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稽征实务与查核案例解析.ppt_第1页
最新稽征实务与查核案例解析.ppt_第2页
最新稽征实务与查核案例解析.ppt_第3页
最新稽征实务与查核案例解析.ppt_第4页
最新稽征实务与查核案例解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年會計師公會租稅講習,講授大綱,前言 最新法令 稽徵實務 相關案例 境外國際運輸事業提供船舶供境內使用之課稅 營利事業呆帳損失認定原則 薪資所得扣繳辦法第5及第8條 各類所得扣繳率標準第2條修正 99年1月1日以後發行及到期兌償短期票券課稅 境外稅額扣抵 違章態樣,繳款日延至加徵滯納金日前,納稅義務人以下列方式繳納稅款者,其繳款日得延至加徵滯納金前: 便利商店 以信用卡、晶片金融卡 自動櫃員機 電話語音,行政處分文書之送達,行政處分之送達,應優先寄送民眾填列之住居所、就業處所。 倘無法送達時,始寄送戶籍地址。 若上開方式均無法送達,則依同法第74條規定,辦理寄存送達。 無法辦理寄存送達者,以公示送達為之。,帳簿憑證留置事務所免罰,營利事業之帳簿憑證應留置於營業場所 。 將該帳簿憑證留置於具代他人處理會計事務資格者之處所,此乃不將帳簿憑證留置於營業場所之正當理由,得免依稅捐稽徵法第45條第3項規定處罰($15,000至$60,000)。,負責人變更之限制出境,所稱變更係指主管機關登記之變更。 原依財政部相關函釋規定,繼續限制變更前之負責人或營業登記負責人或變更前之清算人出境者,應即解除其出境限制。 清算人之就任或變更非屬營利事業負責人變更。 營利事業負責人,於公司組織係指依法得代表該營利事業之法定代理人,亦即公司執照上所記載之公司負責人,選任清算人後之限制出境,營利事業滯欠稅款,已函報限制負責人出境,嗣該營利事業經核准解散應行清算,雖經另選任清算人,惟其限制出境不因而變更。 公司解散前之欠稅原已限制負責人出境者,應繼續限制該負責人出境,無庸再就該欠稅限制清算人出境。,臨時管理人不適用限制出境規定,最高行政法院裁定:臨時管理人與公司負責人有別,無稅捐稽徵法第24條第3項之適用。,以章訂負責人為主,章程規定之清算人如已明確或可得確定,則應比照董事為法定清算人之情形,應認定為公司解散之日為清算人就任之日,並以該章程規規者為清算人。公司如欲變更清算人,股東會得以變更章程方式另定清算人;亦可依公司法第323條規定解任清算人,由股東會另選清算人。,免徵免退限額,每次應補徵金額於$300以下者,免徵。 每次應退金額於$200以下者,免退。 每案免移送強制執行限額為$300以下。,滯納金、滯納利息申請復查之期限,法定要件已成就情形結算應繳未繳 應於繳款書送達之翌日起算30日內提出申請。 法定要件尚未成就情形核定補徵稅額 應於該處分生效日翌日起算30日內提出申請。,所得稅法第3條之4第5項,依法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原條文為主管機關)核准之共同信託基金、證券投資信託基金、期貨信託基金或其他信託基金,其信託利益於實際分配時,由受益人併入分配年度之所得額,依本法規定課稅。,所得稅法第5條,綜合所得稅率級距 營利事業所得稅率級距 令全年課稅所得額為Y 則Y 17%(Y$120,000)1/2 解Y得$181,818.18,所得稅法第24條第2項(增訂),營利事業帳載應付未付之帳款、費用、損失及其他各項債務,逾請求權時效尚未給付者,應於時效消滅年度轉列其他收入,俟實際給付時,再以營業外支出列帳。,所得稅法第24條之4(增訂),自100年度起,總機構在中華民國境內經營海運業務之營利事業,符合一定要件,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定者,其海運業務收入得選擇依第2項規定按船舶淨噸位計算營利事業所得額。,所得稅法第43條之2(增訂),反自有資本稀釋課稅制。 自100年度起,營利事業對關係人之負債占業主權益超過一定比率者,超過部分之利息支出不得列為費用或損失。 銀行、信用合作社、金融控股公司、票券金融公司、保險公司及證券商,不適用。,所得稅法第44條,存貨採成本市價孰低法評價,成本高於淨變現價值時,其跌價損失得列為銷貨成本。 淨變現價值,係指營利事業預期正常營業出售存貨所能取得之淨額。,所得稅法第66條之6(修訂),累積未分配盈餘部分屬98年度以前盈餘、部分屬99年度以後盈餘、部分加徵、部分未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者,為各依其占累積未分配盈餘之比例,按規定上限計算之合計數。 99年度以後加徵部分為33.87%。 99年度以後未加徵部分為20.48%。,產業創新條例,施行期間99年1月1日起至108年12月31日止。 主管機關為經濟部。 為促進產業創新,公司得在投資於研究發展支出金額15%限度內,抵減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並以不超過該公司當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30%為限。(第10條) 研發事實與否由主管機關認定,相關程序、書面資料及抵減稅額之計算由稽徵機關認定。,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營利事業之下列捐贈,其捐贈總額在$10,000,000或所得額10%之額度內,得列為當年度費用或損失,不受所得稅法第36條第2款限制。 【經認定之收益總額(營業毛利、分離課稅收益及非營業收益)各項損費(包含無限額規定之捐贈)(110%)】10%,生技新藥產業之課稅規定,生技新藥公司高階專業人員及技術投資人所得技術股之新發行股票,免予計入該高階專業人員或技術投資人當年度綜合所得額或營利事業所得額課稅。 但此類股票於轉讓、贈與或作為遺產分配時,應將全部轉讓價格,或贈與、遺產分配時之時價作為轉讓、贈與或作為遺產分配年度之收益,扣除取得成本,申報課徵所得稅。 技術投資人計算前項所得未能提出取得成本之證明文件時,其成本得以轉讓價格30%計算減除之。,研究發展投資抵減(一),依據產創條例第10條授權。 