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预防知识课件_第1页
乙肝预防知识课件_第2页
乙肝预防知识课件_第3页
乙肝预防知识课件_第4页
乙肝预防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型肝炎基本知识,乙型肝炎病毒 是 艾滋病病毒 传染性的100倍,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100,1,14,乙型肝炎病原学 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测 流行病学 乙肝的防治,乙 型 肝 炎 病 原 学,乙肝病毒的发现,1970年:伦敦Middlesex医院的DS Dane用电子显微镜发现了乙肝病毒颗粒。,HBV的生物学特性,顽强的抵抗力 耐高温、低温、干燥、紫外线 - 20度存活20年; 37度存活7天 55度存活6小时 耐乙醇、来苏儿、碘酒等 70%乙醇不能杀灭病毒 灭活HBV的条件和方法 100度10分钟可使其失去传染活性 煮沸1-2小时,高压灭菌法可杀灭 对0.5过氧乙酸、3漂白粉、0.2新洁尔灭敏感 对过氯乙酸敏感,但HBsAg保留,传染性比HIV 强100倍,HBV感染的自然史,慢性乙肝患者: 5年肝硬化发生率1225 5年肝癌的发生率615 5年肝功能衰竭2023 不经治疗,约25的人感染乙型肝炎30-50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所有原发性肝癌的6080由HBV感染所致,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年龄越小,危害越大,感染HBV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测,HBV血清学指标,HBsAgAnti-HBs HBeAgAnti-HBe HBcAgAnti-HBc HBV DNA HBV DNA 多聚酶,Dane 颗粒,病毒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结果分析,流行病学,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急性、慢性患者、亚临床患者和病毒携带者 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携带者最为重要 传染性贯穿整个病程,传染源,传播途径,血源性传播 接受被HB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 母婴传播 产前宫内传播 产程中传播 最为重要,约占新生儿感染的80% 围产期传播:产后早期扶养过程中传播 医源性传播 消毒/处理不当 性接触传播 未采取保护措施 密切接触传播 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 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其他说明 虫媒传播途径等尚未得到证实 一般认为HBV不经胃肠道传播 但HBV可能经口腔破损的粘膜传播,抗HBs阴性者均易感 我国成人HBV感染率 城市50%60% 农村可达70%以上 农村学龄儿童HBV感染率即可接近或达到成人水平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乙肝感染发病主要集中在有较多暴露机会的高危人群中 高危人群 新生儿 医务人员 职业献血员 血透患者、依赖输血者、免疫缺陷患者,易感人群,20亿人曾感染HBV,7.5亿人曾感染HBV,3.5亿携带者,0.93亿携带者,每年3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每年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HBV感染的流行现状/疾病负担,中国,世界,乙肝的防治,乙型肝炎的防治策略,乙型肝炎至今没有根治的办法 “预防”重于“治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的唯一有效方法,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 Hepatitis B.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communicable diseases surveillance and response.2002;2,普遍接种不仅减少患这种疾病的病例数,还可以控制病毒从慢性携带者向他人的传播,Source: NNDSS,年份,美国采取积极的疫苗策略迅速降低乙肝感染(1966 2000),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不同乙肝免疫策略预测美国,高危人群,新生儿,青少年,Xiaofeng L,Shengli B,Weizhong Y,et,al.Vaccine,2009,27(47/5);6550-7,与1992年相比,2006年HBV流行下降,但随年龄组增加,流行率呈上升趋势,乙肝的防治策略预防最有效!,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明确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乙肝疫苗是唯一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Hepatitis B. WHO/CDS/CSR/LYO/2002.2,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流动性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1; 从事饮食业、食品加工、及托幼工作的人群1; 与携带者有家庭式接触或亲密接触的人群1;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2; 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患者,易发生外伤者2; 男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2; ,1. 敦哲,富继业,汪玉珍等。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率的策略探讨。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135-2138,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如何接种乙肝疫苗?,有乙肝五项的检测结果: 未感染过乙肝,无抗体保护者,应接种乙肝疫苗; 没有乙肝五项检测结果: 乙肝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1,2;,乙肝五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一HBc),1.廖雪雁,庄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46。,2.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接种乙肝疫苗前,乙肝五项的检测, 有必要吗?,廖雪雁,庄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46。,接种乙肝疫苗不筛查,安全吗?,从乙肝疫苗的成分分析,接种乙肝疫苗不筛查是安全的!,廖雪雁,庄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46。,乙肝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安全吗?,乙肝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安全有效!,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1982-2005年,全球约6000万名一般人群接种了乙肝疫苗,但未发现其中HBV标志阳性者因接种乙肝疫苗而出现不良事件1。,CDC. A comprehensive immunization strategy to eliminate transmiss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MWR,2005,54(RR16):1-33. 曲春燕等。乙肝病毒携带者应用乙肝疫苗50例I临床观察。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4189。,中国科学院庄辉院士 建议:,从乙型肝炎疫苗的成分、感染和未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结果表明,证明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进行筛查是安全的。,廖雪雁,庄辉。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前不筛查是安全的。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9746。,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建议:,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HBV感染标志物,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 自1982年全球实施乙型肝炎疫苗普遍接种以来的实践证明,该疫苗在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