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doc_第1页
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doc_第2页
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doc_第3页
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doc_第4页
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G 1223052003Q/BG宝鸡供电局 发布2010-03-01实施2010-01-01发布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Q/BG 12832010宝鸡供电局企业标准Q/BG 12832010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避雷器试验项目15 试验前期的准备工作16 试验规范和技术要求27 数据综合分析判断58 现场工作结束69 试验周期610 避雷器试验作业流程图611 记录7附录A (规范性附录) FZ型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8附录B (规范性附录) ZnO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9附录C (规范性附录) FS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10附录D (规范性附录) FZ阀型避雷器试验报告11附录E (规范性附录) ZnO避雷器试验报告12附录F (规范性附录) FS避雷器试验报告13I前 言本手册为首次发布。本手册附录A附录F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手册由宝鸡供电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提出。本手册起草单位:配电工程公司。本手册起草人:本手册审核人:本手册审定人:本手册批准人:本手册由宝鸡供电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避雷器现场试验作业手册1 范围本手册规定了宝鸡供电局所管辖用户系统内避雷器预防性、大修及交接试验项目和现场试验作业程序。本手册适用于宝鸡供电局所管辖维护的避雷器。其他用户可根据使用特点参考本标准。本手册适用于宝鸡供电局用户服务中心全体试验人员,同时可供非试验专业人员参考。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3 术语和定义3.1交接性试验新设备在安装过程中或安装后交付使用前,按交接性试验标准所做的试验。3.2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防止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4 避雷器试验项目4.1 阀型避雷器试验项目见表1。表1 阀型避雷器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性质备注交接时预试时1绝缘电阻2电导电流、非线性系数a及a差值的测试3工频放电电压(10kV FS线路避雷器)4.2 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项目见表2。表2 氧化锌避雷器的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试验性质备注交接时预试时1绝缘电阻2直流1mA下的电压375%1mA电压下的泄漏电流5 试验前期的准备工作5.1 试验仪器及工器具试验仪器及工器具的名称、型号、单位、数量见表3。