採特殊會計年度之公司,99年研究發展支出屬投抵辦法第7條規定專案認定部分,應於100年2月12日起2個月內,檢附相關文件,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 公司屬特殊會計年度2月至8月制,其99年研究發活動應依投抵辦法第12條第1項規定辦理者,應於100年2月12日起2個月內,檢附相關文件,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申請。,研究發展投資抵減(二),98年度為特殊會計年度之公司,其99年有研究發展支出適用產創條例者,應於期限內向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研發事實之認定,否則將無投資抵減之適用。 98年度為特殊會計年度,因其研究發支出發生時點分別適用廢止前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及產業創新條例之規定,於辦理98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應區分98年及99年之研究發展支出,依其所適用之法令規定分別列示申報投資抵減。,薪資所得扣繳辦法第5及第8條,100年1月1日實施。 未填報免稅額申報表者,按全月給付總額扣取5%。 兼職所得及非每月給付之薪資,扣繳義務人每次給付金額未達薪資所得扣繳稅額表無配偶及受扶養親屬者之起扣標準者,免予扣繳。,營建署核發補助費之課稅,受領者如為個人,扣繳義務人免列單申報主管稽徵機關。 受領者如為營利事業,應將該補助費列為當年度收入。 受領者如為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應列為取得年度之其他收入,其必要成本及相關費用得核實認列,並依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規定徵免所得稅。,國外慈善基金會受贈股票之課稅,受贈利益係取自中華民國境內,其受贈取得之中華民國境內財產,屬其他收益。 非屬扣繳範圍之所得。 應依所得稅法第73條第1項規定申報納稅。 委託在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或有固定營業場所之營利事業為代理人,負責代理申報納稅。,國際人道救(捐)助免辦理扣繳,國內機關團體於海外從事(捐)助應按救(捐)助金額20扣繳所得稅,惟機關團體基於創設目的,依其設立宗旨從事濟貧、教育、醫療或應付急難等國際人道救(捐)助活動如屬人道救援範疇,尚不發生所得。,公司組織獲配之股票股利之處理,獲配之股票股利,嗣後出售,於計算證券交易損益時,得以其面額計算成本。 營利事業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1項第1款及第2項規定計算證券交易所得或損失時,亦同。,未到期次順位金融債券損失認列時點,應俟該金融債券到期後,依有關呆帳損失認列規定辦理。,母公司吸收合併子公司註銷股票之損失,子公司持有母公司之股票,嗣因母公司吸收合併子公司而持有本身股票,於合併時一併銷除,其註銷之損失依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0號庫藏股票會計處理準則第13段規定,於沖抵同種類庫藏股票所產生之資本公積後,如有不足再沖抵保留盈餘部分,得列為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庫藏股交易損益之處理(一),庫藏股交易之溢額為資本公積非屬所得稅法第66條之9未分配盈餘之加計項目。 其交易損失,不得列為計算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 庫藏股交易損失沖抵同種類庫藏股票之交易所產生之資本公積,仍有不足而沖抵保留盈餘後,如有以當年度之稅後盈餘沖抵部分,該沖抵之金額可列為計算所得稅法第66之9規定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範例,甲公司94年4月1日轉讓庫藏股票發生損失$15,000,000,94年3月31日帳載相關股東權益科目如下: 資本公積庫藏股票交易 $3,000,000(扣1) 86年度以前之保留盈餘 1,500,000(扣2) 87年度至92年度之保留盈 7,000,000(扣3) 93年度之稅後盈餘 2,000,000(扣4) 94年度之稅後盈餘 4,000,000(扣5$1,500,000) 因為94年度未分配盈餘係以財會上稅後純益為課徵基礎,故屬93年度以前之盈餘沖抵94年度之庫藏股交易損失,不得作為計算94未分配盈餘之減除項目,但94年度沖抵數$1,500,000得作為當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庫藏股交易損益之處理(二),上市、上櫃公司轉讓或註銷庫藏股票所產生之損失,如為95年度以後年度之庫藏股票交易損失,於沖抵同種類庫藏股票交易所產生之資本公積,並經依序沖抵86年度以前年度保留盈餘或87年度及以後年度之保留盈餘,其屬依序沖抵庫藏股票交易上年度及當年度稅後盈餘部分,得分別列為計算庫藏股票交易上年度及當年度應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未分配盈餘之減弓項目。,範例,乙公司96年3月1日轉讓庫藏股票發生$21,000,000損失,96年2月28日股東權益科目如下: 資本公積庫藏股票交易 $5,000,000(扣1) 86年度以前之保留盈餘 3,000,000(扣2) 87年度至94年度之保留盈餘 6,000,000(扣3) 95年度部分之稅後純益 3,000,000(扣4) 96年度之稅後盈餘 5,500,000(扣5$4,000,000) 94年度之盈餘應於95年分配,倘未分配,則於96年申報95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時應加徵10%並自繳。故屬95年度及96年度盈餘沖抵庫藏股交易損失部分,得列為95及96年度未分配盈餘之減除。