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5 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抓纲扣本夯实基础,一、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胚芽鞘尖端,背光,向光,琼脂片,分布不均匀,化学物质,生长素,思考 詹森实验的目的是要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要向下传递,但实验并没有充分证明,如何补充实验以证明? 提示 设置对照组,将琼脂片换成云母片或玻璃片,其他均相同。,1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叶和 。 2分布部位:植物体各器官中都有,相对集中地分布在 的部分。 3运输 (1)极性运输:从形态学的 运输到形态学的 。 (2)非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可以通过_进行。,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发育中的种子,生长旺盛,上端,下端,韧皮部,点拨 胚芽鞘生长素产生部位是胚芽鞘尖端,植物体生长素产生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1两重性 (1)实质:即 促进, 抑制。 (2)表现,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低浓度,高浓度,芽,茎,幼嫩,衰老,2顶端优势 (1)现象: 优先生长, 受到抑制。 (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 ,发育受到抑制。,顶芽,侧芽,浓度高,3生长素类似物 (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 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萘乙酸、2,4D等。 (2)应用,生理效应,脱落,发育,生根,思考 树木的侧枝是由侧芽发育形成的。根据顶端优势,侧芽生长受抑制,那么侧芽为什么还能发育为侧枝? 提示 顶端优势受抑制的侧芽是离顶芽较近的,较远的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为侧枝。,连线,四、其他植物激素,【典例1】 (2013德州期末)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假设科学家利用该空间实验室做如图所示的实验处理,则有关此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剖题探法突破考点,考点一 影响植物生长状况的因素及分析,A生长素浓度:acdb,生长最快 B生长素浓度:adcb,生长最快 C生长素浓度:abcd,胚芽都出现生长现象 D生长素浓度:abcd,生长状况基本相同,【提示】 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时要注意两看: (1)一看胚芽鞘尖端以下的部分能否获得生长素:能,则生长;不能,则既不生长也不弯曲。 (2)二看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生长素的分布是否均匀:若均匀则直立生长;若不均匀则弯曲生长。,【解析】 在太空失重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不受重力影响,c侧的生长素浓度d侧的生长素浓度。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胚芽鞘尖端的生长素横向运输,a侧的生长素浓度d侧的生长素浓度,比较之下:acdb,生长最快。 【答案】 A,考点突破 1单侧光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1)胚芽鞘结构、特点图示,(2)植物向光性的发生机制 单侧光(外因)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 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与充分接受阳光相适应,2重力植物茎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产生机制,3生长素的运输方式 生长素主要有三种运输方式:极性运输、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如下图所示:,(1)极性运输: 运输方向: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运输方式:主动运输。 (2)横向运输:受单侧光或重力(植株横放时)的作用,生长素可以沿光照方向或重力方向进行横向运输,从而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可导致植物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 (3)非极性运输:通过成熟组织的韧皮部,生长素能进行非极性运输。,变式训练 1.(2012四川)为研究根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关系,将水稻幼苗分别培养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或适宜浓度NPA(生长素运输抑制剂)的溶液中,用水平单侧光照射根部(如右图),测得根的弯曲角度及生长速率如下表:,据此实验的结果,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根向光一侧的生长速率大于背光一侧 B生长素对水稻根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单侧光对向光一侧生长素的合成没有影响 D单侧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长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解析 在单侧光照射下,根会出现背光生长的现象,原因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由向光一侧运输到背光一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了背光一侧细胞的生长,因此其生长速率小于向光一侧,A、D两项正确;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外源生长素浓度由0增大至0.001 mg/L时,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都增大,而当外源生长素浓度由0.001 mg/L增大至0.1 mg/L时,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却是减小的,与加入生长素运输抑制剂效果类似,说明生长素在低浓度时具有促进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B项正确;分析图表信息只能通过弯曲角度和生长速率说明生长素及其运输抑制剂对生长结果的影响,不能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合成的影响,因此C项错误。 答案 C,考点二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两重性特点解读,【典例2】 (2012琼海一模)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的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是,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抑制根的生长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 molL1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 molL1,【提示】 生长素浓度的“高、低”是相对的,在解释相关的现象时,需注意生长素的浓度和处理的部位(或植物种类),从而判断该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具体影响。,【解析】 当生长素浓度为109 molL1时,对根生长起促进作用,A错误;生长素浓度大于106 molL1时抑制芽生长,生长素浓度小于106 molL1时促进芽生长,B正确;对于根、芽、茎,生长素均具有两重性作用,C错误;根对生长素特别敏感,由于重力原因,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于向地侧,背地侧生长较快,D错误。 【答案】 B,考点突破 1生长素作用机理:促进细胞纵向伸长生长。 2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曲线分析 影响生长素作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生长素浓度:生长素对所有植物及所有器官在生理功能上均表现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如图1)。