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医学导论,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一、呼吸系统结构、功能特点及自我保健 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三、大学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四、心肺复苏ABC,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一、呼吸系统结构、功能特点及自我保健,(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 (二)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思考:气体是怎样进入肺的?,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一)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1.上呼吸道 2.下呼吸道 3.终末呼吸单位 4.肺的血液供应 5.肺的淋巴引流 6.肺的神经支配 7. 胸膜,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5,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6,1、上呼吸道,鼻腔有鼻甲的弯曲的结构,具有鼻毛和富于血管、纤毛上皮的粘膜覆盖其表面,主要功能是滤清、湿化和加温吸入空气,使吸入空气经粘膜加温到37度左右,并达到95的相对湿度以适应生理要求。,鼻腔的自我保健 洗鼻腔,不用手挖鼻孔,以免引起鼻出血 加强鼻部的抗寒锻炼(按摩、冷水浴面),避免和减少有害刺激气体吸入,及时防治急性鼻炎。,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7,上呼吸道,咽和喉部丰富的淋巴组织包括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和扁桃体发挥着防卫作用。会厌、声门、声带都具有保护性反射作用,在发音吞咽时防止口腔分泌物和食物误吸入下呼吸道。,咽喉的自我保健 不要在吃饭吞咽时说话,以免食物呛入气管; 不大声尖叫嘶喊,以免损伤声带; 不要进食过冷、过辛辣的食物; 不要乱服药;及时治疗咽喉炎。,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8,2、下呼吸道,气管从喉开始至气管分叉处,长约1-13cm,在第4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夹角比左侧大,管径也略大,因此,误吸入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两总支气管的角度为50-100度。,气管和支气管的自我保健 保持呼吸道环境的空气清洁; 避免香烟、煤烟、尘埃、寒冷空气及过敏原的刺激; 及时治疗上呼吸道的感染。,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9,气管结构,气管和大支气管的结构相似,粘膜由假复层纤毛上皮和分泌粘液的杯状细胞组成,粘膜下为弹力纤维组成的固有膜。外膜由“C”字形软骨和结缔组织构成。软骨缺口由平滑肌、腺体和结缔组织封闭。,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0,3、肺终末呼吸单位,左右支气管进入左、右两肺,形成树枝状的分支,在分支的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末梢细支气管远端称为终末呼吸单位。,肺的自我保健 加强体育锻炼、长跑等耐力性锻炼对提高肺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注意季节变化,勿受寒; 不吸烟和避免被动吸烟; 避免在人群密集或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活动; 及时诊治呼吸道疾病。,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1,7、胸 膜,胸膜分脏壁两层。壁层胸膜分布有感觉神经末梢,脏层胸膜无痛觉神经,因此,胸部疼痛由壁层胸膜发生病变或受刺激引起。,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2,(二)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肺的呼吸功能 防御功能 代谢功能 神经分泌功能,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3,O2在血液中的运输,有两种形式: 98.5的氧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 1.5的氧在血浆中以物理溶解的形式运输。,氧的运输,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4,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5,二、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一)病史与症状 (二)实验室检查 (三)辅助检查,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6,(一)病史与症状,1.咳嗽 2.咳痰 3.咯血 4.胸痛 5.呼吸困难,防御性反射咳嗽,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7,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8,1.咳嗽(cough) 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内的异物。,咳嗽的病因 a.呼吸道的疾病,如异物、粉尘、炎症、出血与肿瘤等。 b.胸膜疾病 c.心血管疾病 d.中枢神经因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19,2.咳痰(expectoration) 是通过呼吸动作将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观察痰的颜色、气味、量和性质常可提示诊断的依据。,3.咯血 (hemoptysis) 支气管疾病 肺部疾病 心血管疾病 其他,病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0,咯血与呕血的鉴别,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1,4.胸痛 (chest pain) 胸壁疾病 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纵膈疾病 其他,5.