,庫藏股交易損益之處理(三),庫藏股交易損失沖抵保留盈餘時,如有由87年度以後年度之累積未分配盈餘沖抵者,該沖抵之未分配盈餘所含之可扣抵稅額,應自當年度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中減除。 應減除之可扣抵稅額沖抵之未分配盈餘 轉讓日或註銷變更登記日之稅額扣抵比率,反向合併之稅務問題(一),所稱反向合併,係指二個以上公司合併時,以消滅公司為會計上之收購公司,存續公司為會計上之被收購公司。 現行商業會計法並無反向併購規定,反向合併之稅務問題(二),合併後仍應分別以法律上之消滅公司及存續公司為主體辦理如下之相關稅務事項: 消滅之公司應於主管機關核準之次日起算45日內辦理當期決算申報。 合併年度之當期決算所得額及前一年度盈餘,應由合併後存續公司,於合併日起45日內,辦理未分配盈餘申報。 合併後存續公司,應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3第1項第5款規定承受消滅公司之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 辦理其合併當年度之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及未分配盈餘申報。,反向合併之稅務問題(三),合併基準日為97年12月31日以前者 合併消滅公司之法定盈餘公積及特別盈餘公積應計入消滅公司帳載累積未分配盈餘內,於計算承受之稅額上限時,亦應將各該公積原自當年度股東可扣抵稅額減除之稅額併入計算。 消滅公司股東按合併換股比例換得存續公司股票所增加之股權面額,倘有以消滅公司未分配盈餘增資部分,應認定為消滅公司股東已實現之股利。,反向合併之稅務問題(四),合併基準日為98年1月1日以後者 合併消滅公司所取得之合併對價超過其全體股東之出資額,其股東所獲分配該超過部分之金額,應視為股利所得。 所稱股份對價之價值,以時價或實際成交價格為標準計算之。亦即以存續公司於合併基準日實際入帳之收購成本為準。 消滅公司個人股東如主張其經收回註銷股票之取得成本高於出資額標準,並依個別辨認法提示取得成本之證明文件者,得以獲配現金超過股票取得成本部分之金額為該個人股東之股利所得。,自有資金之計算,購置固定資產土地之資金應自購買土地平均動用資金項下排除。 如能明確歸屬相關利息支出,該利息支出並應自原計算基礎之利息支出中排除。 自有資金為負數者,應以零計算。 股東往來之資金,無論是否計息,均應計入全體可運用資金之借入資金項下。 自有資金,仍應包括金融資產未實現評價損益。 分攤公式之分子,屬有價證券動用資金部分仍應按原始取得成本計算。,短漏所得造成未分配盈餘短漏(一),營利事業經稽徵機關核定短漏報所得,且其同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之稅後純益亦同步發生短漏,其違章金額以稅後淨額認定。,短漏所得造成未分配盈餘短漏(二),甲公司經國稅查獲96年度虛報薪資$1,000,000(帳上亦虛列此費用),核定短漏所得額$1,000,000,如甲公司當年度申報為正所得且適用稅率25%,則該公司因虛報薪資短漏所得之應補稅額為$250,000。該公司於申報96年度未分配盈餘時亦短漏,則違章金額應以$750,000計。,中華民國境外營利事業適用之扣繳率,自99年1月1日起,經核准依所得稅法第25條第1項規定計算所得額,按其所得額扣繳20%。 98年12月31日以前之營業收入,不論其核准依第25條規定計算所得額之時點,仍應依修正前之25%扣繳稅款。,適用試算暫繳,合作社或合於醫療法第5條規定之醫療社團法人其會計帳冊簿據完備並如期辦理暫繳申報者,得比照公司組織採用試算暫繳。,基本稅額無加徵滯怠報金之適用,營利事業未依規定辦理所得稅結算申報,稽徵機關依查得資料核定之基本稅額高於一般所得稅額時,其差額並無依所得稅法第108條規定加徵滯報金及怠報金之適用。,因案停職補發薪資之課稅,因案停職,於復職後一次領取補發之薪資所得非屬變動所得。 服務機關一次補發停職期間之薪資所得,均屬實際補發年度之所得,扣繳義務人應於給付時,依規定之扣繳率扣取稅款,開具扣繳憑單,並填發扣繳憑單及填具補發各年度薪資所得明細表予納稅義務人。,防水閘門補助費之課稅,受領人為個人,該補助費屬其他所得,其成本及必要費用為收入之100%。扣繳義務人免列單申報。 受領人為營利事業,應將該補助費列為當年度收入,其必要成本及相關費用得核實認列。 受領人為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該補助費非屬銷售貨物或勞務收入,惟應列為取得年度之其他收入,其必要成本及相關費用得核實認列,並依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規定徵免所得稅。,免徵、免退之限額,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之本稅及該等稅目之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每次應補徵金額300元以下者,免徵。 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每次應補徵金額於200元以下者,免徵。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之本稅及該等稅目之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每次應退金額於200元以下者,免退。,免移送強制執行之限額,綜合所得稅、營利事業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證券交易稅、期貨交易稅之本稅及該等稅目之滯納金、利息、滯報金、怠報金及罰鍰,每案免移送強制執行限額為300元以下。,未辦理當期決、清算申報之處罰,營利事業未依所得稅法第75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期限辦理當期決算申報或清算申報,經稽徵機關依查得資料按同業利潤標準核定其所得額及應納稅額者,不適用所得稅法第110條第2項處罰之規定。 