,曲线分析: a、e两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生长素浓度在ae之间,表现为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 c点表示促进生长的最适浓度,在ac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而ce段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减弱。,e点以下表示抑制生长的生长素浓度,在ef段,随生长素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 b、d两点生长素作用效果相同,但生长素浓度不同。 (2)植物器官种类:同一浓度的生长素作用于不同器官上,引起的生理功效也不同,这是因为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其敏感性大小为:根芽茎(如图2)。,(3)植物种类:不同种类的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也不相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程度高(如图3)。因此农业生产中常用较高浓度的2,4D除去单子叶作物中的双子叶杂草。,变式训练 2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a处生长素浓度X的范围是,AmXn BXI CnXi DXi,解析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促进生长作用大于向光侧。 答案 A,考点三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 最适浓度,【典例3】 (2013湖南十二校)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叙述中,错误的是 A探究的问题:所选定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是多少 B实验中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插条的方法可选用浸泡法或沾蘸法,C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 D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不同插条的时间长短要有不同的梯度,【解析】 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促进某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无关变量(如枝条长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时间等)应控制为等量;实验前做一个预实验,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减少实验误差。 【答案】 D,考点突破 实验原理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的情况不同。,实验流程,特别提醒 (1)本实验中,取材、处理时间、蒸馏水、光照、温度、通气状况等都属于无关变量。无关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相同的植物材料等。 (2)配制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时,浓度梯度要小,组别要多。 (3)在确定了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后,可在此范围内利用更小浓度梯度的一系列溶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变式训练 3某生物兴趣小组用100 mgL1和200 mgL1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用浓度为200 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实验组的生根效果较好。参考生物兴趣小组的实验,请设计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生根的适宜浓度。,材料用具:扦插枝条若干、300 mgL1生长素类似物、蒸馏水、喷壶 方法步骤: (1)将扦插枝条平均分成甲、乙两组,每组平均分为A、B、C、D、E五组。 (2)用蒸馏水稀释浓度为300 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得到浓度分别为_(单位为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和浓度分别为_(单位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3)_。 (4)_。 (5)连续观察,记录并统计_ _。,解析 用浓度为200 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的实验组的生根效果好,结合生长素作用效果图可知,100 mgL1和200 mgL1这两种浓度可能都在最适浓度的左侧,最适浓度高于200 mgL1;也可能是100 mgL1和200 mgL1这两种浓度在最适浓度的两侧,最适浓度是在100 mgL1和200 mgL1之间,据此便可对实验浓度做出设计。,答案 (2)100、125、150、175、200 200、225、250、275、300 (3)分别为甲组中的五组扦插枝条喷洒等量的浓度为100、125、150、175、200 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为乙组中的五组扦插枝条喷洒等量的浓度为200、225、250、275、300 mgL1的生长素类似物 (4)上述十组在同样且适宜的环境中放置同样的时间 (5)每组扦插枝条的平均生根数,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 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等,分析如下:,能力培养技能过关,方 法 体 验,跟踪练习 (2012杭州质检)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解析 图a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玻璃片,故a直立生长;图b中生长素能透过琼脂片,单侧光照使b向光弯曲生长;图c中由于胚芽鞘没有尖端,对光不产生反应,c向右侧弯曲生长;图d中固定植株,旋转纸盒,植株向右弯曲生长,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光只能从开口进入,因此植株弯向纸盒开口方向生长。 答案 D,【例1】 (2012江苏百校联考一)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处理香蕉,可加快果实成熟 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生长期的芹菜,可提高产量,一、对植物激素的作用易于混淆,易 错 警 示,C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水稻,可促进细胞分裂 D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可促进插条两端生根 【解析】 用适宜浓度的2,4D处理插条两端,不能促进插条两端生根,因为2,4D运输到形态学下端,只能促进形态学下端生根。 【答案】 D,纠错笔记 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任何一种生理活动都不是受单一激素控制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激素之间,有的是相互促进的,有的是相互拮抗的。如相互促进方面的有:,促进果实成熟:乙烯、脱落酸。 促进种子发芽: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促进植物生长:赤霉素、生长素。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根或芽: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延缓叶片衰老:生长素、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坐果和生长: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例2】 如图表示植物生长素与其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二、对生长素作用的特点理解不透彻,(1)若某植物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为g时,产生顶端优势现象的侧芽生长素浓度是图中曲线_的区间。 (2)若用燕麦幼苗做向光性实验,并测得幼苗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则据图推测燕麦幼苗胚芽鞘尖端背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范围是曲线的_区间。,【常见错误】 本题常见错误如下表:,【错因分析】 出现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思维定势,知识掌握不全面。