呼吸困难 (dyspnea)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中毒 血液病 神经精神,病因,病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2,(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 2.痰液检查 3.抗原皮肤试验 4.胸腔积液检查,急慢性炎症,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3,(三)辅助检查,1.影象检查 2.肺功能检查 3.支气管镜检查 4.放射性核素检查 5.病理组织检查,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4,正常胸部肺窗CT,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5,三、大学生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3.大叶性肺炎 4.肺结核,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6,1.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主要表现 鼻咽干痒、鼻塞、喷嚏、流清涕,并有身体不适、倦怠、低热、畏寒、头痛,一般在34天后渐愈。 并发症:心肌炎,处理方法 (1)发热者最好卧床休息,不发热者也适当休息,不可太累。 (2)初期可用一些治感冒的中成药,如板蓝根、vc银翘片。 (3)体温在38度以上者,可服APC。,急性鼻炎、急性咽炎,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7,上呼吸道感染,多为病毒性感染:抗组胺药 + 解热镇痛药 抗生素应用指征:扁桃体炎、中耳炎、 发热3天,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8,急性咽痛,病毒、链球菌、白喉(罕见) 抗生素应用指征:扁桃体炎伴淋巴结大 伴风湿性心脏病 化脓性链球菌流行 猩红热 扁桃体周围脓肿 常见抗生素:青霉素类或大环内酯类x10天,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29,复发性扁桃体炎,化脓性链球菌(咽拭子培养) 常用抗生素:青霉素、大环内酯类 无效者选用氨美汀/克林霉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0,急性会厌炎,病源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 抗生素:头孢噻肟 / 头孢三嗪 X 5天 序贯口服羟氨苄或安美汀,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1,急性细菌性鼻窦炎/中耳炎,常见致病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氏菌、金葡、厌氧菌 首选:羟氨苄(500mg tid)x10天 无效者选用:强力霉素、头孢克罗、安美汀、喹诺酮类等 严重者用:头孢噻肟或头孢三嗪 + 耐酶青霉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2,2.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主要表现 起病较急,常先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体温38 左右,多在35天降至正常。咳嗽、咳痰(先干咳或少量粘液性痰,随后转为粘脓痰),可持续23周。,预防 增强体质,防止感冒。清除鼻咽部的病灶。,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3,急性支气管炎,病原菌:病毒、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 抗菌素:大环内酯类、强力霉素、氨苄,PG、第一代先锋。 疗程:5-10天,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4,3.细菌(大叶)性肺炎,致病菌:肺炎球菌 主要表现 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病毒感染史,大多数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 起病急、高热、寒战、体温3940 。 面颊绯红、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严重者可发生休克。,预防 避免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诱发因素。,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5,4.肺结核,典型症状 消瘦、乏力、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咳嗽、胸痛、咯血等。 诊断 拍片、结核菌素试验 痰结核菌培养,预防 (1)经呼吸道传染 (2)接种卡介苗 (3)避免接触排菌病人 (4)不随地吐痰,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6,5.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概念:呼吸道过敏反应引起的以支气 管可逆性发作性痉挛为特征的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性疾病。 过敏原:花粉、尘埃、动物毛屑、真 菌、药物、食品等。,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7,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8,6.肺气肿 (Pulmonary emphysema),概念:呼吸性细支气管至肺泡的末梢肺组织因持续性含气量增加而呈过度膨胀,伴有肺泡壁弹力组织破坏,间隔断裂致肺泡相互融合,肺容积胀大的病理状态。,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39,肺气肿 (Pulmonary emphysema),临床病理联系: (1)肺功能降低:通气功能障碍 (2)桶状胸 (3)肺心病:肺循环阻力增加 (4)自发性气胸:肺边缘的肺大泡破裂,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0,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导致以右心室肥厚、扩张为特征的心脏病。,病因和发病机制 肺循环阻力增加既肺动脉高压是引起肺心病的关键环节 各类肺疾病 原发性肺动脉病变 胸廓畸形,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1,8.