表3 试验仪器及工器具 序号名 称型 号单 位数 量1操作箱2kVA台12直流发生器80KV套13兆欧表2.5kV只14交直流微安表0 uA1000uA只25电压表只16试验变压器50kV台17滤波电容台18临时遮栏幅19短路线、电源线、小夹子线足够10放电棒根111绝缘垫块212人字梯幅113组合工具套15.2 人员要求5.2.1 试验人员应经过安全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应取得电气试验技术等级证书;5.2.2 进行避雷器停电试验作业时人员均不得少于4人; 5.2.3 避雷器试验工作的工作负责人必须具备高级工及以上技术等级;5.3 现场准备5.3.1 试验工作时必需穿工作服、绝缘鞋、戴安全帽。进行直流高压工作时还应采用绝缘垫等安全防护用具。5.3.2 试验工作前必需办理工作票,且征得许可,并向全体参加试验人员交代现场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危险点控制措施及试验中的技术要点等事项。工作负责人必需进行全过程安全监护。5.3.3 试验场地装设临时遮栏应将被试避雷器全部围起来,并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5.3.4 接取试验电源由两人进行。5.3.5 对避雷器进行外观检查,是否有裂纹,计数器进水等情况。5.3.6 现场抄录避雷器铭牌参数并与历史资料核对,记录环境温度。5.3.7 变压器侧、主变中性点、线路侧、电容器处、10kV母线避雷器试验前应拆除避雷器上下端引线,35kV110kV母线避雷器试验前拆除计数器引线。拆接引线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 5.3.8 进行绝缘电阻、电导电流试验时,应在良好的天气进行,且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若在冬天气温低于+5时或湿度高于80%时,其测量结果仅供参考,在条件具备时应及时进行复试。6 试验规范和技术要求6.1 绝缘电阻6.1.1 试验目的和作用通过绝缘电阻可以判断检查由于密封破坏而使其内部受潮、老化或瓷套裂纹。6.1.2 要求6.1.2.1 仪器选用应选择电动兆欧表,输出电压2500V,量程不低于5000M。6.1.2.2 技术要求现场应拆除避雷器上端引线和下端与计数器的连线;将兆欧表“L”和“E”夹在避雷器被试某一节的上下端;6.1.3 作业过程6.1.3.1 绝缘电阻测量应由两人进行。兆欧表放在平稳的地方,E端接地,(G端接屏蔽)L接高压线,将放电棒可靠接地,与兆欧表E端相连;6.1.3.2 避雷器按“节”进行绝缘电阻测试(35kV FZ型2节,35kV FCZ型1节):每节避雷器上、下端接入兆欧表L、E端,非被测一节应接地;6.1.3.3 接线正确后负责人下令“测量”,操作人员以120转/分的速度匀速驱动兆欧表;6.1.3.4 记录60s时所测的绝缘电阻值,负责人下令“放电”;6.1.3.5 将放电棒接入L端,停止驱动兆欧表;6.1.3.6 负责人下令“换线”以6.1.3.16.1.3.5步骤测量其余节和其余相;6.1.4 判断标准6.1.4.1 阀型避雷器绝缘电阻测试值与上一次测量数据进行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6.1.4.2 FS型避雷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00兆欧;6.1.4.3 35kV以上氧化锌避雷器绝缘电阻不低于2500兆欧;6.1.4.4 35kV及以下氧化锌避雷器绝缘电阻不低于1000兆欧;6.2 工频放电电压6.2.1 试验目的和作用测量工频放电电压的目的是检查火花间隙的结构及特性是否正常,检验它在内部过电压下是否有动作的可能性。6.2.2 要求6.2.2.1 仪器选用主要选用50kV/2kVA试验变压器和2kVA调压器(带有控制回路和电压检测),同时配备220V电源及电源线、小夹子线、接地线。6.2.2.2 技术要求测试FS工频放电电压时,必须将FS上端引线从所在线路拆除。对每一个FS必须进行三次工放的测试,取平均值为此FS的工频放电电压值,每次测试间隔时间为1分钟。如需工作人员用绝缘杆搭接高压线时,必须带绝缘手套。绝缘杆电压等级在35kV及以上,且必须保证举杆人员与高压线及试验YH的距离,且高压线在绝缘杆上绑靠牢固。6.2.3 测试过程6.2.3.1 检查线路确已接地,拆除线路避雷器FS高压侧引线。6.2.3.2 工作班成员接好调压器、电压表、50kV试验YH及工作电源的接线;(负责人监护,一工作班成员升压,一工作班成员用绝缘杆将高压线搭接在避雷器上端)(注意调压器上电流继电器位置在“通”)。