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氟物质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1页
含氟物质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2页
含氟物质操作注意事项.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含氟物质操作注意事项1、 氢氟酸 (1)理化性质 氢氟酸是氟化氢水溶液,一般呈无色透明,较浓的氢氟酸会挥发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氟化氢。氢氟酸是中强酸,但它的腐蚀性极强,可以腐蚀大多数金属及玻璃等含硅物质,对人体的腐蚀尤其严重,皮肤接触会有红肿,灼烧感,氟离子可解离渗透至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死。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而使皮肤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估计人摄入1.5克氢氟酸可导致直接死亡。氟化氢气体也能腐蚀皮肤,眼睛等,吸入后会有咳嗽,咽喉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高浓度氟化氢气体或酸雾可以导致支气管炎和出血性肺水肿,氟化氢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为1mg/L。(2)毒理学及临床表现 氢氟酸灼伤的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处理方法有关。浓度越高,接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约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越强烈。接触浓度30%以上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会立即发生,低浓度时数小时后才会出现疼痛和损伤。局部皮损起初呈红斑,随即转为有红晕的白色水肿,继而变为淡青灰色坏死,而后复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脱落后形成溃疡。手指部位的损伤常转为大疱,甲板也常同时受损,甲床与甲周红肿。严重时甲下水疱形成,甲板与甲床分离。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溃疡愈合缓慢。严重者累及局部骨骼,以指骨最为多见,表现为指间关节狭窄,关节面粗糙,边缘不整,皮质增生,随腔狭小,乃至骨质吸收等类似骨髓炎征象,氟化氢气体及氢氟酸酸雾可引起皮肤瘙痒和皮炎,剂量大时可造成皮肤,胃肠道,呼吸道黏膜的灼伤,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会局部剧痛,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角膜穿孔。(3)氢氟酸及氟化氢中毒的急救 皮肤接触氢氟酸或氟化氢后应立即以大量流水长时间清洗,以尽快稀释,这是最有效的措施和急救的关键。氢氟酸灼伤后处理的原则是使用无毒无腐蚀性的钙,镁可溶性盐类等,与氟离子形成难溶的氟化钙或氟化镁,使氟离子失活,氯化钙浸泡和氧化镁湿敷都是快捷有效的方法。氢氟酸溅入眼内应立即分开眼睑,以大量清水冲洗十五分钟。氢氟酸急性中毒经紧急处理后应立即送医院。(4)氢氟酸危险的预防措施 氟化物样品及原料等必须与其他物质隔离,单独置于固定的阴凉通风处保存,凡操作直接接触氟化物(尤其是氢氟酸)的生产人员必须穿专用的防护服,实验中戴口罩和乳胶手套。氟化物操作场所必须保持通风良好,水源充足,并准备足量5%氯化钙溶液作为氟化物腐蚀应急药剂,凡皮肤接触或怀疑接触含氟溶液,应立即用氯化钙溶液清洗,实验室中氟化物的操作应在通风厨内进行。2、其它常见含氟化合物(1)危险性很高的氟化物。包括氟硅酸,氟硼酸,四氟化硅,三氟化硼,氟磺酸等,这些物质都是强酸或可以水解生成氢氟酸,它们易挥发,在潮湿空气中也可释放出氟化氢气体,他们对人体可构成的伤害类似,其程度不亚于氢氟酸,在使用和接触时的注意事项与氢氟酸相同。(2)危险性较高的氟化物。包括氟化铵,氟化钾,氟化钠等可溶性氟化物盐类。由于氢氟酸是中强酸,这些物质在水中或潮湿空气中可以水解生成少量氟化氢,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皮肤接触后如不及时处理,即可构成较强的损伤及骨痛,应多加重视。可溶性氟化物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氟化氢,在pH3.18时,HF占总氟比例会超过50%,因此这些物质在酸性环境中使用时应与氢氟酸同样重视。(3)危险性中等的氟化物。包括氟硅酸钠,氟硅酸钾,氟铝酸钠等微溶性含氟配合物。这类物质属中等毒性,微溶于水,对肌肤的刺激作用远比可溶性氟化物要低,但是在加热或酸性环境中仍会水生成氢氟酸,在水中也可以缓慢水解释放出少量氢氟酸,无防护长期接触这些物质也会导致慢性氟中毒。(4)危险性较低的氟化物。包括氟化钙,氟化镁等难溶氟化物。这些物质在通常状态下不水解,不与稀酸反应,基本没有生理毒性,但在体内大量累积仍可造成氟中毒。他们虽不溶于稀酸,但可以与浓酸反应放出氟化氢。3、含氟盐类的毒性及操作注意事项(1)毒性。绝大多数含氟化合物经人体长期接触或摄入都可引起慢性中毒,慢性中毒主要会引起氟骨病,症状是全身的骨头尤其是关节部位剧痛,此外还对牙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氟骨病几乎无法治愈,因此要严格控制氟的长期摄入。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氟浓度不得超过1ppm。但非长期进入人体内的氟元素绝大部分会在短时间内代谢而排出体外,因此急性氟中毒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2)预防。严格控制食入或吸入含氟物质,如不慎食入,应立即服用葡萄糖酸钙(钙片)之后送医院治疗。尽量做好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含氟物质,如不慎接触,则尽快用清水及氯化钙溶液清洗接触部位,严重者敷以甘油氧化镁药膏并就医。衣服,器材及地面和墙壁上接触氟化物(尤其是氟化物溶液)要及时清洗,必要时辅以氯化钙溶液清洗,避免人员无意接触。氟化物操作场所常备5%氯化钙溶液,钙片及甘油氧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