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病因: 呼吸道病变 肺组织病变 肺血管疾病 胸廓病变 神经中枢及其传导系统及呼吸肌疾患,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2,四、心肺复苏ABC,心脏骤停: 是指心脏泵血功能突然停止。 A(Airway) 畅通气道 B(Breathing) 人工呼吸 C(Circulation) 人工循环,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3,:打开呼吸道,压額抬下巴法,改良式抬下巴法,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4,:人工呼吸,1.拇指与食指捏住鼻子 2.口对口或口对面罩 3.平稳吹气约2秒钟 4.吹气量以明显看到胸部起伏即可,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5,:心外按摩(成人),将患者平躺硬板上 找到按摩位置:两乳头间胸骨上(胸骨下半段) 双手掌根重叠置於胸骨上,以掌根施力 手肘打直,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2.4-5cm 维持平稳力气与速率(每分钟100次) 放松时不可用力,掌根不可离开胸骨,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6,注意:复苏姿势,双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5次,吹气1次,单人复苏时,每按压胸部15次,吹气2次,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7,心肺复苏成功,恢复自主呼吸、颈动脉搏动、出现瞳孔缩小、肤色好转,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8,THE END,O2,让我们保持呼吸道通畅 以确保供给充足的,2019/5/4,医学概论-呼吸系统疾病,49,现今医学分为传统医学、基于“生物-医学模式”近代发展起来的西医,20世纪西医又发展到“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或综合医学模式,后基因组时代系统生物学的兴起,形成了系统医学在全球的迅速发展,成为继传统医学、西医学之后中、西医学汇通的未来医学。当代中国医学类专业比较优秀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 中医即中国传统医药学,是形成于数千年前的中国,是建立在人们与疾病长期斗争的经验总结及阴阳五行、八纲脏腑辨证基础上,运用朴素辩证法及思辨推理方法,认识机体、自然、疾病三者关系,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功能人”包括功能脏器为概念的独特的医学哲学理论体系。在治疗上,除了药物外,还有针灸、推拿气功、耳针等特殊疗法,它是世界传统医学中最完善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为人类尤其为中国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 西医学是最近三四百年来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及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主要采用科学实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直至目前的分子基因层次水平,发展极为迅速,超过其它任何一门医学科学,成为世界医学史上的主流。 可见中西医学,一个是以“功能人”为概念的独特的哲学医学理论体系,一个是以“解剖人、肉体人”为概念的新兴的现代医学科学理论体系,二者都不是以完整人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从理论讲二者都不是科学的,势必影响各自发展。事实也证明这一切,中医长期停滞不前、疗效也不确实。西医尽管发展到目前的基因分子层次,但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对绝大部分疾病发病原因认识不清、发病机理弄不明白,治疗受到制约,在小小SARS、禽流感面前竟束手无策,在糖尿病、癌症、心脑血管疾病、尿毒症等相当多疾病面前更是不得不求助或借助中医治疗。一个是疗效不确实,一个是有些甚至相当多疾病无法治疗,这就是中西医学结合的缘由。然而,由于二者是两套理论、两股道上跑的车,风马牛不相及,从理论上讲就没有结合的可能,只是形式上的融合罢了。故出现西医对治疗不了的疾病只好求助中医,而中医则往往采用西医诊断中医治疗,以及中西治疗法一块用的局面。 至于循证医学、比较医学、后现代医学、行为医学等所谓“医学”,都称不上一门独立的医学科学,关于这一点在灵魂医学有关章节中将有相关点评。 总之,目前以中西医学为主的世界各种医学科学都存在不完整性的瑕疵,即都是以不完整的人为研究对象的医学科学,故不能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史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成为阻碍医学科学前进的羁绊。的确,要解决目前存在于中西医学甚至人文社会科学上一切疑难模糊问题,显然已完全超出了中西医学所涉及的范畴,我们必须跳出中西医学的理论框架,建立起一个新的医学理论体系 - 东方医学和西方医学(即西医)的融合形成现代系统医学。该体系所涉及的一切问题不管从广度上,还是从深度上,都应该远远超过现有的中西医学理论,并将现有中西医学理论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为了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原创人生、医学理论体系灵魂医学 soul medicine应运而生,她不但从宏观上或战略上圆满解释并解决了存在于人类医学及人文社会科学史上的一切疑难模糊问题,而且还能够使人们得以启迪人生,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自身、不得不重新认识人类赖以生存的这个多维世界。 医学化验 医学定义(medicine),是处理人健康定义中人的生理处于良好状态相关问题的一种科学,以治疗预防生理疾病和提高人体生理机体健康为目的。狭义的医学只是疾病的治疗和机体有效功能的极限恢复,广义的医学还包括中国养生学和由此衍生的西方的营养学。现在世界上医学主要有西方微观西医学和东方宏观中医学两大系统体系。医学的科学性在与应用基础医学的理论不断完善和实践的验证,例如生化、生理、微生物学、解剖、病理学、药理学、统计学、流行病学,中医学及中医技能等,来治疗疾病与促进健康。虽然东西方由于思维方式的不同导致研究人体健康与外界联系及病理机制的宏观微观顺序不同,但在不远的将来中西医实践的丰富经验的积累和理论的形成必将诞生新的医学-人类医学。 