第(1)小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认为只要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比顶芽部位高就会出现顶端优势,而忽视了顶端优势的形成是由于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HC段的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升高,只是促进生长的作用速率减小,但对生长并没有起到抑制作用,而在C点以后才开始出现抑制作用,C点为“促、抑”转换点。,(2)析图能力差,不能准确从图中获得相关信息。第(2)小题之所以错答或不作答,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抓住“胚芽鞘尖端向光一侧与背光一侧生长素含量之比为12”;没有读懂坐标中A、B两点的含义。据图可知,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为2m,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它们的纵坐标均为n,即促进生长的程度相同,这时植株将直立生长;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2m时,则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m(题意12),此时背光侧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强,而向光侧促进生长的作用较弱,必然会使燕麦幼苗发生向光弯曲。 【正确解答】 (1)C点及C点以后范围内 (2)小于2m,1如图所示实验中,将两株相同的燕麦幼苗分别置于有单侧光照射的暗盒内,一株的尖端套上不透光的小帽,另一株不做处理。此实验结果说明,随 堂 巩 固,达标训练技能过关,A燕麦幼苗的生长具有向光性 B燕麦幼苗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C燕麦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 D燕麦幼苗的尖端套上了小帽就直立生长,否则向光生长,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尖端是否受光,受光则弯向光源生长;尖端不受光即使其他部位受单侧光照也不弯向光源生长,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幼苗尖端。 答案 C,2(2012新课标)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中的相应位置分别切取等长的一段,并按下图中所示分别接入a、b两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其原因是,Ac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d组尖端不能 Ba组尖端能合成生长素,b组尖端不能 Cc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d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 Da组尖端的生长素能向胚芽鞘基部运输,b组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全面理解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经典实验以及生长素的运输特点。胚芽鞘的尖端都能合成生长素,所以A、B两项错误。生长素的运输是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的极性运输,C项错误。据题干可知,a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上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下端连接茎,所以生长素可以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b中接入的茎段的形态学下端连接胚芽鞘尖端,形态学上端连接茎,故生长素不能向基部运输,因此胚芽鞘无弯曲生长。 答案 D,3当某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 A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较低,其生长受抑制 C顶芽附近的脱落酸浓度较高,其生长被促进 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较高,其生长受抑制,解析 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部位,并在侧芽处积累,由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侧芽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生长受抑制,顶芽因生长素浓度适宜而优先生长,从而表现为顶端优势。 答案 A,4(2013大连双基测试)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 B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 C由图的结果不能判断0.5 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 D若探究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3组材料进行实验,解析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生根条数随激素类似物甲的浓度升高而增多,故初步判断,甲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促进生根;随着激素类似物乙的浓度不断升高,生根条数越来越少,故初步判断,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作用是抑制生根;01.0 mol/L之间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也有可能存在促进作用;若探究激素类似物甲和乙对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不用激素处理、只用甲处理、只用乙处理、同时用甲和乙处理的4组材料进行实验。 答案 D,5(2012浙江)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影响某植物乙烯生成和成熟叶片脱落的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乙烯浓度越高脱落率越高 B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增加而不断提高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生产上可喷施较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降低脱落率,解析 从图示可以看出,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乙烯浓度一直在升高,脱落率先增加后降低,A、B两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生长素浓度和乙烯浓度一直呈正相关变化,C项错误;喷洒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降低脱落率,D项正确。 答案 D,6(2012西城区期末)如表所示为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护理
- 湖北气垫检查井施工方案
- 安全施工方案题库及答案
- HCS376安全售前IP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护理儿科押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广联达培训结业汇报
- 养老护理判断题题库及答案解析
- 急慢性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 人员管理激励方案范本
- 私募基金业从业资格考试及答案解析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基层版+2024年)解读
- 分子诊断技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智能AI分析深度解读报告》课件
- 行测5000题电子版2025
- 《规训与惩罚》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版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标准招标文件
- 糖尿病高血压健康教育
- 铜府字202322号铜鼓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稿)
- 企业员工心理健康与欺凌防范政策
- 平面构成中的形式美法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