但嗣後經稽徵機關調查另行發現課稅資料者,不在此限。,境外機構投資人非扣繳所得之課稅,於所得稅申報期限開始前離境者,應由納稅代理人於離境前向該管稽徵機關辦理申報,依規定扣繳率申報納稅。 於該年度所得稅申報期限內尚未離境者,應由納稅代理人於申報期限內依有關規定扣繳率申報納稅。 外國專業投資機構在臺無固定營業場所及營業代理人者,其從事遠期外匯交易之損益,得指定之國內代理人或代表人,負責按年度彙整計算遠期外匯交易損益,並按20%扣繳率申報納稅。 其以往年度之虧損,不得自本年度計算之遠期外匯交易損益中扣除。,多次違章其短漏稅額之計算,違章漏稅額係以當年度全部所得額所核定之應納稅額減除申報核定應納稅額之差額計算。 已查獲多次違章合併計算之應處罰鍰小於各分次計算且已確定罰鍰,則已確定之處分應予維持,不再變更。已確定之罰鍰既己大於此次再查獲違章經合併計算應處之罰鍰,則再查獲部分免予處罰。,範例,甲公司95年度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課稅所得為虧損$300,000,97年經查獲虛報薪資$100,000,處以漏稅額$15,000確定;98年再次被查獲虛列其他費用$180,000,處以所漏稅額$45,000確定;99年經查獲無交易事實虛列成本$100,000。綜合97至99年度合計其短漏報所得額$380,000,核定課稅所得額為$80,000,故其漏稅額為$12,000,但99年度所計算之漏稅額小於97及98年度之漏稅額$60,000,故99年度不再作違章處罰,惟97及98年度之違章罰鍰仍不予變更。,收入部分,以不相當代價取得財產之課稅,依據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7款但書規定,取自營利事業之贈與,並無免納所得稅之適用。 外國營利事業無償免除我國境內營利事業對其所負之本金債務,屬該外國營利事業對我國內營利事業之贈與。 其係依被投資公司之股東會決議按股份比例免除,以彌補自己之股權虧損者,則免併入國內營利事業所得課稅。 受免除利息給付義務時,應轉列其他收入課稅。,有關設算利息(一),查核準則第36條之1規定之背景: 配合公司法第53條前段規定。 為反映實際經濟活動。,有關設算利息(二),查核準則第36條之1第2項規定,雖經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650號解釋違反租稅法律主義,並自97年10月31日起失其效力。 惟該解釋並未及於同條第1項,故無前開大法官會議解釋之適用。 所得稅法第24條之3於98年5月27日修正公布,業依前開解釋意旨,將查核準則第36條之1第2項設算利息收入規定納入規範;同時將同條第1項規定併予修正納入規範。 故查核準則第36條之1第1項設算利息收入規定,自81年1月13日修正發布後均有法律依據之延續。,取得補償費無成本費用可扣除,【案例1】三愛温泉山莊公司9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未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亦非採藍色申報案件,當年度列報營業收入為0元、營業費用$2,917,956、非營業收入中之其他收入$12,649,147、非營業費用$1,865,375、全年所得額$7,865,816、前五年核定虧損扣除$7,865,816、課稅所得額0元。 案經國稅局查核,該公司未符合所得稅法第39條規定,乃否准前五年扣除,核定課稅所得額$7,865,816,並予以補徵稅額。該公司收到核定通知書後申請更正其他收入為營業收入,並同意按同業利潤標準核定,惟查該其他收入係歸還租賃標的物,出租人給予之補償,故不得按同業利潤標準核定,遂維持原核定課稅所得額。,稅捐核課應以營業性質為準,【案例2】大華工作室有限公司94年度結算申報,列報營業收入$40,000,000、全年所得額$2,500,000。國稅局分局依財政部稽核組通報將該公司營業收入中之$10,000,000轉列92年度,並以該公司未提示帳證供核,且係從事人力派遣業,遂依人力仲介業同業利潤標準淨利率30%核定所得額。該公司不服申請復查,主張營業收入中$17,000,000係取自甲公司之音樂演出版稅收入,應適用技藝表演業之其他技藝表演業之同業利潤標準淨利率17%重核。經審酌其提示之發票、合約等相關資料,乃予以追減所得額。,計算出售資產損益以私契價款為準,【案例3】優優工程股份有限公司97年度以其所有土地房屋一筆以$133,690,000出售予其負責人,該房屋於出售時之未折減餘額為$22,996,379、土地成本為$63,780,157。惟公司卻以$23,331,000及$46,669,000為房屋及土地之處分價款,並依此計算處分損失$17,936,231。經國稅局查核按買賣契約之實際交易價格$133,690,000認列,又其交易價款未區分為土地及房屋,是依查核準則第32條第3款規定,以房屋評定價格及土地公告現值區分房屋及土地售價,並據以計算出售房屋之處分利益及土地利益。,費用部分,代外籍員工繳納稅費之課稅,代繳所得稅或其他稅捐,如依聘僱契約或其他證明文件約定,為勞務報酬之一部分,且已扣繳稅款並填報憑單,得以薪資費用列支。 如不符前項約定,該代繳之金額為外籍員工取自營利事業之贈與,屬其他所得。 給付外籍員工水電瓦斯費、清潔費、電話費及為其購置消耗性物品之費用,屬營利事業對外籍員工之補助,應併入薪資所得課稅。 購置耐久性傢俱供外籍員工使用,其已列入該事業之財產目錄者,得由營利事業依法提列折舊,無須併計該外籍員工之薪資所得課稅。,高估之員工分紅及董監酬勞,因估列時未考慮彌補虧損因素致有高估,與公司法第232條規定不合,當年度高估之金額不得認列。 股東會依上開估列內容決議,則涉內容違反法令問題,原列報員工分紅及董監酬勞不得認列,應由公司依公司法及章程規定,重新計算當年度員工分紅及董監事酬勞金額並辦理更正,依更正後金額認列。,有關董事之薪資費用,【案例1】東南公司96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薪資支出$8,890,000,國稅局初查以其給付董事薪資$2,400,000,未能提示經組織章程規定或股東大會預先議決之相關文件,否准認列,核定薪資支出$6,490,000。 