不同于现代医学,不同于传统中医, 金水医学诞生了,金水医学是以驱除病理,恢复生理为主张的全新医学,走出了人类医学的误区,治疗疾病的特色鲜明,不论是任何疾病都能做到从危为安,由重到轻的恢复办法。金水医学认识到人体是生命体,生命体有自己的强大的生理自我愈合功能,帮助生命体恢复自主作用才是治疗疾病的根本。针对当今现代文明病,现代疑难病,现代慢性病,亚健康,一体多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治疗法则为“胃肠洁,气血流,玄府开,营卫昌”人生命体运动符合自然节律,最终达到人体生理增强,消灭疾病的目的。 编辑本段医学的分类 医学研究 医学可分为现代医学(即通常说的西医学)和传统医学(包括中医学、藏医学、蒙医学等)多种医学体系。不同地区和民族都有相应的一些医学体系,宗旨和目的不相同。印度传统医学系统也被认为很发达。 研究领域大方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等。 基础医学包括:医学生物数学, 医学生物化学, 医学生物物理学 ,人体解剖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人体组织学 ,人体胚胎学, 医学遗传学, 人体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微生物学 ,医学病毒学, 人体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药理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 医学心理学, 生物医学工程学 ,医学信息学, 急救学, 护病学, 新中心法则。 临床医学包括: 临床诊断学 实验诊断学.影像诊断学+ 放射诊断学+ 超声诊断学+ 核医诊断学* 临床治疗学 职能治疗学 化学治疗学 生物治疗学 血液治疗学 组织器官治疗学 饮食治疗学 物理治疗学 语言治疗学 心理治疗学 内科学 外科学 泌尿科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老年医学 眼科学 耳鼻喉科学 口腔医学 传染病学 皮肤医学 神经医学 精神病学 肿瘤医学 急诊医学 麻醉学 护理学 家庭医学 性医学 临终关怀学 康复医学 保健医学 听力学。 编辑本段医学的起源 手术治疗 中、西医学的起源大致相同。主要包括:救护、求食的本能行为。如动物受伤会舐其伤口、遇热会避入水中,人与动物一样有着本能救护。人类的求食本能在寻找食物时,逐渐发现了葱、姜、蒜、粳米、薏米等虽为食物或调味品,却具有治病作用;生活经验创造了医学。先古人类通过劳动制造出利器,从而产生了砭石、骨针等医疗器具,逐渐掌握了运用工具治疗疾病的经验。与此同时,人们发现活动肢体可以舒筋活络,强身健体,“导引术”、“五禽戏”的形成,也是古代人们积累生活经验后产生的保健养生观;医、巫的合与分。由于原始人受制于智力尚未开化,对自然界的变化以及宇宙间的一切反常现象,心存恐惧,难以做科学、合理的解释,因而误以为有超自然的力量主宰其中。故巫、医合流曾是中、西医学共有的一段历史。在中医学的历史进程中,“祝由”术沿袭数千年,属于元明临床“十三”科之一,但以医学为目的的解剖可追溯到公元11年(西汉王莽新朝三年),是中国古老的实证医学萌芽。由于儒、释、道三教合流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格局,“重道轻器”衍生出的务虚倾向,重体悟而疏实证,必然缺少逻辑推理,致使中国的实证医学成就在日后难以与西方医学同日而语。古埃及医师运用念咒、画符和草药治病,前二者就是巫医。西医在古希腊时期就开始医巫分家,亚里士多德曾详细描述了动物的内脏和器官,古希腊医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人物希波克拉底将唯物主义哲学运用于医学之中,在论圣病中说:“被人们称为神圣的疾病(指癫痫和一些精神患者),在我看来一点也不比其他病症更神、更圣,与其他任何疾病一样起源于自然的原因。只因这些病症状奇异,而人们对它们又一无所知,充满疑惑,故而将其原因和性质归之于神灵。”亚里士多德所创立的唯物主义医学体系,加快了医学科学化的进程;轴心时代中、西医学的峰巅之作。雅斯贝而斯曾说:“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并且是独立地发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这一阶段,是东、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学派林立,形成了空前绝后的学术繁荣局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了奠基作用;处在古典希腊文明的开创时期,出现了德谟克利特、费底亚斯、阿基米德、苏格拉底等哲人和智者。在东、西方科学和文化昌明的大背景下,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代表着中、西两座医学的峰巅之作便自然而然的诞生了。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已从简单的临床经验积累,升华到系统的理论总结。关于希波克拉底全集,意大利著名医史学家卡斯蒂格略尼认为:“是自然科学几乎没有萌芽的时代,在医术上具有先进性的最宝贵的代表文献。希波克拉底学派的医学虽然在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的知识上有缺陷,虽然只是很少而粗略地研究过动物,但是它主要是建立在临床实验和哲学推理的基础上,终能使医学提高到难以超过的高度。这是历史上最有意义的现象之一,并可能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说明通过经验,实际观察和正确的推理,可以得到极有价值的宝贵材料,他的确解决了医学历史上具有决定性倾向的开端。”比较黄帝内经和希波克拉底全集,二者的理论建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废巫存医、整体观念、调节平衡、哲学思辩、临床实践。其中黄帝内经强调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从外测内,可以不依赖解剖形态学而照样诊治疾病。其理论体系是自洽的,难以突破;希波克拉底全集虽然没有系统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但却强调具体的解剖结构,为医学的实证开了先河。这些差异为中、西医学的日后分向而行埋下了伏笔。 医学教材 东、西方文化历史背景是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土壤。公元2世纪东、西方的两位医学巨匠张仲景和盖伦,传承了不同的学术思想,创建了迥异的医学范式,发展和完善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使中、西医学各自走向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在汉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述的伤寒杂病论之前,就有内经、难经、本草经等古典医药典籍。