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ppt_第1页
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ppt_第2页
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ppt_第3页
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ppt_第4页
民间文学与在地文化采风.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計劃報告目錄,一、修課班級與人數 二、教學團隊 三、教學網頁 四、課程目標 五、上課內容導向 六、上課方式 七、學生學習作業,八、風采再現:吸收、融合、重構 九、成果展暨座談會 十、學生回饋 十一、檢討與反省 十二、經費支用情況 十三、結語,、修課班級與人數,修課人數:32 登記選課學生數:40 修課人數上限:40 正式修課人數:32 實際上課人數:33,二、教學團隊,蔡蕙如 副教授,薛建蓉 教學助理,蔡侑庭 網站助理,三、教學網頁,四、課程目標,本課程結合 觀念與實踐,涵蓋文學與文化,強調實學與實做。 1.探索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的相關意涵 2.激發走入民間的熱誠,采錄一手資料的動力 3.培養觀察現象,探索問題,創意見解的思維能力 撒落在心田的一顆顆種子,期待在他鄉異地發芽茁壯,五、上課內容導向,.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分兩大部份: 1.觀念的建構:建構起學生對民間文學觀念與工作的基本認知。透過神話、傳說、故事 、歌謠和諺語的內容,以集體潛意識、生活智慧結晶、情感寄託三方面來探索其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意涵。 2.實踐的學習:以臺南場域的發展脈絡 ,分別從台江腹地、古城垣、舊港道為采風重點,以作為在地文化的探查。,六、上課方式,觀念建構實地探查檢討回饋,六.1 觀念建構,觀念的建構,1.老師講授: 蔡蕙如:1、民間文學理論論述與在地文化探討 2、採訪實作經驗分享 2.專題演講: 10/23吳茂成: 題目-探尋河之道台江治水神話 與水系區域治理 12/11詹伯望: 題目-臺灣府城與五條港,專題演講: 探尋河之道台江治水神話與水系區域治理,講員:台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 講述內容大綱: (一)台江治水神話與水系區域治理,前者是民間文學,後者是現實。 (二)成也曾文溪,敗也曾文溪。 (三)台南市的威尼斯。,3. 10/23吳茂成,專題演講: 探港道之道台灣府城與五條港,講員:台南市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 講述內容大綱: (一)五條港的分佈區域。 -五條港舊河道為分別為安海港、佛頭港、 南勢港、南河港、新港墘港等五條河道 (二)流傳在五條港的俚諺。 (三)城垣尋跡。,六.2實地探查,虛擬實境:姑婆廟附近商家,1.時間:2009年10月02日 2.分組:7組 3.帶隊人員: 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 4.採訪地點: 姑婆廟附近,第一次戶外教學,1.時間:2009年10月30日 2.分組:2組 3.帶隊人員: 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四人 4.採訪地點: 台江腹地,第二次戶外教學 古城垣的故事,1.時間:2009年11月25日 2.分組:2組 3.帶隊人員: 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台南市文化資產協會 4.採訪地點:古城斷垣遺址 實地探查路線規劃 (1)小西門訪談考古學家 (2)采風路線:小西門、小東門、 大東門、大南門,第三次戶外教學 舊港道的故事,1.時間:2009年12月18日 2.分組:2組 3.帶隊人員:蔡蕙如、薛建蓉、蔡侑庭,以及台南市文化資產協會 4.