東南公司不服,申請復查,主張公司章程是否規定或股東大會有無決議文件,僅屬佐證資料,非唯一之參考,且公司並未聘總經理,董事實質為經理人。 未能提供系爭董事薪資經組織章程規定或股東大會預先議決之相關文件,與所得稅法第32條規定不符。,賠償金不得提列折舊,按資產之成本,包括取得之代價,及因取得並為適於營業上使用而支付之一切必需費用。 賠償金並非必需之費用。 大南開發股份有限公司支付違約金$84,017,923,卻帳列建物成本,核其事實並非屬取得建物所必須之支出,不應列為成本提列折舊,調減折舊$12,005,560,另該公司違反查準第97條第11款規定情事,調減利息支出。,投資公司之利息支出分攤,大發投資公司97年度列報股利收入$70,800,268,扣除應分攤費用$1,182,472後於申報書第58欄列報$69,617,796。 國稅局查核以其利息收入中屬債券投資之利息收入為$74,174,658應直接歸屬營業收入,轉列後無法明確直接歸屬之利息收入為$84,小於利息支出$23,666,682,重新計算後股利收入應分攤利息支出為$3,368,638,核定第58欄為$66,249,158($69,617,7963,368,638),閒置資產之折舊在稅上不認列(一),所稱閒置資產,係指已無使用價值之固定資產。 固定資產提列折舊,主要目的在使與該資產當期所產生的收益相配合。 閒置資產已無未來經濟效益,在財務會計上,經評估無淨變現價值者,其未折減餘額即應轉為費用或損失。 閒置資產,既已無未來經濟效益,即非屬折舊性資產,在資產負債表上不再列為固定資產,自不能再按期計提折舊。,閒置資產之折舊在稅上不認列(二),閒置資產經評估其淨變現價值為0,並將成本與累積折舊沖銷,差額認列損失,惟該損失在稅務會計上係屬評價之未實現損失,依查核準則第63條之規定,不予認定。 閒置資產所產生之財稅會差異如上所述,可俟未來處分(如出售、毀滅或廢棄)該資產時,就其轉列閒置資產前之未折減餘額與處分價格之差額認列損失。,應收未收股利是否可列為呆帳損失,應收股利未收,宜回歸至被投資公司未分配股利情況,即應對被投資公司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 若未予分配則投資公司將因而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若以所分配的盈餘沖抵累積虧損,則個人股東未繳稅,投資公司亦未被加徵。若為後二者之情形,該應收股利最多亦僅繳納國庫10%之稅款,若能列為呆帳損失,國庫將損失25%或17%之稅款,有顯公平。,分攤國外總公司管理費用(一),分攤之要件: 總公司或其區域總部不對外營業而另設有營業部門。 總公司或其區域總部之管理費用未攤計入分公司之進貨成本。 總公司或區域總部供應分公司營業所用之資金,未由分公司計付利息。 分攤目的: 收益費用配合,達課稅公平。,分攤國外總公司管理費用(二),分攤之方法: 以收入比分攤 其他方法 其有特殊情形,無法按收入比分攤者,得申報該管稽徵機關核准,採用其他合理分攤標準。,分攤國外總公司管理費用(三),應行準備書件 結算申報時,提供國外總公司或區域總部所在地合格會計師簽證之財務報告。 該報告業經我國駐在地使領館或我國政府認許機構之簽證,或外國稅務當局之證明。 經核准採用其他分攤標準者,其財務報告應另載明分攤標準內容、分攤計算方式及分攤金額。,【案例】,香港商國際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96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其他費用$44,865,648,其中$17,615,147為分攤國外總公司管理費用,依該分公司所附之分攤計算資料,總公司管理費用僅由台灣及香港分公司分攤。國稅局查核時調閱其總公司集團資料,其銷售點除台灣、香港二地外,尚有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韓國,遂以其提供之分攤資料不足採信為由,否准認列。,復查主張,該公司申請復查,主張國稅局所提及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乃集團在亞洲地區所設立之公司,並非港商國際公司之分公司。,駁回理由,依集團組織圖所示,該台灣分公司之總公司為註冊於香港之港商國際公司,而港商國際公司之母公司為亞洲有限公司,最終控股公司為設於BVI之另一公司。 依據港商國際公司損益表,列載行政管理費用港幣6,113,883元。 港商國際公司並未實際提供管理服務,港商國際公司既未提供管理服務予台灣分公司,自不得分攤其管理費用。,員工紅利轉增資發行股票之課稅(一),自99年1月1日起,公司應於交付股票日按標的股票之時價計算員工薪資所得,並依所得稅法第88條規定辦理扣繳。 時價之認定: (1)上市或上櫃股票為交付股票日之收盤價。 (2)興櫃股票為交付股票日之加權平均成交價格 。 (3)未上市、未上櫃或非屬興櫃股票者,為交付股 票日之前一年內最近一期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 財務報告每股淨值或交付股票日公司資產淨值 核算之每股淨值。,員工紅利轉增資發行股票之課稅(二),交付股票日係指下列情形: 股票之交付採帳簿劃撥者,為公司或其代理機構指定之帳簿劃撥交付日。 非採帳簿劃撥者,為公司或其代理機構規定可領取股票之首日。,員工紅利轉增資發行股票之課稅(三),公司分派員工紅利及董監事酬勞不得再自未分配盈餘中減除,【案例1】股利憑單申報錯誤(一),M公司96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列報會計師查核簽證當年度財務報表所載之稅後純益$13,344,130、已由當年度盈餘分配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9,000,000、提列法定公積$1,334,413、董監事酬勞及職工紅利$40,404、當年度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9第2項規定計算之未分配盈餘為$2,969,313、應納加徵稅額$296,931。 