6.2.3.3 负责人下令“升压”。6.2.3.4 升压人员复诵“升压”,并开始匀速升压,同时双目注视电压表读数,升压至调压器继电器动作时记下此时电压表读数,将调压器降回零位,拉开刀闸。6.2.3.5 记录电压表读数。6.2.3.6 间隔1分钟后负责人下令“再测试一次”,重复6.2.3.16.2.3.6再测试两次。6.2.3.7 计算三次平均值。6.2.3.8 负责人下令“换线”,以同样的方法测试其它相。6.2.4 判断标准6.2.4.1 10kV FS交接工频放电电压值范围26kV31kV。6.2.4.2 10kV FS预试工频放电电压值范围23kV33kV。6.3 FZ型避雷器电导电流6.3.1 试验目的和作用测量FZ型避雷器电导电流的目的是检查避雷器的并联电阻是否受潮、老化、断裂、接触不良。6.3.2 要求6.3.2.1 仪器选用优先选用选用直流发生器。6.3.2.2 技术要求测试FZ型(FCZ型)避雷器电导电流时,变压器侧、主变中性点、线路侧、电容器处、10kV母线避雷器试验前应拆除避雷器上下端引线,35kV110kV母线避雷器如避雷器引线与母线有明显断开点,避雷器、母线YH上无人工作时在试验前可只拆除计数器引线。测量电导电流时,原则采用低压法(即微安表应接在避雷器的接地端),若接地端不能断开时采用高压法(即微安表应接在高压端),测试线必须用屏蔽线。测量电导电流前,检查与避雷器并接的母线YH的二次确已隔离。每次测试完毕后,必须用带有电阻的放电棒进行充分放电。6.3.3 直流发生器停电测试过程6.3.3.1 所测某一节避雷器上端用引线接至直流输出高压侧,下端接地(注意直流发生器负极性输出端带有高压);6.3.3.2 检查接线的正确性;6.3.3.3 接好放电棒;(负责人监护,一人升压操作和读表)6.3.3.4 负责人检查试验接线正确无误后下令开始“升压,第一点”;6.3.3.5 升压人员站在绝缘垫上,复诵“开始升压”,声音洪亮、清晰,并开始匀速升压至试验所需电压,并回答“电压已升到,第一点*kV”,读表人员读取直流操作箱上电流数值;6.3.3.6 负责人下令“升压,第二点” (所升试验电压见6.3.4判断标准);6.3.3.7 操作人复诵“开始升压”,并开始匀速升压至试验所需电压,并回答“电压已升到,第二点*kV(第二点电压为第一点的两倍)”,读表人员读取电流数值;6.3.3.8 负责人下令“降压”;6.3.3.9 升压人员迅速降回电压,拉开刀闸,并回答“电源已断开”6.3.3.10 负责人检查试验电源已断开,下令操作人“放电并接地”;6.3.3.11 操作人用放电棒对直流发生器输出端用电阻充分放电后,挂上接地线并回答“放电完毕”;6.3.3.12 负责人下令“换线”以6.3.3.2.16.3.3.2.11步骤测量其余节和其余相;6.3.3.13 计算每节避雷器非线性系数a,计算每相避雷器a差值a。6.3.4 判断标准6.3.4.1 阀型避雷器电导电流值标准:阀型避雷器电导电流值标准见表4。表4 阀型避雷器电导电流值型 号FZ-10FZ-20FZ-35FCZ-35元件额定电压(kV)102015*2额定电压(kV)10203535试验电压U1(kV)1010850试验电压U2(kV)/2016/U2时电导电流(uA)400-600400-600400-600250-4006.3.4.2 阀型避雷器电导电流测试值与历年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变化。6.3.4.3 同一相内,各串联组合元件的电导电流的相差I不应大于30%。I=(Imax-Imin)/Imax*100%6.3.4.4 同一相内,各串联组合元件的非线性因数相差a不应大于0.05;a=log(U2/U1)/log(I2/I1)式中:a是指串联元件中两个元件的非线性因数之差。6.3.4.5 FZ型避雷器测试时,若出现电压高于或低于额定相电压时应按电压每增减1%,电流相应减增10微安换算。6.4 ZnO避雷器直流1mA下的电压、75%1mA电压下的泄漏电流及带电测试6.4.1 要求测量直流1mA下的电压目的主要检查阀片是否受潮,测量75%1mA电压下的泄漏电流主要检测长期允许工作电流是否符合规定。6.4.1.1 使用仪器避雷器测试使用80kV直流发生器。6.4.1.2 技术要求测量时应先测U1mA,然后再在0.75U1mA下读取相应的电流值。