採訪地點:五條港 實地探查路線規劃 (1)藥王廟口訪談耆老 (2)采風路線:環繞消失的港道及駐點廟宇 藥王廟-崇福宮-聚福宮-集福宮 -朝興宮溫陵廟-海安宮-藥王廟,六.3 檢討回饋,助理討論-薛建蓉:采風經驗探討與分享,1.資料採集 2.相關器材 3.注意事項 4.問什麼 5.經驗分享與 參訪問題討論,同學報告及老師回應,教學示例,實例:第二單元共同的潛意識,腦力激盪: 1.你認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形成的原因是什麼? 2.有關地形傳說所投射出什麼集體潛意識? 觀念建構 1.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的差異 2.地形地物傳說的形成及其特色 理論介紹:普洛普故事型態學 專題演講:吳茂成 :台江的故事,實地采訪:探察台江文化區 時間:十月三十日 地點:公親寮、紅樹林 重點觀察:與地形、地物相關的民間文學或在地文化,發現問題: 1.為什麼此地名叫做溪仔底?(邱婉如) 2.為什麼稱曾文溪為青瞑蛇?而不是青瞑龍?(黃威翰) 3.歌謠土伯仔香香、土伯仔香香,有人哭子,有人死尪說明這台江的何種情景?(陳宜楓) 4.台江博物館和台江公園預定定當如何規劃發展? (李曜先),紀錄整理,4.淵海佛祖的故事 5.拜溪墘的儀式 6.溪仔底的由來,1.土伯仔香香歌謠 2.青瞑蛇的故事 3.犁頭治水的故事,反思 1.台江的文化與歷史是由河與海延伸出來,一切生活形態與河、海有關,所以青瞑蛇和土伯仔香香是當時生活情景的寫照。 2.台江國家公園可以發展綠色無污染能源來保留生態,並聘請在地人解說員,得以使在地文化傳承。 3.適當的商業化,以文化再創,易於推廣。,七、學生學習作業,學習單 採訪紀錄單 反思單 演講心得 期中報告 期末報告,學習單,採訪記錄單,反思單,演講心得,期中報告,期末報告,八、風采再現:吸收、融合、重構,台江風情,作者:邱婉如組,作者:陳宜楓組,城垣思古,作者:黃彥騰組,作者:楊洛薇組,作者:李曜先組,港道流光,作者:張依玲組,作者:黃智信組,九、成果展暨座談會,吳茂成老師分享,蔡蕙如老師分享時間,主任上台致詞,參觀展覽實況,采風風采,讓大學生涯留下一抹色彩與回憶,編輯小組: 宜楓、洛薇、嘉正、威翰、 曜先、智信、慧如,辛苦的背後,甜美的的感動,書本內容分有四大類,。采風議題 。采風記錄 。采風隨筆 。風采再現,十、學生回饋,相片檔(無記名問卷單),1.在本學期的授課內容單元中,你喜歡者打,不喜歡者打X(複選題) 實際修課人數:33 人;填寫問卷人數:29人 模擬採訪打 :17;打X:0 台江參訪打 :25;打X:0 城垣參訪打 :25打;X:0 五條港參訪打 :26;打X:0 2.發現臺南之美。對臺南這塊土地有更深的感情。 3.瞭解了府城的民間文學與文化風采,進而想要學習其他地區的在地文化。 4.能增加更多的實地採訪。 5.時間太短促,有時候很趕,沒辦法進一步探查更細微之處,十一、檢討與反省,1.關於觀念建構 原來規畫:民間文學的基本概念及一些理論學說 實施結果:僅能介紹民間文學的內容的層面,未能進一步提及背後的理論學說。 改進之道:儘量將理論深入淺出,適當融入於基本觀念中。,2.關於實地探查: 原來規畫:每到一區域先解說,後開放自行採訪。由於區塊太大,解說之事太多,而縮短採訪時間。 檢討反省: 1.出外專訪若有臨時狀況,導致機動性更改行程。 2.行程太趕、未能讓同學們能盡情的採訪耆老。 改進之道:解說與自行採訪時間的調配。或嘗試先行開放採訪再進解說。,3.關於觀念與實踐的結合 原來規畫:從民間文學瞭解在地文化;從在地文化窺探民間文學的形成 檢討反省:同學較著重在在地文化的消逝與歷史保存,往往忽略民間文學這一環 改進之道:適時強調民間文學與在地文化的相關性。,十二、經費支用情況,一、本計劃按核照清單金額為153,700元,學校補助自籌款為30,740元。 二、本計畫活動費教育部補助14,300元;學校補助14,300元,共為28,600元,細目支出如下: 三次外出參訪活動費:28,971元(包含活動費、保險及耆老解說費) 期末展覽活動費:3,591元 在經費的使用上,學校自籌款按照學校會計室規定核銷。教育部補助經費上共使用158,000,尚結餘0元。 (此為預估金額,實際金額以最後一筆交通費核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