98年1月申報股利憑單之股利淨額$1,508,400(可扣抵稅額$391,430)、營利所得之扣繳憑單為$7,491,600。,期初盈餘(屬86年度以前) $76,306,683 期初盈餘(屬87年度以後) 41,080,789 本期稅後純益 13,344,130 可供分配盈餘 130,731,602 提列法定公積 $1,334,413 分配現金股利 9,000,000 分配員工紅利 40,000 分配董監酬勞 404 10,374,817 期末配盈餘(屬86年度以前)76,306,683 期末盈餘(屬87年度以後) 44,050,102 $120,356,785,【案例1】股利憑單申報錯誤(二),M公司因盈餘分配所產生的錯誤: 分配屬87年度以後之盈餘分配應申報股利憑單而非扣繳憑單(分配屬於87年度以前盈餘適用)。 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列報分配股利總額或盈餘總額所含之可扣抵稅額$2,335,500無誤,但申報股利憑單之股利淨額錯誤。,【案例1】股利憑單申報錯誤(三),M公司可能產生的罰責: 依據所得稅法第114條之3第1項規定,營利事業未依第102條之1第1項規定之期限,按實填報或填發股利憑單者,除限期責令補報或填發外,應按股利憑單所載可扣抵稅額之總額處20%罰鍰,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0,最低不得少於$1,500。 逾期自動申報或填發者,減半處罰。 經稽徵機關限期責令補報或填發股利憑單,營利事業未依限按實補報或填發者,應按可扣抵稅額之總額處3倍之罰鍰,但最高不得超過$60,000,最低不得少於$3,000。,【案例2】不應分配而分配盈餘(一),大陽公司94年度稅後純益$686,323,其93年度之資產負債表上累積虧損為$716,383,該公司於95年召開股東會,未將94年度之純益彌補累積虧損,竟將94年度之全數稅後純益辦理分配。,【案例2】不應分配而分配盈餘(二),國稅局查得,其未彌補虧損即將94年度盈餘分配,而造成超額分配情事,經通知該公司辦理更正股利憑單,該公司不予理會,乃通報主管機關,以其負責人違反公司法第232條第2項,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偵辦,並由該署移送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簡易庭判決處刑。,【案例3】彌補以往年度虧損(一),大安公司95年度帳列屬86年度以前之盈餘$292,618、屬87年度以後之虧損$121,558,當年度依商業會計法計算之稅後純益為$144,556,該公司辦理95年度未分配盈餘申報時,以其稅後純益$144,556彌補以往年度虧損$121,558、已由當年度盈餘分配之股利淨額$18,629、提列法定公積$2,299、董監事酬勞$2,070、其他經財政部核准之減除項目$4,651,當年度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9第2項規定計算之未分配盈餘為0。,【案例3】彌補以往年度虧損(二),國稅局查核以該公司95年度之累積盈餘為$171,060,尚無累積虧損得以彌補,遂核定當年度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9第2項規定計算之未分配盈餘為$121,558,並依所得稅法第110條之2規定處罰。,前手息與可扣抵稅額帳戶(一),結算申報應納稅額大於扣繳稅額及暫繳稅額有應自行補繳稅額時: 於協談成立確定核減之日自ICA帳戶中減除(即以核定通知書送達日為減除時點)。 營利事業實際繳納核定補徵稅額時,再就繳納稅額於實際繳納日計入ICA帳戶。 營利事業如於協談成立確定後,未將該核定減少之稅額自ICA帳戶餘額中減除,如股利分配日訂於實際繳納補徵稅額日之前,則將發生虛增ICA帳戶餘額及超額分配情形。反之,則無此情形。,前手息與可扣抵稅額帳戶(二),結算申報應納稅額小於扣繳稅額及暫繳稅額有應退稅額時: 有應補繳稅額者,於協談成立確定核減之日自ICA帳戶中減除(即以核定通知書送達日為減除時點)。 經協談放棄扣繳稅款,致核定減少可抵繳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應納稅額之扣繳稅額,且僅減少應退稅額者,則不影響ICA帳戶餘額。,前手息與可扣抵稅額帳戶(三),營利事業之債券前手息扣繳稅款放棄部分,於協談成立確定核減之日自ICA帳戶中減除,其於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變動明細申報表及核定通知書之填載欄位為其他經財政部核定之項目(代號36) 。,不應分配而分配應更正股利憑單(一),甲公司96年度帳列全年所得額為$940,648。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採用擴大書審,並依純益率6%調整課稅所得額為$1,017,228,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244,307。97年度申報未分配盈餘,列報當年度依商業會計法規定處理之稅後純益$772,921、已由當年度盈餘分配之股利淨額或盈餘淨額$689,173、法定公積$77,292、董監事職工紅利或酬勞$6,456。,不應分配而分配應更正股利憑單(二),甲公司盈餘分配基準日為97年6月30日,97年1月1日股東可扣抵稅額餘額為$60,540、97年6月2日繳納自繳稅額$198,521。試問該公司有無超額分配股東可扣抵稅額?是否應予補繳超額分配之稅額並處罰?,不應分配而分配應更正股利憑單(三),甲公司列報之稅後純益 $1,017,228244,307$772,921 正確之稅後純益 $940,648244,307$696,341,不應分配而分配應更正股利憑單(四),公司未依公司法第232條第1項規定先行彌補虧損及提列法定公積即逕予分派股息及紅利者,事涉股東會決議內容違反法令而無效之問題。