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人口与城市试题(含解析).docx_第1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人口与城市试题(含解析).docx_第2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人口与城市试题(含解析).docx_第3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人口与城市试题(含解析).docx_第4页
2019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循环递进卷专题综合人口与城市试题(含解析).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与城市下图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国()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2.图中反应该国2011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A.B.C.D.答案:1.C; 2.B解析:1.该国到2001年人口达到10亿,环境人口容量很大;到上世纪70年代每十年人口增长率一直是上升,70年代逐步下降,这反映的是人口自然增长,因为7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人口增长多快带来的问题,一些人口增长过快的国家开始控制人口增长,如果是人口迁入率高,应该后期更快,因为后期经济更发达些,才能吸引人口迁入;人口超过10亿,只有中国和印度,算不上经济发达国家。故选C。2.根据图中人口增长率分析,70年代后该国人口增长率下降,2011年少年儿童的比例应该比较低,但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应没有超过20%,014岁少年儿童的比例不超过40%,分析右图, 、 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也超过25%,014岁少年儿童的比例到达50%。所以只有符合该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故选B。一般认为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含预测)(注:劳动人口是指男性20-59岁、女性20-54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显示()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4.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A.2038年B.2040年C.2047年D.2050年5.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积极发展大中城市提高制造业水平积极扩大耕地面积延迟退休年龄A.B.C.D.答案:3.A; 4.C; 5.C解析:3.本题考查柱状图的解读。劳动力人口=总人口X劳动力人口比重。根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图示期间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在减少,A正确;在全国劳动人口比重减少的前提下.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增加,说明农村劳动人口比重减少,C错误;20402050年,城镇总人口增长缓慢,城镇劳动人口比重基本无变化,说明城镇劳动人口增长缓慢.城镇非劳动力人口缓慢减少,B错误;2010年的农村总人口多于城镇总人口,D错误.4.本题考查柱状图的判读。由材料可知,城市化水平达到70%时,城市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城市化水平=城镇总人口+全国总人口。结合图示计算我国2040年城市化水平为约为67.3%, 205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73.6%,因此我国进入城市化高级阶段发生在2040年与2050年之间.故选C5.本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分析,读图可知,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低于50%,人口红利消失,因此我国应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提高劳动生产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正确;我国应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错误;农业方面应提高农业生产车,发展科技,提高机械化水平.而不是积极扩大耕地面积,错误。C正确。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地处北京中心城区.有1.3万个服装批发摊位,超过3万从业人员,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自2015年年初开始,“动物园批发市场”已有多家商铺闭市撤离,这也给周边的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动物园批发市场”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B.位置C.经济D.原料7.促使“动物园批发市场”多家商铺闭市撤离的原因不包括( )A.疏散首都城市职能B.腾出新兴产业空间C.减轻交通拥堵压力D.地区经济发展缓慢8.“动物园批发市场”多家商铺闭市撤离对周边经济部门影响最大的是( )A.制造业B.建筑业C.物流业D.软件业答案:6.B; 7.D; 8.C解析:6.本题考查商业中心的区位因素。从文字材料中可知,该地地处北京中心城区,所以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位置。故选B7.本题考查商铺闭市撤离原因。“动物园批发市场”多家商铺闭市撤离的原因不包括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因为不符合北京实际发展状况。故选D。8.本题考查商业中心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动物园批发市场与物流业关联度最高,与制造业、建筑业、软件业关系不大。故选C。图1示意中国大部分城市道路两侧绿化种植池现状,针对当前的城市问题有环保学者提出设计建议(图2所示)。读图完成911题。9.图1中路缘石与种植池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最可能为( )A.防止人为践踏B.提升城市形象C.阻挡雨水杂物D.节省人力成本10.环保学者提出的设计建议主要解决的是城市( )A.热岛问题B.内涝问题C.拥堵问题D.雾霾问题11.图2中若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下列城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的可能是()A.台北市B.成都市C.北京市D.兰州市答案:9.A; 10.B; 11.A解析:9.本题考查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路缘石狭窄且明显高于路面,是为了防止人为践踏种植池,A正确。这样设计不能提升城市形象和节省人力成本,B、D错误。阻挡雨水杂物不是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C错误。故选A。10.本题考查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图b中种植池低于路面,有利于路面排水和下渗,防止城市内涝。故选B11.本题考查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在四个城市中,台北市降水量最大,且降水频率更高,更容易发生大范围积水,因此在路面、种植池宽度均相同的条件下,台北市的路缘石高度最大。故选A。图甲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地铁线分布图,图乙是该城市某地铁站一天中部分时段进出站人数统计图。读图,完成1213题。12.据图甲分析,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位于中心商务区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3.据图乙分析,该地铁站所在的功能区是( )A.中心商务区B.住宅区C.工业区D.文化区答案:12.A; 13.B解析:12.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地铁网的中心,应该是市中心位置,地租最高。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可以判断.甲地位于市中心,属于中心商务区所在地。乙、丙、丁三地交通通达度低,不适宜布局中心商务区。13.读图乙可知.该地铁站人流进站时间集中在69时.出站时间集中在1821时.与人们上下班的时间一致,应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工业区、文化区人流方向与住宅区相反。涅瓦河三角洲地区原为大片丛林和泥潭,平均海拔仅12m。1703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圣彼得堡要塞,此后克服重重障碍,逐步扩建为圣彼得堡市(位置如下图所示)。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读图完成14-15题。14.军事碉堡选址于兔子岛是因为该岛( )A.地质稳固,便于建设防御工事B.资源丰富,适于布局大量兵力C.气候适宜,适于长期屯兵驻扎D.四面环水,便于抵御外敌入侵15.除泥潭广布外,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A.土层冻融B.地形复杂C.风大浪高D.丛林繁茂16.18世纪末图示水渠开凿的主要目的是( )A.减轻水运压力B.缓解城市内涝C.营造旅游景观D.便于城区用水答案:14.D; 15.C; 16.B解析:14.读图可知,兔子岛四面环水.彼得大帝在兔子岛上建设军事碉堡是因为该岛便于抵御外敌入侵,易守难攻:选D15.除泥潭广布外,兔子岛靠近波罗的海.潮汐作用导致风大浪高.故圣彼得堡市政建设的推进过程中还需克服的障碍有风大浪高.所以C正确:16.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城市地势平坦,海水的顶托作用导致城市排水不畅,所以随着该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区修建了多条水渠,主要目的是缓解城市内涝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因素所起的作用强弱不同。下图分别为长江三角洲部分区域城市化水平示意图和城市化动力强度比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7.图示地区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为()A.南高北低B.中部高,南北低C.东高西低D.东南高,西北低18.目前苏州、南通、杭州、南京城市化的动力差异表现为()A.杭州的优惠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影响不大B.南通城市化的主导力量是农村工业化C.南京市的外资吸引力小与区位交通条件差有关D.区位交通条件对苏州城市化发展影响较小答案:17.B;18.D解析:17.从左图可知,城市化水平中部方向上介于50-60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