张仲景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继承了内经等基本理论和丰富的医药知识,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其贡献在于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为后世中医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西方,盖伦的一生生活在罗马帝国时安东尼父子的执政期。彼时,罗马帝国的繁荣,为盖伦的医学成就、以及西方医学的昌盛,提供了可靠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保证。盖伦继承希波克拉底的学术思想,著述200余部著作,现存的83部著作中,内容涉及解剖、生理、病理、卫生、药物、希波克拉底文集研究、哲学、语言学、逻辑学、数学、历史、法律等。倡导实证医学,他的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视实验、疾病局部定位思想、重视形式逻辑、强调演绎法等特点,对后世西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中、西医学在张仲景和盖伦完全相悖的医学范式引导下,开始步入了分道扬镳的历史进程。在中华文化强调“中和”的大背景下,学术界便有了“海纳百川”的宽松气氛。出现了学术流派精彩分呈,如瘟病的寒温之争,经方时方之别等。中医学按张仲景的思维范式,蓬蓬勃勃的发展起来了。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医疗实践的发展,最初的中医学理论已无法诠释新的科学事实,因此,医学理论必须不断创新,才能适应社会需要,这就促使中医学进入汉代以后,呈现出全面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共包括四个时期: 编辑本段魏晋隋唐时期 由于重视总结临床经验,并继承整理发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医著的理论,出现了众多名医名著。如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编辑本段宋金元时期 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日益发展,学术文化领域百家争鸣,特别是思想家的革新精神,为中医学理论的创新和突破性进展,提供了有利的文化背景。宋代陈无择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提出三因学说;并产生了最具盛名四大学派,刘完素倡导火热论;张从正力倡“攻邪论”;李杲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理论;朱震亨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的演变规律。 编辑本段明清时期 是中医学理论综合汇编、深化发展,临床各科辨证体系丰富、提高阶段。如明代楼英的医学纲目和王肯堂的证治准绳,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和陈梦雷主编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注重实证研究,纠正了古医籍中关于解剖知识的某些错误,肯定了“脑主思维”,发展了瘀血理论。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创新与突破,吴有性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病篇,吴鞠通著温病条辨等,在药物学研究方面,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药物学研究的成就。 而西方医学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逐渐进入了中世纪的千年黑暗,科学变成了神学的奴婢,牧师取代医师。从13世纪开始,始渐复明,直到15世纪,冲破封建宗教藩篱,才得以迅速发展。达芬奇开创现代解剖学,维萨里创立解剖生理学;1731年意大利摩尔干尼创立了病理解剖学;1855年德国魏尔啸创建了细胞病理学;与此同时西方科学方法论对医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以实验为主的实证方法(观察实验和比较分析)、及对医学研究中的“经院哲学”的彻底决裂、依靠各门自然科学所提供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培养了医学家们的科学意识,赋予了医学的自然科学属性,使其摆脱了思辩推理的玄想而成就了生物医学模式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卫生教育专业题库- 卫生教育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实施效果评估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统计与决策实验设计试题解析
-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实验探究模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社区安全综合管理与服务体系
- 2025年农村常见传染病防治试题库-农村霍乱疫情监测及控制措施测试卷
- 2025年大学警卫学专业题库- 警卫学专业教育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
- 2025年大学国内安全保卫专业题库- 大学安全保卫专业学生个人品牌打造
- 2025年大学体育教育专业题库- 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创新计划设计研究
- 2025年司法考试刑法模拟检测试卷:刑法知识梳理与模拟题
- 2025年大学融合教育专业题库- 学习困难儿童的融合教育方法
- 安静的力量-高一主题班会
- 血小板活化与流式细胞仪分析
- 公共政策导论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学教程(最新)
- 发行公司债法律意见书正文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全关节镜下FiberTape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课件
- 有限元和有限差分法基础超详细版本
- 《临建布置方案》word版
-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与处理PPT课件
- 某某某污水处理厂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