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洪水灾害(答题时间:15分钟)1. 有关暴雨洪涝的叙述,正确的是()A. 我国是世界上多暴雨的国家之一B. 南美洲是每年全球洪水灾害发生最多的地区C. 我国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主要发生在东北和西北地区D. 暴雨形成过程中伴有气流的强烈下沉运动我国淮河流域频发洪水,每年都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抗洪救灾。据此回答23题。2. 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是()支流多每年南北支流同时进入汛期流域内落差小气候异常湖泊淤积季风活动的年际变化大 下游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小A. B. C. D. 3. 下列治理淮河水灾的措施,正确的是()A. 移民建镇,退田还湖,平垸行洪B. 因洪泽湖泥沙淤积严重,截断淮河与洪泽湖的水道联系C. 加固大堤,利用京杭运河水道排泄洪水D. 上游修建水库,拦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开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4. 2011年1月5日上午11点25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凌汛从壶口上游奔腾而来,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退去。关于黄河凌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B. 多发生在初春时节C. 由于低纬度河段开冻早,高纬度河段开冻晚,往往导致水位猛涨,形成凌汛D. 凌汛期发生于黄河枯水期,不会造成决口灾害5. 下图为“我国黄河下游和长江荆江河段及部分水利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河床共同特征是_,共同原因为_。(2)长江荆江河段和黄河下游河段都是防汛重点地段,荆江河段汛期在_季,成灾的原因是_。(3)黄河沿线经常发生凌汛,请在图中圈出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并说明凌汛形成的条件。(4)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缓解荆江河段洪涝有什么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荆江水患(至少写两项措施)?6.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1:淮河是我国南、北方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发源于河南省,在江苏省北部注入洪泽湖,大部分经高邮湖流入长江,少部分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淮河全长约1000千米,流域面积为26.9万平方千米。材料2:“淮河流域图”(1)在图中补画淮河流域的北部界线。(2)试从淮河流域的位置、水系特点、流域状况、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淮河流域涝灾频发的原因。(3)试提出治理淮河水患的措施。1. A 解析:全球洪水发生最多的地区在亚洲而不是南美洲;我国的大暴雨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气流下沉一般不会形成降水。2. B 解析:淮河多水灾,是河流水系特征、地形特点、所处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综合影响形成的。3. D 解析:淮河治理的措施主要是:上游修建水库,植树造林,以控制洪水;中游利用洼地、湖泊修建蓄洪工程;下游开挖、扩大泄洪通道。4. D 解析:黄河凌汛的形成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在初春时节,低纬度河段开冻早,高纬度河段开冻晚,水流携带大量的冰块在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动过程中导致冰坝阻挡水流,水位猛涨,形成凌汛。5. (1)均为地上河从第二级阶梯进入第三级阶梯,水流速度迅速降低,泥沙沉积严重,河床抬高,堤坝加高;上中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2)夏(或夏秋)其上游流域面积大,降水多,来水量多,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3)图略。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4)蓄水,以调节荆江河段河道的洪水流量。植树造林、加固堤坝、退耕还林还湖、河道清淤、分洪工程、人工裁弯取直。解析:第(1)题,先由黄河下游河段河床特点得出两河段的共同特征,然后从河流的流速、泥沙沉积两方面寻求答案。第(2)题,由我国的季风气候特点得出荆江河段的汛期在夏秋季节,成灾原因可从水量大、河道曲折、河床淤积、排水不畅寻求答案。第(3)题,凌汛产生需要两个条件,即温度低于0;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据此可得出答案。第(4)题,三峡水利工程有蓄水功能,可调节荆江河段河道的洪水流量,起到防洪作用。治理措施从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方面作答。6. (1)画图略。(提示:沿北侧支流源头,紧靠黄河下游干流南侧画出界线)(2)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降水具有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降水时间长、强度大的双重性;淮河流域支流众多,中游河道弯曲,且下游无天然入海口;流域内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流域内农业等活动对植被的破坏,加之围湖造田使流域调蓄能力下降。(3)修建水库;利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数学三角形的概念(课件)+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新解读《GB-T 30568-2014锆及锆合金锻件》
- 重庆山城骑士课件
- 新解读《GB-T 4131-2014水泥的命名原则和术语》
- 新解读《GB 2494-2014固结磨具 安全要求》
- 完形填空-说明文和议论文(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原卷版
- 重工绕线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醉翁亭记教学课件
- 酿酒机器人编程知识培训课件
- 实验的基本技能(专项训练)-2023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 人教川教版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学课件
- 塞力斯招聘在线测评题
- 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课件
- 2021综合能源管理平台技术白皮书
- 丹凤县棣花镇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监理规划
- HG-T 6038-2022 聚乙烯蜡微粉
-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内容和标准量化评分表
- 2024年苏州历史文化名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国际中文教育概论》课件 第三章 国际中文教育与跨文化教育
- 初中俄语七年级第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