如股東會決議無效,須回復原狀時,應於發現錯誤之年度更正,且若提供以前年度之報表,並應按正確數加以重編。 公司因股利淨額實際分配數超過公司法或章程規定之可分配數,致超額分配可扣抵稅額者,因非屬所得稅法第114條之2第1項範圍,尚無責令補繳並予處罰問題。,因進位關係致多分配不罰(一),因四捨五入之尾差導致全體股東可扣抵稅額合計數與盈餘總額所含之可扣抵稅額有差異時,如當年度其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變動明細表期末仍有餘額者,非屬同法第114條之2所稱超額分配之可扣抵稅額,得免責令營利事業限期補繳及處以罰鍰。,因進位關係致多分配不罰(二),甲公司97年度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變動明細表期末餘額為$1,000,000,97年間分配96年度盈餘$50,000,000予國內股東A、B、C等三人(持股比例分別為20%、30%及50%),當年度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6規定計算之稅額扣抵比率為33.33%,其盈餘總額所含之可扣抵稅額為$16,665,000,惟依各股東分配盈餘所計算之可扣抵稅額合計數為$16,665,333 。,因進位關係致多分配不罰(三),大安公司以96年6月30日為股利分配基準日,計分配股利淨額$207,452,897,分配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為$17,403,557,累積未分配盈餘為$421,639,164,股東可扣抵稅額之扣抵比率為4.13%,依各股東持股比例計算各股東分配股利淨額所含之可扣抵稅額合計數為$8,568,027,經國稅局查核以,該公司分配股利淨額之總額依可扣抵比率4.13%計算之可扣抵稅額為$8,567,805,其實際分配數超過可分配數$222,遂認定超額分配稅額,並發單補徵。大安公司不服,申經復查決定撤銷原核定。,分紅費用化後無可扣抵稅額之減除,公司組織自97年1月1日起員工分紅及董監事酬勞之金額,於申報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時,以費用列支者,無所得稅法第66條之4第1項第4款規定之適用;公司以累積未分配盈餘為計算員工紅利及董監事酬勞之基礎者,亦同。,合併消滅公司計算扣抵比率(一),股份對價進行合併,其合併基準日在98年1月1日以後者,股東所獲分配該超過部分之金額,應視為股利所得。 合併消滅公司應以合併基準日之稅額扣抵比率,按各股東獲配股利淨額計算其可扣抵稅額,併同股利分配。 其可分配予股東之可扣抵稅額總數不得超過合併基準日該公司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之餘額。,合併消滅公司計算扣抵比率(二),甲公司於98年6月間與乙公司合併而消滅,其全體股東之出資額為$70,000,000,帳載累積未分配盈餘$20,000,000均為未加徵10%營所稅。乙公司因合併甲公司實際支付之對價為$100,000,000,依現行稅法規定合併對價與消滅公司出資額之差額視為股東之股利所得計$30,000,000。,合併消滅公司計算扣抵比率(三),情況1:合併基準日消滅公司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為$5,000,000,可扣抵比率25% ($5,000,00020,000,000) 股利所得$30,000,000可扣抵比率25% $7,500,000 依可扣抵比率計算之可扣抵稅額$7,500,000大於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5,000,000,故僅能以$5,000,000分配予股東抵繳其應納稅額。,合併消滅公司計算扣抵比率(三),情況2:合併基準日消滅公司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12,000,000,可扣抵比率60%($12,000,00020,000,000 ) 股利所得$30,000,000可扣抵比率上限33.33% $9,999,000 依可扣抵比率計算之可扣抵稅額$9,999,000小於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12,000,000,故可分配予股東之可扣抵稅額為$9,999,000,案例,甲公司9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應納稅額$1,000,000,扣除暫繳稅額$51,000,000後,列報應退稅額$50,000,000;99年8月30日收到核定通知書,核定應納稅額為$71,000,000,應補稅額為$20,000,000;甲公司不服於99年9月15日申請復查。另甲公司於99年6月30日經股東會通過98年度盈餘分配案,並訂定99年9月15日為分配基準日。,問題一,甲公司於99年8月30日收到核定通知書時,是否應依所得稅法施行細則第48條之5規定,將前述核定減少之退稅額$50,000,000,計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若應計入應於何時計入?,問題2,若甲公司於收到核定通知書之日(即99年8月30日),將退稅額$50,000,000計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則甲公司於盈餘分配時,依規定計算扣抵比率,是否會有超額分配問題?,問題3,94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之行政救濟於未來勝訴時,原已計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之$50,000,000,是否應依所得稅法第66條之4規定,於核定退稅通知書送達日列為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減項?,問題4,如核定退稅金額超過可扣抵稅額帳戶餘額,是否適用所得稅法第100條之1規定,用以留抵以後年度應納營利事業所得稅額?