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 预防地震观后感_第1页
305 预防地震观后感_第2页
305 预防地震观后感_第3页
305 预防地震观后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地震班会的观后感地震就是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同时地壳内部也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从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地方叫震中。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深度。震源浓度小于70公里的地震为浅源地震,在70-300公里之间的地震为中源地震,超过300公里的地震为深源地震。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 最近我们班召开了预防地震的班会,此次班会在这个地震多发区是很有必要开的,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关于地震的知识。当地震来临的时候我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大家不会那么的恐惧,主要的是当我们看到那些发生的地方上的场景,我们的心中无比的沉重,无比的心酸。一场地震的毁坏的能力远远超过那些火灾、水灾等。地震往往会使一个美好的城市处于瘫痪状态,大地震可以使整个城市成为废墟。在那些发生过地震的地方所幸存的人员都有很好的对地震的防范措施。当然,有预报地震的健全设备和机构是可以避免巨大的损害的。在这个班会我总结了一些地震的注意事项: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首先暂时躲在坚固的家具或桌子底,最好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 2、一次强震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 3、震后首先将大火扑灭。4、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尽量减至最少。5、不要走过狭窄的道路、沟渠边缘、悬崖或河边,以免发生 意外。6、注意不要靠近山体、悬崖,以免崩裂发生意外。7、靠近海岸时,必须注意海啸的发生。在低洼地则应防止水淹。8、不要害怕余震,也不要乱听谣言。9、遵守秩序,注意卫生。在平时,预先准备好各种避难的工具和装备: 1、水;2、五日左右的粮食(准备好即使一天不生火也足够食用的粮食);3、贵重物品(现金、银行存款薄,各种证件以及必要的地毯等);4、手电筒、蜡烛、火柴等;5、收音机;6、毛毯;7、手巾、绳、草纸等日用品以及洗漱用品;8、急救药品;9、背囊等用品。 这些用具应平时整理好,以便需要时可以马上携带走。而一旦我们不幸在地震中被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正确的求救,让救援人员尽早的发现自己?首先,被埋了以后根据具体情况,尽快找一个空间好的,通风的,一方面对自己的呼吸有好处,另外求救的时候人家也听得见,根据自己当时的情况尽量找一些空间大一点的、通风好一点的、能够跟上面有联系的。第二个方面,尽量要保持自己的体力,尽量减少消耗,不要太大声的嚷嚷,很着急,很惊慌失措,因为这些无助于你的抢救,反而使自己的体力消耗的厉害。我刚刚讲了,有的人能够耐受时间很长,7天、8天、10几天,如果惊慌失措体力消耗。另外可以敲一敲、打一打,这样使得周围人知道这里边,至少客观上有一些反应,也许旁边也有人埋在那儿了,敲敲打打,互相有一种鼓励,决绝于还有一丝希望。温家宝总理在灾区现场用喇叭喊话,听到了肯定很受鼓舞,增强他们面对灾害增强他们生存的信心,这是很重要的。既要有生存的信心,同时要让人家知道这里有生命存在,同时保持自己的体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