窗工程计算表及单价分析表(自动计算)
- GB/T 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
- GB/T 23465-2009呼吸防护用品实用性能评价
- GB/T 13477.18-2002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18部分:剥离粘结性的测定
- 第五章-金融衍生工具市场-货币金融学-蒋先玲课件
- 加拿大育空考察报告 - 副本
- 素描静物中苹果绘画步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