此外,原已計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之$50,000,000,是否會因行政訴訟勝訴而有所謂超額分配之疑慮?,參考,94年12月31日計入ICA帳戶為$1,000,000 令甲公司未經選查而係電腦逕行核定,則於 核定時退$50,000,000 99年8月30日核定時應補繳稅額$70,000,000,應於繳納日計入ICA帳戶 99年6月30日股東會決議分配98年度盈餘,參考,99年9月15日申請復查,同日為分配盈餘基準日 若行救撤銷原核定,則甲公司不必補$70,000,000 若甲公司繳半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則繳納日計入ICA$35,000,000,其經判決勝訴,國稅局將退還$35,000,000及加計利息,則應於接到核定通知書時自ICA帳戶中減除。 若甲公司於繳半提訴願後,判決勝訴前分配盈餘,則可能有實質超額分配問題,但現行稅法對此並無處罰之適用。,長期股權投資評價影響未分配盈餘計算,成本法評價與權益法評價所得的結果不同,前者於被投資公司經營獲利時所得到之稅後純益較權益法低,反之,被投資公司經營虧損時卻較高,由於自94年度起未分配盈餘加徵10%營利事業所得稅係採財務會計上之稅後純益計算,故不同的評價方式對未分配盈餘的課徵將造成影響。,長期股權投資評價方法之誤用,和平公司97年度辦理盈餘分配,依據帳載數計算稅額扣抵比率,其採總額計算之稅額扣抵比率為33.87%,採加權平均計算之稅額扣抵比率為46.89%。 國稅局查核時發現其部分原按成本法評價之長期股權投資,業經會計師改按權益法評價,並調增該公司96年度稅後純益$71,161,815,經調整後其按總額計算之稅額扣抵比率為29.85%,採加權平均計算之稅額扣抵比率為41.8%,遂核定和平公司超額分配可扣抵稅額$9,975,240。,短漏基本所得額中屬應稅免罰部分可予以排除,個人有短報或漏報基本所得額致短漏稅額者,應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施行細則第18條第1項第2款第2目規定計算漏稅額,該計算式中短報或漏報之基本所得額中屬於應稅免罰者,該部分應納稅額准予於計算漏稅額時減除,不以短報或漏報一般所得稅額中屬應稅免罰部分應納稅額為限。,個人基本稅額之漏稅額計算,漏稅額核定基本稅額申報部分核定基本稅額申報部分經核定之退稅款短報或漏報所得額之扣繳稅額及可扣抵稅額短報或漏報基本稅額中屬應稅免罰部分應納稅額 短報或漏報基本稅額中屬應稅免罰部分應納稅額(核定基本稅額申報部分核定基本稅額)【短報或漏報基本稅額中屬應稅免罰部分所得額(核定基本所得額申報部分核定基本所得額)】 計算公式中之核定基本稅額及申報部分核定基本稅額時,合於規定之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及大陸地區已納所得稅可扣抵稅額,應先行計算減除。,股東得請求公司收買其持有股份,修改章程記載股份轉讓或股票設質之限制。 公司進行合併時。 公司進行簡易合併(母公司對持有股權90%以上子公司之合併)。 公司進行收購。 公司進行股份轉讓。 公司進行分割。,行使股份買回請求權之課稅疑義,長榮公司吸收合併榮重公司 榮重公司之股東對合併案表示異議而請求該公司收買其持股,屬買賣有價證券之行為,應課徵證券交易稅,尚無視同股利分配之適用。 買回價格超過其取得成本,所產生之證券交易所得應計入異議股東之基本所得額。 表示異議而請求公司收買其持股,嗣因價格爭議聲請法院為價格之裁定,惟法院未能於合併基準日前裁定,遂於合併基準日先換發長榮公司股票予異議股東,嗣該異議股東於法院裁定價格後將換發之長榮股票賣回公司,此乃買賣有價證券行為。,短漏出售股票股利有證券交易所得,甲公司96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案,其自行申報全年所得額2千餘元,應納稅額0元,未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計算及申報基本所得額。 國稅局查核發現該公司於96年度出售其投資國內營利事業所獲配之股票股利,有證券交易收入3千3百餘萬元,以該股票股利之面額為證券交易成本,再扣除相關可分攤之費用後,核定應計入基本所得額之有價證券交易所得1千5百萬餘元,基本稅額1百50萬餘元,除補稅外並處以3倍以下之罰鍰。,案例,永和公司97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營業收入$24,000及營業成本為0,營業費用為$4,391,417、出售資產利益$18,332,567、利息收入$1,317,111、全年所得額為$15,282,261、減除證券交易所得$14,168,354及前五年核定虧損$1,113,907,課稅所得額為0。 國稅局查核發現該公司當年度出售有價證券收入$108,306,500(證交稅及手續費計$479,151)、出售有價證券成本$89,494,782,遂認該公司係以買賣有價證券為專業之營利事業,將其應稅銷售額$24,000認其他收入,並依總額法分攤及計算課稅所得額,境外稅額扣抵 (一),該項扣抵除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租稅協定外,其可扣抵之稅額係採直接扣抵,而非間接扣抵。,境外稅額扣抵 (二),甲公司68年12月與沙烏地阿拉伯(非租稅協定國家)簽約合資於沙國某工業區成立A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0%,97年度甲公司申報取得沙國已課徵之得稅額$1,224,104,294(包括當地營業金融公司所得稅$1,062,794,566及股利稅$161,309,728);沙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