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讲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9河北辛集中学月考)19世纪初,在中国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000文。19世纪20年代,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200文。到1839年,每两白银可兑换铜钱1600文。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晚清官吏贪腐严重B.小农经济根深蒂固C.英国大量走私鸦片D.中国被迫开设商埠答案C鸦片战争前,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铜钱贬值,C项正确。官吏腐败、小农经济根深蒂固不会导致货币严重贬值,A、B两项错误;被迫开放通商口岸是在鸦片战争后,D项错误。2.(2018四川绵阳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1838年6月,黄爵滋在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中称:“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夫耗银之多,由于贩烟之盛;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由此可推知,他主张禁烟应该首先()A.厉行闭关锁国政策B.重治吸食人员C.防控白银大量外流D.严惩鸦片贩子答案B由“贩烟之盛,由于食烟之众。无吸食,自无兴贩;无兴贩,则外夷之烟自不来矣”可知,黄爵滋认为贩烟之盛源于吸食人多,禁烟首先应重治吸食人员,故B项正确。3.(2019湖北武汉部分市级示范高中高三联考)“鸦片战争前,在广州附近和在从广东通到内地去的粤湘大道上,有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后来,“这些人中的大部分生计维艰,而不得不走进流浪者的队伍中去”。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B.广东人共同抵制洋货C.“十三行”辞退员工D.清政府严禁对外贸易答案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广州不再是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由此导致题干中“许多依靠对外贸易为生的劳动者”生计艰难,A项正确。4.(2018湖北武汉调研)鸦片战争以后,通过一系列条约,列强攫取的各种特权构成了对中国实施“准统治权”的制度。其中,有一项居于中心地位成为其他条约特权的基础。这一特权是()A.租界特权B.关税自主权C.领事裁判权D.最惠国待遇答案C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是外国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行使其他各种特权的重要保障,它构成每一条约特权的基础,贯穿于每一条约的条款中,“居于中心地位”,故C项正确。5.(2018贵州贵阳摸底)在一次签约仪式上,英方谈判代表认为:“条约所取得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北京驻使,没有这一项,这个条约是一文不值的。”而清政府认为:“准夷酋之伪钦差驻京,动受挟制”,此条“为患最剧,断难允行”。这表明()A.中英两国进行了平等协商B.英国试图在外交上控制中国C.中英分歧巨大,致签约流产D.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答案BA项中“平等协商”表述错误;外国公使进驻北京,便于列强对清政府施加压力,在外交上控制中国,故B项正确;中国在近代处于外国侵略的境地,只能被迫接受不平等条约,故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清政府竭力维护国家主权,故D项错误。6.(2016课标)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答案C从材料信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一些西方人认为中国拥有军备优势,这与洋务运动兴办军事企业、编练海军、举办民用工业和新式教育,多方面推进近代化并取得明显成效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中国未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A项错误;B项中“集权制度”与题干材料中“军备优势”不符,排除;当时中国是西方侵略的主要对象之一,不会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D项错误。7.(2019湖北黄冈质检)北京一次会试期间,台湾举人汪春源上书朝廷沉痛指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则天下人心必将瓦解,此后谁肯为皇上出力乎!”此上书的历史背景是()A.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B.马关条约割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C.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答案B由“台湾举人”“弃此数千百万生灵于仇雠之手”可知这是马关条约中中国割让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日本的内容,B项正确。8.(2018海南海口调研)两江总督刘坤一等就某一重大事件电奏清政府:“(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并恐各国从此生心,后患不堪设想”这表明()A.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重大危害B.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C.中日战争爆发在当时已不可避免D.清政府在和或战问题上仍举棋不定答案B由“(若)辽、台并失,(则)南北皆危”等可知刘坤一等有识之士反对中国与日本屈辱议和,故B项正确。9.(2018云南保山二模)赫德说:虽此初起,无人才,无器械,一败涂地;然其始羽檄一飞,四方响应,非无故也。自今以往,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完之志者。这反映出他认识到()A.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无法实现B.义和团运动盲目排外C.中国人民继续发动义和团运动D.武器落后是失败原因答案A“此种精神必更深入人心,弥漫全国。他日必有义和团之子孙,辇格林之炮,肩毛瑟之枪,以行今日义和团未完之志者”说明义和团运动瓦解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A正确。10.(2019湖南益阳模拟)有学者指出:某事变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致成了一个小型的“世界大战”。结果京师再陷,朝廷狼狈出亡。该“事变”是()A.义和团运动B.九一八事变C.一二九运动D.卢沟桥事变答案A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无洋不反,凡外皆仇”“以中国(实际上是以华北、东北甚至是以京津一隅)对抗各国”,可知这是对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以及对抗八国联军的叙述,故A项正确。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都是中国军队对抗日本的入侵,一二九运动是抗日救亡运动,皆与材料中“对抗各国”不符,且当时“朝廷”已灭亡,故B、C、D三项错误。11.(2018湖北武汉调研)“自来图治之原,必以明目达聪为要。此次内讧外侮,仓猝交乘。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是知祸患之伏于隐微,为朕所不及觉察者多矣。惩前毖后,能不寒心。”以上文字出自一道上谕,这道上谕出现的背景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D.太平天国运动答案C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符合“内讧外侮”,此时慈禧被迫出逃,感觉“频年所全力经营者,毁于一旦”,途中以光绪帝名义发布这道上谕,故C项正确。12.津京陷落后,西方列强虽没有把慈禧太后列为“首祸”,却以另一种方式“惩办”了她,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给慈禧太后造成此影响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的北伐B.英法联军进入北京C.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D据“把她赶出了深宫,使她在仓皇西狩途中亲尝了颠沛流离之苦,几乎丧尽了皇太后昔日的威严”可知外国侵略者占领了北京,并把慈禧太后赶出了北京。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攻下北京,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携当时为贵妃的慈禧逃往热河,故B项错误;义和团在北京的发展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支持,没有把慈禧太后赶出深宫,故C项错误;1900年6月,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江西红色七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辨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1912年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3分)答案(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6分)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6分)(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关联;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6分)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7分)14.(2018山西晋中调研)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美国汉学家史景迁认为,讲述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总是从19世纪中国受的屈辱和侵略开始切入。40年前他在开始教授中国历史时就觉得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国历史,我们应该从十七八世纪的中国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中国在世界上表现出一种更自信的姿态。我们应该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在明朝之前的这种蓬勃发展和增长。在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怎样导致了中国在19世纪末的衰落,我想这可能是更好的一种研究方法。时代周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史景迁的观点。(12分)(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答案示例1观点:认为史景迁的观点不合理,中国近代史开始于鸦片战争。(2分)理由:西方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社会性质开始改变,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开始改变,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学年南通市启东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客服员工工作总结汇编15篇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原文及音频)
-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无答案)
- 绿色能源市场前瞻分析
- 广州市房屋租赁合同(15篇)
- 软件外包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 汉字人课件教学课件
- 汉中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混凝土浇筑后的空洞与气泡检测方案
- 2025年匹克球裁判试题及答案
- 智慧校园建设“十五五”发展规划
- 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
- 学校食堂食材配送服务方案(肉类、粮油米面、蔬菜水果类)(技术标)
- 物理学与人类文明(绪论)课件
- 《圆的周长》说课ppt
- 2023年临沧市市级单位遴选(选调)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思维导图
- 第十一章-异常分娩-1产力异常
-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见证取样员手册
- 公司介绍-校园招聘-北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