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提高练习冀教版.docx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提高练习冀教版.docx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提高练习冀教版.docx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上册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第7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提高练习冀教版.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的大化改新一、选择题1下图“汉倭奴国王”金印,“倭奴国”指的是 ()A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B天皇统治时期日本C6世纪前的日本D大化改新时期的日本2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日本: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第一次统一“大小数百国”的是()A大和 B高丽C琉球 D本州3大和的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以及地位近似奴隶的部民,他们之间不断争战使矛盾日益尖锐,而部民也不断反抗。此时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于是天皇决心实行改革。此则材料反映的是()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4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B引进中国先进制度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5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C幕府政治开始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612世纪晚期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是因为()A天皇、将军、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B幕府将军把持国家大权,天皇成为虚君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712世纪晚期,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开启幕府统治的是()A德川家康 B孝德天皇C源赖朝 D德川庆喜8.“武士道”是一套展现武士阶层道德与行为的规范,其强调的是()A效忠其主公 B效忠天皇C团结一致 D报效国家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陈冰在作坊里的日本一书中写道:“中古时期,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后来,日本就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侵略战争,同老师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材料二日本地方豪强崛起,他们占有大片土地,建起庄园,为保护自己的庄园和统治,豪强建立军事集团,特殊的武士阶层逐渐形成。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道是日本军事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对以后日本的发展影响深远。材料三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镰仓幕府建立,中间经过室町幕府及分裂的战国时代,到1603 年,德川家康重新建立了统一的武家政权江户幕府。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日本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学习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这次改革是什么?这次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武士效忠的对象。(3) 材料三中的“幕府政治”的特点是什么?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汉书地理志是我国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书籍。隋书倭国传记载,公元607年,倭国派小野妹子使隋,国书上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新唐书日本传也记载,咸亨元年(670年),倭国遣使入唐,此时倭国已“稍习夏言(汉语),恶倭名,更号日本”。(1)中国史书多次出现与日本有关的记录说明了什么?(2)日本历史上学习中国的一次最重要的改革发生在何时?史称什么?有何意义?答案和解析1 【答案】C2 【答案】A3 【答案】A4 【答案】D5 【答案】B【解析】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庄园在地方逐步形成。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6 【答案】B【解析】幕府统治时期的国家大权主要由幕府将军把持,幕府将军实际上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7 【答案】C 8 【答案】A9【答案】(1)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2)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3)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