每次测试完毕后,必须用带有电阻的放电棒进行充分放电。6.4.2 ZnO避雷器停电测试过程6.4.2.1 将ZnO避雷器一节上下引线分别与直流发生器负极性输出端和微安表负极连接牢固,(注意直流发生器负极性输出端带有高压)。6.4.2.2 同时工作班成员接好调压器、微安表、直流发生器及其操作台、试验YH及工作电源的接线。6.4.2.3 接好放电棒;(负责人监护,一人升压操作读所示微安表,一人读电压表并计数)。6.4.2.4 负责人检查试验接线正确无误后下令开始“升压”。6.4.2.5升压人员站在绝缘垫上,复诵“升压”,并开始匀速升压至试验所需电流,当避雷器泄漏电流快到1mA时进行微调,准确到达1mA升压人员唱呼“1mA电流到”。6.4.2.6 读表人员读取电压表数值,并计算其75%电压值。6.4.2.7 负责人下令“降压”,升压人员快速降回电压,负责人下令“放电”,读表人员用放电棒对直流发生器负极性输出端用电阻充分放电后,挂上接地线并回答“放电完毕”。6.4.2.8 将微安表和电压表更换,(如果两块皆为微安表,则互相切换量程)。6.4.2.9 负责人下令“75%电压,升压”。6.4.2.10 升压人员站在绝缘垫上,复诵“升压”,并开始匀速升压至试验所需电压,当避雷器直流电压快到75%U1mA时进行微调,准确到达75%U1mA 升压人员唱呼“75%U1mA电压到”。6.4.2.11 读表人员读取微安表或电压表数值,并记录数据。6.4.2.12负责人下令“降压”,升压人员快速降回电压,负责人下令“放电”,读表人员用放电棒对直流发生器负极性输出端用电阻充分放电后,挂上接地线并回答“放电完毕”。6.4.2.13 负责人下令“换线”,相同的方法测试其它节或其它相。6.4.3 判断标准6.4.3.1 U1mA实测值与初始值或制造厂规定值比较,变化不应大于5%。6.4.3.2 0.75U1mA下的泄漏电流不应大于50uA。7 数据综合分析判断7.1 实测试验数据与试验标准对比,不应超出规定范围。7.2 实测试验数据与同类型设备数据比较,不应有显著差别。7.3 实测试验数据与历年试验数据相比,不应有明显变化。7.4 根据综合分析判断可做出以下结论:合格、不合格和某一项不合格。对不合格者,应进一步进行分解试验,查明缺陷部位和范围,及时进行检修。对不合格或某一项不合格者现场无法立即消除时,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领导汇报,按照局有关规定办理紧急放行手续,同时采取缩短试验周期的措施,监视绝缘变化趋势。8 现场工作结束8.1 全部试验结束后,清理工作现场,拆除临时安全遮拦、试验电源,开放通道。8.2 全部试验人员撤出工作现场,通知值班人员检查、验收,且双方签名。8.3 结束工作票,此时所有工作结束。9 试验周期10kV 、35KVFZ、FS 、ZnO避雷器1次/2年。10 避雷器试验作业流程图见图1工作班成员工作任务试验设备工作票两交底 绝缘电阻 电导电流测试 整理试验记录、撤离试验现场 图1 避雷器试验作业流程图11 记录本标准涉及的记录的位置、名称、保管场所、保存期限、处置方法见表5,记录的具体格式分别见附录A附录F。 表5 记录一览表序号记录位置记录名称保管场所保存期限处置方法1附录AFZ型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试验班3年销毁2附录BZnO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试验班3年销毁3附录CFS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试验班3年销毁4附录DFZ阀型避雷器试验报告试验班6年销毁5附录EZnO避雷器试验报告试验班6年销毁6附录FFS避雷器试验报告试验班6年销毁附 录 A(规范性附录)FS避雷器试验作业工序卡用户单位: 试验日期 : 工作负责人: 审核人: 序号作 业 项 目 内 容被试设备被试设备被试设备被试设备 被试设备执行结果()执行结果()执行结果()执行结果()执行结果()ABCABCABCABCABC1接取试验电源,认真核对设备名称。试验现场装设临时围栏,抄录设备铭牌、环境温度。 2测量每节避雷器绝缘电阻。 /2.1准备好兆欧表,检查确认表计及其接线正确。2.2测试避雷器的绝缘电阻。2.3分析判定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